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应彪公传 已阅:4041 / 回复:2(楼主)

应 彪 公 传
应彪(775年10月7日生-840年11月8日)讳斐,, 唐奉国军节度使加散骑常侍,屡建功绩,唐元宗、肃宗时恩授观阳侯,是江南浙东应氏的一世祖,也是明州、蜜岩、天童、中万岭、昌国(舟山)、慈溪、镇海、奉化、台州、温州、处州(丽水)、绩溪(安徽)、会稽(绍兴)应氏的始祖,是之前应氏四百六十年来最杰出的一位武将。
当时明州地方割据,战乱烽火四起,明州州治光溪屡遭攻击和内乱,百姓遭殃,妻离子散,民不聊生,流离失舍。为平息天下,有利百姓安居乐业,唐穆宗派应彪到明州治理内政,防御外侵,疏浚江河,保安社稷,应彪在婺州在明州屡建功勋。
唐长庆年间,应彪任会稽郡明州刺史。他看到波涛滚滚的奉化江,将明州城(今宁波)江东与江西(今海曙)隔成绝地,两岸百姓靠竹筏、渡船过江,不但给两岸的商帮在生意上带来困难,而且造成百姓生产、生活十分不便。特别是多雨季节,山洪暴发时。每年总会有人殒命于江中。为了方便百姓,应彪在公元823年,组织义工在奉化江近三江口处,连舟16艘,用蔑索联结,上铺6尺木板,长55丈,宽1丈4尺,架起了奉化江上第一座浮桥 (现今灵桥的前身)。应彪公在奉化江上造桥一事,被誉为当时明州史上最伟大的创举。后又指挥他人构筑它山堰、疏浚槎湖、东钱湖。
后来,应彪因劳成疾,病死在皎川(今章水蜜岩)。史书曰:“终焉,安土宜俗,因家焉”。村民在蜜岩柿林岙建应彪祠,有联曰:“巍巍座下万古忠贞更悬明,赫赫坛前千年豪光镇乾坤”。
几年后,应彪之曾孙应俭等人, 按族规棺葬他乡满六年时,将应彪骨殖运回封邑永康。
五代之乱,史册轶其传,群志湮其积。但遗爱在民,残碑断碣幸存,第四代孙应载、第五代孙应梦 镇海(明州辖地)节度使观阳侯应辅(见《显爵渊源世系录序》)为应彪公重新立庙于皎川(今章水蜜岩)白象山下。宋淳祐九年宰相郑清之敬书《鼎建蜜岩庙碑记》。(详见《蜜岩显爵应氏宗谱》)。

作者:蜜岩娃 (2011/6/25 8:52:24)   回复此贴
  回复:应彪公传 第 1 楼

彪公唐代明州节度使明州即今宁波,政绩显赫。其中建造奉化江浮桥,给老百姓带来很大方便。天年后回葬永康可投应。前几年造水库,迁彪公墓于高处,彪公骸骨完好无损,而且是淡红色。有一件文物被永康文物局拿走。现在的彪公墓很潮湿,也许骸骨难保长久。
                                          应振泉


作者:应有芬 (2012/6/19 19:53:02)   回复此贴
  回复:应彪公传 第 2 楼

前几年在永康,问应姓长者,都说和宁海姓应的族人没有关系,现在这里突然发现和宁海说同一宗族。
看这里的版主好像也不是姓应的,而且每位注册的会员也不需要详细资料,说明在什么地方的应姓,感觉怪怪的。
既然说姓应的是一家,我们应该从互相熟悉开始,论坛应该图文并茂,看半天也没见一个人,也不见一个姓应氏族村庄的图片,感觉可信度大大降低。[/img][/img][img]http://[/img][img]http://[/img][img]http://[/img][img]http://[/img][img]http://[/img][img]http://[/img][img]http://[/img][img]http://[/img][img]http://[/img]

作者:应必良 (2013/4/9 23:42:2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453.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