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近代、当代马姓文化名人简介五

    中华马氏网 2012年5月30日 马明


中华近代、当代马姓文化名人简介 五

马承祥(艺术界)
  马承祥(1937-——),安徽省怀远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同年留校任教。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
  历任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书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艺术顾问。长期从事绘画教学,同时还潜心于中国画、油画、素描和现代书法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其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书画作品陆续为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艺委会、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收藏。其《马承祥作品集》共两部分包含现代书法、中国画、油画三部分共99幅作品,是作者艺术生涯中的创作与教学并蒂的艺术成果。主要书法作品有“滴水穿石”、“笔墨随时代”、“步行”等。油画作品作品《秋石》等赴日本展出。中国现代书法,是介于书法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边缘艺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它既体现了东方特有的文化底蕴,又饱含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因此,它又是最具本土特色和原创的一种民族艺术形式。世人普遍认为现代书法是当代中国现代艺术中的佼佼者。1996年应邀赴俄罗斯进行艺术考察,并将新加坡出版的精装收藏本画册《马承祥作品集》赠予列宾美术学院。
  著有《动物画集》、《动物图集》、《素描教学任务》、《基础教学与创造思维》、《当代青年审美现象》、《中国现代书法的崛起》、《马承祥画马技法》、《马承祥书画集》、《马承祥作品集》、《马承祥现代书法集》等。

  马昭远(艺术界)
  马昭远(1924-——),安徽省芜湖县人。1938年到芜湖新都会照相馆当学徒。1949年考入中共皖南区学委办干部学校。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著名摄影家。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1957年转业到《安徽日报》社任摄影记者,后任摄影组组长。1979年后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文联委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安徽日报》社摄影部副主任等职。
  摄影作品主要有《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抢修桥梁》(获1953年全军摄影展览一等奖)、《铁道兵修筑鹰夏铁路》(入选1965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恬静素洁玉屏峰》等。

  马思聪(艺术界)
  马思聪(1912.5.7-1987.5.20),广东省海丰县人。1924年12岁赴法国学习小提琴,先后入南锡音乐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成为该院中国第一个学生。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中国小提琴第一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回国探亲,在上海、广州、香港、台北举行音乐会,被誉为“神童”。写了钢琴伴奏的独唱曲《古词七首》。1930年返回巴黎,师从著名小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学习小提琴,师从作曲家毕能蓬教授学习作曲。1931年回国后,在欧阳予倩创办的广东戏剧研究所任乐队指挥。后参加创办“私立广州音乐学院”,出任院长,主要在广州、香港、上海、南京、北平等地从事演出;同时又先后在广州音乐院、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任教。1932年与学生王慕理结婚。1933年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辞去中央大学讲师之职,受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前往广州。1938年逃难香港。1939年抵昆明。去澄江在中山大学任教。1940年辞去中山大学教授职,到重庆任励志社交响乐团指挥和中华交响乐团指挥。1941年再赴香港,以教小提琴为生。同年末香港沦陷,逃回故乡广东海丰县。1942年后去广东曲江,再度在中山大学任教。偕妻女颠沛流离,经梧州、柳州、桂林、贵阳后到昆明。沿途举行音乐会。在昆明举行的音乐会盛况空前。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赴贵阳,任贵阳艺术馆馆长。1946年抵上海,当选上海音乐协会理事长。6月赴台湾任台北交响乐团指挥。10月回上海,年底赴广州,任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主任,同时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期间与周恩来、乔冠华有较多交往。1947年投身蒋管区民主运动,与金帆合作写出《祖国大合唱》。常赴香港,兼任地下党创办的香港“中华音乐学院”院长。1948年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亲自前往广州,邀其赴美任教,遭拒绝。年底赴香港,在乔冠华、李凌、赵枫等地下党员帮助下准备北上。1949年4月与金仲华,萨空了、欧阳予倩等一百多位爱国人士一起离香港北上,到达北平,任华北文工团副团长。5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委员。7月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同月23日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成立,当选为副主席。9月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出访苏联,任中苏友协总会理事。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作为新中国音乐代表团团长,赴捷克参加“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1953年任赴朝慰问文艺工作团第一总分团副团长,赴朝慰问。1956年访波兰,任第九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评委。1957年11月赴苏出席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典,1958年月第三次访苏联,任柴可夫斯基钢琴小提琴比赛评委会副主席。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被批斗,关进“牛棚”。1967年出走香港,后抵美国,住马里兰州,长期旅居美国。
  1987年5月20日病逝于美国费城,终年75岁。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乐》(1941年),《第二交响乐》(1959年),管弦乐组曲《山林之歌》(1954年),《西藏音诗》,声乐作品《民主大合唱》、《春天大合唱》、《祖国大合唱》,以及他在美国期间写作的大型歌舞剧《晚霞》,交响乐《阿美山组曲》等。

  马彦祥(文学)
  马彦祥(1907-1988.1.28),原名马履,笔名尼一、司徒劳等,籍贯浙江省鄞县人,马衡之子出生于上海市。1925年入复旦大学文学系学习。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戏剧导演、理论家、活动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在复旦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从事进步戏剧活动。编写的剧本主要有《母亲的遗像》、《热情的女人》等,导演的剧目主要有《赵阎王》、《汉宫秋》、《雷雨》、《日出》等。1932年后相继历任天津《益世报》副刊《语林》专栏和《戏剧与电影》周刊主编,南京国立戏剧学校专任老师。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一队队长。继至桂林,主编《抗战戏剧》半月刊,导演《夜光杯》、《黑地狱》等剧。1938年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处,从事抗日宣传及教育教育工作。1940年任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1943年任中央青年剧社社长。编写的剧本主要有《国贼汪精卫》、《古城的怒吼》等,导演的剧目主要有《国家至上》、《湖南之春》、《李秀成之死》、《夜上海》等。还著有《戏剧讲座》等。
  解放战争时期,在北平主编《新民报》副刊《天桥》,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北平分会秘书长。1948年赴解放区,出席第一届华北人民代表大会,任华东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导演的话剧主要有《北京人》、《卖油郎》、《丽人行》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副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副局长,中共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和副主席,文化部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等职。先后主编《新戏曲》月刊、《中国戏曲理论丛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等,主持梅兰芳故居纪念馆筹建。导演的主要剧目有话剧《夺印》(改编)、京剧《柳荫记》(改编)、《武则天》、《逼上梁山》(改编)等。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1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著有剧本《讨渔税》、《生路》等,论著有《戏剧概论》、《秦腔考》、《论地方剧》、《二黄考原》、《地方剧演技溯源》等。

  马健翎(文学)
  马健翎(1907-1965),原名怪习雕,又名马翎,字健翎,陕西省米脂县人。1934年肄业于北京大学。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著名戏剧大师、戏剧作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后任教于河北清丰师范。1936年返陕西,在延安师范教书,组织“乡土剧团”,创作排演过宣传爱国抗日的京剧和话剧。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1938年加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历任编导主任、团长。从事戏剧创作,运用秦腔、眉户等艺术形的《血泪仇》演出剧照式,积极反映现代生活,为传统戏曲与新时代相结合作出了贡献。1941年以后,着力于新编历史剧的创作和传统戏的改编,共创作、编写了60余部,主要有《反徐州》、《斩马谡》、《鱼腹山》、《打渔杀家》等戏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饱满的战斗热情,深受边区人民喜爱。1944年在延安召开陕甘宁边区文教群英大会上被授予“特等奖状”,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整理或改编秦腔传统剧目和编写秦腔新的历史戏,是其戏剧活动的又一重要内容。还是一位出色的导演和演员。许多剧作都是自己导演或亲自参加演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分会主席,西北戏曲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戏剧剧院院长等职。一生致力于秦腔、眉户、碗碗腔的改革与发展,既改造传统戏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又开以戏曲形式反映现实生活之先河。改编整理的《游龟山》在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时荣获剧本奖。长期担当艺术团体管理者的重任,在艺术队伍建设上,广揽戏曲艺术人才,重视新生力量的培养,为民族戏曲艺术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1964年因所谓“柯(仲平)马(健翎)黄(俊耀)反党问题”受到错误批判。1965年7月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身体和精神都受到摧残。
  1965年10月18日在西安含冤逝世,终年仅58岁。1980年4月7日,中共陕西省委其平反。主要作品有《游西湖》、《赵氏孤儿》、《窦娥冤》、《血泪仇》等,出版有《马健翎现代戏曲选集》等。

  马润青(哲学)
  马润青(1935-——),河北省献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教系,后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进修。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
  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历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参加了《经济百科辞典》、《教师百科辞典》典的编写工作。
  主要著作有《人的价值初探》(合著)、《简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诞生到现代》(主编)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有《怎样理解历史发展中的合力问题》、《也谈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拉法格对唯物史观的贡献》、《人类价值指数曲线增长的趋势》、《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从摩尔根到恩格斯看家庭婚姻理论的发展》等。

  马家骅(经济学)
  马家骅(1919-1983),上海市人。1940年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纽约大学研究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早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上海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主任、教授。中国当代著名工业经济学家。
  从美国纽约大学研究院工商管理系毕业回国后,先后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任教。历任上海财经学院(原是1917年7月创办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科。1920年易名为东南大学商科)工业经济系教授、系主任等职。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财贸委员会委员。
  1983年8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64岁。

  马祥麟(艺术界)
  马祥麟(1912-1994.11.8),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人。幼年随父学昆剧,工旦。1925年13岁时登台。后在京津一带演出。中国当代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舞蹈编导、戏曲教育家。
  新中国成立前,1928年随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韩世昌赴日本演出。回国后先后加入庆生社、荣庆社,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演出。1936年为复兴昆曲事业倾尽家资,培养“荣”字辈学员24人。1942年改演京剧小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教员组组长、编导、副院长,北方昆曲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演出团团长、副院长,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先后编导的剧目有舞蹈《荷花舞》(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金质奖)、《水袖舞》、《剑舞》、《生产大歌舞》等。1956年文化部在上海举办南北昆曲观摩汇报演出大会,主演《昭君出塞》、《琴桃》、《棋盘会》等剧受到文艺界的好评。导演的剧目主要有《百花记》、《棋盘会》、《钗训记》、《风筝误》、《雷锋塔》、《牡丹亭》(获1981年北京市新剧目创作、编剧、演出特别奖)等,新编历史剧《文成公主》、《血溅美人图》等,现代戏《红霞》等,其中《血溅美人图》被评为1988年北京市新剧目创作和演出二等奖,并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艺术片。
  1994年11月8日因病逝世,享年82岁。擅演的主要剧目有《牡丹亭》、《文成公主》。编导民间舞《生产大歌舞》、《荷花舞》等。

  马基茂(物理学)
  马基茂(1937-——),河南省开封市人。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中国当代著名高能实验物理学家。
  1961年在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在中科院原子能所工作。1973年起在中科院高能所工作,任研究员。从事低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实验工作。其中《238U等五种核类的(n,2n)反应截面》等三项工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78年起先后参加联邦德国汉堡德意志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的e+e-高能对撞束实验和美国纽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大型探测器的国际合作研究,在美国期间为中国组负责人。这期间的代表性研究有《马克杰探测器上的e+e-对撞束物理学》,其中包括作为胶子存在证据的三喷注的发现。1982年起主持设计和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主漂移室(1988年建成),主要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发表论文30余篇。1989年11月作为中国组负责人去意大利参加《大体积探测器(LVD)》国际合作组,进行中微子天文的研究。
  主要论著有《北京谱仪主漂移室》、《BES大型精密圆柱漂移室的设计和建造》、《BES主漂移室的宇宙线测试结果》等。

  马萧萧(艺术界)
  马萧萧(1921.4-——),山东省安丘市人。幼承母教,习诵唐诗。后从韩东生先生修习古典文学,跟马纳川、曹庚生先生学习绘画。1948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同年入延安大学学习并留校工作。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职称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文艺家、书画家、楹联家,有“楹联大王”之称。
  抗战日战争时期,1937年闹学潮曾被当局关进监狱。后流亡各地,历千辛万苦到达重庆。后在亲友的帮助下,到陕西省武功县就读于国立西北农学院森林系。求师于徐悲鸿、司徒乔、赵望云诸先生门下,并在西安的刊物上发表过诗作。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同年入延安大学学习并留校工作,在画家石鲁的主持下,参加过年画创作,作品被彩色石印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中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职称编审。1959年发表长篇叙事诗《石牌坊的传说》乃成名作,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中国出现的叙事长诗中的名篇之一。画以行草和写意花鸟见长,所画的骏马体现了烈马奔腾不息的气势,正是其性格的再现。画的雄鹰,展翅翱翔,也意在进取。笔下的红梅,繁茂鲜艳,气韵生动,显示了一种不畏严寒先迎春的精神。画菊之傲霜、荷之出污泥而不染、雄鸡报晓等形神兼备,都在笔下得了反映。在书法、篆刻、作诗聊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1986年离休,他说:“诗歌是我的生命,我永远不会放弃她。离休以来,我用在绘画上的功夫多一点,下一步我要完成第三部长诗。”1991年在北京举行《马萧萧诗书画展》,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展博馆、中央电视台、外交部、中国文联单位收藏。并有书画作品为一些纪念馆、风景名胜区所收藏悬挂。
  著有《翠笛引》、《石牌坊的传说》等及新旧体短诗、散文、对联及书画作品多种。

  马湘君(体育界)
  马湘君(1964-——),女,山东省青岛市人。中国当代著名妇射箭运动健将。
  1980年开始射箭训练。1981年入山东省射箭队。1985年入选国家射箭集训队。同年在全国射箭锦标赛上打破8项全国纪录,获得7枚金牌,成为中国第1个突破射箭双轮全能2600分大关的女选手。1986年6破全国纪录、2平世界纪录。在全国射箭冠军赛中,以338环和1325环的成绩平单轮60米和单轮全能世界纪录。同年5月在第二届国际射箭赛上,获得金牌。在法国举行的第2届国际射箭金鸡赛上战胜了世界冠军鲁斯塔布娃(苏联)和世界纪录保持者阿尔然尼柯娃(苏联),荣获冠军。在第10届亚运会上获70米双轮金牌、50米双轮铜牌,并与姚雅文、马少荣合作获女子团体亚军。1982年获全国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87年在第34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上,以330环的成绩夺得中国射箭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1990年获第11届亚运会女子团体第4名。
  1988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马谋超(心理学)
  马谋超(1937-——),福建省宁化县人。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中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
  1960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任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委。课题研究方向为广告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企业形象战略系统工程(CIS)的设计与实施。翻译了英文、法文的有关资料。主持了“转轨中的中国企业识别系统(CIS)营销特点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家国家特大型企业形象系统工程的实施。1987赴法国国家科学中心,认知与心理语言学实验室作访问研究。主攻模糊理论,发展了相应的测量方法“多级估量法及其教学处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软科学中的有防护面罩中外加阻力负荷导致呼吸阻力感的测定,不同型式单携行具有关主观体验的评估,噪声烦恼度的测量等。对自然语义量化和心理模糊决策经验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新发现。并为国家培养了多名硕士、博士。此外还经常应邀到各地为学校、企业作学术演讲。研究成果丰硕、成绩突出。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著有《广告心理学基础》、《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消费者心理学》(两种版本各一册)、《消费心理》、《消费者行为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心理学中的模糊集分析》等著作。还参与撰写了《心理学科的百科全书》、《心理学辞典》、《实验心理学》等。译著有《感觉生理学基础》和若干科学论著。

  马寒冰(文学)
  马寒冰(1916.8-1957.6.28),原名马国良,祖籍福建省海澄县(今厦门海沧区)霞阳村人,出生于缅甸勃生城。1920年4岁时就开始识字。1936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2岁时从缅甸回国,随父到厦门定居于鼓浪屿鹿礁路靠海边的一座房子。其父亲马式聪到厦门一家商店当账房先生,自己到英华中学读书,间而在《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发表文章,相当活跃。16岁到上海沪江大学求学,1936年20岁大学毕业后。回到厦门组织“天竹文艺社”,出版《天竹》月刊,并在《华侨日报》编《天竹》副刊,对抗日文化运动有一定影响。1937年5月应缅甸英文《仰光日报》之约,从鼓浪屿去了缅甸,任《仰光日报》编辑。不久因撰文抨击缅英当局(时缅甸为英国殖民地)压迫华侨而被解雇,但也因此而名声大振,被《兴商日报》聘为总编辑。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在缅甸华侨文艺界救国后援会做宣传抗日工作,并经常给厦门的友人来信。不久毅然放弃总编辑职务,以《兴商日报》特约记者的名义请准护照,返回祖国到抗战中心武汉,10月随一作家访问团到西安辗转到了延安,正式参加八路军,先入陕北公学学习。后历任八路军第120师359旅司令部四科(副官处)科长(王震的秘书)。国共和谈期间,又随同王震到武汉参加国、共、美三方组成的联合军事调处小组工作,利用这个合法身份,加上熟练的英语,在美方和中外记者、进步文化人士中广交朋友,宣传中共主张,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后来撤回晋祭冀边区,在《晋察冀日报》工作过一段时间,待第120师359旅完成中原突围返回延安转入吕粱山地区后又回部队,并随着部队的发展,先后历任第2纵的后勤部部长,第一兵团宣传部部长等职。经历了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的全部历程。
  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冬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作为和平解放新疆的先谴官,首航迪化(今鸟鲁木齐),为进疆做准备工作。在新疆历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副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新疆军区文化部文艺处三处处长,兼中共新疆分局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新疆军区宣传部长兼文化部长,新疆省政府文化处副处长,新疆省文联副主任。1953年初调到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任编审出版处处长、文艺处第三处长、《解放军战士》半月刊主编,同时担任部分外交接待任务任外交部驻疆特派员等职。1960年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到莫斯科,参加中苏联合开发新疆石油、有色金属的谈判。1961年到伊犁地区搞土改任大队长,工作十分出色。
  1957午6月28日死于错案,终年仅41岁。作有歌词《新疆好》、《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戈壁滩上盖花园》、《边疆战士大合唱》等,诗歌《尼罗河之歌》等,获平反后,由总政重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并立碑为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恩茂同志盛赞他:是为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与工农兵融和在一起的、满腔热情的、 多才多艺的爱国华侨、革命知识分子、共产主义战士、名记者和作家。并收集整理出版了《马寒冰文集》等。

  马尊卿(出版界)
  马尊卿(1924.7-——),女,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村人,为杨家沟马氏三姐妹(马娴卿、马谦卿)之一。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著名新闻出版工作者。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6岁时在杨家沟扶风小学读书。1936年12岁去榆林女师读书。
  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考取榆林职业中学高中。1942年2月任米脂县女小教师。1943年任女小教导员。同年冬季调至米脂县民丰区任乡文长。1944年5月调任十里铺区委宣传科长。1945年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艺系。
  解放战争时期,日本投降后随鲁艺北上,留在晋绥先后历任中共晋绥市委宣传部部长,《晋绥日报》副刊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调到中共上海华东局宣传部工作。后调至华东局文委任文教科副科长。1955年调中央教育部,先后任文化教育科副科长、《教师报》副刊部副组长、《教育简报》编辑。1963年后历任教育部外事处副处长、处长。文化大革命后,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编辑院刊。1977年任中共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党委副书记。1980年任中药研究所党委副书记。1983年10月离休。

  马谦卿(出版界)
  马谦卿(1926.10-——),女,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村人,为杨家沟马氏三姐妹(马娴卿、马尊卿)之一。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4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著名新闻出版工作者。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先后在杨家沟扶风小学、榆林女师、米脂中学读书至高中二年级。
  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任中共米脂县、中共印斗区委秘书宣传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任陕甘边区《群众日报》记者、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甘肃日报》编委,新华通讯社会甘肃分社会副社长。1964年后历任兰州第一毛纺厂党委副书记,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地区办公室负责人。1978年任中共甘肃省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1983年历任中共甘肃省人民出版社会党委书记,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共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甘肃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88年2月当选为甘肃省第七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离休。

  马镇西(医学)
  马镇西(1913.7-1983.7.26),江苏省淮安县人。194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5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著名眼科专家。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治医师,江苏省第二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及中华眼科学会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兼河南医学院教授。1956年起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解膜病》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1962年起历任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首任所长、研究员兼河南省人民医院及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央卫生部委眼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编委,《国外医学眼科分册》编委,《眼科研究》杂志总编辑,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医药卫生专业组副组长等职。长期致力于沙眼和角膜病的治疗和研究,主要从事沙眼、角膜病和青光眼等3种主要致盲眼病的研究工作。1962年研制成抗沙眼新药酞丁胺,并发表了不少论文。1965年在南阳县潦河区开展农村防盲治盲试点工作,率领眼科小组人员在3个月内共做了1300多次眼部手术,使100多位盲人重见光明。1972年发现环胞苷的抗病毒作用,为治疗深层单疱角膜炎提供了新方法。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一届政协委员,河南省第二、三、四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1983年7月26日因病在郑州逝世,终年70岁。主编有《眼科研究》等。

  马溶之(农业科学)
  马溶之(1908.11.25-1976.4.2),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西南村人。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民主德国农业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称号。中国当代著名土壤学家、土壤地理学家,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1934年后历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技正、室主任等职。先后在新疆、甘肃、陕西、江西、浙江、四川、西康(现四川、西藏接壤地区)等地进行考察,写出了我国最早报道这些地区土壤地理的一些论著。由于他长期从事干旱地区的工作,加上他的细致观察和研究,率先提出了在国内外文献中还没有记载的一系列新的土壤类型。1941年参予拟订了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系统。对中国分布广泛的水稻土、紫色土等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为土壤地理学科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65年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副主任等职。1972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海、甘肃地区综合考察队副队长,中国科学院宁蒙地区综合考察队队长。先后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土壤学会会志总编辑,中国自然区域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学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学组组员等职。在土壤地理、土壤分类、土壤地理区划、土壤资源利用以及土壤制图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拟定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土壤分类系统,确定了2000多个土系;在国际上最早提出“漠钙土”概念并最先应用“棕钙土”一词;提出了中国土壤地理分布的模式和特点;主持编制了中国第一个全国土壤区划草案,以及全国和若干地区的土壤图,并将土壤复区和组合的概念引用于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制图中。在古土壤研究方面,他对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和古地理环境以及黄土问题等的分析丰富了第四纪的研究内容。晚年不懈地致力于耕种土壤的研究,对推动我国土壤界重视和研究耕种土壤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生撰有论著100余篇。是第一、二届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6年4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8岁。主编有《中国土壤区划》和《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等。

  马遵廷(数学)
  马遵廷(1908-——),浙江省嵊县(今嵊州市)人。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数学系。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
  新中国成立前,1933年中央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任南京工学院教授、教研组主任、系主任等职,
  主要论著有《正十七边形几何图问题》、《几何作图不能问题》、《π的古今中外观》、《立体行列式的若干定理》、《微分方程与拉氏变换》(1972年)、《特殊函数》(1960年)等。

  马精武(艺术界)
  马精武(1937-——),原籍辽宁省人,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1956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电影演员、导演。
  出生在草原上,幼年跟随父亲四方云游,直到上中学,父亲才把他送到乌鲁木齐。1956年北京电影学院首次招收表演本科班,南下上海考场,通过苏联专家严格的考试,脱颖而出。1960年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为中国影协理事。并先后在影片《停战以后》、《烽火少年》、《风从东方来》、《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上、中集)、《火娃》、《叛国者》、《我·你·他……》中饰演角色。与人合作导演的故事片有《端盘子的姑娘》、《笑比哭好》、《我·你·他……》(兼编剧之一)等。还演出过话剧《最后一幕》,导演过话剧《哦,大森林》等。1981年导演影片《端盘子的姑娘》、《被跟踪的少女》等。1986年后编导电视连续剧《西厢记》、《马周艳遇》等。
  先后荣获国家文化部直属院团1980年新创作、新改编、新整理剧(节)目观摩评比演出三等奖。

  马燕红(体育界)
  马燕红(1964-——),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女体操运动健将。
  1972年入什刹海业余体校练体操。1975年入选八一体操队,1978年入选国家队。以擅长高低杠绷杠后空翻转体360度下等高难动作而著称。同年获上海国际体操友好邀请赛和第8届亚运会高低杠冠军。1979年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年仅15岁的她沉着应战,技压群芳,一举拿下高低杠冠军,成为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获得者。被外界誉为“中国体操走向世界高峰的报春花”。1981年在第21届世锦赛上,是女子团体亚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并获个人全能第4名、高低杠亚军。1984年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带着伤病上阵,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高低杠冠军,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奥运赛场上空。被《世界体操》杂志评为世界体操优秀选手。
  1981年获得国家体育委员会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4年被中国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模范运动员”称号,并记一等功一次。1984、1989年两次被评为建国以来杰出运动员。

  马瀛通(经济学)
  马瀛通(1946-——),河北省南宫县人。1965年大学毕业。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管理培训交流中心客座教授。中国当代著名人口学家。
  1965年大学毕业后在外文出版局工作。1980年在北京电视大学任教。1981年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任专家咨询组专家委员。1985年起历任国家计划生育第一、二、三届专家咨询组成员,同年5月,首次在国内外提出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解决老年人口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观点;6日完善了生命表编制技术,使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0月创立了总和递进生育率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其数理模型。1988年起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第一、二、三、四、五届人口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室主任。1982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及东西方中心人口研究所学习和进修。主要研究人口统计分析方法、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社会控制理论与计划生育实践、人口政策与人口控制、性别比例、人口结构与人口密度、妇女地位与生育、稳态人口与非稳态人口理论,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等方面有较深研究。发表130余篇论文和多本著作。
  1992年授予突出贡献专家。2001年被当代中国人才库评选为百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并获其奖章。主要著作有《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80年代两次人口回升的比较研究》、《浅谈人口预测》、《人口统计分析学》(1989年)、《人口生育的度量》(1991年)、《人口控制实践与思考》(1993年)、《人口生育的度量》(1996年)、《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1998年)等。

 

 


分享按钮>>中华近代、当代马姓文化名人简介
>>何军获得2012中国穆斯林企业家十大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