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贺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贺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国学·庆氏学 已阅:2498 / 回复:1(楼主)

国学·庆氏学

前述自121年贺姓初立起,贺氏便以先祖庆普《庆氏学》为家学,世代传承 。现推出  《庆氏学》以证。        
                                                                                                                           庆氏学

所谓庆氏学,即西汉经学家庆普创立的今文《礼》学。两汉时期,庆氏《礼》立于学官,设置博士。
《礼记》学的一派,为汉庆普。所传故名。
《汉书·儒林传·孟卿》:“仓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授沛闻人通汉子方 、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沛庆普孝公。孝公为东平太傅;德号大戴,为信都太傅;圣号小戴……由是《礼》有大戴、 小戴、庆氏之学。”

《晋书·贺循传》:“其( 贺循 )先庆普 , 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

庆普:西汉经学家,今文《礼》学“庆氏学”开创者。字孝公,沛(今江苏省沛县东)人。任东平王(刘宇)太傅,立为博士。曾与戴德、戴圣同受《礼》学于后苍,故《礼》有大小戴、庆之学。

庆氏学的传承及确立

西汉汉宣帝时期,(庆)普官至东平王太傅,以《礼》授夏侯敬,并传族子咸。
庆氏《礼》作为庆氏家学代代嫡传。
自庆普族子庆咸开始,庆氏《礼》作为庆氏家学代代嫡传。
庆咸,庆普族子,受业于庆普。西汉元帝、成帝期间任豫章太守。(《汉书·儒林传第五十八》)
庆仪,庆普后裔。东汉光武帝刘秀(25~56)时,汝阴令。
庆酺,庆仪子。
庆质,庆仪孙、庆酺子。晚年仕东汉安帝,为侍中,因不满太后专权而告老隐退。
121年7月,东汉汉安帝时期,汉安帝侍中、江夏太守、庆普后裔、庆仪曾孙、庆酺孙、庆质子庆纯为避汉安帝父讳,被赐姓贺,始改贺氏,成为贺姓鼻祖。
自贺纯(庆纯)开始,基于庆姓改为贺姓,庆氏学亦顺理成章嬗变为贺氏学,作为贺氏家学代代相传,直至隋唐。
庆氏《礼》在民间的传承
西汉汉平帝时期,董钧研习庆普的《庆氏礼》。
董钧,字文伯(前12年—63年),资阳市雁江区人,资阳三贤之一。中国汉朝经学家。
董钧研究的礼学是庆普的《庆氏礼》,是属于今文经学的《仪礼》。而《仪礼》与《周礼》和《礼记》并称为“三礼”。平生以授徒讲学为乐,常教授门生百余人,“当世称为通儒”,(《后汉书·董钧传》)。
董钧治《礼》,主要学习和研究《庆氏礼》,多有自己的见解,成为《庆氏礼》学的传人。同时也吸收其它《礼》学派及各种经学派的思想,注意融会贯通,以其渊博学识,很快即名扬远近。永平初年,被立为博士,参与制订五郊祭祀、宗庙礼乐、威仪章服等礼仪,所提建策,切合实际,多见从用。平生以授徒讲学为乐,常教授门生百余人,“当世称为通儒”,(《后汉书.董钧传》)。对于传播儒家思想,尤其是传播和发展《庆氏礼》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庆氏学的确立
东汉光武帝时期,曹充父子传庆氏之学。曹充儿子曹曪传庆氏《礼记》四十九篇,庆氏学地位正式确立。
建武中,曹充习《庆氏礼》,传其子曪,遂撰汉礼,事在曪传。(后汉书·儒林列传)
曹曪(褒),字叔通,鲁国薛人也。父充,持(治)《庆氏礼》,建武中为博士,从巡狩岱宗,定封禅礼,还,受诏议立七郊、三雍、大射、养老礼仪。作章句辩难,于是遂有《庆氏学。
曪(褒)博物识古,为儒者宗。十四年,卒官。作《通义》十二篇,演经杂论百二十篇,又传《礼记》四十九篇,教授诸生千余人,庆氏学遂行于世。(《后汉书卷三十五 张曹郑列传 第二十五》)

该帖子被贺氏学在2012-12-15 11:48:30编辑过

作者:贺氏学 (2012/12/15 11:47:11)   回复此贴
  回复:国学·庆氏学 第 1 楼

庆氏学的考证

1959年甘肃武威汉简的发现
武威简主要包括《仪礼》简、王杖简和医药简。

《仪礼》简是1959年在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发现的。整理者根据内容和形制分为甲、乙、丙三种。甲种本378简,有《士相见》、《服传》、《特牲馈食》、《少牢馈食》、《有司彻》、《燕礼》、《大射》七篇,除《士相见》一篇完整外,其余六篇均有缺失。乙种本只有《服传》一篇,37简,同甲种《服传》内容相同,只是简形短小狭窄,字小而密。丙种本34简,《丧服》经一篇。

根据陈梦家先生研究,武威简本《仪礼》既不是今文的两戴本,也不是刘向的古文本,而很可能是《庆氏礼》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研究《仪礼》的版本、流变、思想内容和文字训诂具有重要意义。

王杖十简也是1959年在磨咀子18号汉墓出土的。1981年又在该地发现《王杖诏令册》26枚。二者互为补充,记录了两汉时期尊礼高年、优抚老人的诏令和案例,是研究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和伦理关系的重要资料。(张德芳《西北汉简一百年》)
陈梦家(1911~1966),1911年4月 16日出生于南京,祖籍浙江省上虞县。曾使用笔名陈慢哉,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

张德芳,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兼考古所副所长。


作者:贺氏学 (2012/12/15 11:48:0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贺氏论坛  执行时间:234.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贺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