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西寿阳县后掌村弓氏

    中华弓氏网 2015年6月10日 弓有芳


探访后掌弓氏

弓有芳

山西寿阳人,作家、历史文化学者、弓氏文化研究专家。

      南燕竹后掌村是我很早就关注和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分布有我们一支弓姓宗亲。当然我尚未清楚这一支弓姓是何时落籍后掌,又是由何处迁徙来的?由于有这些疑问,加之迁徙到东北凌源、建昌一带的弓姓宗亲们也一直希望搞清楚他们与后掌村的关系。因此带着以振凡为代表的东北宗亲的希冀,今年5月17日,我与县城的弓建华君相偕出发后掌村。这里我要稍作一点说明,         弓建华君是晚清至民国年间的寿阳文化名人、栲栳湾村弓彤先生的曾孙,我是去年在探访弓彤先生足迹时才与建华君结识的。
     后掌村位于寿阳县南燕竹镇的极西南,在风神山东麓。村南有一条小河,由西向东,经于家庄、赵巷头、李家庄、赵庄、韩庄、刘黄门、吴家崖底、峪口,直接汇入寿水。后掌村由七个小自然村组成,集体化时期,按七个小自然村分别各建一个生产小队,共有七个队。按寿阳方言俗语的发音,这七个队分别这样称呼:弓庵黑(三队)弓姓居住;五桥儿(二队)弓姓居住;阎庵岔(一队)张姓居住;韩黑(四队)韩姓居住; 王庵黑(五队)王姓居住;赵庵黑(六队)赵姓陈姓居住;小庄上(七队)赵姓居住。七个小村只有两个村有弓姓。
     这里共用了四个“黑”,但读音发声为上声,意思是指里面,如弓庵黑,意思是弓家里头,也就是说姓弓的人家住在这里头。
     后掌村如今总人口只有367人了,最多的时候曾经有800多人。这367人中弓姓只有100来人30多户。

      早年间后掌村是一个很闭塞的村子,地居偏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属于穷乡僻壤之地。历史上后掌村有很多弓姓族人迁徙到东北,也就是因为这里的生存环境太差,人们都太穷困了,实在是难以发展,才背井离乡走了的。建国后这里的交通有了改善,农村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公交车直通了后掌,每天从早到晚有四趟车从县城来到后掌,真是太方便了。在农村中,只要公路交通好,就一切都好了。后掌村的农民,家家户户都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了。
      在后掌村里,我们见到了宗亲弓忠义先生。他们两口子搭早工刚刚从地里回来就接待我们。弓忠义是一位性格开朗、真诚豪爽的汉子,他的妻子宋润娥热情好客、落落大方。我们说明来意后,才一落坐,弓忠义就将他保存多年的《弓氏宗卷》和《弓氏家谱》抱了出来。宗卷是宣纸抄写的,家谱则是布质的。

      我们先没有急于翻看宗卷和家谱。稍作问讯后,我们决定先去弓振凡宗亲魂牵梦绕的小瓜地沟。我们随忠义来到村南,过了小河,在一片开阔地的南面就是郁郁葱葱的小瓜地沟,原来小瓜地沟并不远。小瓜地沟是村南的一道沟壑,它坐南向北,沟不甚深,但沟口很宽。沟的东西两面是高高厚厚的土崖,两面崖壁上都凿有窑洞,是为当年弓姓始祖初来时开凿的居所。西面的窑洞已被坍落的崖土掩埋,弓忠义说,前十来年时还能看到窑洞顶部的圆圈,如今则全埋住了。东面的崖壁上还能看到一个窑洞,尚完好无损。但窑洞以下距地面较高,因为下面是被雨水冲刷的沟渠,因几百年来在不断地冲刷,沟渠越来越深,现在距窑洞已有丈把高了,山河改变竟有如此的威力。在此逗留了一阵后,我们又返回家中坐上了忠义的小拖拉机,向村东的高地出发。
      在一块地名叫“坡墓儿”的耕地中,我们看到了一块埋在土中只露个碑头的石碑,那是后掌弓氏的一块墓碑。弓忠义说这地方早年间也叫“松树湾”,因为过去是弓氏家的墓地,栽有松树。但后来因为近处有个叫“登山底”的地名,因此大家称这儿也叫登山底了。弓忠义用铁锹将碑周围的土铲开,碑的上半部露了出来。正面额部是“永锡尔类”四字,边题“乾隆三十六年岁次辛卯中吕”等字样,是为立石时间,中题“清故先祖弓翁讳省妣宋氏傅氏”字样,应为墓主人夫妻合葬之碑。落款以下的字,土埋着看不到。碑背面额部题“琴莪庭”三字,以下是“弓氏碑记”,碑文因光线太暗看不清,只依稀看见有“松树九株”等字样,可证此处称松树湾是名实相符。因碑在耕地中央,玉米苗已三寸多高,因怕毁坏人家青苗,因而将原土埋回,言定秋后将碑挖出拓片。在下午翻看宗卷时得知墓主人弓省是后掌村弓姓八世祖,于乾隆三十六年去世。
      我们在返回的途中,经过一个叫“观音堂”的地方,弓忠义说,这里的高处就是后掌弓氏的祖坟,原来叫观音堂,后来又改叫“山映堂”了。我说为什么叫“观音堂”,是不是应该有个观音堂,弓忠义说可能古时候有,但他没见过。祖坟分为两处,南面稍低一点的地方是最早的古坟地,北面最高的地方可能是后来的。弓忠义说他小时候参加过清明会子。在南面坟地做会子,然后才到北面高处吃小茶食。不幸的是,弓氏祖坟于“文革”中全部被摊平成了耕地,根本没有迁葬,现在弓家后人都找不见祖宗的葬埋位置了。
      时近中午时,我们才回到了弓忠义家中。女主人和他女儿瑞芳为我们做下丰盛的午餐。我利用休息时间将《弓氏宗卷》全部予以拍摄,又将家谱展开在客庭里也拍了照。家谱很大,宽有2.55米,高为2.98米,家谱最上方是始祖弓祉,以下是弓祉所生四子:汉武、良武、辉武、光武的名字。再以下字迹脱色,模糊不辩了。这与宗卷记载有点不同。宗卷的第一世为高祖弓志清,第二世为曾祖翁弓绩和弓党 ,第三世为祖翁时义、时学、时举、时保、时倦,在时倦名字旁有小注:“第三世时倦爷来后掌村栖落”,第四世为祖父福、裕、虎、龙、篪 、祚、祉。但四世以上都属于追记的性质,也就是说只追记了上述四世的名讳,他们的后人则一概不录。宗卷实际上是从第五世开始的,在开始录第五世的前面,有一行字“时倦爷生祖父讳弓祉、张氏之位,生四子:长子汉武,次子良武,三子辉武,四子光武。”这一行中的“祉”就算是家谱上登录的始祖了。以下只录汉武、良武、辉武、光武兄弟四人的后人。因此,宗卷与家谱是一致的,只不过在宗卷上追记了时倦以上三世的名讳,至于其传承情况则不属于登录的范围,因为他们只登录来到后掌村芳籍的这一支系,其余的则应是在哪里落籍则在哪里建谱登录。

     后掌村《弓氏宗卷》和家谱的发现,为寿阳弓氏一族历史上分散迁徙各地的脉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后掌村的《弓氏宗卷》也是目前现存的寿阳弓氏宗族中最为完整的一部家族宗卷。后掌村家谱中的始祖弓祉的生活年代,估计约在明中叶以后的嘉靖晚期,即公元1560年前后。从弓祉的生活年代加上他在宗卷中追记的前三代推断,后掌村这一支弓氏,从县城中迁徙时也应是在明景泰元年前后,即公元1450年。但他们的迁徙地不知何处,当他们迁徙后经过三代以后,第四世弓祉这一支系不知是什么原因,再次迁徙到了后掌的小瓜地沟落籍,此时他父亲弓时倦年纪已然到了耄耋之年了,已经不再掌管家事了。这个时候也正是明代嘉靖四十年前后。而到了八世祖弓省去世的这一年,则已经是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10)了。
     后掌村《弓氏宗卷》从弓祉以下和他们的家谱是一致的。宗卷中弓祉以上三代先祖只是在宗卷中追记,因为家谱只记录后掌村的弓氏传承,未到后掌村著籍的一概不录,但仍在宗卷中追记,以便让后辈知道来龙去脉。这一做法,的确是高明之至。我没见过段王村弓氏的宗卷是否也进行了追记,因段王宗卷久已失传,己不得而知了。仅就段王村家谱的登录情况来看,一是十五世以下登录不全,也极不规范,以致于到后来虽有名讳却无法弄清传承接续关系,这与后掌村弓氏宗卷的质量是难以比肩的。
     寿阳弓氏族历来起名字有个规矩,就是一代双名一代单名,大都是这样起名的,后掌村弓氏也是如此。但是,到了现代以后,这一规矩就大都改变了。从后掌村宗卷看,第一代为双名,第二代为单名,以后的三、五、七、九、十一代都是双名,四、六、八、十代都是单名。十二代本该是单名,但仍起双名,以后就一直用双名了。这一现象在寿阳很普遍。
      后掌村弓氏,数百年来人口发展并不可观,时至今日,弓姓人口才仅仅一百多人,这是何故?我们检查宗卷时发现,后掌弓氏从第八代起就有族人迁徙到口外(即东北),第九世和第十世迁徙的人口就更多了。宗卷记载,第九世人口66人,但当时迁徙口外的(包括下一代)就有29人。这些外迁者大都定居口外,不回后掌了。十世迁走人更多,到十一世十二世时仍有人迁徙口外。
      迁徙口外的人,宗卷上大都记载着到了口外,或是北口、北口外,东口、东口外。有少数记载的具体一些,如有敖尔汉龙台、四楞公、黑山科西沟、独石沟、北口外高庙上等等。这些情况说明了两点,一是后掌村当时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生存环境的确是很不好的,因此他们非走不行;二是说明凡能迁徙走了的人,大都是相对年轻力壮,有一定生活能力,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精明强干”之人才能外出,剩下来的就大都是老弱残废,妇孺之流,无能为力之人,这些人既不能出走,留下来则更难能生存,这种情况下,人口还会有什么发展呢?难怪数百年来后掌村弓姓人口出现了越来越少的情况。这就是后掌村弓姓人口发展极度缓慢的原因

弓忠义夫妇

 

中华弓氏网--弘扬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侯氏文化古迹】郑板桥与临海“老弟”侯嘉璠
>>【弓氏家谱源流】陕西吴堡弓氏家族变迁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