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源流】弓姓探源(一)

    中华弓氏网 2015年2月8日 弓秀定


弓 姓 探 源

弓秀定   2015年2月扬州

写在前面:

      今年夏季,业务清淡,时不时的闲在家中,无所事事可不好,一会变得庸散,二会感到烦闷,加之天气炎热,更加使人心烦意乱。好在我耐得住寂寞,也不想出去闲逛,宅在家中,变成宅男。既然宅了,也要宅的有目标啥。想想今年深有感触的事当属郑州拜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那么多族人,不擅文辞的我,就弓氏还写了几片有感而发的文章 ,所以只要闲下来,就想去了解我们弓姓。也许是天生的原因,特别是远古的,神秘的就越感兴趣,加之本身想象力还算丰富,就想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或摘录下来同大家分享。


姓氏渊源: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古往今来,追根溯源乃是家族之根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根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期,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氏族的称号。而氏则出现于后来的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是古代贵族标志和宗族系统的称号。

     在原始的奴隶社会时期,姓与氏是既关系密切,又用途不同的两个标志。人立姓以别于族群、以别于禽兽;氏则用来区别贵贱。正如《通志·氏族略序》所记载,“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左传·隐公八年》中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祚之土,而命之氏。”其大意为:帝王立功德之人为诸侯,据其出生血统赐予姓,分封土地,并具地以命氏。可见姓重血统,氏重地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奴隶社会逐渐被封建社会所代替,特别是自秦汉以后,中华一统,封建社会制度的确立,姓与氏便开始合二为一,混合使用。在后来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姓氏早已突破与每个人的姓名相关,单纯标志着人种遗传的范畴,它更深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弓姓漫话

      弓姓,宋朝《百家姓》排名224位,公元2007年人口普查排名三百名以后,2013年出版的《中国四百大姓》,根据公安部下属身份证管理研究部门(2008-2010年)的人口数据统计 ,弓姓人口没有超过八万,未被收录, 属稀少姓氏。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四川、内蒙古、北京、东北三省、江苏一带比较集中,甘肃、广东、江西、福建、湖北、云南有少量分布。

     目前通用的资料显示弓姓渊源有八种,但主要有两个出处:

     一:挥公,姬姓,挥公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少昊之子),古往今来说法不一,距今已有4600多年,无法考证。仅存的我国第一部研究姓氏的著作《世本》中,是这样记载的:“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姓张氏。”该书成于战国或秦初,大约在公元前230年左右。说挥公,黄帝之子,主管职掌弓矢制造,封弓正(官职),子孙以官职为姓,赐姓张,古代“矤”读(涨),应是矤逐渐演变成张。而唐·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日: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说挥公是黄帝儿子少昊的第五个儿子,不管怎么说以官职赐张姓是不容置疑的。说是弓姓的始祖,是在清-王仁俊所辑之《姓氏考略》表述为:“黄帝子挥,始造弓矢,受封于张,其后遂为弓氏和张氏。”此时相隔黄帝也有4000多年了,也只是传说而无史料,再说张姓现在全世界有近一亿人口,而弓姓只有区区七万多人口,悬殊之大。张姓渊源多而广,说是弓、张同源同祖,未免强求,也无法考证。都是黄帝子孙,姬姓,倒是事实。


      二:叔弓(?-前527年),姬姓,子叔氏,名弓,谥敬,周朝鲁国人,鲁国卿大夫,鲁文公的玄孙,叔肸的曾孙、子叔声伯(公孙婴齐)之孙、叔老之子。唐-林宝《元和姓纂》引《世本》称“惠伯叔肸,且其子公孙婴齐已为卿,见于经,婴齐生叔老子叔,子叔老生叔弓,叔弓生辄及鞅,辄生诣,亦俱见于经,则其人有谥,其子孙世世为卿可知矣,叔肸或非不仕。”意思说:“叔肸的子孙世代为卿,并都有记载,那叔肸肯定也是卿了。”从而我们可以认知了子叔氏家族的排辈。公孙婴齐是鲁国子叔氏【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后才有。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宗主,通常我们就认为是弓姓始祖,是不对的,一定要区分开来。现今《弓氏家谱》关于弓姓考证当数先祖郑州人弓嵩保,他在1869年《拟弓氏谱序》中写道:“予家得姓自鲁文公之庶子宣公之弟叔肸其后为子叔氏三传至叔弓承为弓氏”。三传至叔弓承为弓氏即到第三代叔弓以后子孙以弓为氏。从我目前掌握的家谱记叙也都认为是叔弓的后代,叔弓为始祖还是可靠的,毕竟史料详实,有据可考。东汉的《风俗通姓氏篇》【作者,应劭(约153—196年)】“弓氏,鲁大夫叔弓之后,汉有光禄勋弓祉”。这也是最早详细介绍弓氏的碟谱,相距最早有史料记载的弓氏祖先弓祉250年左右,相信作者是进行过考证的。弓祉,太原人,是当时的望族,影响应是特别大,加之官至光禄勋【官名,九卿。总管宫殿内一切事物,发展成为皇帝的顾问参议、宿卫侍从以及传达招待等官员的宫内总管。居于禁中,接近皇帝,地位十分重要。属官多,机构庞大,其属官职位也很高。汉初沿用此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光禄勋】,地位显赫,那时一定有所相传。查阅了大量关于姓氏的碟谱,大多都认为弓氏叔弓之后,这也是我认为始祖叔弓的依据


      少数民族弓姓,从目前掌握的弓氏现代人物资料来看,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资料记载:

      一、蒙古族宫固如徳氏、瑙木沁氏、失宝赤氏,在明时期即冠汉姓为宫氏、孔氏、弓氏、龚氏等;

      二、满族伯力氏,亦称巴拉氏、巴哩氏,满语为Bari Hala,汉义为“弓”、“豌豆”,世居哲鲁(今黑龙江下游地区)、库叶(今俄罗斯库叶岛),以及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蒙古族、赫哲族、费雅喀奇勒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博氏、力氏、弓氏等。

      三、朝鲜族弓氏起源比较早,据朝鲜的一些资料提供的情况看,箕子本来是殷朝的贤臣,他亲眼看到殷朝被周武王所灭,觉得“忠臣不事二主”,就与几位仁人志士离开中国的中原,避难到朝鲜半岛,并建立了箕子朝鲜。当时,与箕子一起到朝鲜半岛,帮助箕子一起建立箕子朝鲜的功臣还有南宫修、景汝松、琴应、康候、鲁启、弓钦等人。他们都与箕子一起定居在朝鲜。后来,他们也就各自成为朝鲜族的南宫氏、景氏、琴氏、康氏、鲁氏、弓氏的始祖。


始祖叔弓:


周公


伯禽

      确定叔弓是我们的始祖后,就要来梳理一下叔弓的前世来生,叔弓出生于鲁国。鲁国(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256年)是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侯爵,也称鲁侯,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后。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周公东征打败了伙同武庚叛乱的殷商旧属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前1042年在其中的奄国故土建立鲁国。赐许多文物典籍及主管官员,使鲁国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据点。

      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到前249年被楚国所灭,历时800年左右。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小部分。

      周公名叫姬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00年),也称叔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华夏族(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公一生的功绩《尚书.大传》概括为:1、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2、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孔子推崇周公,向往周公的事业,盛赞周公之才,赞叹“周公之才之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孟子首称周公为“古圣人”,将周公与孔子并论,足见尊崇之甚。荀子以周公为大儒,在《儒效》篇中赞颂了周公的德才。汉朝的刘歆、王莽将《周官》改名《周礼》,认为是周公所作,是其致西周于太平盛世之业绩,将周公的地位驾于孔子之上。唐朝的韩愈为辟佛老之说,大力宣扬儒家道统,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统序。

      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是高岸的君子。周礼是周公修订的,子循父道,以礼治国,对鲁公伯禽来说,那是一种必然。伯禽在鲁,全力推行周礼。后世子孙,亦不遗余力。于是乎,茫茫神州,千百诸侯,鲁成了礼治的样板。及至春秋,礼崩乐坏,周礼趋于冰消瓦解。当此之时,独鲁坚持礼治,令万邦瞩目。外地人至鲁,不去观看礼乐典籍,就不算真正到过鲁国。公元前540年春。鲁国都城曲阜。韩宣子奉晋君之命来访向鲁昭公通报了晋国的情况。然后,慕名去观览鲁国的礼乐典籍,不禁叹为观止:“周礼都在鲁国了!”于是,泰沂山地西南脚下,洙泗流淌而过的这一方水土,成了礼治的最后保留地。

      鲁国先后出现过史学开山鼻祖左丘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以孝著称,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的孔子的弟子曾子;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为“祖师”鲁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等等大家。

      叔弓大概生于公元前580年左右,高祖父鲁文公,曾祖父叔肸,祖父公孙婴齐,父亲叔老,这里我们要说说的是曾祖父叔肸,据《左传·成公十一年》说“声伯(公孙婴齐)之母不聘”。意思是没有经过正规的媒聘之礼,也就是说声伯的父亲与母亲完全背离了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偷偷地私下里就同居了。按照古代的婚姻制度,像叔肸这样地位显赫的人,必须由朝廷出面向其他异姓诸侯国提亲,并通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所谓的“六礼”方能明媒正娶,但是叔肸却违背礼制与一个不知姓名、不知国籍的女子私定了终身。对于叔肸的“大逆不道”,其嫂子也就是 鲁宣公的妻子穆姜很是恼怒,她怎么都不愿接受这段婚姻,她说:“吾不以妾为姒。”意思是我不能与这样的女人成为妯娌。长嫂为母,穆姜不仅是国君夫人,其家族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所以,那个女人被赶出了家门,不久叔肸就在忧郁之中死去。,叔肸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不拘束缚,今天看来是无所谓的,可那时候的叔肸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历史上更有记载叔肸颇有臣节,蔑视东门襄仲废嫡立庶(东门襄仲出生鲁国公族,担任着鲁国要职。鲁文公在位期间,与文公宠姬敬嬴关系密切,敬嬴请求东门襄仲立自己所生的公子馁为储君),故与当权派持不合作态度,宁织履而食,亦终身不食宣公之俸禄。

      祖父公孙婴齐一生深明大义,不谋私利,忠厚仁德,谦逊谨慎。 《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七月,公会尹武公及诸侯伐郑。将行,姜又命公如初。公又申守而行。诸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次于督扬,不敢过郑。子叔声伯使叔孙豹请逆于晋师。为食于郑郊。师逆以至。声伯四日不食以待之,食使者而后食。】意思是,公元前575年七月,鲁成公会合尹武公和诸侯讨伐郑国。子叔声伯派叔孙豹请求晋军前去迎接鲁军,又在郑国在郑国郊外为晋军准备饭食,四天没有进食而等着他们,直到晋国的使者吃了饭以后自己才吃。《国语·鲁语上》中记载:【子叔声伯如晋谢季文子,郤犨欲予之邑,弗受也。归,鲍国谓之曰:“子何辞苦成叔之邑,欲信让耶,抑知其不可乎?”对曰:“吾闻之,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夫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日矣。譬之如疾,余恐易焉。苦成氏有三亡:少德而多宠,位下而欲上政,无大功而欲大禄,皆怨府也。其君骄而多私,胜敌而归,必立新家。立新家,不因民不能去旧;因民,非多怨民无所始。为怨三府,可谓多矣。其身之不能定,焉能予人之邑!”鲍国曰:“我信不若子,若鲍氏有衅,吾不图矣。今子图远以让邑,必常立矣。”】说:子叔声伯回国后,施氏的家宰鲍国问他为什么不要郤犨许诺的封邑。子叔声伯告诉鲍国,承受国家的压力必须有德行,郤犨插手晋、鲁两个国家的事务却又没有很高的德行,过不了多久就要垮台。郤犨有三个败亡的原因:缺少德行却多受晋君宠爱,地位不高却想干预国政,没有大功却要丰厚的俸禄,这些都会招来对他的怨恨,他自身都不能保全,怎么请求封给别人城邑。鲍国自愧不如,认为子叔声伯一定会保持住稳固的地位。通过这两个事件更能反应出公孙婴齐具有敏捷的思维,锐利的眼光,看透了事情的一切本质,以国家为重,为他人而忧的良好品行。

      叔弓,姬姓,子叔氏,名弓,生于公元前580年左右的鲁国,和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应是同时代人,曾多次出使列国,成绩显著。公元前527年二月十五,叔弓主持祭祀时,突然去世。

      鲁国承袭西周王位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形成了相应的等级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诸侯之嫡长子为诸侯,其他的就去当大夫,大夫的嫡长子为大夫,其他的当士,士的嫡长子当士,其他的成为庶民,所以叔弓家世代为卿大夫。有史料资料记载的叔肸家族世代为大夫近二百年,共传八代。


叔弓典迹:

出处《春秋左传》:

      叔弓聘于晋,报宣子也。晋侯使郊劳,辞曰:“寡君使弓来继旧好,固曰‘女无敢为宾’,彻命于执事,敝邑弘矣,敢辱郊使?请辞。”致馆,辞曰:“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叔向曰:“子叔子知礼哉!吾闻之曰:‘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

白话:

      叔弓到晋国聘问,这是为了回报韩宣子前来聘问的缘故。晋平公派人在郊外慰劳,叔弓辞谢说:“寡君派弓前来重修过去的友好,坚持说‘你不能作为宾客’,只要把命令上达给执事,敝邑就大有光彩了,岂敢烦劳郊使?请允许辞谢。”请他住宾馆,叔弓辞谢说:“寡君命令下臣前来重修过去的友好,友好结合,使命完成,这就是下臣的福禄了。岂敢住进宏大的宾馆!”叔向说:“子叔子懂得礼啊!我听说:‘忠信是礼的容器,卑让是礼的根本。’言辞不忘记国家,这是忠信。先国家后自己,这是卑让。《诗》说:‘不要滥用威仪,以亲近有德的人。’先生已经接近贤德了。”

延伸:

      鲁国使者叔弓出使晋国,受到晋国超规格的接待与奖励。而叔弓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不敢接受强晋的奖励与接待,从而受到了晋人的肯定与他人的赞叹。被视之为“知礼”。

      但这则故事所表现“知礼”,似乎是国难出忠臣、家贫出孝子的意思。鲁国受到齐、晋的强大政治军事压力,弱国无外交,这是政治现实。弱国出使不敢用丝毫的闪失,卑让是使者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如果在行为中表现出忠于国家,那就是具备一定政治素质卿大夫。而弱国出使强国,所能做到的就是要选拨一位称职的使者。

     忠信、卑让,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作为一个弱国的使者,能做到了,也算是“知礼”。

     真正“知礼”,却有更高的政治要求。


春秋鲁国大家:

       1、(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相传《左传》为其所著,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4、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 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5、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6、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鲁国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有一天,公仪休正和他的学生交谈,有人送来两条鲜活的大鲤鱼,公仪休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现在有人送鱼来,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答道:"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反国家的法律,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公仪休的这番话朴实直白,却发人深省。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公仪休便是楷模。
   7、鲍叔牙(生卒不详) 鲁国平阳(今新泰市汶南镇鲍庄)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称。
   8、颜子(前521~前490)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最赏识的弟子。名回,字子渊,品行卓冠群科。早卒,孔子极悲恸。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复圣”。
   9、鲁班公输氏,名般,亦作班、盘,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建筑工匠,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为“祖师”。
  10、公冶长(前519-前470),公冶氏,名长,字子长、子芝。汉族,春秋时齐国人,一说鲁国人。今山东诸城贾悦镇近贤村(原名公冶长村)人,孔子的女婿。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国国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

      11、墨子是战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木石)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前479年—前381年以内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家在当时影响很大,《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可知战国之世,墨家属显学。《墨子》一书中体现的墨子的思想在后世仍具有一定影响,广为流传的《千字文》中便记载了出自《墨子·所染》的“墨悲丝染”的故事。

      12、少正卯(?-前498)春秋时鲁国人,法家的先驱。姓少正,名卯。一说少正是官名。曾任大夫。他聚徒讲学,主张革新,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反对没落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影响很大。孔丘的学生除颜回外都曾多次到他那听讲。


礼治鲁国:

      鲁国的“尊尊而亲亲”治国方针,正是礼治。“尊尊”,就是尊敬应尊敬的人,讲的是尊卑贵贱有序;“亲亲”,即亲爱应亲爱的人,讲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之类的伦理道德。“尊尊而亲亲”是礼治的另一种说法。

      周礼是周公姬旦修订的,子循父道,以礼治国,对伯禽来说,那是一种必然。伯禽在鲁,全力推行周礼。后世子孙,亦不遗余力。于是乎,茫茫神州,千百诸侯,鲁成了礼治的样板。及至春秋,礼崩乐坏,周礼趋于冰消瓦解。当此之时,独鲁坚持礼治,令万邦瞩目。外地人至鲁,不去观看礼乐典籍,就不算真正到过鲁国。

      公元前540年春。鲁国都城曲阜。韩宣子奉晋君之命来访向鲁昭公通报了晋国的情况。然后,慕名去观览鲁国的礼乐典籍,不禁叹为观止:“周礼都在鲁国了!”

     于是,泰沂山地西南脚下,洙泗流淌而过的这一方水土,成了礼治的最后保留地。

     与礼治相呼应的,是经济上的男耕女织。鲁地处内陆,没有齐国那样发展海上捕捞、煮海水为盐的条件。但鲁地土壤肥沃,洙、泗足资灌溉。再者,重稼穑尚耕织,也是姬周人的传统。在传统与自然条件的双重驱动下,鲁人男耕种,女纺织,走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商业活动也是有的,但开国三四百年间,一直微不足道。自春秋中叶以后,行商坐贾才渐渐多了起来。不过,直到社稷倾覆,鲁国的商业也未能在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与齐相比,更是黯然失色。齐国各种样式的刀币,迄今仍在大量出土。而鲁国是否铸过货币,至今仍令人怀疑。

     这是以礼治国必然态势。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如此,联结人际关系的,就只有礼这一条纽带了。否则,像齐国那样,工商立国,粜籴买卖,逐利赚钱,礼义势必要淹没于“铜臭”之中。
     礼治与耕织,成功地塑造了“道德型”的鲁人。

中华弓氏网--弘扬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
>>【弓氏源流】弓姓探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