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文化古迹】寿阳历史上一段凄苦的经历

    中华弓氏网 2015年8月26日 弓有芳


寿阳历史上一段凄苦的经历

弓有芳




导语:

      寿阳历史上有这样一段凄苦的经历,是那个特殊时代造成的,它是一种社会动荡,也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在我们山西,类似于寿阳的这种情况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但寿阳当时大迁徙的时候是全部去了大陵了,而140多年后回归寿阳时,是不是都回来了,不知道。我想,不可能都回来的。去了140多年了,已经五六代人了,有办法的、有本事的,很快就能回来,但很多穷苦人就有问题,不能说走就走,总得慢慢来,有的甚至就回不来了。其实,在哪儿生活也一样,哪儿还不是个黄土埋人?这样说来,文水县中就会有不少寿阳人流落在那里,慢慢的就成了文水人了,融合的没有一点痕迹了。现在的文水县中,有不少村名,与寿阳的村名一样,这都不是偶然的。

     说到这里,我要说说文水弓姓和我们寿阳弓姓了。我知道文水有不少弓姓,大约有1500人左右吧。文水弓姓与寿阳弓姓在传承上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像受阳迁徙大陵这样的因果关系?我是不知道、也不敢乱说的。这样的社会现象,是需要我们去艰辛的探索,反复的认真的去研究的。

      最近在我在我们的乡刊《寿阳家》上发了一篇《寿阳历史上一段凄苦的经历》的文章,记述了受阳迁徙大陵的这段古事,今转给我们族中,望能对研究我弓姓历史有所帮助。




正文:

      在寿阳县的历史上,曾经有三千户居民被迫迁徙到一个叫做大陵的地方生活,时间长达一百四十多年,这是一千五百六十六年前的事了。那时候的三千余户居民,等于是寿阳全县所有老百姓的一个总和啊,而绵延一百四十多年的时间,则是三千户居民们繁衍了五六代人所用的一个时间长度。那个叫做大陵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文水县。文水这个县名,是隋朝开皇十年,我们重回故土的时候,大陵才改称文水的,它也曾经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啊!然而,当年老百姓们听到迁徙大陵的命令时,那该是多么的惊慌,多么的恐怖,而又多么的无助啊!这一大迁徙事件,对于老百姓而言,可以说是一次特大的劫难。在这次事件中,寿阳的父老乡亲们不得不离乡背井,艰难跋涉;不得不扶老携幼,流离转徙。房屋、土地、祖茔、宗庙,一切的一切,顷刻间就要从眼前消失。飞灾横祸,噩耗无情。走吧,上路吧。他们只能带一点衣被和干粮,此外就差不多只能是净身出户了。等待他们的,只有雨沐风餐,前路茫茫;只有雪窑冰天,泪干肠断。他们究竟忍受了多少苦难,有多少悲残故事,任谁也说不清了。




请看史料中记载的这些史实吧:

     《中国历史大辞典》中记载有“受阳县,西晋初分榆次县置,治今寿阳县西。卢湛(285~351)《征艰赋》“历受阳而总辔”、《水经注洞过水注引》即此。隋开皇十年(590)复置。治今山西寿阳县,属并州。大业时属太原郡。唐武德中为受州治。贞观十一年(637)改为寿阳县。”《永乐大典》引《后魏风土记》称“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迁山戎外出,徙寿(受)阳之民三千户于大陵城南十里,置寿(受)阳县,属太原郡,谓之西寿(受)阳”。

     《永乐大典》引用该书时直接称寿阳,而不称受阳,是改用当时的现用名称。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当寿阳迁到大陵城南之后的一百四十多年间,以至到后来恢复原建制这段时间的史料中多见有东西寿阳之称谓,如交城县西北二十里的永宁寺碑称交城县是“隋隶属西寿阳,唐改寿阳为文水”。又如《周书.武帝纪》中称“建德六年十二月己未,东寿阳土人反,率众五千袭并州城”。这种所谓东西寿阳的建置事实上并不存在,只是后世人们为了方便区分方位而出现的称谓。

      我们再来看看唐朝的地理方志《元和郡县图志》。在本书的“寿阳县”条下记载着“寿阳县,本汉榆次县地,西晋于此置受阳县,属乐平郡,永嘉后省。晋末山戎内侵,后魏太武帝迁戎外出,徙受阳之户于大陵城南,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590)改受阳为文水县,又于受阳故城别置受阳县,属并州……,贞观十一年(637)更名寿阳”。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不仅《元和郡县图志》上这样说,在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地理典籍《晋太康三年地志(记)》和《水经注》以及卢湛的《征艰赋》等典籍中,寿阳都是作为受阳而记载的,这些典籍的完成年代都与西晋太康初年建县的时间是很近的。特别是《晋太康三年地志(记)》是基本与建县同时进行的。这部地志中说“乐平郡有受阳县”:(这部地志为晋太康三年成书,毕沅认为是晋初著名舆地学者裴秀所作。原书己佚,有清代辑本,不分卷)。卢湛的《征艰赋》中有“历受阳而总辔”: 卢湛是西晋的大文学家。《水经注》中“洞过水”条下有“黑水东流南屈,经受阳县故城东”的记载:《魏书•地形志》中也作“受阳县”。上述诸书的成书时间都远在《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之前,可见《元和郡县图志》编撰时是会以这些图书做为蓝本、做为内核的,它们是有传承关系的。

      当历史发展到隋朝开皇年间时,汉人政权得到了巩固,拨乱反正被提上了日程,力行汉化、恢复原建制的条件已经成熟。隋王朝在文帝杨坚的主政之下果断行事,汉文化开始复兴,一些侨置的州郡县开始了归流。开皇十年,改大陵的受阳为文水县,又将受阳故县恢复为受阳县,我们又重归故土,终于要重建家园了。但此时仍是百废待举,大家的心情和精力都在“重建”上,还没有心思考虑“受阳”这个县名究竟好不好,能不能改的问题。又过了四十多年,进入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大家都认为“受阳”这个县名该改一改了,改什么呀,有人提议说不要大改,改一个受字就行了,就叫寿阳吧,寿受谐音,移花接木好接受。贞观十一年,在李世民皇帝的主持下,才将我们的受阳县正式更名为寿阳县。这个寿字改得好啊,寿字吉祥,寓意长寿。受阳改寿阳,这本是一件非常美的美意呀,美意延年,谁不愿意改呢?直到改了以后的若干年,人们甚至在整理史料、编纂图书时都不想把“受阳”这个词加在寿阳县的名头上,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有的史料中本该是受阳的地方却也写成了寿阳,甚至在同一著作中往往有寿受互用的情况。弄得有些人就语焉不详地说是“历来寿受互用”,这实在是不负责任了。因此我们希望,不,我们必须申明,绝对不要把唐贞观十一年以前的受阳写成寿阳了,绝对不要!

      按寿阳于西晋太康初年建受阳县,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时迁徙大陵,在这168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县名是受阳县。那么从隋朝开皇十年到唐朝贞观十一年更名寿阳时,这期间的47年,我们同样是叫受阳而不称寿阳。这两个时段加起来总共有216年我县只称受阳而不称寿阳。如果把迁到大陵的142年也加进来的话,我们县称受阳的历史就是358年了。总起来说,就是从西晋太康元年(280~281)建立受阳县起,至唐朝贞观十一年(637)止,这358年间,我县一直是称受阳而不叫寿阳的。这些都有典籍史料做证,是有案可查的。返回来我们再说这迁徙到大陵的142年间的事。一说到大陵,我们内心中总是有一些纠结。

     大陵是寿阳人永世难以忘却的一种心痛,可大陵它也是我们曾经的故乡啊!大陵接纳过我们,大陵养育过我们啊,大陵就是我们的县,就是我们的家园!那时的大陵,县名是我们的受阳县,居民是我们受阳人,我们一蹋刮子都去了那里,我们在那里的受阳县生活,那不是我们的县是谁的县?我们在那里一住就是一百四十多年,一住就是六代人。这么长的一段岁月,我们寿阳的历史上总不能没有这140多年的岁月吧!因此说大陵也是我们的故乡,是我们曾经生活过、曾经拥有过、曾经热爱过的美好的家园。




中华弓氏网--弘扬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弓氏家谱源流】松树足探访弓姓宗亲
>>【赵氏网新闻】淮安赵氏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