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名人(30)宋史卷四百二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0月26日 宋史


杨巨源字子渊,其先成都人。父信臣,客益昌,因家焉。巨源倜傥有大志,
善骑射,涉猎诸子百家之书。应进士不中,武举又不中。刘光祖见而异之,荐之
总领钱粮陈晔,以右职举为凤州堡子原仓官,驰骋射猎,倾财养士,沿边忠义,
咸服其才。分差鱼关粮料院,移监兴州合江赡军仓。
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有游奕军统领张林者,
力能挽两石弓,队将朱邦宁身长六尺,勇力过人,皆为曦所忌,虽屡战有功亦不
加赏,林等憾之。时林在罝口,邦宁在合江,巨源因与深相缔结,并集忠义人朱
福、陈安、傅桧之徒。
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眉士程梦锡见丙,丙叹曰:“世事如此,世
无豪杰!”梦锡因及巨源之谋。丙曰:“肯见我乎?”乃嘱梦锡以书致巨源,延
之卧所。巨源曰:“先生而为逆贼丞相长史耶?”丙号哭曰:“目前兵将,我所
知,不能奋起。必得豪杰,乃灭此贼,则丙无复忧。”巨源曰:“先生之意决乎?”
丙指天誓曰:“若诛此贼,虽死为忠鬼,夫复何恨!”巨源大喜,曰:“非先生
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
当是时,李好义、好问亦结李贵、杨君玉、李坤辰凡数十人,坤辰邀巨源与
好义会。巨源又大喜曰:“吾与安长史议以三月六日邀曦谒庙,合勇士刺之。”
好义曰:“彼出则龊巷,从卫且千人,事必难济。闻熟食日祭东园,图之此其时
也。”巨源然之。好义愿一见长史以为信。巨源曰:“吾今先为长史言之,来日
伪宫,令长史问君先世是已。”巨源以告丙,明日,好义在伪宫见丙,揖之。丙
曰:“乡与尊父同僚,杨省干盛谈才略,旦夕以职事相委。”其谋乃决。
君玉先属其乡人白子申拟诏,文不雅驯,巨源更为之,例用合江仓朱记。巨
源、好义忧事浸泄,遂以二月乙亥未明,好义率其徒入伪宫,巨源持诏乘马,自
称奉使,入内户,曦启户欲逸,李贵执杀之。卫者始拒斗,闻有诏皆却。巨源、
好义迎丙宣诏,以曦首徇。三军推丙权四川宣抚使,巨源权参赞军事。丙奏功于
朝,以巨源第一,诏补承事郎。
巨源谓丙曰:“曦死,贼胆以破,关外四州为蜀要害,盍乘势复取。”好义
亦以为言。丙虑军无见粮,巨源力言四州不取,必有后患,自请为随军措置粮运。
于是分遣好义复西和州,张林、李简复成州,刘昌国复阶州,孙忠锐复散关。俄
诏巨源转朝奉郎,与通判差谴,兼四川宣抚使司参议官。丙素恶忠锐,闻忠锐失
守散关,檄其还,欲废之,先命巨源偕邦宁以沔兵二千策应。巨源至凤州,因忠
锐出迎,伏壮士于幕后,突出斩之,并其子揆。丙遂以忠锐附伪贺表闻于朝,且
待罪。
先是,奖谕诛叛诏书至沔州,巨源谓人曰:“诏命一字不及巨源,疑有以蔽
其功者。”俄报王喜授节度使,巨源弥不平。时赵彦呐以在夔诛禄禧得州通判,
巨源曰:“杀禄禧与通判,杀吴曦亦与通判耶?”以启谢丙曰:“飞矢以下聊城,
深慕鲁仲连之高谊;解印而去彭泽,庶几陶靖节之清风。”又遣诉功于朝,而从
兴元都统制彭辂乞书遗韩侂胄,辂阳许而阴以白丙。或言巨源与其徒米福、车彦
威谋为乱,丙命喜鞫之,福、彦威皆抵罪。正将陈安复告巨源结死士入关,欲焚
沔州州治,俟丙出则杀之。丙积前事,因欲去巨源,然未有以发也。
会巨源在凤州以檄书遗金凤翔都统使,其辞若用间者,且自称宣抚副使而以
参议官印印之。金以檄至丙。巨源方与金战,败于长桥,丙乃移书召巨源,巨源
疑焉。有梁泉主簿高岳成者,巨源荐为随军拨运,来见巨源,赞其归,巨源信之。
时辂已至沔,六月壬申,巨源还幕府,丙密命辂收巨源。巨源殊不知,以为
谒己也,语毕,辂起,巨源送之宾次。武士就挽其裾,巨源犹叱之,则已为驱至
庭下。巨源大呼曰:“我何罪?”丙隔屏遣人谓之曰:“若为诈称宣抚副使?”
命械送阆州狱。巨源曰:“我一时用间,异时必有为我明其事。”丙饷以肴酒,
巨源曰:“一身无愧,死且无憾;惟有妹未嫁,宣抚念之。”癸酉,巨源舟抵大
安龙尾滩,将校樊世显者呼于岸,巨源知将见杀,指其地而语之曰:“此好一片
葬地。”世显曰:“安有是?”舟行数步,谓曰:“宣参久渴,莫进杯酒?”巨
源辞以不饮。又曰:“宣参荷械已久,盍少苏?”巨源未及答,左右遽取利刀断
其头,不绝者逾寸,遂以巨源自殪闻宣抚司。后数日,丙命瘗之。
巨源死,忠义之士为之扼腕,闻者流涕,剑外士人张伯威为文以吊,其辞尤
悲判。巨源之属吏也,李壁在政府,闻之曰:“嘻,巨源其死矣!”丙以人情汹
汹,封章求免。杨辅亦谓丙杀巨源必召变,请以刘甲代之。初,巨源与好义结官
军,而丙密为反正之计,各未相知,合巨源于好义者李坤辰,而合好义于丙者巨
源也。巨源遗光祖书,述丙酬答之语,鋟梓竞传之,丙已弗乐,浸润不已,积成
此祸。
成忠郎李珙投轨,献所作《巨源传》为之讼冤,朝廷亦念其功,赐庙褒忠,
赠宝谟阁待制,官其二子。制置使崔与之请官给其葬,加赠宝谟阁直学士、太中
大夫。嘉熙元年,理宗特赐谥忠愍。子履正终大理卿、四川制置副使。

杨简,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举进士,授富阳主簿。会陆九渊道过富阳,
问答有所契,遂定师弟子之礼。富阳民多服贾而不知学,简兴学养士,文风益振。
为绍兴府司理,犴狱必亲临,端默以听,使自吐露。越陪都,台府鼎立,简
中平无颇,惟理之从。一府史触怒帅,令鞫之,简白无罪,命鞫平日,简曰:
“吏过讵能免,今日实无罪,必擿往事置之法,某不敢奉命。”帅大怒,简取告
身纳之,争愈力。常平使者朱熹荐之。先是,丞相史浩亦以简荐,差浙西抚干,
白尹张枃,宜因凶岁戒不虞。乃令简督三将兵,接以恩信,出诸葛亮正兵法肄
习之,军政大修,众大和悦。
改知嵊县。丁外艰,服除,知乐平县,兴学训士,诸生闻其言有泣下者。杨、
石二少年为民害,简置狱中,谕以祸福,咸感悟,愿自赎。由是邑人以讼为耻,
夜无盗警,路不拾遗。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二少年大帅县民随出境外,呼
曰“杨父”。会斥丞相赵汝愚,祭酒李祥抗章辨之,简上书言:“昨者危急,军
民将溃乱,社稷将倾危,陛下所亲见。汝愚冒万死易危为安,人情妥定,汝愚之
忠,陛下所心知,不必深辨。臣为祭酒属,日以义训诸生,若见利忘义,畏害忘
义,臣耻之。”未几,亦遭斥,主管崇道观。再任,转朝奉郎。嘉泰四年,赐绯
衣银鱼,朝散郎,权发遣全州,以言罢,主管仙都观。
嘉定元年,宁宗更化,授秘书郎,转朝请郎,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
官。转对,极言经国之要,弭灾厉、消祸变之道,北境传诵,为之涕泣。诏以旱
蝗求直言,简上封事,言旱蝗根本,近在人心。兼考功郎官,兼礼部郎官,授著
作郎、将作少监。入对,答问往复,漏过八刻,上目送久之。兼国史院编修官兼
实录院检讨官,以面对所陈未行,求外补,知温州。移文首罢妓籍,尊敬贤士。
私鹾五百为群过境内,分司干官檄永嘉尉及水砦兵捕之。巡尉不白郡,简惊曰:
“是可轻动乎?万一召乱,贻朝廷忧。兵之节制在郡将,违节制是不严天子命,
违节制应斩。”建旗立巡尉庭下,召刽手两行夹立,郡官盛服立西序,数其罪,
命斩之,郡官交进为致悔罪意,良久得释,奏罢分司,其纪律如此。寓官置民田
负其直,简追其隶责之而偿所负。势家第宅障官河,即日撤之,城中欢踊,名杨
公河。
帝遣使至郡讥察,使于简为先世契,出郊迎,不敢当,从间道走州入客位。
简闻之不敢入,往来传送数四,乃驱车反。将降车,使者趋出立戟门外,简亦趋
出立使者外,顿首言曰:“天使也,某不敢不肃。”使者曰:“契家子,礼有常
尊。”简曰:“某守臣,使者衔天子命,辱临敝邑,天使也,某不改不肃。”遂
从西翼偕进,礼北面东上,简行则常西,步则后,及阶,莫敢升,已乃同升自西
阶,足踧踧莫敢就主席,使者曰:“邦君之庭也,礼有常尊。”简曰:“《春秋》,
王人虽微,例书大国之上,尊天子也。况今天使乎?”持之益坚,使者辞益力,
如是数刻,使者知不可变,乃曰:“某不敏,敢不敬承执事尊天子之义。”即揖
而出。既就馆,简乃以宾礼见。仪典旷绝,邦人创见之,莫不瞿然竦观,屏息立。
简在郡廉俭自将,奉养菲薄,常曰:“吾敢以赤子膏血自肥乎!”闾巷雍睦
无忿争声,民爱之如父母,咸画象事之。迁驾部员外郎,老稚扶拥缘道,倾城哭
送。入对,言:“尽扫喜顺恶逆之私情,善政尽举,弊政尽除,民怨自销,祸乱
不作。”改工部员外郎,转对,又以择贤久任为言。迁军器监兼工部郎官,转朝
奉大夫,又迁将作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转朝散大夫。
金人大饥,来归者日以数千、万计。边吏临淮水射之。简戚然曰:“得土地
易,得人心难。薄海内外,皆吾赤子,中土故民,出涂炭,投慈父母,顾靳斗升
粟而迎杀之,蕲脱死乃速得死,岂相上帝绥四方之道哉?”即日上奏,哀痛言之,
不报。会有疾,请去益力,乃以直宝谟阁主管玉局观。升直宝文阁主管明道宫、
秘阁修撰主管千秋鸿禧观。特授朝请大夫、右文殿修撰主管鸿庆宫,赐紫衣金鱼。
进宝谟阁待制、提举鸿庆宫,赐金带。
理宗即位,进宝谟阁直学士,赐金带。宝庆元年,转朝议大夫、慈溪县男,
寻授华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奉朝请。诏入见,简屡辞。授敷文阁直学士,
累加中大夫,仍提举鸿庆宫,寻以宝谟阁学士、太中大夫致仕,卒,赠正奉大夫。
简所著有《甲稿》、《乙稿》、《冠记》、《昏记》《丧礼家记》、《家祭
记》、《释菜礼记》、《石鱼家记》,又有《己易》、《启蔽》等书,其论治务
最急者五,其次八。一曰谨择左右大臣、近臣、小臣;二曰择贤以久任中外之官;
三曰罢科举而行乡举里选;四曰罢设法道淫;五曰治伍法,修诸葛武侯之正兵,
以备不虞。其次急者有八:一曰募兵屯田,以省养兵之费;二曰限民田,以渐复
井田;三曰罢妓籍,从良;四曰渐罢和买、折帛暨诸无名之赋及榷酤,而禁群饮;
五曰择贤士教之大学,教成,使分掌诸州之学,又使各择井里之士聚而教之,教
成,使各分掌其邑里之学;六曰取《周礼》及古书,会议熟讲其可行于今者行之;
七曰禁淫乐;八曰修书以削邪说。此简之志也。后咸淳间,制置使刘黻即其居作
慈湖书院。门人钱时。
杨掞,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游
襄、汉,既而代陈中选,陈谢之万缗,辇以入倡楼,箧垂尽,夜忽自呼曰:“纯
父来此何为?”明日遂行。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
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曰:“事亟矣,
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掞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
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
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
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四万斤付
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燕客,
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
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
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
调麻城尉。
向士璧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无何,得心疾,曰:“我不可用
矣。”遂调潭州节度推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
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
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璧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
卒,赠架阁。
杨栋,字元极,眉州青城人。绍定二年进士第二。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
厅公事。未上,丁母忧。服除,迁荆南制置司,改辟西川,入为太学正。丁父忧,
服除,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兼吴益王府教授,迁校书郎、枢密院编修官。入对,言:
“飞蝗蔽天,愿陛下始终一德,庶几感格天心,消弭灾咎。”又言:“迩来中外
之臣,如主兵理财,听其言无非可用,迹其实类皆欺诬,上下相蒙,无一可信。
陛下先之以至诚,而后天下之事可为也。”又言:“祖宗立国,不恃兵财法,惟
恃民心固结而已。愿陛下常存忠厚之意,勿用峻急之人。”理宗悦,以臣僚言奉
祠。
起知兴化军。孔子之裔有居氵亟头镇者,栋为建庙辟田,训其子弟。迁福建
提点刑狱,寻加直秘阁兼权知福州,兼本路安抚使,迁都官郎官,又迁左司郎官,
寻为右司郎官兼玉牒所检讨官,除宗正少卿。进对,帝曰:“止是正心修身之说
乎?”栋对曰:“臣所学三十年,止此一说。用之事亲取友,用之治凋郡、察冤
狱,至为简易。”时有女冠出入宫禁,颇通请谒,外廷多有以为言者。栋上疏曰:
“陛下何惜一女冠,天下所侧目而不亟去之乎?”帝不谓然。栋曰:“此人密交
小人,甚可虑也。”又言:“京、襄、两淮、四川残破郡县之吏,多是兵将权摄,
科取无艺,其民可矜,非陛下哀之,谁实哀之。”帝从之。
迁太常少卿、起居郎,差知滁州,以殿中侍御史周坦论罢。起直龙图阁、知
建宁府,不拜。提举千秋鸿禧观,迁起居郎兼权侍左侍郎、崇政殿说书,继迁吏
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以集英殿修撰兼中书舍人兼侍讲,出
知太平州,以右补阙萧泰来论罢,依旧职提举太平兴国宫。起知婺州。召奏事,
以旧职奉祠。度宗立为太子,帝亲擢栋太子詹事。迁工部侍郎,仍为詹事兼同修
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权刑部尚书兼国子祭洒,迁礼部
尚书,加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进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
事,拜参知政事。
台州守王华甫建上蔡书院,言于朝,乞栋为山主,诏从之。因卜居于台。寻
授资政殿学士、知建宁府,不拜。以旧职提举洞霄宫,复依旧职知庆元府、沿海
制置使。以监察御史胡用虎言罢,仍奉祠。加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沿海制置使,
又不拜,仍奉祠。乃以资政殿大学士充万寿观使。卒,遗表上,帝辍朝,特赠少
保。
栋之学本诸周、程氏,负海内重望。方贾似道入相,登用故老,列之从官,
栋亦预焉。及彗星见,栋乃言蚩尤旗,非彗也,故为世所少云。或谓栋姑为是言,
阴告于帝,谋逐似道,似道觉之,遂蒙疑而去。所著有《崇道集》、《平舟文集》。


杨大异,字同伯,唐天平节度使汉公之后,十世祖祥避地醴陵,因家焉。祥

事亲孝,亲亡哀毁,泣尽继以血,庐墓终身,有白芝、白乌、白兔之瑞。事闻于

朝,褒封至孝公,赐名木植墓道,以旌其孝。大异从胡宏受《春秋》大义。登嘉

定十三年进士第。授衡阳主簿,有惠政。经龙泉尉,摄邑令。适岁饥,提刑司遣

吏和籴米二万石于邑,米价顿增,民乏食,大异即以提刑司所籴者如价发粜,民

甚德之。提刑赵与大怒,捃其罪弗得,坐以方命,移安远尉。

邑有峒寇扰民,官兵致讨,积年弗获,檄大异往治之。大异以一仆负告身自

随,肩舆入贼峒,传呼尉至,贼露刃成列以待,徐谕以祸福,皆伏地叩头,愿改

过自新。留告身为质,偕其渠魁数辈出降。以赏迁吉州户曹,改广西经干,复以

弭盗赏,除四川制置司参议官。北兵入成都,大异从制置使丁黼巷战,兵败,身

被数创死,阖门皆遇难。诘旦,其部曲窃往瘗之,大异复苏,负以逃,获免。进

朝奉郎,宰石门县,就除通判溧阳,摄州事,皆有惠政。去官之日,老弱攀号留

之,大异易服潜去。擢知登闻鼓院,迁大理寺丞,平反冤狱者七。召对,极言时

政得失,迕宰相意,出知澧州。理宗曰:“是四川死节更生者杨大异耶?论事剀

切,有用之材也。何遽出之?”对曰:“是人尤长于治民。”命予节兼庾事,进

直秘阁、提点广东刑狱兼庾事。

时常平司逋负山积,械系追索,奸蠹百出。大异与之约,悉纵遣之,负者如

期毕输,吏无所容其奸。访张九龄曲江故宅,建相江书院,以祀九龄。改提点广

西刑狱兼漕、庾二司,所至奸吏屏息,寇盗绝迹。凡可以为民兴利除害者,必奏

行之。复建宣成书院祀张栻、吕祖谦。广海幅员数千里,道不拾遗,报政为最。

未六十即丐致仕,不允,章四上,除秘阁修撰、太中大夫,提举崇禧观、醴陵县

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归里第,与居民无异,学者从之,讲肄谆谆,

相与发明经旨,条析理学。食祠禄者二十四年,卒,年八十二。子霆、霖。霆在

《忠义传》。

论曰:正论之在天下,未尝亡也。徐范之于韩侂胄,吴泳、李韶、王迈之于

史氏,皆能无所回挠,正色直言。至于史弥巩则弥远之弟,陈埙其甥也,不以私

亲而废天下之公论。抑孟子所谓“寡助之至”者欤?赵与扬历最久,甘为

聚敛之臣。李大同以乡人乔行简为相,荐起之。黄TU出仕,以恤民尊贤为急,

可谓知本。大异节义如此,宜其善政之著称于世也。

杨文仲字时发,眉州彭山人。七岁而孤。母胡,年二十有八,守节自誓,教

养诸子。文仲既冠,以《春秋》贡,其母喜曰:“汝家至汝,三世以是经收效矣。”

淳祐七年,文仲以胄试第一入太学。九年,又以公试第一升内舍。时言路颇

壅,因季冬雷震,首帅同舍叩阍极言时事,有曰:“天本不怒,人激之使怒。人

本无言,雷激之使言。”一时争传诵之。升上舍,为西廊学录。丞相谢方叔尝问

文仲曰:“今日何事最急?”对曰:“国本未建,莫大于此。上意未喻,当以死

请可也。”宝祐元年,登进士第。丁母忧,释服,属从叔父栋守婺州罢归,寓余

杭,文仲往问伊、洛之学。

调复州学教授。转运使印应飞辟入幕。明嫠妇冤狱,应飞悉从文仲议,且荐

之。荆湖宣抚使赵葵署文仲佐分司幕。姚希得、江万里合荐文仲学为有用。辟四

川宣抚司准备差遣,添差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召为户部架阁,迁太学正,升博

士。时栋为祭酒,讲学益诣精邃。迁国子博士。丐外,添差通判台州。故事,守

贰尚华侈,正月望,取灯民间,吏以白,文仲曰:“为吾然一灯足矣。”劭农东

郊,守因欲泛湖,文仲即先驰归。添差通判扬州。牙契旧额岁为钱四万缗,累政

增至十六万,开告讦以求羡。文仲曰:“希赏以扰民,吾不为也。”卒增十八界

一而已。制置使李庭芝檄主管机宜文字。时有沙田,使者欲举行之,文仲力争,

以为:“事不可妄兴,盖与民之惠有限,不扰之惠无穷。江北风寒之地,民力竭

矣,为利几何,安忍重扰吾民乎!”事遂不行。

召为宗学博士。郊祀,摄圜坛子阶监察御史。近辅兵变水患,轮对,言:

“皇天眷命,垂四百年,天命久熟之余,国脉癃老之候,此岂非一大喜惧之交乎?

愿陛下一初清明,自作主宰。”又曰:“春多沈阴,岂但麦秋之忧。于时为《》,

尤轸苋陆之虑。天目则洪水发焉,苏、湖则弄兵兴焉。峨冠于于,而每见大夫之

乏使;佩印累累,而常虑贪渎之无厌。将习黄金横带之娱,兵疲赤籍挂虚之穴。

蚩蚩编氓,得以轻统府;琐琐警遽,辄以忧朝廷。设不幸事有大于此者,国何赖

焉?”帝竦听,顾问甚至。迁太常丞,寻兼权仓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迁将作

少监,又迁将作监。

文仲在讲筵,每以积成感动,尝进读《春秋》,帝问五霸何以为三王罪人,

文仲奏云:“齐桓公当王霸升降之会,而不能为向上事业,独能开世变厉阶。臣

考诸《春秋》,桓公初年多书‘人’,越二十年,伐楚定世子之功既成,然后书

‘侯’之辞迭见,此所以为尊王抑伯之大法。然王岂徒尊哉?盖欲周王子孙率修

文、武、成、康之法度,以扶持文、武、成、康之德泽,则王迹不熄,西周之美

可寻,如此方副《春秋》尊王之意。”帝曰:“先帝圣训有曰:‘丝竹之乱耳,

红紫之眩目,良心善性,皆本有之。’又曰:‘得圣贤心学之指要,本领端正,

家传世守,以是而君国子民,以是而祈天永命,以是而贻谋燕翼。’大哉先训,

朕朝夕服膺。”时帝以疾连不视朝,文仲奏:“声色之事,若识得破,元无可好。”

帝敛容端拱久之。

盛夏,建宗阳宫,坏徙民居,畿甸骚然。文仲疏谏:“移闾阎之聚,为香火

之庭,不得为善计矣。陛下绍祖宗之位,岂以黄、老之居为轻重哉。”翼日面奏,

益恳至,丞相贾似道怒曰:“杨文仲多言!”绍卿监以上荐人才,文仲荐陈存、

吕折、钟季玉等十有八人,名士二人,金华王柏、天台车若水也。兼国子司业,

兼侍立修注官。又以救太学教谕彭成大迕似道,主管崇禧观,出知衡州。运饷有

法而民不扰,以所当得米八千石立思济仓。召为秘书少监,寻兼崇政殿说书。以

疾乞致仕,不许。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迁太常少卿兼国子司业,迁

起居舍人。

瀛国公即位,授权工部侍郎兼权侍右郎官,寻兼给事中。有事明堂,议以上

公摄行,文仲议曰:“今祗见天地之始,虽在幼冲,比即丧次,已胜拜跪,执礼

无违,所当亲飨。”时丞相王龠、陈宜中不协,文仲上疏言:“事危且急矣。

祖宗所深赖,亿兆所寄命,在乎二相,苟以不协之故,今日不战,明日不征,时

不再来,后悔何及!”寻兼国子祭酒。请谥金华何基及柏。时大元兵度江,畿甸

震动,朝士多弃去者,侍从班惟文仲一人,诏旌在列不去者二阶。文仲疾益甚,

丐祠,以集英殿修撰知漳州,三上章乞致仕,改知泉州。因将家逾岭南待次,卒,

而宋亡矣。有《见山文集》焉。

谢枋得,字君直,信州弋阳人也。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

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

任。徐霖称其“如惊鹤摩霄,不事笼絷。”

宝祐中,举进士,对策极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意擢高第矣,及奏名,

中乙科。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明年复出,试教官,中兼经科,除教授建宁

府。未上,吴潜宣抚江东、西,辟差干办公事。团结民兵,以扞饶、信、抚,科

降钱米以给之。枋得说邓、传二社诸大家,得民兵万余人,守信州,暨兵退,朝

廷核诸军费,几至不免。

五年,彗星出东方,枋得考试建康,擿似道政事为问目,言:“兵必至,国

必亡。”漕使陆景思衔之,上其稿于似道,坐居乡不法,起兵时冒破科降钱,且

讪谤,追两官,谪居兴国军。咸淳三年,赦,放归。德祐元年,吕文焕导大元兵

东下鄂、黄、蕲、安庆、九江,凡其亲友部曲皆诱下之,遂屯建康。枋得与吕师

夔善,乃应诏上书,以一族保师夔可信,乞分沿江诸屯兵,以之为镇抚使,使之

行成,且愿身至江州见文焕与议。从之,使以沿江察访使行,会文焕北归,不及

而反。

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明年正月,师夔与武万户分定江东地,枋

得以兵逆之,使前锋呼曰:“谢提刑来。”吕军驰至,射之,矢及马前。枋得走

入安仁,调淮士张孝忠逆战团湖坪,矢尽,孝忠挥双刀击杀百余人。前军稍却,

后军绕出孝忠后,众惊溃,孝忠中流矢死。马奔归,枋得坐敌楼见之,曰:“马

归,孝忠败矣。”遂奔信州。师夔下安仁,进攻信州,不守。枋得乃变姓名,入

建宁唐石山,转茶坂,寓逆旅中,日麻衣蹑履,东乡而哭,人不识之,以为被病

也。已而去,卖卜建阳市中,有来卜者,惟取米屡而已,委以钱,率谢不取。其

后人稍稍识之,多延至其家,使为弟子论学。天下既定,遂居闽中。

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起。又

明年,行省丞相忙兀台将旨诏之,执手相勉劳。枋得曰:“上有尧、舜,下有巢、

由,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赴诏。”丞相义之,不强也。二十五年,福建行省参政

管如德将旨如江南求人材,尚书留梦炎以枋得荐,枋得遗书梦炎曰:“江南无人

材,求一瑕吕饴甥、程婴、杵臼厮养卒,不可得也。纣之亡也,以八百国之精兵,

而不敢抗二子之正论,武王、太公凛凛无所容,急以兴灭继绝谢天下。殷之后遂

与周并立。使三监、淮夷不叛,武庚必不死,殷命必不黜。夫女真之待二帝亦惨

矣。而我宋今年遣使祈请,明年遣使问安。王伦一市井无赖、狎邪小人,谓梓宫

可还,太后可归。终则二事皆符其言。今一王伦且无之,则江南无人材可见也。

今吾年六十余矣,所欠一死耳,岂复有它志哉!”终不行。郭少师从瀛国公入朝,

既而南归,与枋得道时事,曰:“大元本无意江南,屡遣使使顿兵,令毋深入,

待还岁币即议和,无枉害生灵也。张宴然上书乞敛兵从和,上即可之。兵交二年,

无一介行李之事,乃挈数百年宗社而降。”因相与痛哭。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见时方以求材为急,欲荐枋得为功,使其友赵孟<辶卸>

来言,枋得骂曰:“天祐仕闽,无毫发推广德意,反起银冶病民,顾以我辈饰好

邪?”及见天祐,又傲岸不为礼,与之言,坐而不对。天祐怒,强之而北。枋得

即日食菜果。

二十六年四月,至京师,问谢太后欑所及瀛国所在,再拜恸哭。已而病,

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留梦炎

使医持药杂米饮进之,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弃之于地,终不

食而死。伯父徽明以特奏恩为当阳尉,摄县事,时天基节上寿,大元兵奄至,徽

明出兵战死,二子趋进抱父尸,亦死。

论曰:刘应龙不附贾似道,冯去非不附丁大全,潘牥论皇子竑事,坎壈以

终。洪芹讼吴潜,伟哉。赵景纬。醇儒也,而无躁竞之心。徐霖进则直言于朝,

退则讲道于里。徐宗仁国亡与亡,异乎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危昭德经筵进对之

言,悉载诸故史。陈垲能以意气感人,杨文仲当抢攘之时,犹能荐士,谢枋得嵚

崎以全臣节,皆宋末之卓然者也。


分享按钮>>杨姓名人(29)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杨姓名人(31)宋史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