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中华顾氏网 2012年2月28日 顾氏家族


    顾秉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清华大学校长,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1945年出生于吉林德惠,长于内蒙古包头市,1960年-1965年就读于包头九中,毕业于芜湖市第一中学,1965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3年3月—1975年7月及1978年1月—1979年11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学习。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 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市科协主席。

目录
人物简介
突出贡献
学术观念
人物感言
学术兼职
研究领域
学术成果
人物荣誉

人物简介

  顾秉林(1945—),吉林德惠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原清华大学校长。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次教育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委“七五期间的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多项奖励[1]。1960年—1965年,先后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和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就读。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3月—1975年7月和1978年9月—1979年9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美国NotreDame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高访学者,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3月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2003年4月至2012年2月20日任清华大学校长。目前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物理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理事,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长。
  2012年2月10日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经过民主程序,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连任北京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2012年2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关于清华大学校长职务任免的决定,陈吉宁同志接替顾秉林同志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突出贡献

  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低维和纳米量子结构的电子性质、输运行为和相关器件应用作出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量子点、碳纳米管、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一些新特性,阐明了力学形变导致的纳米管中金属-半导体相变的物理机制及其在纳米器件中的可能应用。长期从事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观设计,系统地研究了多元III-V族半导体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相变,发展了处理其生长动力学过程的模型,探讨了该体系有序化结构类型及形成条件。系统研究了弛豫铁电体的材料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给出了弛豫铁电体有序的判据,提出八势阱有序-无序铁电模型,研究了其介电、极化及场致相变的微观机制,发现铁电调制结构中存在不寻常的电力学响应行为。
   在回国后的不长时间里,他就与同伴们共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建立了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提出了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揭示了量子点、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某些新特性,为某些新材料探索打下了基础。他们的许多工作与“最早”“首次”这些字眼儿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顾秉林被清华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1月,又成为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1991年,顾秉林荣获了“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荣誉称号,1997年获“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他发表的论文有134篇被SCI检索,引用达640次。仅1998年,顾秉林领导的研究小组就在国际公认的物理学界最高档次的《物理评论快讯》上发表4篇文章,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果。

 学术观念

   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上每年发表的论文约2/3是以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作者中近80%来自大学。在过去的100年里,世界一流大学囊括了差不多3/4的诺贝尔奖,而排名前10位的大学就占了获奖总数的30%。我国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70%以上出自高校,而20所研究型大学就占了其中的50%以上。
   研究型大学积聚了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高校拥有的研发人员占全国总数约17%,高校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约占全国的17%,整个科技活动人员约占全国的12%左右。到2005年,中国共培养134万名硕士、16万名博士。全国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高校分别占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和70%以上。国际(海外)合作是加快研究型大学创新的主要途径,海内外联合培养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1978年至2002年,中国共有58万人出国留学,已有15万人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在教育、科学等领域都占有很大比例。中科院院士中占81%,在全国高校校级领导干部中占51%。

  唯实是深化研究型大学创新的基本原则。研究型大学把知识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当作自己最根本的任务和目标来追求,而唯实创新使研究型大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更加明晰所追求的目标,更加认同所承担的使命。 唯培育人才的目标与基础之实。认真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和有效机制。唯国家的发展需要与可能之实。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大学的创业实验田活动首先要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服务、为解决民生的根本需要服务。唯学校建设的重点与条件之实。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大学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大学更要保持对自身目标与特性的清醒认识。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条件,处理好国家需求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突出重点和统筹全局的关系。

 人物感言

  顾秉林常说:“要不是老师对我的爱,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要不是同仁、学生对我的支持,我的成果不会这么多;要不是我的亲人对我的爱,我也将一事无成。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回报所有为我付出无限爱心的人们。”
  顾秉林在《光明日报》的教育周刊上给读者写了如下的一段寄语:“要有爱心,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事业,事业就将抛弃他;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国家,也就失去了原动力。”
  “人一旦失去了创新思想,工作就平平淡淡了。”
  “传统上认为能带结构随组分的变化应是均匀的,但我在研究一类材料时却发现了突变现象,后经理论计算表明,这是由相变引起的。于是我在国际会议上提出了这一发现,给出了GNF模型。开始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但后来是他们自己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理论。”

   顾秉林常说: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其实大学优秀人才的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必然应该给予优秀人才以相应的待遇。但我们如何避免把“女婿”引进来,却气走了“儿子”的现象呢?清华采取的办法是引进的海外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其工资的发放不是使用国家财政拨款,而是靠个人捐款设立的基金,设立讲席教授的职位,获得这个职位的人才可以拿到捐款人所给予的工资。这个职位的工资会很高,但这些职位本土人才可以申请,这样就营造了一个公平的环境。我们一定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提高本土教师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使本土人才能够发挥巨大的潜力,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学术大师。
  顾秉林常说:国内一定要营造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反对另一种说法“出去的人才等于流失”。这不是人才流失,而是一种人才的储备。一段国外留学的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至于出去的人才回来得少的问题,我认为不用着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国作贡献的。即使有些人暂时没有回来,他们也和国内相关领域保持了很好的联系,加速了中外交流。在社会上应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顾秉林常说:绝大部分海外的华人是非常爱国的,他们很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增强了我们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的信心,后来我们引入了图灵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全职教授姚期智先生,当时他只有50多岁。如果说杨先生回来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震动,那么姚期智回国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当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找我问:“你们用什么办法把我们最优秀的人才挖走?”我说:“一靠事业,二靠感情,三靠营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之后我们成功引进了施一公教授、钱颖一教授,后来更是有一批年轻的高端人才被引入清华。 顾秉林校长表示,在二十世纪初至4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界的黄金时期,在这段 时间以内中国的大学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他们中有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有革命义士、抗日英雄,有科学骨干、民族精英。而这种盛况自从解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 开始衰落。现在的各高校,包括清华与北大在内,已经没有将培养人才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严重的学术腐败,
枯燥且与社会脱节的课程,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将导致学生们的思想僵化,对课程失去兴趣,对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的教育失去信心,退学正是表达他们对大学教育失望的最极端方式。 他进一步表示,至少有80%的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是酬躇满志,报着努力学习的 决心的,可是在四年大学生涯的消磨与侵蚀下,能将这一决心坚持到毕业的学生恐怕不到 20%。逃课,考试作弊已经被很多学生当成了家常便饭。上大学的目的由最初的学习知识 变成了纯粹的混文凭。而那些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认真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却正在被逐渐磨灭。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大学最终培养出来的成品,将是一具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学术兼职

  顾秉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长;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长;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理事长。

 研究领域

  顾秉林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
  凝聚态物理理论;
  低维和介观物理;
  计算材料物理;
  凝聚态物质的电子结构

 学术成果

  顾秉林顾秉林院士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次教育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委“七五期间的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多项奖励,曾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优秀回国留学人员”、被国家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顾秉林院士培养20余名博士生,其中1人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6人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先后有4人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人被评为“清华大学十优秀研究生”。

人物荣誉

  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及计算设计研究获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2年
  复合钙钛矿结构材料中有序-无序相变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获2000年度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低维量子结构的物理性质及计算设计
  获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电子结构与材料微观结构设计获1994年度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半导体合金、无序系统和超晶格的电子结构获1990年度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正电子湮没对材料微观缺陷、相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获1988年度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获2002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期间的实施工作中做出贡献”奖
  2010“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

人物评价

  顾秉林对“真知”的爱又深深植根于他的理想和信念。他经常说,人总是要有所追求,要有一点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作为炎黄子孙,在世界各地,都显示出无比的智慧与才华。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为我们的国家增添光彩。这种爱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对事业、对亲人、对集体无限爱心上,这也是激励我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
  不断学习新的东西,经常注意科学前沿,瞄准理论高峰,这是他的工作特色。他说,高水平的文章不是为出文章而写的。“只有站在高山顶上,才能一览众山小。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尽管有风险,但如果做出来就是突破。如果站在山脚下,对周围什么都看不清楚,没什么风险但也什么都做不出来。而只有站在前沿上,你左动动、右动动,都会出成果,不过是成果大小的问题。”做新东西,做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或做别人才开始做的东西,这是他喜欢风险与挑战的一贯风格。1999年,清华大学评选了11篇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其中有3篇是顾秉林指导的博士生撰写的,这大概正是他上述特色的很好写照。
  顾秉林所提倡的创新与追求卓越,并不盲目追求社会舆论或时尚潮流所推崇的创新和卓越。“我这个人不太爱跟风,我是循常理,不跟风。就是遵从一般的规律,认定一个正确目标,选择多种途径,孜孜不倦地做下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舆论与困难。”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振奋精神,鼓舞人心,北京以开放、现代的形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北京市科协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首都科技团体优势,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为清华大学校长、北京市科协主席,顾秉林团结带领北京市科协全体,以 “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和建言献策活动,推动实施以“科技点燃圣火,创新圆梦中国”为主题的奥运科普行动计划等,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分享按钮>>文苑13期 鲍昌与《歌唱祖国》
>>文苑13期 老画家励志效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