安徽肥西高塘谢氏为谢枋得后裔

    中华王氏网 2012-6-14 8:34:21 王光汉


肥西高塘谢氏为谢枋得后裔

一、谢舆墓——一座六百年的古墓
谱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族的播迁历史,也是国史的组成部分。最近肥西高塘续修《谢氏家谱》,承蒙领修人谢春贵先生及其族人不弃,叫笔者写序,因而有幸能对肥西高塘谢氏的由来有所了解。
谢氏进入肥西高塘,得要由一座六百年古墓说起。这座墓在肥西紫蓬山脉中一个名叫羊虎山的山的南凹。
据民国二十六年高塘《谢氏家谱》所载嘉庆十五年即1810年谢登五纂辑的《谢氏宗谱》谱序说,此墓主人名叫谢舆,字正衡,生年不详,逝于明代“永乐甲辰阳月穀旦”,也即1424年十月的某一个吉日。
谢登五谱序说谢舆是元代至正年间(1341——1370年)由江西贵溪做药材生意来到肥西高塘的,寄住在一个姓吴的人家里。吴家人对谢舆十分欣赏,觉得他人品很好,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个“外地人”。
谢舆和吴氏共生有五个儿子,名字叫谢明珊、谢明珍、谢明瑚、谢明玳、谢明瑁。吴氏去世后,谢舆又续娶柏氏,也生了五个儿子,名字叫谢明瑶、谢明璿、谢明玑、谢明璋、谢明璨。
谢舆这十个儿子有九个后来都播迁去了外地,与肥西高塘失去了联系,至今不知下落。只有老大谢明珊留在肥西高塘,子孙繁衍,如今已有数千人,记载于肥西高塘《谢氏家谱》中。
谢舆墓为肥西文物保护点。墓碑碑阴刻有《舆公墓碑记》,说“夫人情莫不亲近而疏远。子为考妣高广其坟茔,立碑以祭扫,盖亲历其严慈耳,而曾祖以上,则少所知受也。然人情亦莫不念其所自来,高塘谢氏几六百年香火以敬此墓之墓主者,以墓主舆公为高塘谢氏之所发源也……往昔追远,赖指认以相传,今以碑表,子孙后世之祭扫庶几可免长者引领之劳矣。舆公播迁他地之九子后裔终有追远而拜谒至此者,至时与我高塘明珊一支于此碑前共献子路之米,同舞老莱之衣,舆公并诸先人九天之灵必当掀髯而笑焉。”
文达书画院副院长、书家范传功先生为墓碑碑文书丹。

二、肥西高塘曾有座特殊的祠山庙
谢登五谱序说,谢舆曾在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肥西高塘的中塘内“壅土为墩,创有草庙一座,塑立叠山公神像……后因塘水涨漫,迁庙塘北,今名庙冈。复于大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邻人吴姓、高姓同事迁庙吴宅之后,增塑祠山大帝张公、文公圣像,书其额曰:‘祠山庙’。”
听肥西一些老人说,这座建于康熙年间的祠山庙气势非常恢弘,有好几进,香火很盛,庙会时十分热闹。可惜的是在建国以后被拆毁。
这座祠山庙很特殊,因为它供奉的祠山大帝跟全国各地祠山庙所供奉的都不一样。
祠山大帝本来是指释迦如来。宋代黄公绍《在轩集》有《二月八日祠山帝生辰疏》一文,文章一开头就说:“佛是慈悲父,灵山显化于祠山”。婆罗门国与我国建正有异,佛生日虽也有四月八日一说,但黄公绍还是把二月八日视为释迦如来生日,《长阿含经》、《萨婆多论》等也都有“佛生于二月八日”的记述。
元明以后苏浙皖一代如广德、南京、高淳、湖州等地民间把祠山大帝改说为道教神仙,神名或说为张渤之父张秉,但多说是张渤。把二月八日转说为是这位道教神仙的生日。
传张渤为汉代人,在江南治水有功,为“禹后一人”。他四个女儿分别嫁给风神、雨神、雪神、火神。由于害怕嫁给火神的小女儿会烧自己的胡须,所以每逢二月八日前后他接送其他三个女儿回来为自己过生日,这时往往会出现雨雪天。张渤为避寒,常在此时吃“冻狗肉”。偶尔接小女儿,这年的二月八日前后天气就特别晴好。以此沿江一些地方把二月八日前后的风、雨、雪叫做“迎客风”、“送客雨”一类,还有二月八日吃狗肉的习俗。
无论说祠山大帝是释迦如来还是张渤,全国各地基本一直都把二月八日作为祠山庙的庙会时间。
肥西高塘的这座祠山庙所供奉的祠山大帝既不是释迦如来,也不是张渤,而是叠山公、张公和文公三个人。叠山公,即谢枋得,因受人尊重而以字行,本名君直(今人多把“君直”当作字,与他兄弟的名和字无法相配)。叠山是他的号,别号依斋,江西弋阳人。张公即跳海殉国的抗元英雄、南宋太傅枢密副使张世杰,文公即文天祥。
张世杰、文天祥是“宋末三杰”中的二杰,还有一杰是南宋宰相陆秀夫。全国曾为这三杰广建“三忠祠”。肥西高塘为什么把陆秀夫换作谢枋得,一是与建庙源于此地本来就有的谢枋得神庙有关,二是它毕竟不是三忠或四忠祠。不供奉陆秀夫,是不是吴姓、高姓对在抗元失败后强将八岁的小皇帝赵昺绑在自己身上一同跳海,断了宋家王室的血脉有所看法,则不得而知。
叫“祠山庙”而不供奉张渤,估计吴姓、高姓或认为张渤只是民间传说,不见史籍,把这样一个荒诞无稽的人物作为道教神仙供奉,当不如供奉谢枋得、文天祥、张世杰。
文天祥号文山,与谢枋得号叠山,时人称之为“二山”。谢枋得早年就精通《易经》,中年后信奉道教,晚年所交人物多半是道卜方面的朋友。《贺蔡芳原判镇为道士启》说:“满目氛埃,儒术不胜其拘贱;游神清静,道家尚可逍遥。”四十三岁后他开始学道家的“辟谷养气”之学。“辟谷”也叫 “绝粒”,即禁食。因为道教神仙只“饮风吸露”而不食人间五谷。在流亡期间,曾遍访武夷山、龙虎山等道教圣地,为人卜课算命,几乎就是游方道士。而取名浮休道人的文天祥也曾做过建昌军仙都观的主管。吴姓、高姓或认为像谢枋得这样的人,包括文天祥等理应成为道教神仙。

三、谢舆为什么要为谢枋得塑神像建草庙?
谢登五谱序说谢舆到肥西高塘后,在洪武年间“创有草庙一座,塑立叠山公神像”,而且要“传诸后人,世世不可湮替”。
谢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谱序说:叠山公谢枋得“辅恭帝知信州,因元兵入寇,与战不利,遂弃官变姓而入建宁唐石山中,自号叠山先生。后闻元兵执帝北狩,及帝殂沙漠,公辄询至帝所,终日号痛,不食而死。妻李氏揭其二子熙之、定之潜居贵溪山中。后之子孙贸兹合邑,而为高塘谢氏之始者也。”
这段记载明确记述说谢舆是谢枋得的后裔,是谢枋得之子谢熙之、谢定之的后人。所谓“贸兹合邑”,讲的就是谢舆到合肥做生意。
关于谢舆与谢枋得之间的传承,谱序只说谢在墉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重修叠山公神像时,曾“得有心书一纸,系舆公手录,细行俱备”。后来传到谢卿禄手,再传到谢天弼手,本想修谱记述,没想到谱未修成便去世了。所以现在所见到的肥西高塘《谢氏宗谱》,于谢舆之上便没有记述,无法搞清具体脉络,以从谢舆一直上溯到谢枋得。
中华谢氏网、宝树网等目前所载诸家谢氏宗谱没有关于谢舆的记载,谢枋得后裔的谱系关于谢熙之、谢定之后人说法亦多有不一。不过从古代以长子承袭遗产、多随父居看,从诸多谢氏宗谱说谢定之后来携家人从弋阳南迁到赣江上的一个小岛即赣县攸镇锡洲,且谱系比较清晰看,谢舆是谢熙之长子长孙的后人可能居多。
诸谱多谓谢熙之生于1249年,逝于1321年。、《论衡•宣汉》讲孔子曾说三十年一世,如拿这来推算,谢舆与谢熙之卒年相差百年,当相隔三世以上,疑为谢熙之曾孙或玄孙,为谢枋得的玄孙或玄孙之子。
从谱序说谢舆到肥西“因道途阻滞,罔有定极,遂寓于高塘北毘吴氏之家”看,谢舆好像是只身来到肥西的。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从江西贵溪跑到这人生地不熟的肥西来,无人知晓。而作为为世人所高山仰止的谢枋得的后人,谢舆当会以自己有这样一位为自己所尊崇的祖上而引以为骄傲。生儿育女后,谢舆当会希望子孙后世永远不忘自己是谢枋得后人。
由于这些原因,谢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谢枋得塑像建庙,当是情理之所当然。

四、谢舆到肥西来是不是源于安徽红巾军起义?
谢登五谱序等说谢舆元代至正年间从江西贵溪来到肥西,“贸兹合邑”,以“医药生理”,好像只是为了做生意。但从谢舆逝于1424年十月及至正年间这一特殊时期看,谢舆来肥西仅仅是为做生意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安徽红巾军与元军在打仗,而且人口稀少。
追究谢舆来的原因,只有两个解释:要么是源于洪武大迁徙,要么则与安徽红巾军起义有关系。
至正末年是1370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定年号为洪武,与至正交叉了三年。
由于安徽是红巾军与元军作战的主战场,长期的拉锯作战,加上多年的水旱蝗灾害,安徽等地积骸成丘,人烟断绝,所以洪武时期,出现了把人口稠密的地方的人赶到人少的安徽等地方来的大迁徙,。
合肥周边很多家族都是洪武大迁徙时由江西“瓦屑霸”过来的,大多在洪武六年之后。据《明史》、《明太祖实录》、《中国移民史》及大量家谱记载,洪武七年迁江西饶州移民14万人到凤阳,九年迁江西饶州府,九江府移民约5千人到凤阳,廿二年迁江西饶州、九江府移民27万人到安庆府,20万人来自瓦屑坝。 同年迁江西饶州、九江府6.5万人到池州府,迁江西饶州府移民约6.4万人到庐州府……这些都与谢舆来肥西的时间不搭界。
洪武与至正相交的三年,朱元璋也搞过迁徙。元末很多地主武装都与元军勾结。朱元璋出身贫苦,建国后担心豪门富户抗争,为削弱他们在地方上的控制力量,在洪武初年曾对豪门富户采取“赶散”政策。但洪武初年的赶散主要是苏杭一带的豪门富户。洪武三年即1370年,迁苏、松、杭、嘉 、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移江南民14万户于风阳府。谢舆原居江西贵溪山中,又是抗元英雄谢枋得的后代,到的是肥西。家谱明确说是至正年间,未提及“瓦屑霸”。
所以谢舆来肥西,与洪武初及洪武六年后的大迁徙好像难有关系。
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安徽颍州爆发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1352年安徽定远人郭子兴又率众参加红巾军,攻占濠州城。朱元璋于这年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在江西的谢舆了解了这一信息后,想来看看情况,甚至想继承祖上遗志,抗击元人,加入起义军。
从谢舆后来为谢枋得塑神像、建草庙看,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国恨家仇,谢舆不会忘记。
以此,笔者估计谢舆来肥西的时间或在1353年之后几年。此时他已经能以“医药生理”,当有二十二三岁。
后来或因与红巾军难于联系,加上娶妻生子,为妻儿子女安全计,考虑当时流贼猖獗,高塘地势较高,易于防守,二因此地属紫蓬山脉,植被丰富,草药较多,便住了下来。
五、谢枋得的传奇人生
1. 绝食饿死——一个与元人势不两立的民族英雄
谢枋得生于1226年,生活在蒙古人入侵,南宋王朝危亡时代。在国家存亡关头,谢枋得在《和曹东谷韵》说中“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决心“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 在中式被授为建宁府教授时,据《宋史》讲,他并没去履职,而是挺身出来组织民兵,出资自筹了大量钱粮,招募了一万多人,保卫上饶地区。
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大举攻宋。南宋左丞相、谢枋得的老师留梦炎弃职逃跑,兵部尚书吕师孟降元,其他不少封疆大臣和前线将领纷纷投敌,南宋大片国土沦丧。
1275年,因城破而降的襄阳知府吕文焕被元廷任命为参知事,率领元兵攻打湖北、江西、安徽。谢枋得与当时兵部尚书吕师夔私交甚好,于是上书朝廷,以自己全族性命保举吕师夔,请求朝廷重用他来抗元。同时自愿只身前往江州去会见吕文焕,劝说吕文焕反正勤王。
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派他以沿江察访使身份出行。但吕文焕已奉命北归,未能见面。后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身份出任为信州知府。
1276年正月,宋王朝已向元廷投降,诏令各地停止抵抗。当接到从大都寄来的太皇太后谢道清劝降诏书时,谢枋得说:“君臣以义合者也,合则就,不合则去。”拒不听从太皇太后劝降的指令。
被谢枋得视为同仁至交的吕师夔此时也不战而降,并担任了元朝江东、江西大都督,知江州。谢枋得虽听说人吕师夔降元,但他不敢也不愿相信,还领部队前去迎接吕师夔,大声呼叫说:“谢提刑来了。”没想到这时他迎来的不是笑脸相迎的使者,而是飞驰杀来的元军和齐刷刷射来的箭镞。他赶忙下令撤退,被迫走入江西余江,策动淮南名士张孝忠的抗元义军,前往团湖坪迎战。张孝忠因中流矢而死,谢枋得只好撤军,逃奔到信州一带。
三月,元军占领南宋首都临安,并将宋恭宗、太后全氏、太皇太后谢氏俘往元朝上都。五月,南宋景炎帝即位,谢枋得被任江东制置使,再次前往信州招集义兵,继续进行抗元斗争,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七月,谢枋得在攻打铅山时兵败,吕师夔率元军攻入信州。到了这种境地,谢枋得只得变名姓,换装扮,背着母亲,逃奔到福建建宁唐石山和茶坂,即今名黄坑和莒口一带。
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1279年3月南宋后主及其辅佐大臣全部死难。谢枋得在得知这些消息后,精神完全崩溃,每日身穿麻衣,趿拉着鞋,时而遥向南方当众嚎哭,当地人不认识他,只当他是个疯子。
1284年元王朝大赦天下,谢枋得才来到建阳县城关水南桥南端,挂起“依斋易卦卜者”的牌子,以卖卜为生。据《建阳县志》载,有来占卜的,他只收大米和草鞋,若给他银钱,则概不接受。取大米是为一日三餐之计;要草鞋,是因为他在兵败后曾发誓说:“不见南朝不着鞋!”
元统一中国后开始拉拢汉族士大夫,下诏广召天下人才。无奈之下,谢枋得只好再次隐居起来。他的诗作《庆全庵桃花》说: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但令谢枋得担心的“问津渔郎”还是来了,元朝官府知道他住处后再三派官员来请。
集贤殿学士程文海荐举宋遗民二十二人,以谢枋得居首。他还亲自到谢枋得家拜访,劝谢枋得出仕。看谢枋得不睬,惜别之际在谢枋得卖卜砚上题“谢侍郎砚”四字,告诉谢枋得降元可任从三品侍郎。
此年谢枋得母过世,谢枋得伤痛万分,在《上程学楼御史书》中说:“宋室孤臣,只欠一死。某所以不死者,以九十三岁之母在堂耳……先妣以今年二月考终于正寝,某自今无意人间事矣!”
谢枋得老师、元朝尚书留梦炎也推荐谢枋得,还给谢枋得写信,谢枋得回信说:“今吾年六十余矣,所欠一死耳,岂复有它志哉!”
元行省右丞忙兀台也曾带着圣旨到谢枋得门下,拉着谢枋得手劝,谢枋得说:“上有尧舜,下有巢由,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赴诏。”忙兀台很敬重谢枋得如此节义,为之感动,只好不勉强。
1288年夏,地方长官——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看元政府如此想叫谢枋得出来为官,为邀功,先叫他的一个朋友来劝说,招来的只是谢枋得对魏天祐贪腐的一顿大骂。九月十一日,谢枋得被挟持到福建行省治所。《叠山集》有《初到建宁赋诗一首》,序曰:“魏参政拘役,北行有期,死有日,诗别妻子良友良朋。”抱定了誓死的决心: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诗中歌颂耻食周粟、甘愿饿死首阳山、不事二主的伯夷、叔齐,歌颂王莽篡汉后,面对劝降而叫门人买好棺材,然后绝饮食、绝言语十四天而死的龚胜,歌颂以死殉节的张巡和南霁云,决意要效法他们。
魏天祐跑来卑躬屈膝问他话,谢枋得把头撇向一边,睬都不睬。这之后半个多月一直断粒绝食。儿子谢熙之来看他,他拒而不见;好友刘洞斋给他送来寒衣,他也不要。只是写了首《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华甫》诗给他们:
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
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  
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
若非功行积未成,便是业债偿未毕。  
太清群仙宴会多,凤箫龙笛鸣瑶瑟。
岂无道兄相提携,骑龙直上寥天一。
魏天佑看没有办法,于是便对这位白发苍苍的六旬老人动了硬的。
十月十八日,魏天佑派遣吏卒十余人,强行“绑架”谢枋得去国都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在去大都路上,谢枋得不食“元粟”,只吃水果,衣弊履穿,趑趄于雪野冻土之中。
十一月廿四日,据何中《别谢提刑》诗,谢枋得在抚州双桐驿接见了前来拜望的他,何中伯父何见山与谢枋得是同年进士。
1289年四月一日,谢枋得到了大都,立即问及太皇太后谢道清安葬之处以及宋恭帝的大概所在,连连自称“大宋遗民”,向其所在方向再次参拜,痛哭了一场,决心继续绝食。
不久得病,被迁往悯忠寺即今天的法源寺。当他看见壁间的《曹娥碑》时,想到十四岁的曹娥,这个为寻觅溺死于江中的父亲尸体而投江自杀的汉朝女孩,哭着说:“小女子都能这样,我怎么能不如你啊?”
他的老师留梦炎让医生在给他药物中掺入米面,好让他进些饮食,谢枋得发现后大怒说:“我想死,你却想要我活吗?”气愤地把药和食物打翻在在地上。
四月初五,谢枋得为国尽忠。
谢枋得绝食殉国后,吕师夔为他备办衣衾棺椁,葬于京师文明门外。八月,谢枋得儿子谢定之在谢枋得门人南台御史李思衍及礼部尚书谢昌元的资助下,护送父亲骸骨回乡。九月,葬于弋阳玉亭乡龚原。

2、在考试试卷中痛斥当朝权臣

谢枋得是个“风岸孤峭,不能与世轩轾” “清明正大之心不可以利回,英华果锐之气不可以威夺”的传奇人物。《宋史》本传说他“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南宋硕儒、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崇政殿说书兼权左司徐霖说谢枋得“像腾身冲天的云鹤,可直达九霄,从来不受任何束缚羁绊”。
据山东单县曹庄谢庄《弋阳谢氏宗谱》等记载,谢枋得是晋代谢安三十八世后人。谢枋得高祖父谢通灵,祖居会稽。曾祖父为谢彦安。祖父谢一鹗有两个儿子叫谢徽明、谢应琇。
谢应琇在《江西通志》所载咸淳九年解试名录中,宋理宗淳祐八年即1248年,任广西浔州佥判,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的幕职,因顶撞当时的顶头上司、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的董槐,而被参劾致死。这事激发了二十二岁的谢枋得强烈的愤慨和正义感。
谢枋得从伯父谢徽明那里接受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影响最大。咸淳年间的一天晚上,他在弃疾墓旁僧舍写《祭辛稼轩先生墓记》,外面只听到他在屋内时而疾声大呼,时而号哭,直到天亮祭文写好才没有声息。
家庭和传统教育,造就了谢枋得在《与李养吾书》中所说的“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的人生观,造就了他那世上少见的刚硬脾性。
关于谢枋得的硬汉子精神,从他考进士的考卷和当主考官所出的试题可见一般。
宋宝祐四年即1256年,谢枋得和文天祥、陆秀夫同年考进士。礼部会试时谢枋得名列第一,而文天祥则排名第五。但在殿试中,谢枋得就政事、经义等设问对策,当宋理宗面直率地揭露时弊,说“民穷、兵弱、财匮、士大夫无耻”,并直言“权奸误国,必亡赵氏”,把矛头直指向当时的右相兼枢密使董槐,直指向宋理宗的贴身内侍、善于逢迎,深得宋理宗欢心、人称“董阎罗”的宦官董宋臣。总算宋理宗还大肚能容,只把他贬成“二甲第一名”。《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三•总录之属》中的宋代无名氏《宋宝祐四年登科录》载:“二甲四十人,第一名为谢枋得……小名钟儿,小字君和,年三十,治赋兼易,一举本贯信州贵溪县,居弋阳儒林里。”但被委任的只是抚州一个掌管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杂事的 “司户参军”。谢枋得一气之下决定走人,没去赴任。
后他又去赴试教官,中兼经科,担任建宁府教授。
1257年谢枋得在建宁府主持考试。此时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向元军大量送钱求和,适值蒙古大汗蒙哥刚死,发生内乱,元世祖忽必烈为回去争夺王位,答应了求和条件。元军刚撤,贾似道就开始诬陷各地抗元将领,说他们贪污了军费,并逼迫他们交出所谓“赃款”,弄得很多抗元将领倾家荡产。这年正好有彗星出现在东方天空,于是谢枋得借题发挥,以贾似道的政事作为考试题目,说贾似道“窃政柄,害忠良,误国毒民”,还预言权奸误国,元兵必至,国家必亡,向考生发问以求对策。这些牵涉朝政的敏感话题竟出现在试卷中,绝对是旷古都闻所未闻的,可谢枋得竟然做了!
试卷很快被小人回报了上去。漕运使陆景思把试卷文稿送到了贾似道手里,这个《宋史》著名的奸相得知后自然恼怒万分,于是极力网罗谢枋得罪名,编造说谢枋得担任考官前在乡间不守法纪,组织民兵抗元突破了预算的下拨军费,冒用钱粮款项,并且造谣生事,诽谤朝廷,追夺了谢枋得建宁府教授和考官官职,一下把他谪居到兴国军即今湖北黄石市阳新县山中。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这儿,当时叫黄州,曾洒脱地写下“溪上青山三百叠”这样欣赏山水的诗句,谢枋得遂为自已的读书堂写了一块“叠山”匾额,并从此自号“叠山”。
直到咸淳三年即公元1267年,谢枋得四十一岁才获赦被放回老家。不久朝廷就诏他到史馆任检阅一职,谢枋得说:“这是贾似道在引诱我”,于是毅然予以回绝。这之后八年,这个世上少见的硬汉子隐居在弋阳家中,一直没有出来当官。

3.学问上的一代宗师
谢枋得不仅忠孝大节,炳著史册,而且是个大学问家。
《宋史》说谢枋得“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一眼可同时浏览五行,看后却能终身不忘,这种超常的记忆力使谢枋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具有十分渊博的知识。
《千家诗》是宋以来一直流传的启蒙课本,其中七言律诗就是谢枋得所编选的。有人或许会说,《千家诗》不过是是编选人家的诗,而且只是启蒙课本,有什么好称道的呢?殊不知古人搞选本不像今天,今天的人或许连人家的诗文都没有读完,甚至根本没有读懂,就动辄“选”这“选”那,往往漏了人家精华,选了人家糟粕。古代选家大多本身就是诗家、文家,有很高的鉴赏能力。他们是在全数通读、经再三斟酌而后才最后确定选哪个、不选哪个的。所以谢枋得所搞的《千家诗》都是后世公认的名家名篇。因为是蒙学读物,选的诗既考虑了易学好懂,又注意了题材多样,所以成了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选本。
谢枋得还搞过一本《文章轨范》,也是一部难得的以文章类别编选出来的好选本。他本人对选文多所阐发,并有选择地收录各家对选文所进行的评点,被誉为集宋人评点学之大成的一部好书。
谢枋得著有《易诗书三传》、《四书解》、《檀弓解》、《礼经讲意》、《易说》以及《十三卦取象》、《十三卦启蒙》、《秘籍新书》、《唐诗解》等,对经书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研究。
谢枋得是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所著《叠山集》总六十四卷。岁久散佚,《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只有十六卷。他的诗文作品思路广阔,才华杰出,自成一家,艺术成就极高。诗歌气势豪迈,具有法度;文章博大昌明,俱为有本之言。
他的文章《却聘》,流传不朽,就是乡村私塾里的小孩和老师都能背诵,为人们所一直学习。
《千家诗》中,谢枋得只选自己一首《蚕妇吟》: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从他作品中可以看出,谢枋得关心人民的疾苦,痛恨南宋王室的昏暗和大臣们的卖国求荣,对复国还乡抱有强烈的愿望。

六、谢枋得家族—一满门忠烈,当歌当泣

1. 谢枋得母桂氏
据《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所载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载:谢枋得母桂氏,是江西贵溪人,封硕人。生于1194年,卒于1286年二月廿六日,享年九十三岁。
元兵南下时,谢枋得率兵抗元,保卫南宋王室,兵败逃奔。元兵打到上饶,把她抓了起来,一定要她交代儿子的下落。桂氏说:“我老太婆今天就当死,不应该叫儿子去读什么书,懂得什么礼仪,了解什么三纲五常,叫他有今天这样的患难。如果他不读书,不懂得什么礼仪,不了解什么三纲五常,那来今天这么多为麻烦事啊。我老太婆但愿能早点死去。”说话不紧不慢,从容不迫,仪态温文大方,没有半点忧愁悲叹的意思。抓她的人没有办法,只好把她放了。
桂氏共生有四个儿子:老大谢君禹,老二谢君直,也即谢枋得,老三谢君烈,老四谢君泽。
《宋史》说:谢枋得的母亲桂氏,非常贤惠明达。自谢枋得抗元失败、不愿为元朝所用而逃亡,媳妇与孙子又被幽禁在远方后,却能泰然处之,没有丝毫怨恨的话语。有人问起她,她说:“这是礼义所关,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人们都很敬重她,说她是位位难能可贵的贤良母亲。
2.谢枋得妻李氏
谢枋得妻李氏,同样是一位丝毫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据《宋史•列女传》等记载:谢枋得妻李氏,是饶州安仁即今江西省余江县人。美丽而聪慧,通晓东汉蔡邕为女儿所写的《女训》这一类书,认为品德和学识修养对女人更为重要。嫁给谢枋得后,服事公婆、奉命祭祀、接待宾客,均能做到有礼有节。
谢枋得起兵保卫安仁,兵败逃入福建建宁唐石山、茶坂等地后,曾与吕师夔平分江东之地的万户武秀,害怕谢枋得鼓动人再起事,四方出榜悬赏通缉谢枋得,寻找谢枋得家人。景炎元年即1276年,李氏只得携带着二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侄子,连同二个小叔子,还有二个婢女,一齐逃匿到贵溪山区,钻进深山老林,日以采撷草木为食,夜来则以草木当被当床,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
1277年冬天信州的元兵跟踪追迹来到贵溪山中,对百姓下令说:“如果再不能抓获李氏,就屠灭这一带,让这个地方成为一片废墟!”李氏听到后,大义凛然说:“怎么能因为我的原因而连累他人呢?我出去给他们抓,什么不都全完结了吗?”于是就带着儿女一行,坦然走出丛林,给元兵抓了去。
1278年李氏被转移囚禁在原南宋京城建康。一天有人指着李氏议论说:“明天她就要到官府去了。”李氏听到后,不禁抚摸着二个儿子,伤心地哭起来。旁边有人劝解说:“就是到官府,也还不失是位官人的妻子呀!”李氏说:“我怎么能再嫁第二个丈夫呢!”回过头对二个儿子谢熙之、谢定之说:“倘若你们有幸得以生还,一定要好好服事你们奶奶,我不能为她养老送终了。”当晚,她悄悄解下裙带自缢在狱中。
关于谢枋得妻李氏到官府去的事,《宋人轶事汇编》引《郭天锡诗文杂记》说,有一个将官想娶李氏。李氏骗他说:“你倘能脱掉我的枷锁,就可以商议此事。”这个将官信以为真,请求上下,把她从狱中放出。李氏又说,一直在狱中,身上很脏,答应第二天再与这将官相见。当晚,她香汤沐浴,等二个儿子睡熟后解带自缢而亡。第二天这将官看李氏已死,便用草席把李氏裹起来,草葬在建康城的东壕沟中。二个儿子后来被放回到老家。
数年后,儿子谢定之到建康把李氏的尸骨运回归葬。
传李氏饶州安仁人李梅山之女。为全力支持丈夫谢枋得抗元,变卖了娘家赔嫁的所有妆奁,悉数捐献助军。李氏自缢后,跟随在她身边的次女和二个贴身女婢,也随李氏自缢而死。
谢枋得的挚友李养吾有《赠李节妇》诗:
猝猝多羝屈,幽幽独雉经。借渠施粉黛,聊与照丹青。
孤槥何年寄,重泉底处扃。有人能缩地,不隔短长亭。
像谢枋得妻李氏这样能与丈夫一齐彪炳于《二十五史》的人,史书少见。
3.谢枋得子女
谢枋得与李氏夫妇有说生有三子二女。长子谢义勇,早夭。
长女谢葵英,据《江西通志》载,嫁给贵溪边的安仁县通判周铨为妻,没有孩子,很早就守寡。母亲李氏死于监狱,父亲谢枋得死于大都,在把父亲谢枋得安葬后,卖掉所有陪嫁和家中物品,在家乡画桥镇造了一座石桥。石桥一落成就投水而死。乡人把桥取名叫“孝烈桥”。传说谢葵英的二个贴身婢女也跟她一起投了水。1958年修建“烈女湖”时,“孝烈桥”被毁。《两浙輶轩续录》卷十八载清人沈毓荪《孝烈桥》诗,诗序亦记述了上事。诗曰:
阖室全忠一死甘,长留桥影卧寒潭。
曹娥江与银瓶井,并峙乾坤鼎足三。
曹娥为父投江;岳飞幼女因父兄被冤死,上诉被阻,愤怒之下抱银瓶投井;谢葵英为父母跳桥。作者说这三位孝女的忠烈孝行感天动地,正好鼎足为三。
次女,随母缢死于监狱。
次子谢熙之,在母亲李氏自缢后,与弟谢定之被移送广陵监狱。有个姓崔的官员看见他兄弟二人头颈上带着枷锁,问他们是不是谢提刑谢枋得的儿子,为了证实,出题叫他写诗,他一挥而就。这个姓崔的官员说:“他们的父亲因为忠于国君逃亡,他儿子有什么罪?”于是就释放了他弟兄俩。
授省都镇抚的陈某叫自已的几个儿子随从谢熙之学习长达六年之久,而后资助谢熙之回家。
回家后,谢熙之就带着弟弟谢定之前往福建寻找父亲。父亲叫他们立即回家服侍奶奶。于是谢熙之又赶忙回了家,谢定之则留在父亲身边,与父亲以卖木屐为生。
在奶奶去世后,谢熙之于至元二十五年即1288年又前往福建去看望父亲,父亲为坚定殉国决心,拒而不见。
三子谢定之,约生于宋度宗咸淳元年前后,卒年当在元至顺后。一直奉侍在父亲跟前。为人贤达,善于诗文。元统一后,多次被举荐,都被一概拒绝。元延祐五年即1318年,恳请集贤司直奉训大夫鄱阳周应极撰《叠山先生行实》,致语周应极转请集贤侍制闽中李道源撰《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
谢定之与妻彭氏有两个儿子,叫谢信孙、谢仁孙。但谢氏谱对此说法有所不一。
《漳浦文史资料第八辑》有谢宗楷《谢氏谱牒知见录》附录《谢氏源流及入闽简述》,说谢枋得还有一子,名寄孝,因初生时,李氏患乳疾,寄养姑父母朱朴家,子嗣传于漳浦、尤溪、长泰等地,台湾资政、前“副总统”谢东闵是他的后裔。
也有说谢枋得还有四子名谢寄孝。还有说谢枋得卜居福建达十年之久,或另娶有子。
4.谢枋得伯父与谢枋得兄弟
谢枋得伯父谢徽明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得意门生。据谢枋得《祭辛稼轩先生墓记》云:“枋得先伯父尝登公之门,生五年,闻公之遗风盛烈而嘉焉。”
《宋史》说谢徽明以特奏恩科进士任富阳县尉,代理知县事务,当时恰逢皇帝生日“天基节”,给皇上祝寿,元兵突然来到,谢徽明立即出兵抵抗,直至最后战死沙场。他的两个儿子谢君恩、谢君赐,一齐冲到父亲身边,抱着父亲的尸体放声大哭,都被元兵杀死。
哥哥谢君禹,字文德(疑为“文得”),任九江太守,德祐元年即1275年正月,与元兵战于九江,被执不屈,斩于市。
弟弟谢君烈,字运得,镇越学生,咸淳十年即1274年在九江转运司运干使钱静斋处,与跟随文天祥起兵勤王且颇多建树而深受文天祥器重的王炎午相识。弟弟谢君泽,字正得,曾游学太学,当过主簿,以诗文闻名,释道璨有《和谢君泽题弋阳桃花寺并吊郑盘翁》诗。景定五年即1264年,负责修葺谢氏族谱,由谢枋得作序。谢君烈、谢君泽都在景炎二年即1277年后死于国事。

七.谢枋得活在后世

1.对谢枋得的纪念及研究

明人陈邦瞻撰《宋史纪事本末》以“文谢之死”宣告南宋灭亡。文、谢即文天祥、谢枋得,他们和张世杰、陆秀夫等一大批忠臣义士去世以后,其惊天动地的英烈事迹一直活在中国人民心中,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颂扬讴歌。
元皇庆二年即1313年,在谢枋得殉国二十多年后,谢枋得弟子虞舜臣为纪念恩师,在弋阳择地建谢文节公祠。
元延祐四年即1317年,经浙江行省奏请朝廷,将谢文节公祠改为叠山书院。书院俯瞰信江,依山而建,滔滔信江水从此而过。明天启年间对叠山书院进行了重修。清道光年间,禁烟民族英雄林则徐慕名前来瞻仰,亲手写下“叠山书院”四字。现在这座叠山书院仍在,前来参观的人很多。
明景泰七年即1456年九月,江西右佥都御史韩雍鉴于当时蒙古人再度入侵,上奏朝廷请建谢枋得祠。据《明景泰帝实录》记载,明英宗根据廷议,以谢枋得仗节死义,按谥法,遵德博闻曰文,谨身制度为节,谥曰文节。为“励臣节”,“建祠于尽节之所”,在谢枋得殉国饿死的原悯忠寺后边,建了一座谢文节公祠,供奉谢枋得,纳入国家岁时祭奠,“原籍所司”即江西的地方长官要来“岁举祀事”,每年都要到谢文节公祠来举行祭祀仪式。
清代各地会馆如雨后春笋在北京建立,谢枋得祠堂成为江西会馆,在原址扩建,成为一座带有水池庭榭的大型院落群。
民国时,谢枋得祠堂曾经做过传播近代科学思想的广安中学和提倡女子平等接受教育的试验女中的校址。文革前谢文节公祠一直住有祠堂看守人的后裔。而且法源寺后街5号院的大门还保留有四颗门簪,是当年悬挂“薇馨堂”门匾的祠堂正门。薇馨即薇香,指伯夷、叔齐采薇而食,不食周粟,颂扬谢枋得气节。院内西侧的二层阁楼雕梁画栋,二层前后各出悬廊为轩,有明显的江南建筑风格,是祠堂建筑的经典之作。
文革中,祠堂受到了一定的破坏。2007年北京规划部门决定对谢枋得祠堂“异地复建”,给予拆毁,遭到很多学者、谢枋得后人及很多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当时曾闹得沸沸扬扬,但最终还是没能把这座有深远影响的古建筑保留下来。2008年九期《瞭望》周刊刊发了新华社《悼念京城谢枋得祠》的文章,但悼念毕竟只是悼念而已,北京法源寺边的这座谢枋得祠堂今天再也见不到了。
谢枋得的祠庙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尤其是在谢枋得曾经去过的地方。谢枋得曾谪居兴国军,《汨罗谢氏图谱》载有明嘉靖二十二年即1543年十一月知兴国州事的吴希贤《叠山公祠堂记》,说 “兴国旧有叠山先生祠,在富川门外,不知何时祠废,遗其址,名曰谢公墩。宏治间,郡首胡公瀛改建学宫之北,寻亦倾圮。嘉靖庚子(1540年),余承乏兴州,一日出,东经所谓谢公墩者,慨然思贤哲之风,爰出币金,增筑遗址,构宇复祠事,州人咸喜。趣役乃落成,设先生神主而尸祝之。”说明兴国在吴希贤之前早就有纪念谢枋得的祠庙,吴希贤再于重建。记文说“自有先生以来,来官兴国者何啻什伯,莫不知先生之当祀,祠之废又莫不知其当复兴。然而溯所树立,与天壤同敞,可接迹先生者未知概见也。”这个祠庙“凡若干楹,前有拜亭,垣壁周匝合以大门,榜之曰谢叠山文节公祠。”
明正德年间(1491年—1521年),原谢枋得卜卦处的建阳朝天桥南端建有谢叠山祠,每年春秋两次致祭。知县在建祠掘地时,还发现了一块砚台。砚台左壁有谢枋得草书题刻说“砚虽非铁,难磨面平,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还题有:“此吾石友也……”等字。此砚被称为“桥亭卜卦砚”。几经辗转易手,1983年被重庆市博物馆珍藏。
谢枋得墓今在弋阳县南港口镇上坊村羊角亭宋山坡竹林中。墓圆形,坐北朝南,墓身、墓道均为青石所砌。1989年由谢枋得研究专家、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俞兆鹏撰写墓志铭。
今天江西省会南昌有叠山路,江西上饶市弋阳县的周潭乡为谢枋得故乡,亦改名为叠山镇,这些都是为了纪念谢枋得。
歌颂谢枋得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研究谢枋得自明清直到今天一直没有断绝。元延祐五年即1318年,元集贤馆侍制李道源应谢定之之请,撰《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写有《吊叠山先生》等。1989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俞兆鹏编著的《谢枋得年谱》;201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俞兆鹏所著的《谢叠山大传》;1994年,作为江西文献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熊飞等人校注的《谢叠山全集校注》。这些都是代表性成果。至于小说如吴研人的《痛史》、章回小说《谢枋得拆字斗秦桧》等,研究论文如金生杨《谢枋得所传易图考》等,数不胜数。

2. “境主公”、“正顺尊王” 谢枋得

谢枋得曾长期活动于福建一代,联络抗元义士,卜卦度日,十分富有传奇色彩。在他绝食多日最终殉国后,福建很多地方,乃至台湾、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出现谢枋得信仰,谢枋得崇拜,把谢枋得作为神仙供奉。
由于谢枋得誓死保卫南宋国土,这些地方都把谢枋得奉为保护和安定一方的神灵,称之为“境主”或“境主公”。因谢枋得在明代现身,曾为太后治病,被明宣宗敕封为正顺尊王,因而又尊之为“正顺尊王”或“正顺王”。以此各地都为谢枋得广建庙宇,塑像供奉。
人们口口相传,说谢枋得 “正义凛然,节烈忠贞照日月;顺天应世,威灵显赫护乡帮。尊仁履义,侠骨英风垂千古;王道正仪,丹山抗节壮满门。”说谢枋得相貌特怪,左目重瞳,脑壳隆起,大口长须,身高不满五尺。说谢枋得上识天文、下懂地理、精卜卦、会算命,医术高明。并且出现许多传说。
在供奉谢枋得的庙宇中影响较大的有两处。
一处是福建省中南的安溪县罗内村的“安山神庙”。
据《安溪县志》说,庙建于唐代,本来供奉的是佛释迦如来。明永乐元年即1403年后,改为“安山庙”。民间传说,最早是因为罗氏随带的谢枋得像显灵,前来祈祷的人越来越多,罗氏便把神像献给村里人共同奉祀,做为“境主”,村里以黄姓居多,黄姓人感受到福佑,于是出资改建安山庙。《安山庙志》说庙改建后供奉正顺尊王、配祀金氏夫人,金府元帅。正顺尊王亦称“罗内境主”,即谢枋得。
1966年尊主金身、庙宇被焚毁,境内贤达又出资重雕金身,重修庙宇。直到1981年才告成。1995年,在时任罗内村书记黄安来的费心策划下,安山庙被安溪县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又进而成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当地百姓集资600多万元,聘请能工巧匠,进行扩建。扩建后的安山庙为三重殿二回廊古式殿宇,黄瓦红墙,殿内斗拱穿插,雕梁画栋,气势十分恢宏。有联语云: “安帮定国普天同庆,山明水秀神明共欣。古迹犹存金狮起舞,庙堂更新香烟氤氲。”
在罗内村等地流传有很多谢枋得的神话故事,其中被讲得最多的是谢枋得为太后医治乳疾。1995年5月再版的《安山庙史略》讲: 1426年,明宣宗太后患乳疾,御医无术,只好出榜求医。有天有人揭榜,宣宗下令召见,太监说,那个医生说自己衣服破烂,不敢入见。宣宗就叫人把一件旧龙袍拿给他穿,当地一直流传有罗内境主反穿龙袍的故事。他进殿看后,开了药方,说三天就会好。然后脱龙袍归还。宣宗硬要赏赐他,非叫他把龙袍穿走,强迫之下,这个医生忽然不见了。三天后太后全愈。晚上做梦梦见医生,问姓名,医生说自己叫谢枋得,现已不是人,而是在福建罗内做罗氏的“境主公”。第二天太后把情况告诉了宣宗,宣宗于是下旨,敕封“境主公”为“正顺尊王”。
1988年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安溪分册把此事误传为宋仁宗时,还说谢枋得是与清水祖师陈普足、清溪城隍三人结伴为太后医治乳疮。
当地百姓基本都是神仙谢枋得的信民,感受到谢枋得对他们的福佑。因而安山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正月初四是安山古庙神主每年巡境迎春的时节。巡境迎春,当地叫迎神。迎神时,乡人习惯叫“境主公请火”。近一二十年来,凡是大的宫庙,信民都会扛着本庙的锦旗、抬着神像、香炉,敲打锣鼓出行。返神通常在下午,路中有留香,配备清茶、香果、猪头五牲供祭。晚上入宫,法师做法事。第二天要巡境,即在本境内宫宇绕一圈,还要在边缘边境位置镇符。
十月初九和十一月二十七日传说为正顺尊王神诞,庆祝非常隆重,要举办筵席,演戏。在南安山后、南安下官桥、魁斗、蓬州、大岭、镇抚、大厝村、安溪等很多很多地方还都设分炉,为正顺尊王谢枋得建“境主公宫”纷纷把谢枋得作为自己乡村的“境主公”。
安山庙的分炉遍布台湾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据安山庙的主事说:马来西亚侨胞在清末民初前就设分炉敬奉正顺尊王,所以那里的侨胞生意兴隆、家家幸福、人人安康,靠的就是谢枋得的福佑。
安山庙在周围很多地方影响很大。远近无数名人都慕名前来供奉。明万历年间书画家张瑞图(1570-1641)前来,亲题“安山古庙”匾额;清同治十五年探花黄贻楫(1850年-1900年)、清武状元黄培松(1855-1925)至庙,亲题“玉行砭人” 、“宋室夷齐”等匾额。庙内 “高风灵隐” 、“忠孝两全”、“节抗西山”、“廉洁可风”、“高风亮节”、“有求必应”等匾额,亦大多为名家所题。孙中山先生副官张猛的夫人潘景晴亦亲笔题有“安山神庙”四字。
另一处是海之一隅的福建惠安东边小岞镇北部后内村的“正顺王宫”宫庙。
宫中供奉檀香木雕成的正顺王正副坐像各一尊,高一米四八,配有四肢,灵活自如,有如现代机器人;雕像身穿龙袍,头戴王帽,威武凛然。正驾端坐内殿正中,副驾坐于外殿特制轿中。
正顺王宫建于何时,难以查考。明朝嘉靖年间的正顺王宫系石、土、木结构,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其中主殿100平方米。
清宣统庚戌年即1910年、民国30年即1941年有过两次修葺,最后一次是在1992年按原貌重新修复。2004年增建后楼,辟谢枋得纪念室。2006年6月10日,惠安县政府批准正顺王宫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传说,在南宋末年后内出了一个豪杰,名叫李雄。他曾多次前往金门岛,准备将金门岛作为抗元斗争的基地,所以被元政府称之为“金门大盗”。
李雄曾是文天祥抗元义军的一名将佐,和谢枋得是至交。他在沿海一带组织船队抗元。谢枋得流寓建阳和武夷山中,曾到后内来找他,正好他去了金门。谢枋得为等他,在小岞净峰一带卖卜度日,为村民的婚丧喜事占择吉日。据说这些灵验的占卜正是今天正顺王宫签诗的前身。后来村民又聘他到曾与秦桧作对的李文会府宅教书,为后内培养人才。
久等不来,谢枋得只得离开,走时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此行目的告诉了一个最信得过的村民。李雄从金门回来后,听说谢枋得已绝食殉国,十分悲痛,在家中设谢枋得像予以祭拜。李雄去世后,后裔亦一直奉祀。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数来侵扰。强寇压境,为激发村民抗倭斗志,经村民协商,决定把供奉在李雄后裔家中的谢枋得作为抗倭主神,在村民中广泛宣传他矢志抗元、不事二主、以身殉国的英雄事迹。果然群情激发,打败了倭寇的多次进攻。大家把一系列胜利都归功于谢枋得,都认为全是谢枋得的神灵护佑的结果。
于是村民们把原来城堡里供奉的苏王爷、蒋王爷、舍人公等小宫庙通通拆除,筹资兴建宫庙,拜祭谢枋得。
当地亦传谢枋得被明朝宣宗皇帝敕封为正顺尊王,就称谢枋得为正顺王或正顺公。因小岞镇后内村古称“后里”,所以谢枋得亦被奉为“后里境主”。
小岞镇后内村的正顺王宫一直香火不断。当地把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作为纪念日,,远近信民都前来供奉香火,成为小岞镇后内村最热闹的一天。

3. “谢府元帅”谢枋得
台湾的谢枋得信仰发源于福建,主要在台南地区。台南离福建较近,福建渔民打渔到这里,部分人便留下居住在这里。他们出海捕魚常與大海驚濤駭浪相搏击,為祈求平安,便把福建祖居的谢枋得信仰带到台南,刻谢枋得神像进行供奉。由于台湾是海岛,常常会遭遇倭寇等的入侵,正顺尊王的谢枋得在台南变成了“谢府元帅”,并成为保護鄭成功軍馬渡台神祗人之一。
台南佳里区外渡头有座庙宇,今天叫“厚德宫”。传说在二百五十多年前,台南外渡頭一带发大水,外渡頭供奉谢枋得的神庙被大水冲毁,但神像漂流在漩渦中三天都没有离去。外渡頭一带老人跪請神意,擇吉建了这座厚德宫廟宇。传此庙始建于1736年,1795年、1818年两次修建,1963年再次重建。主神是“谢府元帅”。据黄生宜撰写的“谢府元帅略传及厚德宫沿革”说,谢枋得殉国后“忠心不泯,得道成神,英灵显赫,卫土救民,世称‘谢府元帅’”。黄生宜说谢府元帅的信仰范围为“古台江北岸蚶西港水路”一带,这一带有“蚶西港保安宫、刘厝圣帝宫、大竹林汾阳殿、大塭寮保安宫、南势九龙殿、头库青龙宫”等庙宇。
劉厝村村內有劉厝、中社仔和蚶西港等庄。传说1934年四月此地有个出生八个月的小孩感染俗称的“八月仔”,病情严重,在小孩危在旦夕的一天晚上,有人敲门,开门后才知道是在外渡头办事的谢府元帅来为小孩治病,并有意要在刘厝驻足。小孩痊愈后,家人就雕刻了谢府元帅金身,择黄道吉日到外渡头厚德宫开光,请回自家恭奉。选择乩童、问事等。
外渡头北面的南势庄为一陈姓聚落,先祖原籍为泉州同安即今厦门地区。听说他们与谢姓同宗,所以从原籍请来谢枋得金身供于他们的宗祠“振绳堂”内,后亦建庙。庙亦供奉谢枋得之祖“广恵王谢安”及谢玄。
清咸豐年間(1850~1861年)台南大港寮荒无人烟,原住在外渡頭的一个从福建来的魏姓人打渔發現这里尚未開闢,是个好地方,就转移定居在这儿,后来福建又有许多其他姓的人陸續遷移到这,魏姓便向他们原先居住的外渡頭“厚德宮”延请謝府元帥香火到大港寮供大家祭拜。為感念神恩,清朝同治年間正式雕刻神像、盖庙奉祀。由於信徒日眾,1969年乡民募捐興建大興宮,后不断扩大,2003年三月重建完工,舉行入廟安座大典,完成大興宮廟宇現在建築規模。大興宮位于台南北區大興街二四六巷九號。
台南谢府元帅的信民说“謝府元帥神威顯赫,保佑地方消災解厄,護國佑民”,有病、有事求谢府元帅福佑,十分灵验,深获信徒崇拜尊敬,香火鼎盛。
每年农历五月四日是谢府元帅的圣诞庆典,各地庙宇都要在举行庆祝仪式。因为其他庙宇如大興宮等的香火多始于厚德宫,所以五月三日都要先到外渡头厚德宫来祭拜祖庙。
因谢枋得是“元帅”,所以民俗在庆典庙会时主要是表演艺阵—宋江阵。表演先从“扑箍”开始,绕圈祭拜祖师,然后举行各种阵式表演。其间有单人兵器、空拳和双人兵器套招表演。宋江阵共有十八式。大多只表演八式,有大花阵、二人连环、力马阵、蜈蚣阵、黄蜂出巢、排八城、八城内外连环阵等,最以排八卦结束。排八卦是宋江阵的主阵,必不可少。
八、谢枋得与文天祥的交谊
谢枋得与文天祥既是同科进士,又是江西同乡。他们过从甚密,交情甚厚。在抗击元人入侵、守节守义上是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朋友。
传谢枋得曾与文天祥誓约:“宰相努力在朝,我等努力在野。”
文天祥转战广东时,曾叫两个女儿定娘、寿娘去找谢枋得。两个女儿走到广东连平县太湖镇三角村苏坑一个桥上时,看见元兵追赶而来,姐妹俩投身桥下,妹牵姐衣,同时被河水淹死。老百姓把她们捞起后,发现有文天祥给谢枋得的书信,大意是转战拖儿带女不便,叫谢枋得把她们收下,给予照管。
老百姓搞来棺材把她们安葬在北部山麓上。元兵听说墓葬的是文丞相女儿,把墓挖开,可墓中只见二块白石。后人把这个墓叫“仙宫”,墓碑上刻有“敕封护国仙神烈女定娘、寿娘合墓”。并把她俩投水的桥叫仙女桥。在石桥南端荒坡上还建了栋双烈庙,俗称仙娘庙,庙内正厅神龛上端坐她们的泥塑彩像。
后人在定娘、寿娘墓竖有多块碑石,其中有楷书《文山二女墓记》和《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记述其事。
传谢枋得家谱修好,文天祥为谢枋得写有《江西信州叠山谢先生谱序》。
文天祥有四大名砚,除“玉带生砚”、“日月星辰砚”外,另外二方都与谢枋得有关。
一是“正气砚”。这块紫色的砚是长方形,背面刻有行书“持坚守白、不磷不淄”八个字,没有落款。谢枋得看这字有些眼熟就买下了它。回家后经与家藏的岳飞墨迹对照,证实字是岳飞的,便在砚背面用真书加刻了“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迹和铭字相若,此盖忠武故物也,枋得记”一行字。
咸淳九年即1273年,谢枋得把自己心爱的这方砚寄送给了文天祥。文天祥接到后十分高兴,亦在砚背用草书刻了三十个字:“岳忠武端州石砚,向为君直同年所藏,咸淳九年十二月十有三日,寄赠天祥。”同时还在砚背撰铭以明心志:“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因有三位民族英雄同在这方砚石上铭文,所以被世人视为至宝。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这方砚被安徽督学吴鲁在皖南获得,把自己堂号“肃堂”改为“正气砚斋”。吴鲁在《正气斋文稿》中说:“余家藏正气砚,为岳忠武故物……因名之日‘正气砚’。甲午秋,余得之皖南,如获重宝。”
1912年八月,吴鲁去世,其得意门生驻日大使许世英从日本赶回来悼唁。离别前一天晚,吴鲁儿子吴钟善把家传珍藏包括正气砚拿给许世英看。没想到许世英走后这方砚就没有了。后来才知道是许世英的两个日本随从干的。吴钟善找回后在砚面镌了“守砚斋”三个字。
另一个是“绿端蝉腹砚”,以砚底圆而凸像蝉腹而得名。文天祥就义后,流落人手,谢枋得得到后,在砚台的左沿镌刻铭文说:“文山攀髯之明年,叠山流寓临安,得遗砚焉……”清乾隆年间渔民在杭州临平镇附近的河中打渔把它网了上来,被诗人王仲翟买去,送给了大学问家袁枚。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