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源流(十八)--------古迹遗址(1)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0月30日 佚名


羊公石室

羊公石室在华山主峰西北的白羊峰上,与壶公石室毗邻,是春秋战国时天下杨姓先祖晋公子羊舌氏隐居避难的地方。

史载:"白羊峰在岳西北五里,层岩晃朗,洞室空漾。昔有隐此峰者,莫知姓名,当乘白羊往来,因以名峰。每至三元八节,即有神灯或三或五现于崖端。"《列仙传》记述得更为神奇。说战国时有修羊公者隐于石室,每日以黄精为食,以藤萝为榻,眼看吊榻的藤索就要断裂。他依然睡卧不动。到西汉年间,景帝曾慕名以礼请修羊公入朝廷讲道,但修羊公就是不答话,使景帝求仙的愿望数年得不到实现。景帝下诏问他何时开口讲道,修羊公不语,忽然变化成一只石羊,羊腿上有"修羊公谢天子"六字。景帝命侍从把石羊置于通灵台,羊却不知去向。因此汉刘向有诗赞曰:

卓兮修羊,韬奇含灵。

枕石太华,餐茹黄精。

汉礼虽隆,道非所经。

应变多质,忽而变形。

《唐书》记载:"杨硕,字太初,晋叔向之后,祁盈之难,其先祖逃居华山仙谷。及硕,隐居不仕,洞习天文。生子八,俱从沛公征战。第八子喜击杀项羽有功,封赤泉侯。"《杨氏族谱》记载:"杨氏之先避祸逃于阴晋,筑室华山之麓,名晋公子宫,故址在今县治东南三里小涨村北人称墙口的地方。"王处一《西岳华山志》载:"白羊真人有《禁山录》及《制虎豹狼熊符七十道》行于世。"唐初,被称为诗坛四杰之一的杨炯,也曾领群僚来石室追寻先祖遗迹,并写下数篇诗文,在诗序中记载了访寻先祖隐居处的经过和感慨。文中说:"太华千仞,长河万里,则吾土之山泽,壮于域中;西汉十轮,东京四代,则吾宗之人物,盛于天下。……塞山四绝,烟雾苍苍,古树千年,藤萝漠漠,诛茅作室,挂席为门,石隐磷而环阶,水潺潺而匝彻,乃相与旁求胜景,遍窥灵迹。论其八洞,实唯明月之宫。相其五山,即是交风之地。仙台可望,石室犹存……"由此可见,华山白羊峰的羊公石室即是当年杨氏先祖避难处无疑。白杨硕子杨喜被汉高祖刘邦封侯始,杨氏后世名人辈出,其后裔四时八节石室祭祖,于是产生了神灯的传说。杨硕子孙中也有继承杨硕遗志,隐居山林不愿出仕者,这便有了修羊公的传说和后世文人的赞诗等。至东汉时期的杨统、杨厚父子在天文地理方面的研究已形成较大影响。

羊公石室年代久远,伴随岁月流逝,地质地貌改变,当年通往石室的小径,已湮没在草石之中,今只能遥望,而很少有人能攀人洞内。1994年华山管理局在仙峪白羊峰西侧崖上镌刻石碑一通,上凿"杨氏先祖避难处"七个大字。

晋公子宫

晋公子宫又名紫微宫,今称东宫村,在华阴市区,属太华路办事处所辖,为华阴杨氏先祖所建。

史志载,春秋战国时,周武王的后裔羊舌氏晋叔向的子孙为避晋室六卿之祸,幸免者逃入华山仙峪,几经磨难,起根发苗,后于华山北建立宫室,安居乐业。宫虽名目紫微,然老百姓习惯称晋公子宫,史志也记为晋公子宫。

数千年来,宫室旋废旋兴,形成一定规模,至清末时,宫城周长636米,占地25272平方米。宫城设东西两门,门楣分别悬有"紫气东来"、"呈祥西土"匾额。一九二四年,在阻击镇嵩军的战斗中,宫城被镇嵩军炮火所毁,杨氏宗亲遭枪杀者32人。宫中所居杨氏后裔为不忘先祖遗训,门楣上多雕有"清白传家"四字,并于巷道庭院广植古槐,寓意继承先祖杨震之槐市遗风。

杨氏宗族植根于此,世代吉昌,人才辈出,王侯将相,屡见不鲜;学海名流,灿若繁星。他们当中,有为西汉王室卓建功勋的赤泉侯杨喜,有廉垂四知、美名千古的关西夫子杨震,有汉文学家杨修,有完成中国古代史上第二次统一的隋文帝杨坚,有初唐诗坛四杰之一的杨炯,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等等。其功业皆显赫百代,流芳千秋。故世称"天下杨姓出华阴,华阴杨姓归东宫",或称东宫为"天下杨氏第一村”。

杨 硕 宅

杨硕,字太初,晋叔向之十四代孙,秦末时隐居华山仙峪石室,朝廷屡征不起,潜心研究天文。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驻军灞上,杨硕观五星聚于东井,知天下归汉无疑,便令八个儿子跟随刘邦征伐,其中六子杨喜因追杀项羽有功,封赤泉侯,其余七子皆封为将军,杨硕也因子功被封为太史公。

杨硕故居在战国时的阴晋城东南五里,即今华阴市观北乡政府附近。因朝廷封赏,杨硕宅建筑宏敞,在占地面积、建筑风格上都有一定规模,也比较考究。汉以后数百年间,因杨硕子孙多为朝廷命官,离乡背井,杨硕宅曾多次成为当地及四方隐士修身拜岳的地方。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宅被改为拜岳坛时,后院依然供有皇室绘制的汉太史杨硕图像。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宅又被改为华岳观。宋祥符年间,观因翟士端、郑隐、郑遨、罗隐之四高士隐居而再次复兴。明嘉靖乙卯年十二月(公元l556)华阴地震,宅毁于一旦。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l718)华山隐士张云峰与其徒高莲石重构精舍,渐加修葺,使香火如故。时任华阴县令的简廷佐有《重修华岳观记》载于史志。据考,今观北乡小学即其遗址。

放 雀 台

放雀台在华山峪东牛心峪,是牛心峪东侧一座牛心形状的峰头,因杨震父杨宝救助黄雀、终得善报的神话传说得名。

杨宝生性善良,传说他九岁进牛心峪砍柴,见一黄雀被老鹰啄伤,便心生怜悯,将黄雀带回家精心饲养。黄雀伤好后,杨宝又把它带到牛心峰头放飞。晚上杨宝灯下读书,一黄衣童儿叩口门拜访,说自己是西王母的使者,在出使东海时被老鹰啄伤,幸得杨宝救助。于是赠白玉环四枚,以预示杨宝子孙四代位登三公,为政清廉如玉。后来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子杨震、震子秉、秉子赐、赐子彪都官拜太尉,勤政爱民,并以清白传家的美名而流芳百世。

后人为附会黄雀衔环一说,便于牛心峪峰头筑台立石,以弘扬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和杨氏家族清廉勤政的精神。今台上常有游人涉足。每至春暖花开,台上鸟雀云集,啁啾啼鸣,不失为华山一景。

槐 市

槐市在华山峪东牛心峪。史载杨震父杨宝博学多才,潜心学问,为躲避朝廷征诏常远走他乡,隐居授徒。杨震为了供养家庭、侍奉老母,只好就近于牛心峪设馆讲学。由于震少而好学,博览群经,学子从者如市。当时学馆周围广植槐树,故当地人称讲学处为槐市。

杨震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他的治学精神、高尚情操被后世誉为槐市遗风,故杨家后裔门前多植槐树,以示继承先祖清白传家的遗风。相传当时学子们见老师既要讲学,又要种田,非常辛苦,就偷偷到田里帮他下种,而脾性耿介的杨震为了使学子专心读书,就到田里拔掉禾苗以断绝学子们帮他种田的念头。因此他教出的学生,首先是继承了他作人的秉性,大多数都德才兼备,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今杨震的学馆已不复存在,峪道里的槐树因缺乏管理也渐次稀少。但如槐花般洁白无瑕的杨震品行与情操,却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心头飘香。

杨氏先茔

杨氏先茔在华阴市五方乡境内,是葬埋杨氏先祖的地方。据《陕西通志》载:"杨氏先茔在华阴县西十二里仙谷村东。东西二里,南距仙谷五里,北距官道一里,道旁旧有碑云:'汉将军鹦、奋、趟、鹳、魅、俱葬于是。'西隅为赤泉侯喜墓,丞相陈平为撰碑。后魏太保椿并津、逸、颖子范及后周敷亦葬于是茔。"《弘农杨氏族谱》亦载:"杨氏先茔在县五方村北。前有双乳台,蜿蜓十八冢。"又载:"后魏司徒杨椿、与大都督津、刺史逸并葬五方村始祖茔。"从以上所记,可知葬于先茔的有汉太史公杨硕的七个儿子,即赤泉侯杨喜;汉渡辽将军杨鹦;汉虎威将军杨奋;汉虎牙将军杨趟;汉虎贲将军杨熊;汉破虏将军杨鹤;汉虎骑督尉杨魅。按《杨氏族谱》所记,杨硕的墓葬则在县东十五里"县治定城驿东五里南塬上".据史书记载及墓葬中所藏文物表明,先茔中还有魏司徒杨椿、中军大都督杨津、岐州刺史杨侃、北齐时光州刺史杨逸、杨懿孙杨范、北周时汾州刺史杨敷。先茔内移葬的还有魏车骑大将军、七兵尚书杨钧;北齐华州刺史杨俭;隋刑部尚书杨异。另外,据隋书载:"大业九年,杨玄感因逼东都,京兆内史卫元率军援之,至华阴掘杨素冢,焚其骸骨,夷其茔域。"《杨氏族谱》记杨素墓移"葬县治西十三里五方村北始祖茔内。"杨素的墓碑现存潼关县文化馆。

今大部分墓冢皆夷为平地,唯留汉赤泉侯杨喜墓。墓前碑石为l994年新立。

四知书院遗址

四知书院遗址在华阴市碾峪乡双泉村。书院始建于东汉永元初年(公元89-100),是汉太尉、关西夫子杨震出仕前教授生徒的地方。

杨震书馆原在华山牛心峪杨震家居附近,震母谢世后,为了方便教育,震把学馆从牛心峪迁往古驿道旁的双泉村。书堂铭"两泉交流,双桥结彩,晚霞永朝,文辉万载"是其学馆所处环境及教学宗旨的真实写照。当时人们习惯将学馆称为"杨震讲学处".此后杨震又应邀客居于弘农郡阌乡县(今灵宝境内)讲学。

杨震出仕任朝廷命官,曾因拒绝王密的馈赠,暮夜却金被世人称为四知先生。后又因廉洁耿介、疾恶如仇遭奸佞陷害罢官饮鸩而亡。昭雪平反改葬潼亭后,为了纪念杨震的治学精神和高尚品质,汉顺帝颁诏命将"杨震讲学处"重新修复并改名为"育贤宫".宫占地数亩,建筑宏伟,主要建筑"明道堂"庄严肃穆,风格 古朴。堂后筑有望河亭,亭侧有牌坊,坊额有顺帝亲笔题词"清德洁白"四字。当时司徒李邰曾撰文立石以记其事。

明万历四十年(公元l552)华阴县令王九畴对育贤宫重新修葺,并彩绘一新。清乾隆十七年(公元l745)陕西巡抚崔纪命华阴县改育贤宫为四知书院,以弘扬杨震暮夜却金、一尘不染的廉吏风尚,并于此立"四知书院"石碑一通。今院内建筑已不复存在,仅留遗址。

杨震校书堂遗址

校书堂又名草堂、三鳢堂,其遗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南豫灵镇董社村皂角坡附近。

董社村南有塬,古称皇天塬、龙望塬。其地南依秦岭余脉,北瞰滔滔黄河,四周环塬,中凹如盆,古时常积水成湖,故称湖地。《后汉书。杨震传》载:关西夫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即指此地。

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人曾藏书于龙望塬,后失其所。至东汉时,杨震父、汉靖节先生杨宝不应朝廷征召,在华阴隐居授徒,致力于经学的研究。一天晚上,他梦见先祖杨伯桥对他说:"所藏书为某处,今尔子为名儒,启而行之,此其时也。"天明,杨宝就命杨震依梦中先祖所指之地去搜求,果得一石函,其中所藏经书皆蝌蚪文字,且磨灭难认。于是,杨震就在此地构一草堂,校勘经书,堂也就命名为校书堂。

伴随千年间星移斗转,春秋交递,校书堂旋兴旋废,多次被移为寺庙,至明代时还留有遗迹。古《阌乡县志》载,明正统年间进士黄谏作《重修校书堂记》中云:"昔关西夫子杨伯起筑堂于湖城县西四十里,名之日校书堂,至今千百年,是堂颓圮已久,而遗迹尚存,过者咸为起敬。国朝置阕乡县于湖城,迨八十年,尹斯邑者,莫此是念。正统辛酉(公元l441)春,东莱刘君梓尹于斯,视其遗迹,为之慨然,屡于新之。以寒烟草莽之中,而未暇也。乙丑,乃谋于教谕松兹、田琼辈,于黉宫之后建堂三大间,亦拟其名日校书,盖于邦人景仰于此而不忘也。"杨震构堂校书后,从学者如市。相传曾有鹳雀衔三鳢鱼飞落讲堂前,学馆主持人取鱼向杨震祝贺说:"蛇鳢者,卿大夫服饰之象征也,数为三者,取法三台也,先生至此升矣。"杨震出仕辅政,鹳雀衔鱼的祥兆一时传为佳话,当地人便把校书堂又称为三鳢堂。

乾隆十二年(公元l747)阌乡县令梁溥又对堂进行了改建重修,并作《重构三鳢堂记》以记修缮事。古《阕乡县心志》记述:"三鳢堂一名草堂,在县西四十里皇天塬北,即校书堂也,杨震寓此,筑以校书。唐改为寺,以僧主其香火,明成化末,犹有僧守,后废。国朝乾隆十二年,知县梁溥访其故址,于华严寺后得明嘉靖间遗碑,只存'关西夫子杨伯起校书处'数字,余皆漫漶不可识,因复构堂为文记之。"史书记述,在校书堂附近,还有杨震居住时留下的井堂和阿对泉遗址。井堂在校书堂北,杨震亲手而构。唐时曾改为开元寺,后为水淹没。明嘉靖年间河崩,人们曾在遗址处挖出许多五彩斑澜的石子,还发现了王右军所书的一块石碑。阿对泉因是杨震家童阿对所开而得名,史书记其与龙望塬上玉娘、马趵两汪清泉同为一流,水面面积很大,可供数千学子饮用及灌溉农田,故泉在当时较有名,被记入史志。唐代有个叫吴融的人,客居阌乡时,曾住在阿对泉畔,并写诗抒怀,其中有:"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句。

时隔千余年,讲堂、井堂、阿对泉皆随着历史的变迁化为云烟,新时代的龙望塬人已没有几个能指出它们当年存在的具体位置,也没有几个能道出它们的来历原委,唯有关西夫子杨震的美名依然脍炙人口,千秋传颂。李春魁有《三鳢书屋》诗:

乱水流花绕旧居,不知岁月几乘除。

道旁摩洗残碑读,疑是当年蝌蚪书。

唐胡曾亦有《校书堂》诗:

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

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明正德间获廷试第一的杨慎为杨震后裔,亦有《校书堂》诗一首:

碧玉岩前是故乡,路旁遥指校书堂。

今来带剑骑征马,羞向关中道姓杨。

四 知 台

四知台又名辞金台,在今山东省莱州市境内,因关西夫子杨震出仕后不受私谒、暮夜却金的故事得名,为昌邑古城中的八景之一,被称为震台月霁。除四知台外,当地群众为纪念杨震。还自发地修筑了"名宦祠"、"忠爱祠"、"二公祠"、"三贤祠"、"我师祠"、"四知堂"等祠庙,为杨震树碑立传,表达百姓深切的怀念和虔诚的敬仰。

四知堂在今莱州市政府大院,其原是古东莱郡和莱州府治所在地,原府署大堂后曾有一座高大房屋,大门迎面北壁巨匾高悬,匾上为蓝底金字"四知堂"三字。《莱州府志》载:"府署大门内,西为杨公祠,大堂后为四知堂",此建筑当是纪念杨震的所有建筑中最宏伟的一座。

因四知台曾被列为昌邑城的八景之一,有人便题诗日:

人间无处不天公,却笑黄金馈夜中。

千载四知台下过,马头犹自起清风。

杨震墓遗址

杨震墓及家族成员的墓葬群在华阴县公庄(今改属潼关县辖区)村北。据《雍胜略》载:"关西夫子墓即汉杨震墓也。在华阴县东公庄村官道北。"《贾志》载:"县东吊桥铺北城内左右共七冢。明万历初,兵使蔡可教建享堂,拓地三十四亩。堂圮。"王学谟《蔡兵使修汉太尉茔记》述:"华阴故有汉太尉杨先生茔,今去县之三十里,号日潼亭。传称先生延光中为太尉,以伉直不容遣归本郡,卒夕阳亭,后天子察其忠属,有司以礼改葬华阴潼亭,即此。"墓群累累十一冢,昭穆分列于杨震墓前后两侧。据《华阴县志》记载:杨震墓西第一冢为震长子、汉富波侯杨牧墓;第二冢为震次子汉黄门侍郎杨里墓;第三冢为震四子汉司徒杨让墓;第四冢为震五子汉黄门侍郎杨奉墓;第五冢为震孙汉沛相杨统墓;第六冢为震六世孙晋陵亭侯杨济墓;第七冢为晋驸马都尉杨番墓;其次,墓侧还有震五世孙金城侯杨亮及震父汉靖节先生杨宝墓,杨宝初与弟杨并同葬于冯翊(今大荔一带)西望塬,后改葬在杨震墓东北隅,相去一百三十六步。汉侍中杨奇墓在杨震墓西南。

据考古发掘,墓群主要为砖结构,形制庞大,墓门前都建有仿木结构的门楼。墓式大致可分为十字形、长方形和双室三种。随葬器物较丰富,有陶器、铜器、铁器和一些其他器物。因墓群均被盗过,残存的随葬品以陶器居多。除壶、盆、罐、碟、勺外,主要是仓、灶、碓房、猪圈、羊圈、楼阁等。铁器主要有刀、铲、镜等。铜器主要有刀、铃、钩、剑、小型车马饰及五铢钱币等。其中出土的珍贵文物有孔雀灯、羊圈等,现保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墓历经明、清两朝修葺,逐步形成一座陵园建筑,增加了亭堂、飨堂、石雕群、牌坊等,后因渭河南移、河岸塌陷,以及墓葬的考古发掘,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仅留遗址。

杨公祠遗址

杨公祠又名关西夫子祠,遗址在今华阴市教育局院内,是华阴杨氏后裔祭奠关西夫子杨震的地方。史志记载,此祠能建在孔庙的对面,其等级之高是获得朝廷恩准、并颁发了准建证书的。

祠建于清初,占地约3亩,建筑分上、中、下三殿,为砖木结构的仿古建筑。上殿供奉杨震画像,前殿临街处有碑楼一座,内有清道光八年(公元l828)果勇侯杨芳所树的"关西夫子"石碑一通。(碑今移西岳庙)前殿门两侧有楹联题日:槐市遗风留善政,潼亭遗迹尚堪书。

杨公祠由东宫杨氏长门孙执掌,每岁冬至和清明节日,杨氏长门就召集华阴杨氏后裔举行隆重的祭扫仪式。

仪式开始先由祠堂执事人和族中长辈到吊桥杨震墓地祭扫,然后再率领杨姓子孙到五方、长敖、庙前等杨氏先祖陵墓祭扫,最后到祠堂举行祭奠仪式。祭礼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有专人端盘奠酒,有专人唱礼,儿孙们则遵照唱礼的指挥,向先祖进行多次叩首。然后,凡是来祭奠的杨氏家丁,不论长幼尊卑,都可分得蒸馍一斤。

祠堂有地四十余亩,平时租于族人,所得课租,即作为祠堂祭奠时的费用开支。

祠堂原建筑被毁后,东宫杨氏便把祠堂的祭奠活动移至村内三官庙里举行。祠堂旧址上今为教育局办公大楼。

杨 修 墓

杨修墓在今华阴市河湾村南的战国魏长城遗址侧。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汉太尉杨震五世孙。东汉建安年问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因才华过人,又是袁术外甥,曹操虑为后患,遂遭杀害。历史及民间传说有关杨修的轶闻趣事较多,大部分都和他的聪明才智有关。

华阴杨氏较大的茔地有三处,即五方杨氏先茔、吊桥杨震墓地、凤凰岭观王墓地等。杨修死时,杨氏先茔和杨震墓地已经存在,可杨修为什么要葬在魏长城侧呢?我们猜测,一是杨修是被曹操罗织罪名而杀害的,在当时来讲,叛逆罪臣是不能进入家族墓地的。二是杨修作为曹魏的臣子,尽管魏长城早了曹魏时代500年,但长眠在魏长城之下,对杨修来说也许是最大的安慰了。然而无论是那种原因,杨修的墓地也堪称风水宝地,南望华山主峰,北瞰黄渭东去,有古长城遮风避雨,听长涧河水波如琴,杨修虽然不能陪伴先祖,不能关照儿孙,却也是不会寂寞的了


分享按钮>>杨氏源流(十七)---------轶闻趣事(3)
>>杨氏源流(十九)----------古迹遗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