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题: 应氏祠堂知多少?? |
已阅:4538 / 回复:10(楼主) |
永康探秘/芝英宗祠 不到两平方公里的芝英有81处宗祠、30处古民居,一个晒场或一口池塘周围就有四五个雕梁画栋的宗祠,光七村就有13幢。宗祠、大宅院、寺庙道观、牌坊……古迹之多,令人难以置信,同时吸引了不少考古和摄影爱好者,我们也来盘点盘点—— 序号 名称 地址 年代 1 云常祠堂(天成公祠) 芝英一村 清 2 屏山公祠(治常) 芝英一村47、49、51号 清中 3 复初公祠 芝英一村后宅厅15号 民国 4 福齐公祠(崇桂) 芝英一村晦暖二公祠隔壁 民国 5 晦暖二公祠(颂常) 芝英一村望杏巷6号 民国 6 凤山公祠(行常) 芝英一村新杏里1号 清中 7 约斋公祠 芝英一村正街45号 清晚 8 方塘公祠(闻常) 芝英一村正街55号 清晚 9 小宗祠堂 芝英一村正街35号 明 10 婆婆厅 芝英一村正街35号西侧 清早 11 后宅厅 芝英一村后宅厅18号 明晚 12 用大公祠(恢祠) 芝英二村古楼里98号 清 13 大宗祠堂 芝英二村古麓街44号北面 明 14 天相公祠(富常) 芝英二村古麓街45号 民国 15 景宗公祠 芝英二村古麓街55号 清末 16 福之公祠 芝英二村灵溪路20号 民国 17 锡鸿公祠 芝英二村灵溪路24号 民国 18 眉山公祠(正房) 芝英二村正方里45号 民国 19 世资公祠 芝英二村正方里45号东北边 清 20 新帮厅 芝英二村小济桥里65号 民国 21 修伯公祠(发常) 芝英三村鸿羽路16号 清晚 22 惟信公祠(新祠堂) 芝英三村鸿羽路23号 民国 23 天舆公祠(禄常) 芝英三村鸿羽路55、57、59 清早 24 哲雍己祠 芝英三村后姑塘路4号 民国 25 霞城公祠(学常) 芝英三村灵溪路76号后面 清中 26 世其厅 芝英三村望杏巷17号 清 27 完人公祠(椿记) 芝英四村南北市场48号 清晚 28 仰龙公祠 芝英四村南市街25号 清 29 新庵公祠(教常) 芝英四村义庄街31号 清晚 30 秋房厅 芝英四村秋池里16号 清 31 龙山公祠 芝英六村南市街19号 清晚 32 翰墨厅 芝英六村书院里13号 民国 33 小屋厅 芝英六村书院里11号 34 思文公祠(天房) 芝英七村 清中 35 宪辅公祠(合甲) 芝英七村方塘路26号 民国 36 前褒公祠 芝英七村方塘路28号 清中 37 月邱公祠(信房) 芝英七村方塘路31号 清早 38 尚德公祠(慎房) 芝英七村方塘路49号对面 民国 39 尚本公祠(勤房) 芝英七村灵芝路31、33号 清早 40 渐逵公祠 芝英七村懋勋巷2号 清晚 41 思源公祠(外屋厅) 芝英七村升平巷32号 清早 |
|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20:08:31) |
回复此贴 |
|
42 可生公祠(谋常) 芝英七村天祥路9号 清 43 鱼池厅 芝英七村懋勋巷7号 明 44 如斋公祠(禹四) 芝英八村福泉巷17号 清晚 45 澹泉公祠(中常) 芝英八村灵溪桥附近 清晚 46 端恭公祠(序常) 芝英八村紫霄路24号 清 47 慕颜公祠(新祠堂) 芝英八村紫霄路44号隔壁 民国 48 智房厅 芝英八村上菜园13号 清中 49 前厅 芝英八村灵芝路4号 民国 ■紫霄观 位于芝英八村东南隅,创建于公元536年。永康历史上原有四大道观,延真观、崇道观、菩禅观、紫霄观。紫霄观是永康四大道观之一。北宋进士胡则曾在此读书,并留诗纪念。诗云:绮霞重叠武灵溪,鹫岭相将路不迷。白石洞中人乍到,碧桃花下马频嘶。深倾玉液琴声细,旋煮胡麻月色低。犹恨此身闲未得,好同刘阮灌芝畦。南宋状元陈亮也曾在此读书,观内尚存陈亮撰写的《紫霄观重建记》石碑一方。相传陈亮伏案读书时,有青蛙跳上书桌,陈亮戏称你也要读书,求取功名吗?我给你。就用朱笔在青蛙头上一点。结果观内青蛙头上都有红点,观外青蛙头上没有红点。 ■大宗祠堂(也称芝英应氏大宗祠) 建于公元1522年,现在堂墙尚存。大宗祠堂是用以祭祀迁居芝英初祖和万、巽、恢、惟、庸先祖的场所,其管事会在族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诸如清明祭祀、划田资助学宫义学、纂修省志访核人物、议立社仓、筹建义庄、义会、开创义市、建立文会、创办学校、竞选国大代表、选拔校长镇长保长、成立消防水龙会乃至元宵活动、打更防盗等事宜,都通过大宗祠管事会讨论议决或赞允。合族订有《家规》20条,无论男女老幼以此律己,遇有族人违反家规公德,大宗祠则采取《开大宗祠》的办法予以严肃惩治。大宗祠裁决之案,县衙一般不再更改,故每任县太爷上任后,都要先去芝英拜访大宗祠堂事管会。 ■小宗祠堂(又称仕濂公祠) 建于公元1567年。相传应仕濂公助田4亩作为市基,兴办义市,因应仕濂系祯行二十四,人称“三八公”,为纪念他的兴市功德,定于农历逢三、八为芝英集市,至今已有500多年。 ■思文公祠 1733年建,址在七村天祥路,后曾重建。270多年来,历尽沧桑,经历过较大的破坏就有三次,屡毁屡修。据记载在1647年曾“毁于乱”,疑毁于当时反清复明的义军,被焚后于公元1733年由梧州知府应远公捐俸重修。公元1788年发生“祠灾”……目前七村三委已把其修葺一新,成了村民的娱乐场所。 ■古贻堂 建造于康熙年间,距今已300余年。因年间久远,建筑有特色,2001年已被定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古迹坐落正街63号,坐北朝南,门面由水磨青砖与花砖砌成,称花门。门厅和后厅中间有约七米的大明堂,前后厅的大梁、桁条全都雕有图案。因西厢后檐是正街,所以后檐开成店铺。芝英有名的小麦饼就出自西厢。 ■朝议大夫第 坐落四村,坐北朝南,大门面对正街,大门上方石刻着“大夫第”三个字。相传梧诧公建了“落轿厅”与“前厅”之后,已无财力再建“后堂”,由于梧诧公的门生、同僚、故吏认为梧诧公有五男五女,只“前厅”九间房不够用。所以大家集资为梧诧公建了“后堂”一排五间,左右两厢各三间共十一间。因为“后堂”是门生、同僚、故吏所建,所以不仅木材质量好,建筑也很讲究,一律花槛,楼上的前楣都有挑出的避水层,避水层两板之间又是木条连接,这种构造现在已经很少见。 ■应祖锡故居 曾是芝英老区委办公地址,是当时独一无二的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建筑的外形是中式,而其布局之巧与一般大不相同,实在是西洋味十足。特别是窗户,既是中式花雕,又全用上玻璃,使之更加明亮。(原载2009-06-26《永康日报》)
|
|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20:15:47) |
回复此贴 |
|
台州市路桥区四甲应氏宗祠,2007年重建,入谱12800人. |
|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20:23:27) |
回复此贴 |
|
永嘉县界坑乡盛山应氏宗祠2010年重建 永嘉岩坦镇深龙应氏祠堂2011年建 乐清市雁湖乡丹灶里应氏宗祠
|
|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20:38:17) |
回复此贴 |
|
义乌苏溪镇塘头应氏大宗祠始建于600年前,2005年11月重建,现有古应国文物陈列室. 永康方岩可投应村应氏宗祠 浦江县岩头镇应氏宗祠建于1645年2003年维修完好 兰溪女埠街道(原女埠镇)女埠上街应氏宗祠建于清末现为老年文化宫 兰溪上华街道(张坑乡)路塘村东应氏宗祠,建于光绪28年.民国元年以来,一直办小学,1973年台风刮倒后进,1981年拆建张坑中学 兰溪兰江街道(溪西乡)应家村应氏宗祠,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四合院式结构,中庭四周青石方柱分三层翻角,上雕鹤凤寿星,前后柱及梁上雕各种鸟兽花卉,中庭现已拆去 东阳市三单乡底吉村应氏宗祠,建于明末 东阳市巍山镇应宅村应氏宗祠,建于明末,由大门墙前厅后堂组成,以穿堂相连.
|
|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20:52:18) |
回复此贴 |
|
永康市方岩镇岩后村安国公应氏宗祠.建于南宋,为安国公应才而建,坐北朝南,共三进,两侧有厢房,占地650平方,历代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 缙云新建镇新建五村应氏宗祠.建于民国,现为五村租浴室.其后裔名应时,字雨人.任蒙藏院俭事.应括字,字定一,抗战期间任松沪少将行动队队长,攻取青浦章练塘之役.现台湾少将应旭才为其后 缙云新建镇应刘村应氏宗祠.建于清代,现为老年活动中心. 缙云新建镇葛湖村应氏宗祠,建于清末,现为卫生所. 缙云新碧镇黄碧街应氏宗祠.建于清代,现为粮管所仓库. 缙云新碧镇底凹村应氏宗祠,建于清代现为老年活动中心. 缙云七里乡下余村应氏宗词.建于清代2000年重修. 七里乡三湾村应氏宗祠,建于清代,现倒塌 双溪乡姓潘村应氏宗祠,建于清代,现半边倒坏未修复 缙云仁和应氏宗词建于明万历三十年,毁于太平军战火.同治六年先建店屋七间,十二年再建中厅,光绪初年建左右两厅并夹厢.今废为县人民银行 缙云前路乡(南川)今南弄村应氏宗祠.建于清道光丁酉年.为南弄村,东度金谷村,仙居横溪寅头村,建德市团结镇仇村等应氏裔孙共建.四合院砖木建筑, 永康市西城街道应宅村应氏宗祠.始建宗代(1167年)坐东朝西,三进二井一戏台,占地面积785平方米.明末重修现存建筑 磐安县冷水镇西应村应氏宗祠 双溪乡王庄村应氏宗祠 安文镇胡村应氏宗祠 双溪乡笆下村应氏宗祠 (谢谢缙云应卫强提供资料) |
|
作者:tzlqa05760541 (2012/6/12 20:54:50) |
回复此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