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姓氏来源与迁徙分布

    中华石氏网 2012年10月29日 万家姓


姓氏来源
  石姓的主要来源有:

出自姬性和子姓
  石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卫康叔卫封建立卫国(今河南淇县境内)。传至卫庄公时,庄公有一个爱妾生了个儿子叫州吁,州吁喜欢练武、打仗,庄公任命他为将军。当时卫国有一个贤臣叫公孙碏,字石,人们称他为石碏,是卫康叔六世孙靖伯的孙子,他劝庄公说:“庶子(指州吁,因为他是庄公妾所生,所以叫他庶子)喜欢打仗,又拥有兵权,将来会出乱子的!”卫庄公不听。庄公死后,太子完即位称卫桓公,他即位的第二年,由于弟弟州吁过于骄横、奢侈,桓公便撤了他将军的职位,州吁于是逃往其他诸侯国。十几年之后,州吁率领自己纠集的部属偷偷溜回卫国,与他的心腹石厚(石碏之子)经过密谋,于周恒王元年(公元前719年)在一次宴会上刺杀了卫桓公,州吁自立为君,并拜石厚为大夫。州吁因为自己得王位不正,为转移国人视线,开始对其他诸侯国用兵,他纠集宋、陈、蔡等国以郑伯不孝的罪名讨伐郑国,虽然打了胜仗,卫国上下却还不拥护他。州吁为了取得卫国人的支持,派石厚回家问他的父亲石碏,石碏假意为他们出主意说:“州吁如果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必须得到周天子的接见。”石厚问:“那怎样才能得到周王的接见呢?”卫桓公的母亲是陈国人,陈国对卫桓公被害一直耿耿于怀,石碏打算在陈国除掉州吁,就说:“陈侯同周王关系很好,同卫国的关系也不错,如果州吁亲自去陈国,疏通与陈侯的关系,再让陈侯与周王沟通,周王接见的事一定可以成功。”州吁认为石碏的话很有道理,就与石厚一起携带重礼到陈国去。而石碏却暗中派人给陈国大夫子针送了一封信,信中说:“卫国太小,而我已经老了,没有力量做什么事了,这两个人是杀害卫桓公的凶手,请您将他们抓起来!”于是,州吁和石厚一到陈便被陈桓公抓了起来,不久卫国派人到陈杀了州吁,因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有人主张饶了石厚,被石碏拒绝,并亲自派孺羊肩到陈国杀了石厚,《春秋》中对石碏评价很高,称他为“纯臣”。 石碏的后人以石碏的字为氏,为卫国世卿姬姓石氏的来源。
石姓
出自姬姓,为石碏之后裔。春秋时康叔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被桓公撤去将军之职,出奔国外。十几年后,州吁领着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厚也参与了密谋,被拜为大夫。后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暗中给陈桓公写了一封密信,信上说:"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所以,州吁到陈国后,立即被抓了起来,后来,石碏命人杀州吁、石厚于陈,然后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春秋》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厚的儿子骀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正宗。

  郑国(姬姓)大夫石癸后世子孙称石姓。

  宋国(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后代也都以石为姓。
苗族的石姓
  据《苗族简史》说,湘西苗族有五大姓,其中就有石姓,石姓是苗姓汉化后的姓,来源于原居住地嵩山地区的大石(室)、小石(室)两座山,在苗语中的姓是“仡獾”。苗族石姓内部又分大石、小石,其中大石在苗语中称“獾兜”。 苗族分布区的湖南大庸、泸溪、花垣等县有獾兜墓、獾兜庙等与獾兜有关的地名和文物。

  彝族中的石姓:“罗”在彝语中的意思是石,在古代时候的贵州,有不少称为“罗”的石人部落,这些彝族人民是今天彝族人的祖先,在许多史书中记载有名叫“罗甸国”的石族部落组成的政权, “甸” 在彝语中的意思是坝子。“罗甸”的意思是“石部落居住的坝子”。彝族人名中有“罗”的现象在彝族现实生活中还很多,有些地方直接将“罗”译成汉语的“石”,如云南玉溪专区峨山县美觉乡咱黑拉村彝族共92户,444人,分石、普、方三姓,其中,以石姓人户最多。
鲜卑族乌石兰氏
  鲜卑族乌石兰氏改为石姓:北魏孝文帝元宏在历史上是一位非常开明的君主,他于北魏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亲政,亲政之后,孝文帝深知要使国家兴旺发达,必须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为了加强同南方汉族的联系,他决定将首都从平城迁往洛阳,但这个计划遭到了鲜卑守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由于守旧贵族势力很大,孝文帝不便直接反对,便于太和十七年
石姓
(公元493年)借口进攻南齐,亲自率领步骑兵30万南下,当走到洛阳时,天开始下雨,而且一连下了一个多月,南下攻齐的道路泥泞不堪,人马行走困难,但孝文帝执意继续南下,大臣们极力劝阻,孝文帝便说那必须先把首都迁到洛阳,等待时机攻灭南齐,统一全国,大臣们只好答应。第二年,孝文帝返回都城说服了留在那里的鲜卑贵族将都城迁往洛阳。之后,孝文帝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如以汉族衣服代替鲜卑族衣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等,其中有一项就是改鲜卑姓为汉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姓乌石兰氏改为汉姓石姓。这件事在别的书中也有记载,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中提到韩愈曾为唐代一个名叫石洪的人作墓志,墓志中说:君讳洪,字睿川。他的先人姓乌石兰,九代祖是石猛,跟随拓跋氏进入中原,住在河南,于是将姓中的“乌”与“兰”去掉,改为单姓石。唐书中石洪传也记载他的祖先姓乌石兰,后来改为单姓石。韩愈文中提到的石猛是魏司徒兰陵公,在《文苑英华》卷963《同寇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中说,石猛是晋司徒石苞的后裔,在魏朝作官时赐姓乌石兰氏,这一点与韩愈所作墓志中的说法相反,有人根据这一点来否定韩愈所作墓志内容的真实性,其实石猛是原姓乌石兰还是赐姓乌石兰确实存在争议,但这方面的争议不影响北魏改乌石兰为石姓这一史实的真实性。
羯族的石姓
  羯族的石姓:后赵开国皇帝石勒是中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皇帝,羯族人原来没有姓,如石勒的祖父叫耶奕于,父亲叫乞翼加,石勒年轻时被卖为奴隶,因不堪压迫聚众反抗,从这时起,他才以石为姓,以勒为名,至于他为什么以石为姓则不得而知了。
回族石姓
  回族石姓:据说河北泊镇的回族石姓是元朝丞相脱脱的后代,元朝灭亡前河北泊镇的回族石姓的祖先奉命到南方去征调木材、石料用于建大都(北京)。走到泊镇的时候,元朝已经灭亡,他们就留在了泊镇,用征调来的木材和石料修建了清真寺。他们在遇明军盘察时,就以石为姓。河北泊镇的回族石姓由此而来。回族中的石姓人较早见于史书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官员石处温。
女真族的石姓
  女真族的石姓:女真族中有一个姓叫石盏,后来译为汉姓时就取复姓中的石字作汉姓,元代的剧作家石君宝的姓就是由此而来。
满族的石姓
  满族的石姓:1,明朝时瓜尔佳氏的布哈被明朝政府任命为建州左卫指挥,他的儿子和孙子阿尔松阿和石翰相继继任建州左卫指挥,石翰后来与人结仇,弃官迁居广宁,因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为“石”,2,根据满族古姓“锡克特里氏”改变而来,锡克特里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四大姓氏之一,从女真开始就存在,并把满族的萨满文化延传至今,是我国萨满文化的活化石。
西域归附的少数民族以石为姓
  唐朝时,石国人来到中国居住,以石为姓。据《新唐书》记载,隋唐时,在现在的中亚阿姆、锡尔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政权,九姓自康以下的八姓都是康姓的支庶,康开始时在祁连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境内),九姓均以昭武为氏,史称昭武九姓。居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境内产良马,居民勇猛善战。九姓中的石国也叫柘支、柘折、赭时,在今独联体乌滋别克斯坦的塔仕干一带,国王姓石,都城在柘折城。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年-655年),昭武九姓自愿归附唐朝,石国中的一些人就以石为姓,石姓家族又增添了一支新的成员,他们归附唐帝国以后,将西域的歌舞也带了进来,对唐朝的歌舞起了很大影响,这从乐工中有许多西域少数民族艺术家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著名的西域少数民族艺术家有一个叫石宝山的,就是石国人进入大唐境内后的石国后裔。

赐姓
  宋朝时赐一部分定居中国的犹太人石姓。犹太人从唐朝开始经海路、陆路来中国经商,陆路经波斯、印度沿丝绸之路一直进入中原,海路从浙江、福建逐步进入内地,其人数越来越多,到宋朝时达到顶峰,并向宋王朝进贡,在他们有一次向宋廷进贡西洋布之后,宋朝皇帝说:“归我华夏,遵守祖风,遗留汴梁。”于是,大批犹太人留在了中国,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的犹太人最多。犹太人留在中国后,渐渐地不再仅仅从事商业活动,开始参加军队、担任官职、行医,漫漫渗入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角落,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的姓都由皇帝所赐,在众多的赐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公元1498年)河南犹太人的碑记中记载宋朝时的犹太人共有17个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统计开封犹太人有7大姓,其中也有石姓。这部分石姓犹太人后来融入回族。现在在开封的回族犹太人后裔中也有石姓。
改姓
  历史上有人将自己的姓改为石姓,如娄姓改为石姓,《北齐书》中记载北齐的一位贤明的皇后—神武明皇后娄氏于太宁二年(公元562年)春天忽然发现自己的衣服飘了起来,娄皇后(当时已经是太后了)很惊奇,就去问巫婆,并听从了巫婆的建议,将自己的姓改为石姓。冉姓改为石姓,据史料记载冉闵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原为后赵太祖石虎的养孙,改姓石。晋武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废石遵,立石鉴,第二年废杀石鉴,自立为帝,又改姓冉。张姓改为石姓,据《后赵录》记载,曾有一张姓人的人改名叫石会。

迁徙分布
石姓的播迁
  石姓的播迁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北方石姓是先在河南境内传播开来的,【女真、满族石姓除外。】之后播迁于北方各地,自石石昔大义灭亲得姓之后,他的家族世代在卫国作高官,卫国后来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迁了几次都,石姓人随着卫国都城的迁移而播迁。起初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后来又迁往楚丘(今河南滑县),之后又迁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野王(今河南沁阳)。随着卫国都城的不断变迁,石姓也不断传播开来。秦汉以前,石氏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如春秋时楚国有石奢,郑国有石癸,周有石速。到西汉时,西北地区已有了许多石姓人,西汉的万石君石奋,本来家在河南温县,后来跟随刘邦到了西汉首都长安,石奋一家在西汉时有多人居高官之位,家族声势显赫。此外,《姓氏考略》中称石氏“望出武威、渤海”,“望” 指郡望,郡望是世居某郡而为当地所仰望的意思,可想而知石姓家族在武威郡与渤海郡是一个显赫家族,武威郡于西汉元授二年(前121)设置,治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首府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县),隋朝开皇三年(583)废弃,大业三年(607)重新设置武威郡,唐朝武德初年改为凉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仍改为凉州。渤海郡也是汉代设置的,地域约包括今河北省河间县以东至沧县,北至安次县,南至山东无棣县以内的地方,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县境内)。唐朝人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属山东)、上党(今属山西)、河南(河南洛阳)四处。总而言之,石姓在唐朝时就已经是一个大姓了,而且分布地区很广。唐朝元和年间以前有一部分河南石氏迁徙到虢州(今河南灵宝),之前已有平原石氏徙居广陵(今江苏江都)。根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唐朝初年,有石姓族人从河南固始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进入福建开辟漳州,到五代的时候已发展成为闽南望族。根据石氏族谱载,后唐天成四年(929),石琚从安徽寿县迁徙到福建同安,他的后裔不仅散处福建各地,其中一部分人迁入广东。
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羯族人石勒,于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329年初灭前赵,取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331年称帝,建号建平。石勒死后,由子石弘嗣位。不久,其侄石虎废石弘自立,在位15年。五代时期,有沙陀部人石敬瑭,于936年勾结契丹贵族灭后唐,被契丹册封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历时10年而亡。
唐朝时期
  唐朝时期,西域石国人归附唐朝,石国人归附后都以石为姓,当时归附唐朝的西域少数民族很多,为安置他们,唐朝在关内道的灵(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庆(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银(治所在今陕西省横山东北)、夏(治所在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四州境内设置侨州府102个,安置包括昭武九姓(石姓为昭武九姓之一)在内的西域各族,此外唐朝在灵、夏两个州境内设鲁、丽、塞、含、依、契六个州(史称六胡州)来安置昭武九姓人。唐开元八年(720)石神奴等率众攻陷六州,第二年被唐军平定,开元十一年(723),唐朝将六州废去,将昭武九姓人迁至河南、江淮一带。开元二十六年(738),唐朝设宥州(治所在今内蒙鄂托克旗南)安置昭武九姓人,贞元二年(786),吐蕃进攻唐朝,唐朝又将昭武九姓人迁往云(今山西省大同)、朔(今山西省朔县)二州,昭武九姓人一直从事农业生产,进入中原后很快融入了唐朝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的石姓也在不断的迁徙中发展壮大起来,宋朝编写的〈〈高僧传〉〉中记载了一个名叫神会的僧人就是石国人的后裔,不过到神会时的石国人已很难与中原各族相区别了。
宋、元时期
  宋朝和元朝石姓开始大批南迁,之后在南方各地之间迁徙频繁。浙江分水的石姓据石姓家谱载,始祖名叫石智,从新昌迁居金华。南宋末年,他的后裔为躲避战乱展转迁移至分水二管孙岭下,以后渐渐发展成为浙江大族;江苏如臯石氏家谱记载,他们的始迁祖叫石柱,字季邦,元朝初年从丹徒迁至如臯;江苏金坛的石姓家谱称金坛石姓是是北宋文学家石延年的后裔,石延年祖籍幽州(今河北省涿县),石延年的家在宋城(今安徽省阜阳),后来又在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做光禄大理寺丞和太子中允等官,晚年居住在丹阳花园里,他的十四世后裔中有一个叫石斌伍的从花园迁至金坛鲁庄,成为鲁庄石氏始迁祖;江苏无锡的石姓宗谱记载,始祖名叫石邦彦,始迁叫祖石琏,明代从江阴迁至无锡井亭,这一支石姓的后裔中有一个叫石源清的在近代到上海开办了源昌机器厂,福源、源昌两帽厂及上海市私立进贤小学校;江苏溧水的石氏宗谱记载,这一支的石姓始迁祖是石思贤,宋高宗南渡后,为避战乱隐居在建康的丹阳湖,传了四世,石良庆从丹阳湖迁至溧水黄鹤山,又传了八世,石允通徙居奉安乡梅庄里。

  石姓进入海南的始祖是石秉贵、石秉选,原籍在福建莆田县坎头村,宋朝时进入海南,石秉贵落籍在琼山,石秉选入籍文昌。
明朝时期
  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叫石玉全的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他的后裔子孙中有许多去了台湾,之后又远播海外。 更因明朝开国初期,中原等地因久经战乱,明朝政府从山西等地迁移了大量人口来中原垦荒,一大批石姓人因此又进入中原地区。明清以后,大批石姓人迁居海外。

  客家人一般都有宗祠祠堂,客家人的祠堂内有堂联,客家堂联一般直接用黑漆裱刻在祖祠内的红柱上,与其他民族的姓氏堂联相比较,客家堂联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辞海》对客家的解释是汉族的支系,相传从西晋末年开始,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为战乱而被迫迁至江南,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在江西、福建以及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定居,这部分人被称为客家人,以与当地居民相区别,后来逐渐成为这一部分汉族人的专称,客家人长途迁徙,一路上历尽劳苦,来到南方后由于肥沃的土地早已被人耕种,被迫进入荒山野岭寻求生路,南迁的客家人中有不少中原地区的士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教深,因此中原文化一直在客家人中流传下来,由于这种割不断的文化联系,客家人祖根意识较强,对故土有强烈的思念,这往往反映在他们的堂联中,也有人因此将他们的堂联称做寻根联,如兴宁石氏“万石流衍”家祠堂联的上联是“肇基河南迁基江南建基闽南扩基岭南年近三千历史”下联是“始祖厝公远祖奋公中祖扈公近祖崇公威武万石流衍”,从联中不难看出石姓播迁的基本脉络,从河南到江南,再从江南到福建南部,再由福建南部播迁至岭南,这个脉络是石姓播迁的一个部分,总之,石姓人的播迁,特别是历代向南方迁移形成客家人。


分享按钮>>石氏郡望堂号
>>石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