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应氏文化简报 已阅:7635 / 回复:27(楼主)

一点说明
办这简报,为了让各地宗亲交流情况,搞好应氏文化建设。我不能完全地、十分正确地掌握各地情况,如有出入请纠正。欢迎提供信息。联系电话18857178280 qq383731455
E-mail yingzhenquan@yahoo.cn
动态
● 河南鹰城即平顶山市政协姬书敏秘书长提交的“修建古应国遗址公园的报告”已获市政府和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并获得中央拨款。市政府也拨资金。此工程将会真正动工建设。
●平顶山市政协姬秘书长编撰的《中国应姓探源》一书将于今年4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姬秘书长编撰的《应国先型录》将在今年10月出版。此书阐述了古应国三百多年的历史、社会形态、社会地位、各代应侯、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情况。不仅为研究古应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还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商周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1年5月宁海梅林宗亲带我赴河南鹰城古应陵祭祖,受到市政协、市文物局领导的热情接待。我们参观了从古应陵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等宝贵文物。到古应陵祭拜了祖先,并看了应山、游了应河。应陵坐落在广袤的中原平原,南北走向。两边的泥土全是灰白的,而隆起的应陵滍阳岭泥土是红色的,这是一种自然奇观。众多的应侯与应国贵族墓以年代先后自南向北排列。绝大多数墓已被挖掘,现在还有盗挖坟土的。墓地不成样子。
●去年芝英昌金宗亲把宝时公的旧义庄修缮一新。宝时公是清末民国初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法官,他审判的案例选入华东政法学院《明清案狱故事选》,还为湖南政法大学教科书录用。他办义庄是为帮助应氏宗族的贫困宗亲,没饭吃的可以去他义庄拿米,缴不起学费的可去义庄拿钱。此义庄充分发扬了我们乐善好施的宗风。富宗亲照顾穷宗亲,亲热了活着的宗亲,也足以告慰先祖的在天之灵。此义庄值得宗亲们去瞻仰,宝时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几年来昌金宗亲为宗族事业付出了很多精力和财力,常常有不凡的手笔。
●嵊州应桂岩里村应氏新宗谱已印好,外村应氏积极性也上来了,正在编写中。他们还准备把两村合起来编成一本宗谱。诸暨应店街应氏宗谱修编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月23号永嘉深龙村应氏祠堂举行落成典礼。平阳应氏宗祠正在建设中,将在今年完工,它占地面积大,场地很开阔。工程质量也能从严要求。
●缙云西应村宗亲把旧祠堂修理好,花钱不多而意义重大。仲夏宗亲和应氏村委既管村务又管族务,在这工作中起了领导作用。进旧祠堂,像进了祖宗的怀抱。旧祠堂都是木结构,只要管理好,再过两三百年也没问题。其他有旧祠堂的宗亲当效仿西应宗亲,管好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缙云西应曾有的“择善堂”是应氏八大堂之一,大名鼎鼎。
●河南西峡发现一只支由义乌迁去的宗亲。2月安吉鄣吴镇有两个宗亲到夏阁寻根,很顺利。
●永康市政府准备在灵岩风景区建造孟明公纪念堂。
●建造“中华应氏总祠”是台湾昌其公与雨金公的遗愿,我在丹灶里会议上提出后,得到宗亲大力支持,向我表示愿出资百万的有四人,出五十万的有两人。这六人都是当场向我要银行卡号立即开支票给我的人,不是口头说说,只是我不想经手钱。芝英有个宗亲要独资建造“中华应氏总祠”是件了不起的好事,可要各地宗亲讨论后再作决定。造总祠的款不成问题,那怕5千万,现在主要要解决的是选址与地基问题。此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中。
●去年夏天夏阁时行宗亲去临海博物馆复印了清代版《乐安应氏宗谱》,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宗谱。汉英宗亲支付了复印费。后来他们又复印了7套。其中汉卓宗亲一套。他在临终时说:“我见不到我们新造的祠堂了。”听此言叫人心酸。我也很希望应氏的大基点夏阁有个像样的祠堂。

应振泉编写
2012年3月6日


[color=#000000][/color][size=3][/size]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1 15:40:48)   回复此贴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1 楼

●梅林宗亲办事总是人齐心也齐,三个村有一块公用土地。村干部和所有村民都同意把国家征用此地的一千多万地款用于造祠堂。法明宗亲把建好梅林宗祠作为自己终生的最后任务。
●缙云石龙村应氏祠堂很有特色,都是带点红色的石柱子,両三丈高。当是清代的建筑,不知那时如何把这些柱子运来,又如何竖起来。这是应家的宝,愿能一代一代往下传。
●夏阁有座石拱桥叫东桥,是应家祖先于明代造的。很宏伟,与周围的自然景色配合协调。桥正面刻有“中流砥柱”四字。桥面很宽,在明清时期,常有人在桥上设摊做生意。乌镇也有座石桥就叫应家桥。
●夏阁有个明代牌坊,是皇上敕封建造的大猷公尚书牌坊。从现存的一个边角看,它原有的规模是很大的,浮雕艺术精湛。在文革时被毁。那时想法拉倒此牌坊的人现在还活着,只是没一只手脚,现世报。平阳有个清代的贞节牌坊,皇上用来表彰应家节妇的。至今保存完好。
●2月上棉、仲文等宗亲陪我观看了苍南芦浦的相国牌坊。牌坊是明代芦浦11世祖晚恩公为纪念节岩公而建的。白石仿木结构,面南而立。横题“忠勤良佐”,背书“相国”全是阴刻。额两侧刻如意纹。梁柱粗壮,结构坚实,造型大方。牌坊里面有建于乾隆年间的应家老宅,坐东面西,由台门、前厅、厢房、后厅等组成三进合院。俗称“三退九明堂”。瓦当、木雕、砖雕件件可谓是艺术精品。门前原有旗杆和书有“存耕堂”的匾额。天井全铺上带红色的条石,特别是天井的沿口石,一条有三丈多长,不知有几吨。可知生活在那时的祖宗何其辉煌。不知当今哪个有识的应氏宗亲来买下并修理此宝屋。
●福建南平峡阳古镇有应氏武状元祠,祠主祀宋代武状元珍公,以及南平四世祖武威将军环秀公、世哲公及夫人。始祖世哲公随王审知入闽,定居峡阳,至今已有32代。族人分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博士学位的有30多人,英才不断,名人辈出。祠两旁刻有应氏祖训和祭祀誓言。
●山东应氏清代由蓬莱莱鸭湾迁往辽宁瓦房店长兴岛,再迁普兰应家村,三迁吉林东丰丰源村。
●有支宗亲于明嘉靖二年(1253年)从湖北孝感迁入四川富顺,再迁到高县。现在此地应氏发达。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1 15:46:39)   回复此贴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2 楼

向永嘉盛山和深龙宗亲致敬
去年参加盛山应氏祠堂落成典礼以后,路桥的有芬宗亲撰文说“盛山宗亲真伟大,深山岙里创大业”。总共800多个宗亲,耗资150余万元,造起如此辉煌的大祠堂,怎不叫人称奇。我看了刻在祠旁的功德碑,巨洪出资25万,炳峰、永泽各5万,乐清泽从也捐助5万,其余出一万以上的就不多了。可家家都出钱。150多万就凑起来了,辉煌的祠堂就造起来了。上月中旬,深龙的祥贵宗亲到杭州见我,我能回忆起曾经和他见过面,但还是觉得陌生。他说深龙仅200多个宗亲,已经造好一个近千平米的祠堂。而且没有一个宗亲出资超过5万的。要我陪他去各地邀请宗亲们参加落成典礼。一般人都会认为今天碰到骗子了,但我深信不疑。至今天我也还未曾见到深龙宗祠,可我相信深龙宗亲确是花了60余万,造了价值近200万的宗祠,和盛山的祠堂一样辉煌。总共200多个宗亲,其中有多少个壮丁?竟能创此大业!盛山和深龙的宗亲靠什么创造奇迹的呢?一靠主心骨。凡事总得有个带头人,盛山宗亲开始商量造祠堂时,有一半宗亲反对。深龙宗亲尤其在花多少资金造的问题上争论激烈。主心骨一坚持,自己先出钱,先出力,带着支持的宗亲埋头干起来,原来反对的宗亲也跟着来了。二是靠全体宗亲的无私奉献。有些宗亲出钱不多,但自始至终做了一百多个义务工,还砍下自家的树送给祠堂,算算这两笔奉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我曾在丹灶里祠堂落成典礼上说过:“泽从宗亲出一百多万给祠堂够伟大,而那些一年收入只有几千的宗亲能拿出一千给祠堂也够伟大的。”两个村都有够伟大的干部,也有够伟大的宗亲,伟大的事业就成就了。
      应振泉编写        应有芬转帖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1 16:00:46)   回复此贴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3 楼

向永嘉盛山和深龙宗亲致敬
去年参加盛山应氏祠堂落成典礼以后,路桥的有芬宗亲撰文说“盛山宗亲真伟大,深山岙里创大业”。总共800多个宗亲,耗资150余万元,造起如此辉煌的大祠堂,怎不叫人称奇。我看了刻在祠旁的功德碑,巨洪出资25万,炳峰、永泽各5万,乐清泽从也捐助5万,其余出一万以上的就不多了。可家家都出钱。150多万就凑起来了,辉煌的祠堂就造起来了。上月中旬,深龙的祥贵宗亲到杭州见我,我能回忆起曾经和他见过面,但还是觉得陌生。他说深龙仅200多个宗亲,已经造好一个近千平米的祠堂。而且没有一个宗亲出资超过5万的。要我陪他去各地邀请宗亲们参加落成典礼。一般人都会认为今天碰到骗子了,但我深信不疑。至今天我也还未曾见到深龙宗祠,可我相信深龙宗亲确是花了60余万,造了价值近200万的宗祠,和盛山的祠堂一样辉煌。总共200多个宗亲,其中有多少个壮丁?竟能创此大业!盛山和深龙的宗亲靠什么创造奇迹的呢?一靠主心骨。凡事总得有个带头人,盛山宗亲开始商量造祠堂时,有一半宗亲反对。深龙宗亲尤其在花多少资金造的问题上争论激烈。主心骨一坚持,自己先出钱,先出力,带着支持的宗亲埋头干起来,原来反对的宗亲也跟着来了。二是靠全体宗亲的无私奉献。有些宗亲出钱不多,但自始至终做了一百多个义务工,还砍下自家的树送给祠堂,算算这两笔奉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我曾在丹灶里祠堂落成典礼上说过:“泽从宗亲出一百多万给祠堂够伟大,而那些一年收入只有几千的宗亲能拿出一千给祠堂也够伟大的。”两个村都有够伟大的干部,也有够伟大的宗亲,伟大的事业就成就了。
      应振泉编写        应有芬转帖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1 16:01:23)   回复此贴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4 楼

两村的两位领导人物,还给我们留下了两句名言。炳峰说:“吃回扣就是吃质量。”祥贵说:“有了20万就要花费40万来造祠堂,有了30万就要花费60万来造祠堂,一定要给祖宗争面子。”有朝一日我们的应氏总祠能开工建造,我们一定要让这两位宗亲进入筹建委员会,来监管工程质量和财务。
还留下一种好风气。在盛山那天我看到盛山的应氏小青年建起了学习研究应氏文化的qq群 。看了叫人真高兴。一个地方有好的长辈,就能开一代新风。后继有人。
造起祠堂,给列祖列宗一个享祭的地方,给子孙后代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当代的盛山、深龙宗亲,你们功德无量!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感谢你们,向你们致敬!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1 16:05:51)   回复此贴
  回复:应氏文化简报 第 5 楼

祥贵、礼岩的创举
深龙祥贵宗亲叫我要写些诗文,并且要书写、裱装好。用场是在每次祭祀的时候挂在祠堂两边墙上,让族人欣赏。祭祀完后就收藏起来。这是个极好的主意,它可以丰富祠堂的文化色彩。不过我自己只能写一首,我想最好是让宗亲们欣赏应氏先贤光彩夺目的诗文。我匆匆选了建安七子之一瑒公的诗文请礼岩宗亲书写。礼岩宗亲又建议增加祖训这一内容。太好了,这是祠堂所必须的最合适的文化建设。我匆匆选了几条祖训给他书写。礼岩宗亲正忙着搞个人的书法展,他说:“祖宗的事最重要。”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在落成典礼上大家一定能欣赏到这一风景。
美亮的建议
平阳美亮宗亲建议,要我牵头组织应氏宗亲经济发展联谊会,参加的人当是在经济或政治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在五相帮助下,使应氏宗亲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建议得到好些宗亲的赞同。天荣宗亲还要我抓紧时间办好此事。
我就开始此工作,请各地宗亲推选代表,也可以自己报名。到六月份选个地点开会,到时搞好选举,成立组织。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1 16:06:3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7 每页5条 当前1/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710.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