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文化古迹】难以忘怀的家乡
- 中华弓氏网 2014年5月13日 弓耀文
原平,让人难以念怀的家乡。张村,是哺育我成长的地方。虽然我大半生的时光在外渡过,可我时时刻刻总念着这片以茄子、大蒜之优而誉满滹沱河两岸的村庄。春天,地解河开,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队形归来,晴朗的天空飘着缕缕炊烟,野草劲相钻出地面,蛙鸣蝶舞。夏天,清清的小河流水由西向东流淌,妈妈在河边青石上捶打着衣裳,我一会儿在河里奔跑,抓着蝌蚪,一会儿抠着粘而红的胶泥捏着泥人儿,多么惬意。秋天,院里铺满了豆桔或高梁穗,大家排着一行队,扬着手中的连枷,发出清脆而合拍的响声,当掀去桔杆或高梁穗,露出珍珠般的果实时,仿佛已经嗅到了“炒面”的豆香和那蒸笼里的“鱼鱼”的馥香。冬天,雪花飘着,村里村外一片白茫茫,我在院中央扫出一片空地,撒上一把小米,支上一个倒扣的盆,拉一上根绳,藏在暗处,待那些寻不到食吃的麻雀正叽叽喳喳得意忘形的美餐时,绳子一拉,一群麻雀便成盆中之“囚”了。
孩提时代如蜜般甜,如梦般美,那是因为生我的“土”美,伴我的“弓族”大家庭美,以致数十年来城市的灯红酒绿、五光十争的繁华景致,都难以磨灭早已深深在我心中扎根的家乡的美好回忆。与我同根的伴我渡过美好童年的伙伴、兄弟们,有的已经过早地走了,有的却终难见上一面。见面的同辈族人也都已两鬓斑白,满脸刻就了岁月苍桑。父辈们多数都已作古,只能在南梁上望碑而泣了。
俱往矣,新的一代已像雨后春笋般成长。历史的责任感迫使我不能忘怀弓胜一脉数百年来创业兴族的艰辛,不能忘怀祖辈和故土的养育之恩,不做一件有益于族人的事,总觉得愧对列祖列宗,心总不安。
吾辈无能,无力去各地追根问祖联络族人,也无力去浩如烟海的祖国历代图书资料中寻觅弓族踪影。我曾去山西社科院“中国家谱研究中心”,拜访那里的老教授,但很失望,有关弓氏家族的资料奇缺。不得已,只得将手头收集的零碎族谱资料加以考证整理,汇集保存,以免于继续流轶。
喜获族人大力支持和鼓励,使我兴奋难眠。十七世石柱、三玄、存祥等族人为续谱事跑家窜户,费尽心思;十六世吉贵,十七世耀林、高寿、月英,十八世济世、进才、伟才、济国、永宁……慷慨解囊,为尽善尽美地出版弓氏族谱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完成这一光宗耀祖之“工程”,弓氏列祖列宗可笑眠于“九泉”了。
分享按钮>>【弓氏家谱源流】原平张村新篇
>>【弓氏文化古迹】土美箭伟——原平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