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党性,克服派性, 为将殷商传承文化研究活动推向纵深阶段而?努力奋斗!

    中华殷氏网 2018年5月29日 殷作斌


各地殷商宗亲组织,要自觉增强党性,克服派性,

为将殷商传承文化研究活动推向纵深阶段而努力奋斗!

                      (殷商两网社论)

 

       【一】当前的主要 任务

   我们中华殷氏从2008年起,开始搞全国性的殷商传承文化研究宣传活动,到2017年底,已经搞了整整十年。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引导各支派宗亲参与。在这十年中,我们在河南淇县和山东微山分别各搞了两次大型的祭祖活动,各地的殷商组织纷纷成立,各QQ群、微信群等也如雨后春笋。这说明,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国各支派宗亲群众基本发动起来了,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2017年底宣传发动的任务己经基本完成。从2018年春节起,我们将推动殷商传承文化研究活动向纵深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集殷商后裔全族力量,继续将祖地淇县的修建帝辛陵园项目搞好。帝辛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们中华殷氏一定要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一定要还原历史上真实帝辛的本来面目。这正如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的电视节目中所说:“两千多年来被冠以‘暴君’的商纣王属于历史最悠久的‘冤案’,实际上商纣王绝对文武双全、功勋卓著。……帝辛对中国历史做出了四大贡献:第一,他开拓了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第二,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反对神权;第三,打破奴隶主的世袭制,大胆提拔新人;第四,对于古代中国的统一提供了思想和物质上的基础,更是统一中国的一位先驱。……民间的谬误都是在大众传媒的传播中被扩大的,有史学良心的学者应该站出来主导话语权。”二是发动并引导中华殷氏各支派一心一意搞家谱,搞出能符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并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便携式新时代家谱,让这些家谱既能起缅怀先祖,传存殷商优良家风,团结族人,教育子孙的作用,又能为后世子孙编纂《中华殷氏全族统谱》起奠基的作用。有人认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华殷氏支派林立,仅存的一些古谱又互相保密,不愿公开,在历史上又出现多段世系传承资料阙如断代的时期,有些古谱还攀龙附凤、刻意造假、误认祖先,现代编修的有些支谱,又因搞无根据的“联宗”而乱了世系。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各支谱和大量存在的无谱支和脱谱支,要想从中理出头绪,弄清各支派的迁徙源流和相互间的辈分关系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寄希望于后代子孙纂修《中华殷氏全族统谱》只能是空想而已。我们认为,纂修《中华殷氏全族统谱》虽然很难,但只要各支派能遵循“上不造假、下不遗漏、旁不联宗,确保世系真实可信”的原则,将各支谱全部编修出来,并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互相交流,将来编制《中华殷氏全族统谱》是一定有希望的。有人说,也应该将引导各支派修墓、建祠列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修墓、建祠固然是件好事,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古墓、古祠,经国家批准后,可以修复一些,但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可耕用土地资源有限,我们不能大力提倡修墓、建祠,不能让早已作古的老祖宗与他的子孙后代争用紧缺的农用土地资源。

       【二】目前各地殷商组织的现状分析

   要想将殷商传承文化研究活动推向纵深阶段,完成上述的修建帝辛陵和引导各支派纂修新式家谱两项任务,当然还得靠各地殷商传承文化研究组织的正确领导。然而,征诸实际,目前的情况并不看好,各省市成立的研究殷氏文化甚至研究殷商文化的组织虽然不少,但真正坚持走文化兴族路线、悉心搞家族历史文化研究的组织并不多。其中,除了真正坚持走文化兴族路线的少数组织以外,表现一般或表现较差的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有些组织只热衷于搞形式上的修墓、建祠,而不在挖掘家族传承文化的底蕴上下工夫。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古墓、古祠,经国家批准后,可以修复一些,但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可耕用土地资源有限,我们不能大力提倡修墓、建祠,不能让早已作古的老祖宗与他的子孙后代争用紧缺的农用土地资源。况且,不管将祖墓、宗祠修建得多么雄伟、奢华,但物质易失,精神永存,“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不是物。唯有利用优良家风熏陶出对时代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家族才有持久兴旺的未来。

第二类是,有些组织,高唱“联谊”的调子,热衷于打造社交人脉圈,利用家族历史文化研究的“联谊”平台,吃吃喝喝,搞庸俗的人际关系,甚至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为个人私利或小圈子的利益而抱团奋斗、闹不团结甚至分裂,而不去着力挖掘、传承家族文化,借以培养优良家风,激励族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为新时代创造社会价值。

第三类是,有些组织已经走上热衷于“商贸”的道路,他们打着研究家族历史文化的旗号,以带领广大宗亲发展经济、为广大宗亲谋福祉为名义,利用同根共祖的宗亲亲情“联谊”平台,为少数商业精英销售产品开拓市场,将好端端的家族历史文化研究组织打造成为少数人服务、坑害广大宗亲群众的“小老板俱乐部”。

以上这些表现一般或表现较差的研究殷氏文化甚至研究殷商文化的民间组织,经过前几年的短期快速发展以后,现在大多进入外表热闹、内里矛盾重重的时期,违背了当初成立时推进家族文化研究、增进族人团结和睦、再造家族辉煌的初衷,得不偿失,令人叹息!

         【三】派性是阻挡殷商传承文化研究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死敌

   毛泽东同志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即是说,在任何组织中,不同认识的“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并不反对组织中有不同认识的“派”,但不允许他们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搞违反组织原则的“派性”活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明确提出克服派性,反对搞团团伙伙,并将之写进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从我们党的历史上看,也一直如此。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在党内不容许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织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一再强调反对山头主义和团团伙伙。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指出:在党内不容许有分裂党、进行小组织活动、向党闹独立性、把个人放在党的集体之上的行为。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在吸取“文革”期间,深受“派性”危害的教训后明确规定,“坚决反对派性,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随后的党章也都延续了这一规定。这是因为搞小圈子、搞团团伙伙,妨碍组织的团结统一,降低了组织的战斗力,是危害组织的肌体健康的一个毒瘤。必须坚持予以克服。对于各级殷商组织而言,一旦滋生了“派性”这个毒瘤,如果不加以克服,将不可能为广大宗亲群众做任何有益的事,组织成立之初的一切美好设想都会“泡汤”。也就是说,就当前而言,派性是阻挡殷商传承文化研究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死敌,必须坚决予以克服。

       【四】派性抬头在部分殷商传承文化研究组织中的种种表现:

    当前,派性抬头在部分殷商传承文化研究组织中计有下列八种表现:

   【1】背离文化兴族路线,打着研究家族历史文化的旗号,以带领广大宗亲发展经济、为广大宗亲谋福祉为名义,利用同根共祖的宗亲亲情“联谊”平台,为少数商业精英销售产品开拓市场,将好端端的家族历史文化研究组织打造成为少数人服务、坑害广大宗亲群众的“小老板俱乐部”。

   【2】与党的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相抗衡,企图搞发展某一姓氏的条条经济。其实,为某一姓氏宗亲谋福祉发展姓氏条条经济的提法仅是欺骗广大宗亲的口号,最后真正得利的仅是少数既得利益的“头头”而已。

   【3】手伸得很长,违反国家规定,大搞跨地域的组织活动,到处成立非法“分会”等分支机构。

   【4】以“老字会”“老字是上级组织”自居,公然宣称其是“XX省搞殷商文化研究的唯一合法省级组织”,“XX省内各地的殷商组织都得听我的。”如果有的组织不听话,就会深入到这些组织内部去,物色并扶植反对派,支一派,打一派,参加这些组织内部的分裂性会议,大兴文革之风,挑动群众斗群众,直到让这些组织分列而后快。

   【5】公然在其门户网站上,大登特登受他们支持的某些组织内部分裂分子的活动新闻,为这些组织内部分裂分子的活动大造舆论,甚至在网上公开宣布将这些分裂分子成立的组织已经被他们接纳为他们的“分会”。

   【6】为了支持某个组织内部的分裂分子,出尔反尔,公开宣布将原先他们受权使用并经公安批准刻写的下属组织的印章为非法,不准该下属组织再使用这枚经公安批准的印章。

   【7】为了某些工程项目集资的需要,未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查,公然提出国史上本不存在“XXX理论”,为其小集团吸收更多的资金制造理论根据。

   【8】为了某些工程项目集资的需要,多次变换收款账号。违反国家和他们自己的章程规定,不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示集资的收款账目。

          【五】克服部分殷商传承文化研究组织中“派性”的三点建议:

  【1】经上级批准,在组织内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自觉克服派性,增强党性。

  【2】自觉关门整风,自检自查自己的“派性”行为,并向其登记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申报自查情况。

  【3】对极少数情节严重、经多次劝告仍拒不悔改的,由国家相应机构向其发出警告,令其限期进行组织整顿。不愿进行整顿的,则由国家相应机构,吊销其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


               (执笔人:殷作斌  2018-5-29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