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文化古迹】虞城田珍墓

    中华田氏网 2014年1月8日 田绪科转录


 

虞城田珍墓
                                                           
来源:互联网  编辑:任松佳

 
田珍墓

归德府名族  田珍永流芳

 


   家谱种类很多,有的称为《本纪》,有的称为《世家》,有的称为《家乘》,有的泛称为《家谱》。据考:帝王之家记《本纪》,王侯之家记《世家》,公卿大夫记《家乘》,五品以下记《家谱》。

源于虞城县谷熟镇田老家村的《归德田氏家乘》在清朝及民国年间,曾与商丘沈、宋、侯三氏族谱并称为归德府四大名谱。《归德田氏家乘》创于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为当时任南京通政使的田珍手书而成。在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田氏族人田作泽整理印刷成册,并由归德府名人、翰林院学士、国史编修李目作序,《归德田氏家乘》方正式成书问世。至今,《归德田氏家乘》已经多次修谱,最近一次修谱是在2003年,2004年印刷完成。

据《归德田氏家乘》记载,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田氏被迁到关中,人口迅速膨胀,遍及黄河内外、大江南北。虞城县田老家村这支田氏(因明清时田老家属于商丘,故这支田氏被称为归德田氏)祖居山西省泽州府高平县。田滋在元惠宗时到开封任府尹,他就由山西举家迁到开封。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田滋的孙子田德甫与夫人岳氏迁到归德府城东15公里田庄(即今虞城县谷熟镇田老家村),因此,归德田氏有“一迁大梁(开封),复迁郡东”及“先汴后宋”之说。田滋、田德甫初迁居之时带有旧谱。旧谱中说:“德州、曹县、凤阳和昆山,乃我族嫡系近亲。”后旧谱失落,商丘这支田氏与旧谱所载的“嫡系近亲”再无联络。

田德甫这系田姓,就以田德甫为一世先祖,以田老家为中心,世代繁衍,人丁兴旺。现在,这系田氏主要分布在虞城县的谷熟镇、刘店乡、芒种桥乡、闻集乡、大侯乡及梁园区的观堂乡、水池铺乡、李庄乡、王楼乡,在睢阳区、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及山东省曹县、安徽省砀山县等地也有这系田氏族人分布。据2003年修谱统计,归德田氏已经有约5万族人。

归德田氏中人才辈出,尤以田珍最为著名。《归德府志》、《商丘县志》及《虞城县志》对田珍都有记载。

田珍为田德甫的8世孙,出生于1571年,字子聘,别号待溪,明朝万历38年(公元1610年)中进士。曾任山东冠县县令、山东道监察御史、两浙盐政、大理寺丞,官至南京通政使兼南京户部督储侍郎。

田珍初任冠县县令时,适逢大饥,他多方筹粮,大施赈恤,对拖欠粮银的赤贫百姓,有时候就拿自己的薪俸和田租赠予。政闲期间,田珍督促全县士子读书习文,从而邑境井然,夜无惊扰。田珍曾被朝廷巡抚推为“良吏第一”,并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接着他巡抚江西,在那里他大修粮仓,储粮3万石备荒。时值江水暴涌,坏民房舍,田珍令百姓筑堤,沿江安然。田珍任两浙盐政时,对盐民讲明道理,整顿税收,严办一批奸商,除完成国家税收外,又超收7万余金,全部上交。明朝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田珍由大理寺丞升南京通政使兼南京户部督储侍郎时,国库空虚,驻军胡作非为。他双管齐下,一面催收税银,一面整顿军纪。田珍不避寒暑,经常深夜整理公务,以至积劳成疾,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在任内得病去世。田珍死后,崇祯帝钦命河南布政使右参议大梁太守张凤翼率河南、山东两道官员颁诏御祭,并诰封田珍为通议大夫、南京工部右侍郎。

田珍去世后,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宋权专门为其作传,称其“服官二十年,逮事四朝,清以坊身,惠以爱民,忠以体国,诚以御物”。

现在在田老家村附近即有田珍墓。因为当初崇祯帝钦命御祭,故田珍墓又称御祭坟。在御祭坟附近,田氏族人及一些仰慕田珍人品的其他人聚居于斯,现形成一个村庄,就称御祭坟村。

御祭坟——田珍墓

 

 

 文章来源于河南文化产业网:http://wenhua.hn.henanci.com/Show_MuLan.aspx?id=16939

 


分享按钮>>【包氏家谱源流】诸暨包村忠义祠碑记
>>【田氏文化古迹】颜真卿撰文记“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