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文化古迹】【田氏文化】黔之“端、留、石、禹”迁鄂史鉴

    中华田氏网 2022年7月1日 田建高


作者授权‘田氏文化’网络平台发布

黔之“端、留、石、禹”迁鄂史鉴

贵州:田建高、田光华  湖北:田益军

 1746年孟夏,原籍贵州思南府安化县,迁往湖北的入黔始祖田永富后裔孙田端、田留、田石、田禹四位身怀绝技之先祖,按今天的称呼叫“大国工匠”。他们在思南成功修建了许多石拱桥,如塘头的沙子坡桥、小溪桥、上善桥(塘头大桥)等工程后,热血沸腾要征战乌江,在邵家桥镇上头坝村处,挑战跨越乌江的特大石拱桥一一邵家桥。

 为此,在完成了大量前期施工准备,如建桥所需海量拱石、开挖桥基、搭设拱架等工作后。终因在乌江上修桥要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如水下施工、拱架搭设要求抗击特大洪水的冲击、大量建桥物资全凭肩挑背驮运输等。放在今天要实施该项工程都要慎重对待。可“端、留、石、禹”四位先祖以及会战塘头上善桥的田实涵先祖不畏艰难,硬是要在乌江上创造奇迹。如果该桥能顺利建成,它将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砌石拱特大桥,技术指标是1400多年前李春修建“赵州桥“的十数倍。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未能完成建桥任务。该桥仅留下遗址,大量从上游文家店、思林等地开采的拱石经木船运输至桥址处河滩上,仅建桥备用的石料就形成一座小岛。因未完工,当地群众代代相传是仙家没有掌握好主拱圈的合拢时辰,天亮前未能将最后一块拱石成功嵌入拱顶,导致邵家桥流产。至今桥址处仍留下堆积如山的建桥拱石。乌江干流梯级沙坨水电站建成后,水位上涨淹没了这些建桥石料,退水后仍能看到这些古人用原始的办法开釆的石料。为了纪念思南这批大国工匠,当地一直沿用邵家桥这个地名,现在的邵家桥镇人民政府也沿用这个地名。

 失败是成功之母。“端、留、石、禹”四位先祖会同实涵祖达成一致共识:留下田实涵在塘头镇沙都(思南八中旁边)定居,继续为本地建筑桥梁服务。沙都就是当年修建上善桥的营地(指挥部),这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是贵州有名的三大古镇之一。今天的实涵祖后裔有300多人。实涵祖九世孙田光权是铜仁市碧江区公路管理局局长(在任)。“端、留、石、禹”组团外出湖北河网地区学习建桥新技术、新工艺,待学成归来再战乌江,完成邵家桥的建设使命。当“端、留、石、禹”在湖北恩施周边各县成功完成了多处石拱桥的建设任务,掌握了相关实施邵家桥关键部位的新技术、新工艺。准备集体返回思南复建邵家桥时,因战乱、灾荒以及各自都成家等诸多因素回不来了,只好集体定居湖北恩施周边宣恩、咸丰等县。现四位先祖后裔有1000余人。


 清乾隆初年,“端、留、石、禹”及实涵祖在塘头修建的上善桥。光绪年间,龙底江上游石阡河山洪爆发,洪水猛涨达到封拱水位,大桥安全已经岌岌可危,这时上游不远处一棵硕大的千年古乌杨树被连根拔起冲至桥基处,堵塞了桥下的泄洪通道,再次抬高洪水位,巨大的洪水压力将上善桥瞬间冲毁,仅留下桥墩遗址。1982年元月,刚从贵州省交校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永富祖十八世孙田建贵参与恢复上善桥的建设任务。田建贵又是“端、留、石、禹”在黔的旁系后人。退休前主持修建了思南多处石拱桥的建设项目,被业界称呼为建桥专家。上善桥的始建与当代(更名塘头大桥)重建恢复通车都有永富祖后人的辛勤付出。

 又过了很多年,宣恩周边方圆百里范围内出了一个田端祖后裔孙田成亮财主,成亮祖有房产百余间、良田数千亩,是当地出了名的大户人家。成亮祖没有忘记这批贵州思南迁湖北恩施先祖的遗愿。决定拿出自己的家产在清江河上修建十二泉大桥,告慰“端、留、石、禹”四位先祖迁居湖北的夙愿。在经过了六年的艰辛施工后,成亮祖变卖了许多房产和良田,将十二泉大桥建成完工,服务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出行。十二泉大桥至今尚存,被恩施州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述民间流传故事,“端、留、石、禹”及后人执着追求修桥技能、改变江河阻隔的顽强拼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人在当代各条战线永攀高峰。前辈的事迹正应了清代画家郑板桥先生的一首七言绝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江西籍入黔始祖田永富的后人是有担当的,历代都有对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物。

 大国工匠,伟业长存,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为我们都是入黔始祖田永富的后裔感到自豪!

贵州思南田氏宗亲联谊会供稿

2022年7月1日

 注:本文撰写根据《思南田氏族谱》记载、思南邵家桥镇当地人民群众及湖北恩施州永富祖后裔孙代代相传故事整理。(田光华、田建高摄影)

‘田氏文化’网络平台田绪科编辑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