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伏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伏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古今伏姓名人大全(二、西汉名士) 已阅:3436 / 回复:3(楼主)

伏余娥-----汉代才女

伏余娥,又写作“羲娥”,伏生之女,史载不详,能传家学,口述《尚书》于晁错而《尚书》大

兴于世。伏生向晁错传授《尚书》时,已九十多岁,多依赖羲娥。

伏孺----东州伏氏之祖

东武(今山东诸城)伏氏,自济南伏胜六世孙伏儒始,至汉献帝皇后伏寿止,共

传有11世,加上济南5世,共传16世,经西、东两汉,历时400余载。伏氏世传经

学,影响齐鲁,被称为“东州伏氏之学”。伏氏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中,是一

个颇具盛名的大家族。汉武帝时,伏胜的六世孙伏孺,授经东武(诸城),并移

家于此,世居城西北境浯水之滨,因伏氏留,故称“伏留”村,今仍称之(今属安

丘市临浯镇)。伏孺移家东武,世传经学,历代不衰。其后代均禀承家训,传授经

书,名儒辈出,并以经学与两汉王朝结成了不解之缘,成为位列三公的儒林重臣、显

赫当朝的帝王贵戚。

伏理----东汉名儒

伏胜八世孙伏理,伏孺之孙,是在东武继祖传经的名儒。伏理,字君游,既治《尚

书》,又师从匡衡受《齐诗》,著名于世,颇有影响,世称“匡伏之学”。伏理为

当代名儒,以《诗》授汉成帝,后为高密王(刘宽)太傅。其子伏湛、伏黯,俱为

当代名儒,国之重臣。在伏氏家族中,伏湛及子伏隆,在东汉初年为光武帝开拓安

定局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伏湛----东汉大司徒

伏湛(生卒年不详),宁惠公,汉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东汉大臣。九世祖胜,字子贱,所谓济

南伏生者也。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父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成帝,为高密太

傅,别自名学。西汉末,湛官居平原太守。王莽篡汉后,弃官隐居教书育人。东汉光武帝即位后, 拜为

大司徒,封阳都侯。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在不其县建不其侯国,封伏湛为不其侯。汉建武十三年(公

元37年)夏,应诏出仕。行前,诸亲友设宴饯行,不料不久中暑病故。光武帝派使臣送丧修冢,给予礼遇。

伏湛死后,由其次子伏翕袭侯爵,依次为伏光、伏晨、伏无忌、伏质、伏完、伏典袭爵,共传八代,历时

185年,伏氏成为不其城内的望族。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一月丁卯,曹操命尚书令华歆带兵入洛阳

皇宫,抄弑皇后伏寿(伏完之女)及其二子,又杀伏氏家族百余口,不其侯国遂除。今青岛市城阳区、城

阳镇、城阳村皆因位于古不其城之阳而得名。

该帖子被伏晓强在2009-2-6 10:29:41编辑过
该帖子被伏晓强在2009-2-6 10:31:56编辑过

作者:伏晓强 (2008/9/3 11:15:25)   回复此贴
  回复:古今伏姓名人大全(二、西汉名士) 第 1 楼

我的家乡正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作者:124.224.66.* (2009/2/6 10:48:28)   回复此贴
  回复:古今伏姓名人大全(二、西汉名士) 第 3 楼

欢迎大家看看伏姓的辉煌历史

作者:124.224.44.* (2009/9/13 16:05:19)   回复此贴
  回复:古今伏姓名人大全(二、西汉名士) 第 2 楼

欢迎大家看看伏姓的辉煌历史

作者:124.224.44.* (2009/9/13 16:05:1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伏氏论坛  执行时间:925.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伏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