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谱源流】楚北四知堂随州市万和镇杨氏祠宗族一支简介

    中华杨氏网 2014年10月30日 杨恒强


楚北四知堂随州市万和镇杨氏祠宗族一支简介

 

 

杨氏源流纪略

 

考自叔虞封唐,而后传及晋大夫叔向,食采于杨,因地赐姓。杨系弘农郡华阴县地,此杨氏之权舆也,汉除秦暴,混一区夏。杨喜佐高祖封赤泉候,四世生敞,相昭帝,爵安平候。尚生恽,轻财好义,殿中称其公平,爵通平候。越二世生宝,以救雀得玉环,启四世三公之瑞。子震字伯起,赤泉八世孙也,孤贫好学,人称关西夫子。及官东莱太守,暮夜却金,称为清白吏。安帝时,仕至司徒太尉,卒有大鸟送葬。顺帝感其忠直,诏以中牢祀之。震子秉,字叔节,官侍御史太尉,有酒色财三不惑。秉子赐字伯献,封临晋候。赐子彪,字文先,灵帝时为京兆尹,谋诛宦官王甫等,肃清宫禁,历司空太尉,后惟曹操诬,赖孔北海四世清德之谏得免。彪子修,字德祖,为操主簿,解释蔡邕题曹娥碑文。操忌其才,因遇害。历三国至晋安帝,以伯起后讳佺期者,为雍州刺史,逮至杨播兄弟八人竞起,以忠毅谦谨,荷内外任,仕北朝元魏间,诸子秀立,青紫盈廷。杨遵彦风度深敏,有赞杨兴运之才。子安屡立战功,怀德畏威,百姓安之。杨达仕随,为赵州刺史,平陈之后,文帝差品天下牧宰,达为第一。杨汪折节勤学,官拜尚书,公余讲授生徒,一时称盛。唐兴,太宗永淳①间,炯以文章显,为盈州令。德宗贞元间,炯孙城,以学行着,官谏议大夫,有抚字心劳之考。杨绾字公权,博通经史,举进士,官拜起居舍人,掌制诰,修国史,迁吏部侍郎,贞廉朴俭,入相之日,崔中丞自毁其池馆台榭,黎京兆减其车骑,中书令郭子仪减其座中音乐。居庙堂不数月,人心自化。嗣是登词林者数十辈,行方镇者十余人。历五季播迁,令公师厚,为梁天雄节度使而讨篡逆。平章杨邠,受晋顾命而总机政。赵宋时龟山夫子杨时,道明伊洛,知任萧山,有惠政,以教化为先,不尚烦苛,临事判裁,淅民思之不忘。南渡后,万里继赴,读书讲学,著诚斋学派,登进士第,累官太子侍读,宝谟阁大学士,赠光禄大夫,因韩侂胄柄国,开边衅,忧愤不食而卒。子长儒帅闽有廉声。理宗问天下廉吏真德秀,特举以对,托胄诬为伪学,窜置山东青州府,因字东山。数传而值李全之乱。元继宋兴,杨恭懿以道自高,征车屡却,太子珍戬以汉聘四皓故事聘之。至京师与定科举,议及考正历法,历成,授集贤学士兼太子院事,辞归,屡(召)不起。御史商琥上书,荐海内名士共十人,诏起恭懿参议中书省,终辞不至。杨维贞崇尚理学,说祖龟山,顺帝至正五年,会修辽金宋史书,成,诸家聚讼,因着正统辩千余言。叹曰: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逮前明,武略如杨洪守备独石堡,纪律严明。(曾假)修饬数与兀良(哈战,帝不问,敌深惧之,称其“杨)王”。孝德如杨胜,母(丧,号泣不绝,毁形容)②,庐墓三年,芝产于侧。忠直如继盛,官兵部车驾司员外郎,谏开互市,痛陈时弊,因疏刻(劾)严嵩十大罪被害。临刑赋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天下泣诵传之。关西之风于兹未艾也。洎乎闯贼③倡乱,流毒遍天下,亡者什九,存者什一。我祖凌霄公,生当明末,感沧桑之变,于颠沛之余,岩居不仕,采药以终。先世出自山西弘农,迁居江西麻城④。元明之际,再迁随北沙河之南(杨家湾)。宅后有古庵,曰朝天观。左有古寺,曰东岳庙。碑阴刻杨氏祖讳甚多。凌霄公曰:“自高曾祖相传,庙为杨氏功德。”公虽不惑佛老,而留心大体歧黄,寿八十。子永杰能继父志,孺人史氏,优于其余二子无记载,其后嗣与斌元公留守后嗣应该还在沙河合河一带内助,齐家勤劳,有机杼之器常存。子二,长焕元公,性长厚,家居俭约;次斌元公,笃谨。兄弟克偕,增置田产⑤,乐善好施。因兵乱后,庙舍毁败,神象暴露,捐资重修,迁朝天观于东岳,施田四石八斗,至今庙号“双庙”。杨家老湾宅后,朝天观之遗迹犹在。焕元公四子⑥,惟富公子道烈二公,子孙繁衍。其品谊功名有可称者,如孝友则述明公,驰封奉政大夫。述孔公九品职。明公迁沙河北冷家岗,二公分居后,时相往还,无畛域之见。笃行则国学生玉柱公,正直不阿,诰封奉政大夫。玉松公谨慎持己,九品职⑦。玉相公忠厚待人。武功则玉杞公,勇义有胆略。咸同⑧板荡,建中和堡防堵,屡立战功,官议叙卫守备衔。玉棹公倜傥有技勇,英年入武庠,以军功保守备职钦赐兰翎。春霆公武庠生,加千总职。职官则春昶公,春昶公俱都司职。春晖公同知衔⑨,春泽公县丞职,春山公九品职,文学则国学生春乐公,书法仿颜柳。邑庠生春度公习举业有英声。春台公、春奎公考试屡冠军,皆由庠生授承经进士。节孝则国学生春发公之配朱老孺人,请旌监匾。国学生春耀公之配郭老孺人,详载州府志。武庠生云公之妻刘老孺人、媳谢孺人、国学生春芳公之媳熊孺人,俱待旌下。此子姓之俊秀列庠序受廪膳德行可嘉者,亦不乏人焉。斌元公后,或迁移,或乏嗣,惟士德公尚留一脉,间(兼)有克家之令嗣,善夫为人,后而不知所自出,是谓无本,使不揣先人裕后之心,与后人承先之故,其去无本之人几何哉!故自凌霄而上溯关西以来诸公,略叙大概。凌霄而下琐琐志明,见水木源本之意,凡我宗人庶取法焉!

注释:

①唐高宗时有永淳年号。

②以上括号中文字老谱残缺,德淳公等续谱时空置,今据史料补之,当否,然无害要旨。

③封建帝王对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的蔑称。

④史有“麻城过籍”之说,我祖可能由江西到麻城再迁随北,麻城为当时移民集散地。

⑤增置田户。这可能是在随北某处买了一个田庄,并不是在杨家湾开垦的田地,惜乎没注明庄名,焕斌元二公分居后,焕元公后代住杨家湾;斌元公后代北迁随北,新买村庄居住,其一、二幼子北上南召鲁山后,斌元公才随幼子北上;其后代尚有二、三长次子留住随北,未北迁,后情况不明。                                      

 ⑥其余二子无记载其后嗣与斌元公留守后嗣应该还在沙河合河一带

⑦玉柱、玉松二公写颠倒了。应是玉柱九品职,玉松公封奉政大夫。见续谱简历。

⑧咸同:咸指咸丰年号,同指同治年号。

⑨春辉公字逢春五品衔,春芳官名春林同知衔,这里可能誉漏了春芳公。

 

 

族派的延续

 

 

古  派

凌、永、元、延  

聚、述、玉、春、发

 

 

新  派

积德恒昌  家声大振

存心自裕  世泽长延

 

 

续  派

诚正修齐,治平章本。

礼义廉孝,纲维国先。

富贵荣华,超凡启用。

俊秀英才,武尚文贤。

高行中和,明达经权。

光复邦运,怀守祖占。

始 祖 传 说 考 证

相传我祖来随之前,随北桐柏山区一带发人瘟,百姓死光。据说那时,瘟疫从中原传来,迅猛异常,做活的,走路的说死倒地而死。方圆几百里,无一幸存者。以致屋里屋外,田里地里,坡上路上,到处死尸横陈,腐臭熏天。顿时,凶神恶煞逞威,人心昏迷恍惚,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阴霾翳空,鬼哭狼嚎。房屋无人住,田地无人种,道路无人走,路不拾金,人烟绝迹。几年间,田地道路荒芜,树木荆棘丛生,一片荒凉凄怆惨像。

若干年后,鄂东麻城孝感一带,人口发展,劳力外流,相继迁来随北垦荒定居。我祖亦系此时来此。传说,始祖初来之际,村落、房屋、器具一应俱在。谁占据该村,整修房屋,开垦田地,扦土为基,产业即归谁所有。惟见到处白骨暴露。有些人家,堂屋正中,餐桌、椅凳整齐,桌上杯盘、碗盏摆放齐全,而桌凳下白骨成堆。有的床上,白骨安摆其上。都因瘟疫迅猛,先死有人殓,后死无人埋故也。

据我祖代代相传云,我祖初来时,杨家湾正中有瓦屋两间,全部被从后园爬起的葡萄藤覆盖,不见屋脊。院子里,田里,地里,到处长满树木荆棘,我祖开垦种植,开创杨家湾基业云云。随北各姓也大都于此时先后相继来此。

然则上述发人瘟究系何时,我祖究系何时迁此?据老谱一卷上册《杨氏源流记略》载:“……我祖先世出自山西弘农,后迁居江西麻城。元明之际,再迁随北沙河之南杨家湾。”由此可以看出,我祖从山西弘农南迁麻城,当在元朝初期或中期。而从麻城迁来随北当在明朝初期。因自元人南侵后,鞭靼族期凌汉人,汉人不断南迁长江流域。元朝建国后,汉人南逃者更多,我祖由弘农南迁麻城当系此时。正因为元人压迫汉人太甚,才激起汉人纷纷起义反抗。据史书载,元末,华北一带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数十万人席卷黄淮流域,使整个华北陷于混乱战祸。以后,各路起义军迅猛发展壮大至数百万人,几十年中连年战争,河南中原一带尤甚。征兵、征粮、赋税、徭役,民不聊生,四处逃窜,生产破坏,饿殍载道,战死饿死,尸横遍野,腐臭千里,人烟绝迹,病菌孳生,酿成瘟疫。随北豫南桐柏山区北邻中原,疫气蔓延,瘟死殆尽,战争灾难酿成的人瘟浩劫当在此时。殆至明朝朱元璋建国后,战乱平息,社会安定,生产恢复,人口逐渐繁殖,若干年后,才从麻城北迁随北垦荒定居,符合史实发展规律。故我祖从麻城北迁随北当在明初。本地各姓长者也大都如此传说。

根据老谱第一卷上册《杨氏源流记略》所载,“我祖于元明之际(即明初)由麻城迁来随北”与上述史实正相吻合。然而《杨氏源流记略》又云:“凌霄公生当明末”。(另据焕斌元公之年龄逆推,也证明凌霄公生于明末)。这样先祖从麻城迁来之时间系明初,而凌霄公又生当明末,明朝在位277年,中间约两百多年时间,八、九上十代祖人历史失考,不相衔接,此又如何解释?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值得考虑。

第一种情况:明末在李自成农民革命战争中引发二次发人瘟浩劫,我从麻城迁来之祖人又全部死光。在清初战争平息国家太平后,凌霄公才又从麻城二次迁来杨家湾。凌霄公生于明末,迁来时间是清初。

第二种情况:凌霄公并非二次迁来,而是明初麻城迁来祖人发人瘟未死完之后代,因凌霄公以前无谱书记载,历史失考,仅从凌霄公起才有谱书记载。因此凌霄公并非一世祖,而只是第一个有史可查之祖人而已。

据我祖代代相传有如此故事:我某代祖人去世写“孝代”时,不知上三代祖人名讳,无意中在堂屋左上角放置的大型字纸篓(当时读书人家敬惜字纸设有这种大字纸篓以储放一切字纸)里抄出前代祖人死时之“孝代”,从此“孝代”上才得知有凌霄、永杰等名讳,故第一次创谱时即以此为根据,以凌霄公为第一世祖。而凌霄公以前之祖人因|“孝代”上没有写出而无法列入谱书。这个传说故事符合第二种情况。

据《杨氏源流记略》之中另一记载:“杨家湾宅后曰朝天观有古庵,左有古寺曰东岳庙,碑阴刻杨氏祖讳甚多。凌霄公云,自高曾祖相传,庙为杨氏功德。”这里记叙了凌霄公之谈话,由其高曾祖代代相传而得知,庙为杨氏祖人所创建,且碑上还有很多祖人名讳可以证明。

从凌霄公之遗言与庙碑祖人名讳之事实看,仍有两种推测:一是明初来之祖人虽经二次人瘟死完,但庙碑尚在,凌霄公清初来后,见庙碑上之祖人与其同宗同派,故称高曾祖云云。

另一推测则是凌霄公本来就是明初迁来祖人之后代,代代相传,知道庙为其高曾祖所创建。两种推测都有可能性。

上述历史传说,发人瘟之时间,我祖从麻城迁来之时间,种种情节,老谱开头定有文字叙述其大概;惜乎老谱第一卷开头撕失十页,史实失传,良可慨己!

据部分年长者辈之记忆犹云,老谱前几页绘有第一世祖挑担来杨家湾之情景。图为一中年农民挑一对篮子,一头为被盖行李,一头为锅具碗盏,即初来扦土为基开创杨家湾基业祖人之模拟肖像,而这一祖人显然不是凌霄公(凌霄公之肖象尚在后面),而是明初迁来祖人,续谱对这一祖人图像无法重行绘出,仅在此作一说明而己。

另据史载:元末明初,由于战乱连年,中原人口锐减,人烟稀疏(桐柏山区接近中原),但山西境内却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丁兴旺。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从山西向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移民,尤以山西南部的洪洞县为重点。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下为移民外迁的集合点,先后进行八次大迁移,仅洪武四年六月一次就迁徙三万五千八百户到外地。故外地移民有“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谚语。我谱书上说我祖是从山西弘农迁来,弘农与洪洞谐音,也可能即是此时,明初迁往麻城,到清初又从麻城迁来随北,合乎史实。

我祖来随究系何时?谁是我们的一世祖?这一真实历史之失传,实为几百年来无谱书记载之惨痛教训,故补此文,对历史传说考证探讨,以吸取无谱之教训而警戒后代不能无谱耳!

 

 

斌 元 北 迁 记 略

 

二世祖永杰公有二子,长焕元,次斌元。斌元公在其晚年同焕元公一道重修双庙后,随幼子北迁河南省南召,鲁山南草坪,北草坪定居。从老谱《杨氏源流记略》载:“斌元公后,或迁移,或乏嗣,惟士德公尚留一脉间(兼)有克家之令嗣,善夫为人,后而不知所自出……”看来,斌元公至少有三子以上,其长次等子没有北迁,有的乏嗣无后代,有一子名士德的有后代,并能治家与善夫为人。但此子虽有孙,由于其孙“不知所自出”,被以后的族人以封建血统观念所歧视不认而遗弃,以至互不走动断绝关系。其幼子一至二人由于先己北迁河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晚年有所依靠而迫不得已耳!

此后,其被歧视遗弃之后代,可能仍住本地,改姓与否不得而知,即未改姓,也因断绝关系而互不相认。直到现在,本地还有不少杨姓人自称与我们同宗,自称是我们杨氏祠的后代,这说不定很有可能就是士德遗留下来的后代也未可知。惜乎年代久远,派别错乱,无法攀认。已经北迁之后代,人口繁殖甚众,逐渐扩展至其附近各县,由于代代相传,尚知老家住所,一有机会,仍不断回老家探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杨氏祠建成后,每年十月初一的祭祀会,北方后代还派代表来参加过数次,据说还将老谱所制定的十六代族派抄去。迨至民国十几年中还曾几次派人到杨家湾、冷家岗来拜年,由于我方不曾去还拜,后遂终止往来。

民国20年,杨氏祠里办有私塾,北方一后代路过杨氏祠时,曾到祠内认宗,声称自己是同宗之人。民国26年,介人公曾倡导派人北访,当时准备礼卿、积均、积芳、丹初等四人持谱前去联系认亲,以恢复宗族情谊,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其行未果。

1949年春,国军某连驻高家湾,翻找粮食,捕打鸡狗,秩序混乱,当时住在高家湾的积均长辈得悉其连长姓杨时,遂与交谈,询问贵居何处,当得知其居址为南召鲁山北草坪时,遂出示老谱,指出斌元北迁地点,连长当即尊称积均公为长辈,随即召集兵士训话,严肃军纪,秩序井然。此积均长辈所亲历之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六十年代里,北方一杨姓后代路过杨家湾,见公路桥石柱上书着“杨家湾桥”字样,遂到杨家湾认宗,与积万长辈交谈,声称其老家即此。

从以上诸交往看来,北方斌元公后代并未忘怀老家。据传,北方后代远比老家人口多,无论军政各界、经济文化领域,工作人员、经济发展状况等均远非老家所能比。为联系焕、斌元二公同胞情谊,愿我后代子孙,今后能继介入公遗志,北上联宗,恢复弟兄感情,互相帮助,互有补益,庶我等之所厚望焉!

(注:北迁斌元公支系估计北迁南阳地区一带。)

 

焕斌元公补序

 

我祖在凌霄、永杰两代开创杨家湾基业后,又经过焕斌元二公几十年协力同心,辛勤劳作,经济富饶有余,在重建杨家湾住宅后,又在沙河乡以北某处(遗其庄名)购置田地庄园一座。祖业振兴,家道昌盛,此二公和睦兴家业绩也。

康熙50年前后,二公见东岳庙,朝天观家庙,年久失修,庙宇毁败,乃捐资重修二庙,迁朝天观神象于东岳,增建后殿三间安置,于康熙55年丙申(公元1716年)落成。二公将庙周围地段捐作庙产,栽树种菜;又将十儿湾对面田产四石八斗捐作庙产,起名和尚庄;请来僧人佛愿,岁时供奉,香火不断,庙内一派兴旺气象。此又二公功德业绩也。

重建杨家湾,购买北乡田地庄园,重建双庙,此二公三大功德也。

庙宇落成,二公于寺院内各手植柏树一株以作纪念,柏树俱皆成活,后因二公析居,斌元北迁北乡所购田庄居住,其后,其一、二幼子又北迁南召,鲁山南草坪、北草坪定居,公亦随幼子北去,公走后,寺院所植柏树枯萎,佛愿补栽数次均未成活,盖亦谶纬征兆焉!其留住本地之长、次二、三子后代或乏嗣,或断绝联系。北迁之后代子孙繁衍,人口众多,以后亦断绝往来,惜乎本地祖人,当时亦未主动去团结他们,竟至失掉手足情谊,殊堪惋惜!焕元公坟墓葬于黄家湾,续谱期间加以整修,并建有碑志,碑上注明焕斌元二公手足情谊事实,以志不忘耳!

对斌元公佚事,早在百多年前建谱期间并不难调查,然而老谱竟记载甚微。吾以公后代断交事,深感遗憾,故补此序。

楚北四知堂随州市杨氏宗亲会

会  长:杨昌明 

 电  话:13477344088

 

 

 

,

 

 

 

 

 

 

 

,

 

 

 

 

 

 


分享按钮>>古人改姓多是被动行为:避讳躲祸是主因
>>【杨氏网新闻】楚北万和镇杨氏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