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蜜岩应氏宗谱创撰第一人 已阅:2229 / 回复:0(楼主)

蜜岩应氏宗谱创撰第一人
应氏先世宗谱阅汉及唐,历代著闻,五代之乱后,散亡殆尽,谱牒幸存者寥寥。
宋淳八年(1248),由资政殿大学士兼枢密院参知政事、临海郡开国观阳侯、十一世孙应繇公受先祖之托,历经三年创撰并自序。
应繇( ? -1255) 字之道,自号葺芷,蜜岩应氏第十一世孙,从蜜岩徙居昌国( 舟山定海) 后, 家住昌国镇鳌山麓( 今定海城关西北角)。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 进士第,擢临江军教授。后迁太学博士秘书郎,与郑清之结为文友。绍定六年(1233) 郑清之为右丞相,使应繇草拟诏书,除著作郎。端平三年(1236) 两人皆罢官。应繇退而整理所作文稿,编为《建章集》。淳七年(1247),郑清之复任左宰相兼枢密使,应繇迁起居舍人兼代兵、吏二部侍郎,郑清之奏请宋理宗命应繇为内相。宋理宗疑虑,一晚突召应繇入宫,命即拟诏5 道,四更拟毕,宋理宗始信其才,次日授应繇翰林学士兼中书舍人。淳八年(1248) 授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这时,应繇受先辈之托,着手创撰《蜜岩应氏宗谱》,并以四明应氏先祖应彪为蜜岩应氏一世祖。次年正月奏章理宗皇帝,十六日理宗皇帝敕封蜜岩应氏宗谱为《蜜岩显爵应氏世谱》,淳九年五月十五日印行《蜜岩显爵应氏宗谱》。第二年春,应繇三乞归田读书,里与祠禄。理宗授以资政殿学士衔,并御书《翁洲》( 舟山) 赐予,应繇即步可以当宰相了,却主动辞官回家,这说明他是主动要求提前退休。(1255) 年8 月,应繇去世,宋理宗深表哀悼。宋元诗词中,称应繇为“舟山一大名人”,《宋史》中有传。他考上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他创建“翁洲书院”,劝学兴教,造福乡里。应繇的学术专长之一是研究《周易》。应繇与郑清之是师兄弟,他与担任过多年丞相的郑清之的私人关系之密,为他提供了进入仕途的一把钥匙( 见《宋史》)。郑清之原籍浙江宁波鄞县,生于淳熙三年九月二十九日(1176年11 月2 日),卒于1252 年1 月1 日未,享年七十有六。有十三
妻十八子。宋元之交,为避元祸,萧氏太婆携子从浙江鄞县迁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梅溪寨涵水湖老家( 鱼子湖) 定居,子孙繁衍,现广居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四川、湖南及海外。谢夫人脉系谱现存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郑家庄郑氏宗祠,鄞州区横溪镇大岙村东山上有宋丞相郑清之墓( 见《鄞县志》、《四库全书》)。郑清之是宋理宗时代的风云人物。宋宁宗去世前后,鄞人史弥远暗地策划,让在史家当家庭教师的舟山人余天赐,找来一位宋室皇亲幼童养起来。宋宁宗死,史弥远便把此人立为皇子继承皇位,他就是宋理宗赵昀。郑清之是参与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人物。《宋史》记载: 史弥远将赵昀接到临安,私下要求当时任国子学录的老乡郑清之好好教导赵昀,“事成之后,我现在的官位就是你的了”,郑清之答应了。宋宁宗弥留之际,史弥远将其他大臣拦在宫外,特召郑清之入宫草诏,扶立宋理宗。宋理宗在位40 年,前10 年是史弥远当家,史当然不会亏待郑清之。史弥远死后,宋理宗命郑清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以后,又前后两次拜相。这与宋理宗对他心怀感激之情有关系。而应繇正是在郑清之为相期间当上高官。
(__

作者:蜜岩娃 (2011/6/30 8:42:36)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414.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