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氏春秋探源之隗氏氏族的起源

    中华隗氏网 2012年12月3日 万家姓


隗氏春秋探源
第一编 隗氏氏族的起源
 

一、概况

说到隗姓氏族的起源,不能不了解姓氏的产生。

根据考古学界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群,要算距今大约250万年的元谋人(《人民日报》 1987年3月1日第1版),他们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经过原始人群的艰苦劳动和斗争,大约在距今两万年前,我国社会开始进入氏族社会。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自然形成的人类共同体。氏族公社的第一阶段为母系氏族公社,也叫“母系氏族族制”或者叫“母权制”,其特点是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这个时候的婚姻形态已经由原始群时的杂交乱婚变为群婚,开始在氏族内部的同辈男女之间互为夫妻,后来发展为族外群婚制,也就是甲氏族的男子和乙氏族的女子进行婚配。氏族成员以母亲的血缘确立其亲戚关系。古书上说的“当此之时也,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商君书·开塞》),就是对这种婚姻和亲属关系的描写。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左右,我国中原地区的氏族进入了全盛时期,仰韶文化就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全貌。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虽然主要还是石器,如石斧、石刀、石凿,但多经过磨制,我国的氏族公社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父系氏族公社也叫“父系氏族制”或“父权制”。其特点是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其婚姻形态已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其氏族成员以父亲的血缘确立亲属关系,至此以男子为中心的父权制家庭开始出现,直到夏代(约前二十二世纪)开始,人类就进入了阶级社会。

从原始社会到种族奴隶制国家(前十四世纪),即在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小屯,曾经经历过一个过渡时期,这一过渡时期是伴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而开始的。在我国,大约从黄帝开始,历经尧、舜,直到禹时代才基本完成。

我国姓氏始于氏族社会,迄今为止约莫5000多年。据资料显示,作为一个家族的标志是在隋唐时期形成的。从远古时期到周朝,都是女子有姓,男子只能称氏。男为氏,女为姓。氏又有贵贱之分,贵者有氏有名,而贱者却有名无氏。中国的姓所以只有贵族才可以有姓氏,平民和奴隶不能有。姓可以世袭也可以由国君赐封,因此,人的地位是比较容易变化的,而氏号也就往往会随之变化。到了战国以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就开始称氏而不称姓了,姓的使用机会开始减少,频率越来越寡,开始姓氏合一了。

姓氏是一种符号,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在原始社会,姓氏是一分为二,氏融合一体的时代,自太史公之始姓氏就合二为一。在封建社会,姓氏是家族系统的符号,姓氏家族色彩浓厚,同姓氏者称同宗、老宗。

姓氏二者间在中国古代是有区别的。“姓”,通常指表明家族系统的字叫姓,如姓张、姓李、姓王。“氏”则从姓出发,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早在5000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他由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就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姒、姞、姚、女贵 等,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姓形成于母族氏族时期。其理由是:在远古中国,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人所生也(《说文解字》)。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了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姓祖先的子孙,这也是母系氏族公社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在这个时期,同姓者不得通婚。因而“姓”在这一时期作用于通婚与鉴别于子孙后代的同属。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这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地位所决定的。我国最早从女而成的原始姓只有十几个,那时它们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住所地或所崇拜的图腾。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5000年),就有了姓。相传,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在原始部落中,族名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象回氏不食猪肉,沿海地区的渔民食鱼时不得翻面,汉人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句话不得说“鬼”、“蛇”等忌讳的话等,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这就是姓。

人类进化到夏、商、周时期,人们开始了既有姓又有氏。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士命氏”的说法。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年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统治阶级就开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隗姓也不例外,隗姓氏族就源自商朝,由汤王灭夏后商纣王封夏朝王族子孙到湖北秭归东南建大隗国当隗国的国君,国亡之后其子孙以隗国的大隗国号为姓隗姓。

姓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十余种说法:一是以氏为姓。如同前面所述,氏族社会晚期至夏、商、周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等。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晚期更是实行大封建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如赵、程、齐、秦、隗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据考证,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姓鼓。三是以居所邑于苏,忿生后人因此苏姓。四是以居住地方、亭名为姓氏,如赢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时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洲。五是以居住地方位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四部,这四郭便成了姓氏,如教科书中所记载的《东郭先生和狼》。六是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常见的有“皇甫、高、刁、公、施等。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为林姓,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七是以兄弟排行次序为姓氏。如叔隗、季隗,还有伯、仲、叔、季等。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等姓。八是以官职名而姓氏。主要有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如西周时期设有官职的官象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氏。九是以职业技艺命为姓氏。在商朝时期,已经有了巫氏,人们用筮占卜算卦,开了周筮占卜的先河,同时又是后人的姓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职业技艺为姓氏的。十是以祖上谥号为姓氏。诸如:戴、召等姓;又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除此之外,还有以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这类姓氏大多为复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不仅如此,还有的由于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姓等。不仅有以爵位称号或爵系为姓,如皇、王、公、侯、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氏,而且又有因赐姓、避讳而改的姓氏,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又如汉文帝名刘桓,恒氏因而改成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帅氏;并且还有因逃避仇杀、因入赘婚姻,因随母姓而改姓。如端林子贡后代避仇成“沐”姓等,至于入赘和随母姓则毋湏赘述了。笔者住所处原担任县委书记一职的郭姓领导,为逃避国民党的追杀,机智地逃到一个水田里,化装农民,保全了性命。在革命队伍里,他后来改姓白。改名换姓后,他一如既往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着,并且成为中共十六、十七大党代表。

有关姓氏的形成、分布,由于笔者学疏才浅,不可能一一涉及,本文所触及的重点则是隗姓氏族。

二、来自网民对隗姓氏族渊源的论争

谈论这个问题,我想首先介绍一下它的历史背景。

想为隗氏春秋探源写点文字的念头,还是上世纪末就产生了的。可是因为忙,总腾不出手来,也没有静心地坐下来想这件事,以至拖到如今。

今年,因年事已高的原因,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偶尔从一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程姓名喜林的朋友那里得知,他常笑着批评我说“你,依旧是老古董,连电脑也不学”,并说电脑这玩意多么好玩,找资料什么的多么方便,并鼓励我开始学。于是,我采纳了他的意见,照他所说去做,现今真的还着了迷。近二十天来,我几乎每天要在网上学习一两个钟头。一天,在无意中我竟发现了《中华隗氏论坛网》,打开一看才发现全是对隗姓的世家、隗氏渊源的评价,而且林林种种,五花八门。最近,在网上我发现了来自台湾的姓氏研究专家占招琳先生撰写的《中华姓氏起源概览》一文,介绍了隗氏起源于盘古开天之后,炎帝称帝之前,说是王圻先生在《续文献通考氏族典》第十一卷有了答案,终于找到了依据,这样越发促使我要把这件事捡起来,做下去。为正本清源,还原于历史,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将作一番澄清,以求教于世人,用以报答隗氏先人,尤其是关心和支持我们姓隗的好心人,让世人了解和熟悉隗氏的历史渊源。

经过一周时间的阅读、查资料,我总结归纳了世人对隗氏家族起源的评价不下十几类,现分别赘述如下:

对隗姓家族的起源主要流行说,到目前为止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隗姓源自汤灭夏由商汤纣王封夏禹王族后代建大隗国号的诸侯国(今湖北秭归东南),后子孙以国姓为隗姓;二是以叔隗季隗名字为例,解释其姓氏的由来,从而确立其隗的始祖;三是大隗国被楚于公元634年前所灭,其后人为隗姓。但仔细琢磨,这几种解释似乎让人费解。

归纳种种解释,我们可以从中演绎出如下若干种解释:

从文献资料区分:隗姓的起源有中华姓氏同源共祖通用家谱说、有万家姓氏说、有典籍注释说、有隗氏世家宗谱说;

从朝代以区分:隗姓的起源有远古说、商朝说、有周朝说、还有春秋时期说;

从诸侯国设置朝代以区分:隗姓的起源有商汤时期纣王赐封禹之苗裔於隗国号为姓氏说、有汤封夏人建大隗国子民说、有始于春秋战国瞿国说、还有始于三国时期翟国说;

从住所以区分:隗姓始祖源于古代少数民族说、有出自北狄氏族说、有出自汉人说、还有出自苗族后裔说;

从隗姓的政治地位以区分:有源自帝王后裔说、有源于国姓公族说;

从隗氏的堂号看、有“江石堂”例证说;

从氏族的繁衍历史以区分:有原始祖说、有世祖说、还有分支、派行祖说。

如此解释众多,令世人不得其解。

(一)隗姓始于中华姓氏同源共祖通用家族说

据中华姓氏源流资料库材料显示,少典氏(姬姓)为中华民族炎黄下姓氏总始祖,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古往今来在中国历史典籍上发现两万一千多个姓氏,常见汉族约三千多个姓氏,特别是王圻先生近年编撰的《续文献通考氏族典》,既填补了姓氏录上的空白,又给隗姓后人带来了福音。用王圻先生的话说,“姓有源,裔传生生不息,长幼有序形成了富而有体之中华伦理文化传统精神”。据《中华姓氏起源概览》载:在上古旧石器时代史前时代以前就出现了氏族集团。其中隗姓起源将过去普遍认同的周朝提前到盘古开天辟地后,三皇五帝前,真可谓可歌、可贺!

我们知道,少典氏是13亿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姓氏炎黄胄总始祖。然,殊不知自盘古氏至少典(炎帝、黄帝的祖先)之间,所衍生的姓氏真的还有不少。据《王圻·续文献通考氏族典》第十一卷载:“在少典氏之前就已有隗氏、大隗氏、无怀氏等51氏姓”。其摘录如下:“自大隗氏至无怀氏等19氏间所衍生姓氏如下:隗氏、大隗氏、大嵬氏、嵬氏、饶氏、挠氏、刹氏、鬼隗氏、鬼马鬼 氏、豗氏、傀氏、浑氏、沌氏、屯氏、李氏、仓氏、史氏、侯氏、冈氏、夷门氏、仓颉氏、柏氏、柏常氏、柏侯氏、白侯氏、中央氏、中黄氏、大氏、大庭氏、栗氏、陆氏、釐氏、骊氏、赫氏、林胥氏、葛氏、权氏、尊氏、草庐氏、覃改尊氏、祝氏、融氏、融氏、祝宗氏、祝和氏、祝融氏、昊氏、巢氏、朱襄氏、阴氏、零氏、怀氏、无怀氏、等51个姓氏。”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隗姓氏族的起源远在三皇五帝之前,隗氏的渊源说不攻自破,隗姓氏族的出现远远不止始于汤商时代的大隗国。

在《王圻·续文献通考氏族典》里,笔者清楚地看到少典氏第二代至炎帝神农第一代炎帝神农氏所衍生姓氏如:羌姓、姜姓、邹屠氏等49个姓氏,姜公榆罔派下部又出现了榆罔衍生了潞氏、潞氏支派中又衍生了隗氏、狄氏(即网民所谈及的隗氏源于北狄氏)、李氏等55个姓氏。

隗氏的起源,根据天垣流传的盘古王表推算,大隗氏的第2次出现,距今大约在前6210—5770年之间,经现今大多数人认同的隗姓源于周朝商汤灭夏建大隗国超出3700多年。

究竟孰真孰假呢?

在中国远古时期,姓和氏的形成,起源是有严格区分的。正象网民玉壶九千以小说的形式撰写的中国远古帝王谱《炎帝魁隗氏政权》一书描述的那样:魁隗,姓姜,名魁隗,又名柱,号魁隗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炎帝魁隗氏政权的首任帝。魁隗生于伏羲女娲政权最后一帝的节芒六年(壬申,前5029年)。传说有虫乔氏女任姒有一次到华阳(今陕西汉中市境内)游玩,因看见神龙降临,感到有了身孕,后来便在常阳生了一个男孩,便以柱下史的“柱”字为名,亦作柱。又因从小在姜水(今陕西秦岭北渭河流域的宝鸡市岐山县境内)长大,便以姜为姓,称魁隗,号魁隗氏。这孰真孰假,暂不去评论它。事实上,魁隗氏出身的年代,正是旧石器时代后,炎黄二帝出身前。那时各部落男女的结合仍处在走婚时代。按照当时部族规定,本部落族人有血缘关系的男女禁止成婚。因此,他们的婚姻依靠异族部局间的走婚。就在这个时期,当时伏羲女娲政权虽然已经施行了对偶婚,但生活在西部和南部的一些氏族部落,不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以内。那末,有的部落为什么没有响应伏羲女娲政权的对偶婚制呢?因为当时的对偶婚是男人出嫁,即是甲部落男子到乙部落女子那里去组建新的家庭。这样一来,甲部落男子此后便失去了自由和权力,成为仅供女人驱使和提供性服务的奴仆和工具。而那些平素在部落里自由惯了的男人,因无法忍受被奴役和歧视的生活,之所以热衷于走婚。男人走婚是为了寻欢作乐,他们对生儿育女根本没有责任。和女人快活之后立马走人,女人是否怀孕男人并不关心。由于女人的性伙伴频繁变更,以至怀孕后很难知晓谁是孩子的父亲。再说,在中国远古,尤其在原始时代,姓氏一分为二,男为氏,女为姓,氏又分贵贱,贵者有氏有名,而贱者则只有名无氏。自太史公开始姓氏合二为一。因而,同姓氏者称同宗、老宗。

燧人氏为古羌戎的一支,祖居古昆仑山,古羌戎发祥于青藏高原原羌塘地区。在前二万二千年至一万年之间,为地球最后的一个冰河期的最冷季节。原在青藏高原游牧渔猎的古羌戎族人,从昆仑山下移到祁连山一带的河西走廊,游牧于弱水、黑水、丹水、至天祝、古浪之间。在前九千年到八千年间,河套地区发生了第一次大洪水。洪水退后,大约在前八千零五十年至八千零二十年间,燧人氏部落的一个支系弇兹氏自祁连山开始东迁,后来又东迁至甘肃永登、兰州、天山一带的黄河发展,并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并由原渔猎游牧走向半农、半牧的氏族,燧家氏开始人工取火,还发明了用大山榑木观天测星定四时的太阳历,发明了结绳记事。

燧人氏是炎帝的祖先,也是诸羌戎族的共同祖先。隗氏先人与史称炎帝的燧人氏同居住在祁连山(故称连山氏)。而在昆仑山上立柱的天文世家疑是我先人魁隗名。这个庞大的氏族以至居住地从昆仑山延续到今河南的大隗山(具茨山、即主峰在密县—新郑县)一带,其后裔集居中原地区的兖州。

魁隗氏疑为隗氏先人。正因上面所述,中国远古时期男为氏、女为姓,在进入母族氏族公社时期前,由于群婚制的沿袭,人们很难将姜姓的魁隗氏定作隗姓的先人也为尚不可。而且随着姓氏的出现仅不足6000余年的历史,在最有说服力的用文字记载族谱史实的还是起源隋唐时期。汉代许慎《说文》里对隗姓的渊源出处尚未涉及。可以推定,至少在汉代时期对隗氏家族的起源尚有争议,人们对隗氏的起源不好界定。但不可否认,比汉代晚几百年的清康熙朝编撰的《康熙字典》里对隗姓的起源作出了含糊不清的注释。

现在,在由占招琳先生编校的《中华姓氏起源概览》和王圻编著的《续文献通考氏族典》里查到了隗氏的出处是始见于三皇五帝之前,可以说,隗姓起源的历史该重新改写才是。最近笔者又从中华隗氏论坛网获悉,先生在大隗山发现了记录隗氏先人历史的石碑,真乃鲜为人知之事。

(二)典籍注释题解说

追寻隗氏宗族的根,她究竟源自何处,按说,最有权威的解释要数典籍注释题解了。然而未必。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看是否能得到隗姓子孙的认同。

汉代许慎纂辑的《说文解字》,对“隗”字的解释十分简单。“隗,陮隗也,五罪切。”什么意思?不得而解。“陮”,又是什么字义?你请教书籍吧,那古人他还要考你哩!翻阅了《辞源》、《辞海》、《康熙字典》,查遍了《四角号码》、《实用汉字字典》、《连绵字典》、《新华字典》、《新华词典》,居然连“陮”字都找不到踪影。就按照长字认半截,短字认半边的说法查吧,是念“佳”、念“维”还是念“雕”,都查不到依据,无从考究。

对隗姓的出处,我的理解典籍注释有附会之嫌。“隗”,作为一种姓氏,无论在西汉还是在东汉,不要说在这以前了,难道没有一个历史名人,至少隗嚣在刘秀当朝还是小有名气的吧,而且是发生在编纂者同一时期的人和事,为什么竟连隗姓氏族的来自何处也不作叙述呢?难道是谨慎,这恐怕说不过去。可以大胆假设,不作姓不作义的解释,原因有三:其一,在汉朝时隗国投奔了楚人,丧失了国,但姓氏家族还存在,这一点编撰者心里是有数的,况且他们所处的时代离这个时代过去不算久远,我猜质疑不便叙就是。其二,炎帝是中华始帝,也是燧人氏的后代,这些历史编撰者是心明肚亮的,唯恐怕叙述隗姓源于首帝之前,把辈分排在帝王以上,有辱君主之嫌,为避免不测,倒不如把这个历史事实干脆忽略不叙,以求明哲保身,留与后人评说作罢,感到犯不着当文字狱,不划算。其三,隗氏的起源疑是始于三皇五帝以前、盘古开天辟地之后,这已是一个不争的史实。然而,隗氏的起源或许宗谱集结尚未全部汇齐之初,因付梓时间仓促,来不及等待干脆在姓氏起源的问题上选择放弃。要么,就是族谱被散失民间,一时无法获到真凭实据,惧怕资料不翔实,以防当朝统治者施压或遭不测,竟而放之任之。

没有注明姓名的出处,唯一能够解释清楚的那就是编撰者们恐怕自身惨遭不测。或许他们的初衷乃吸取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教训,在解释姓隗起源时故意不叙,权当编纂,完事交差。或者是在始皇当权时,朝庭或者隗氏本谱损、毁、灭、失,穷尽收集无着,已确实找查不到卷宗,不好实录时才作罢。除此之外,就是出于慎重考虑对隗姓氏族的起源暂不作定论。

历史就是历史。《说文》没有对隗姓氏族的起源进行注解,那就看康熙朝大文人们对隗姓的注释吧。

《康熙字典》对隗的注释,曰:“隗,(唐韻,正韻,五罪切;集韻、韻会、五罪切丛音頠。”其注释有三:(一)字义指地貌高(玉篇);(二)国名,说的是《公羊传·僖二十六年》楚人灭隗,至于隗国国名的来历也未作详细解释,只列举了翟国国君组建隗姓国;(三)人名。借用《左传·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获叔隗季隗之例证。还列举了2个例子说明隗作为姓氏起源于狄后,一则隗氏族隗林在秦始皇朝当过丞相,二则郭隗筑黄金台。

《辞海》对“隗”字的解释就简单明了:(一)地貌。《汉书》八七上,《杨雄传·甘泉赋》写道:骈交错而曼衍兮。山妥 山皋隗虖其相婴。说的是大隗山高。(二)国名。记载周代建立的隗国于公羊僖二十六年秋被楚人所灭,其故国地今湖北秭归东南有葵子城。(三)姓,其来源见《通志》“二七氏族三以姓为氏。”二七氏族三是什么,出自何处没有交代。而《实用汉族字典》对隗字的解释作姓氏说时,隗姓为古代狄族的姓。

看了有关典籍对“隗”字的注释,应当说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线条了,然而,细细品来,似乎欠缺点什么,因为所有的注解并没有直接回答隗姓氏族真正的起源,更没有直接回答隗姓氏族的祖先居住何地。那么,或者关心隗姓历史的朋友,特别是作为隗姓氏族的子孙,我们深感这些解释还不尽完美。其所以中华隗氏论坛网将这些信息挂在网页上,公布于众,且千篇一律地照抄照搬,更是把隗姓的历史写得象铁一样的生硬。

“隗”,究其字义:一曰地貌状,高。意指大隗山(又名具茨山)。的确,具茨山位于今河南新密县城西十五公里的嵩山东麓余脉。我国原始社会晚期,距今约五千年前,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就诞生于此。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新郑城内有黄帝遗祠”。东周时代《国语》有载“昔少典氏取有虫乔氏产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相传,黄帝在位百年,终时一百一十一岁,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分居后世各国,逐渐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后人共尊黄帝为始祖,自称为炎黄子孙。相传,黄帝自幼聪颖,见识渊博,明辨是非。被其父少典立为有熊部落首领。其时黄帝修德整兵,抵抗强暴。许多部落慕其威望,前来仰仗归从。后来又与炎帝战与坂泉(今河北逐鹿县东南),炎帝战败,从此炎、黄二部合二为一。当时的各部落都以熊、罢、虎、豹、雕、鹗、鹰等动物形象为旗帜。炎黄部落合并后,便取其各部旗帜局部组成了“龙”图案为旗帜,自此以后住行都有了很大改善;原始企业、制陶、纺织、冶炼等手工业大有进步,文学艺术有了良好的开端。因此,被世界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国,开始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其实,大隗山(又名具茨山,又叫固雄)因黄帝曾在此山间得道于大隗而得名。此山七峰参列,石花斑烂,色如兰翠。山体南北向,南接万年山,东连风后岭,长约2.9公里,宽约2.5公里,总面积7.25平方公里,主峰七固堆,海拔 638米。异水源出此山,山坡多植杉、松、刺槐、山杏、梨等果木林和材林。青山绿水,系中国名山之一,也是黄帝游玩地方。《山海经》载:“又东三十里,曰大隗山”。《汉书·地理志》又云:“密,故国。有大隗山”,即大隗山指该山。“大隗晴岚”列为现今八大景之一。大隗山位于新郑和密县的交界处。据说在上古时期,有一个古老的氏族大隗氏(鬼族部落)居于中原溱洧流域大隗山一带,炎黄时期曾与轩辕黄帝联婚,大隗氏后代子孙因战争等原因向北、向西迁徙,作为“鬼方”成为三代时期的一支重要力量,因长期与商周对抗而载入史册。在上古时期,鬼方、嵬与隗谐音。黄帝为少典之子(史记);少典娶虫乔氏女,生黄帝与炎帝(国语),初建都于熊国。姓公孙,名轩辕。战胜于炎帝后,诸侯咸推轩辕代神农氏(炎帝)为天子,以土德王是为黄帝。

“隗”,究其字义,二曰国名。指隗国。隗国疑为封于周朝,衰并于春秋末。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一个大隗国的国名,它始建于何朝,又终止于何朝各说不一。现在打开英特网,绝大多数网民流行并认同隗国出于夏朝王族后代,即汤灭夏桀后,建立商朝,封夏朝王族后代到隗邑作首领,并建大隗国(今湖北秭归东南一带)。大隗国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是楚国的同姓国,公元前634年被楚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姓为氏以姓为隗氏之来源说。事实是:据李凤山先生经考证所撰写的文章称,公元前2000多年间,商汤灭夏后,其夏人与商人们在融合之中,并且出现了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支区系融为一体的格局。西周时期,自武王、成王至昭王、康王,大体已通过分封方式,建立了诸侯封国的体系。这些封国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周王兄弟及姬姓王室子孙。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兄弟之国15人,姬姓之国40人;又据《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东征以后,封71国,姬姓之国独居53。姬姓封国的是诸夏的主干。第二类是周王的婚姻之国,尤其是以舅族姜姓最为显著。姜姓有申、吕、齐、许等国,其中齐国与鲁国并称,是东方诸侯国的首领。第三类是“先代”之后。据《史记·周本纪》所载:武王追思东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外,周武王封商纣之子武庚于邶以奉商妃,周公东征,武庚被杀,成王又封武帝的庶长兄徽子于宋以奉商妃,宋已可以称商。西周的分封,夏、商、周三支及传说中的先圣王的后裔,都得到了认同,以“夏”为共同的族称,又称诸夏,成为“夏”共同的族名。其封国有:召、燕、阳、盛、隗、冥、主等,亦为姬姓。大隗国的封国国君或首领并非网民所认同的由夏朝王族后代担任,而是周朝周王兄弟及姬姓王室子孙担任。尽管姬姓之国后代有90人之多被封为诸侯国君,但隗国国君不是出自夏人王族子孙。可以肯定,在所封诸侯国71国君中,夏人是主干部分。再说,“大隗国”的由来一说,也遭质疑,是后人炒作的结果,实际国名就是隗国。在隗国被封为诸侯国同时,与楚国为同姓国的事实是成立的,但被灭于楚的事实不符合历史实际。实际上,到了战国时期,在中原与诸夏杂处的各族已被华夏所涵化,而海岱江淮间的东夷、淮夷、长江下游的吴、越诸国,长江上游的巴、蜀等国,也都先后被诸夏兼并,与诸夏融为一体。楚国、秦国这时候已经改变了春秋时的民族地位,不仅与华夏诸国并列,而且是诸夏兼并统一中的最大竞争者。由于秦、楚与齐、燕及三晋并称七雄,“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夷外。”隗国不是网民所说的被楚人灭,而是自身的衰落后并入楚,并非战败而灭。

“隗”,究其字义,三曰姓。意指赤狄后,即隗姓起源。这种解释起源的说法,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隗”作为始的原始来源流,疑把“隗”作为姓氏的渊源至少推迟了数千年。

据《中华民族姓氏通谱》占姓第九十二代裔孙占招琳纂著说,姓氏总源以综合归纳为盘古氏族、天皇氏族、地皇氏族、人皇氏族、有巢氏族,三皇——燧人氏族,女娲氏、三皇二伏羲氏族,祝融氏族等为远古母系族群,少典氏后为父系族群,然母系与父系起止时间相距也许数万年,文学未兴,莫知各氏其生存期间及谱系前后次第顺序,古今尚未定论。按这种说法,隗氏、大隗氏的出现远在燧人氏炎帝出生之前,从这个意义上讲,隗姓氏族的起源源三皇五帝后在周代之前,况且连占招琳本人在续编的《中华姓氏起源概览》一文后也将隗氏提前到大隗氏至无怀氏等十九氏间所衍生的51个姓氏之中。王圻先生编撰的《续文通·通考氏族典》第11卷记载,在少典氏之前已有包括隗氏在内的等51个姓氏了。怎么能把隗作姓的解释归结在春秋时期叔隗、季隗以及赤狄人隗姓氏上呢?这种解释给世人的印象,好像隗作为姓氏起源于叔隗、季隗或赤狄人,使人们自然联想到叔隗、季隗的出生年代就是春秋时期(即公元前772年——前481年),误导其为隗姓族人的始祖。

 

(三)天下一个隗说

“天下一个隗”之说,源自于《中华隗氏论坛网》,说白了就是来自皇城边的北京房山地区的一支隗姓氏族氏民。

果真的天下一个隗吗?

依笔者一已之见,判断是否为一个氏族,一要看现今氏民的共同始祖是谁,族别如何,出生在何朝何代何处;向上推是否同宗,往下延续派系分支如何;二要看其始祖设立的堂号,如享堂、学堂、祠堂还有庙宇是什么;三要看氏民的习俗有哪些,主要的要看婚丧喜庆的习惯做法;四是族系是否重合。即自始祖盖世三代的后人一直到延伸到现今,其间宗法、宗谱墨谱、牒谱是如何记录,如何表述的。只有掌握了这些以后,才能确定是否一个隗宗。

其实,“一个隗”之说,其中个最根本的特征是,要相似或接近是,族民认同者则完全可以接纳,这样,方可重合到一块。问题是虽然同属一个隗姓,始祖的名字在族谱、氏谱上记载不一致,那样哪怕一个姓很难合一到一块了。通常,判明是与一氏族,始祖是关键的关键,是以血缘来确认的,至于世祖分支派行,一支一支一辈一辈往上倒推,若合一,无疑则是同根同祖是一家人,一个隗,否则是牵强附会,谓冒昧是糊涂亦为糊涂。当然,由于世事复杂,有的分支宗氏、派行由于种种原因或宗谱缺失,通过寻根方式能够找到某一世的先人,说准有关实情还是可以认同为一家子的。

同为隗姓氏族严格说来一般是不能合谱归一的。诚然,同姓不一定同根,同根不一定同族,更何况既不同根、又不同宗、亦不同派凭什么排辈论字呢?只有两种情况可以解释清楚,那就是一则用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华夏一统的后裔,认同炎帝黄帝是隗姓的始祖,那么在这种状况下天下所有隗姓氏族为一家,是一个隗才可以说得过去。二则从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消除种族歧视,实行隗氏大联合,达到和谐,和睦之目的,这样也还或许说得通。

民间早有合谱的做法,难道隗氏就不?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那还是可以的。事实上,一个家族向下延续时,往往老大的后代与老幺的后代在年龄、尊卑上不可避免的在同一个时期内融在一地。尤其在农村,在同一个村庄,五十岁年纪乃至更大年龄的隗氏族人要称呼几岁、十几岁的未成年人为爹、爷爷、太、祖太,从心理上讲多少有些失衡。不称呼吧,一个氏族的,同一个祖宗,有族规不可冒犯,喊名字有辱祖宗之嫌;不按辈份称呼吧,平素生产劳动常在一地,干什么事称呼又多有不便。称呼其年轻为爹、为爷爷、为太、为祖太、活祖人,其实自己年龄大其一截子,陷入两难境地:一个尊长、一个年长。来个换位称呼吧,行,你先得请全族人喝一顿,派餐酒,供大伙计吃喝吃喝,让大伙计讨论讨论,看通不通得过。若通过了,把辈份升起来。笔者就已经碰到过这例事。不过,这权当笑话。当然,这个村与那个村之间,这个县份与那个县份,这个省份与那个省份,只要同姓隗,承认和敬仰自己的始祖,不辱先人遗训,奉公守法,乐于进取,愿意为先人做实事,为隗氏光宗耀祖,尽责尽职,倒还是可以重而为一的,可以再开辟另一世纪的先河。这样做,我看可以。

不同民族的隗姓同胞能否称之一个隗呢?我看可以。现在不是有一种流行说,说隗姓出自狄氏吗?对于隗姓氏的解释不是也出自狄氏吗?狄人氏不是有白狄、赤狄、长狄之分吗?再说,隗氏在远古时期,其祖先还不是从群婚制的社会里走出来的。在群婚制社会阶段,谁都不知道谁的父亲是谁,唯一知道的如今说“生的儿不象老子,娘心里明白”,可是,久远的历史找谁问去!依我拙见,凡是大伙计愿意做,大伙计乐意接受合谱重归如一的,在天下为一个隗的范围之内,不分种族,不分民族,不分居位,只要是不损害国家利益,不损害民族和氏族之名声,只要是认同了,就可以按这样办。这种不违犯法规禁止性的民事行为就是不成文法。

在中国,在上古时,人有姓无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称号。据资料显示,“狄”作为姓,起源我国远古的北方地区,有的称他为北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由于狄姓是我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并不多见,其说法也是不尽统一。有网民认为,狄作为氏是源于西伯利亚大森林而迁徙的氏族。有的人认为狄姓出自远古中国西北地方。有的认为出自隗姓后裔。实际上,狄族作为一个姓氏其起源很早,即殷代鬼方及周代象玁狁,春秋战国时期称翟,亦作狄。因主要分布在北方,所以,中原人称它为北狄,北狄又是对北方各狄族人们一种泛称。据史载,春秋时,狄族人又分为长狄派、赤狄派和白狄派。长狄派又名长翟,分布在齐、鲁、宋、卫等四国之间。一说流动于西起山西平阳、潞安,东至山东边境一带。曾攻打过齐、豫、鲁、宋、卫等国,公元前607年为齐、卫所灭。赤狄主要分布在今山西长治地区,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赤狄一曰隗姓。前594年晋灭潞氏,接着又灭其余诸都。白狄、主要分布古雍州北部(今陕西一带)前6世纪中叶,因受秦国的压迫和晋国和戎政策的诱惑,东迁至今河北省石家河一带。白狄主是帝鸿的后代,而帝鸿又是黄帝的孙子,姬姓。战国(前475——221年)之时,狄族完全融合于华夏族,其活动不再见于史籍。

持来自天下一个隗说的观点者认为,尽管中原北部的游牧民族(即狄人)出现于周代时期,活动于晋、卫、鲁、邢一带,并与华夏族通婚。赤狄人由于好战,后大多沦为晋国臣民,逐渐融合于晋人,后成为汉族。认为其祖始:大隗。大隗可追溯到前一万年至七千七百二十一年间。有《盘古王表》推算,大隗约前6210-5770年。应当说,大隗前出现的年代远远悠久于周代武王(前1046-1043年)时期。据有考证的燧人氏集团时期就远在公元一万年前。燧人氏伏羲集团有两路东迁,南路主要是黑虎支,北路是牛羊支和白虎支。其中南路发展为古苗蛮集团,北路发展为燧人民羌戎集团。三皇五帝时期,前七七二一年,伏羲于甘肃榆中代燧人氏称帝,号罗奉、史称“人皇”,尊始祖为雷泽氏为雷明王以龙纪宫,故为龙师而龙名。伏羲又名太皇、泰皇、是因泰山是中国帝王封禅之地。伏羲是燧人氏中的一部,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一帝。在他立帝之前,前8000年-6390年,在开天辟地东南西北中五方公布中,在原始社会中就有大隗的存在,直到魁隗氏时期(约前5770-4170年),大隗融合燧人氏之中。魁隗氏就是燧人氏中的一部,而燧人氏又是古羌戎的一支,燧人氏既是炎帝魁隗氏的祖先,又是诸羌戎族的共同祖先。炎帝居住在古祁连山,也叫连山,史称连山氏。而古昆仑山(又叫方山,日月山,即观日月之山)观察天文的又是魁隗氏。这个庞大的氏族分布延伸在河南大隗山(具茨山),怎么大隗和事隔5000余年后的赤狄(隗姓)又扯在一起呢。其实,炎帝是少典的后代,少典原本也是燧人氏中的一部,燧人氏中也包括大隗在内,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隗一说源自燧人氏。在半耕半牧时期,少典与任姒结合生炎帝地今陕西南部华阳常阳(羊)山,此时炎帝属魁隗氏,这个时期的大隗是畜马的主干力量一部,畜羊的一部属姜姓。其所以世人说炎帝姓姜,为水、洋水,是他开创了远古种谷物的新纪元。

魁隗氏与烈山氏也是同父异母兄弟。炎帝魁隗氏或连山氏时期聚居在甘肃,青海祁连山不周山一带,至大隗氏时才迁居到华山、河南新郑一带。

说伏羲女娲是中华各族的共祖并不是神话。伏羲是五帝之一,公元前7704年伏羲卒于桐柏鸡公山,女娲代立,时年52岁,伏羲称帝时大隗早已融入燧人氏其中的一部,从这个意义上说,伏羲是(华夏民族共同始祖)隗姓氏族的祖先一点也不为过。换句话说,大隗起源于公元前一万年至七千七百二十一年间,并非周朝时期的或春秋战国时期翟氏或翟国。因此,大隗是隗氏的始祖是有历史依据的,而狄氏融合于隗氏也是可信的,因为隗氏、大隗氏(鬼方氏、魁隗氏、嵬氏、大嵬氏、鬼马鬼氏、傀氏均谐音,通假或隗氏衍生)其分布广,力量强大,是世人所公认的。到了春秋时期,隗姓氏族逐渐开始衰落,被融入华夏大一统是成立的,也是后来的事。

狄氏源自北方少数民族说是不切确的。中原人评价狄人为北方少数民族,是基于对狄人无论是长狄、白狄还是赤狄的怨恨所致,他们看不惯狄人氏的衣着,居住,饮食的方式,仇恨他们野蛮好战,更嫉妒他们氏族的强壮,总觉得他们和中原人比是另类,故有辱评价之嫌。

神农帝(前4766年)时期,大隗氏开始走向低谷。据史载,“昔烈山之有天下也(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礼记·祭法》说,“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注:厉山氏、连山氏、烈山氏,因厉、烈、连谐音,互为通假),其子曰农能植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为稷。”这里所说的其子指的是柱,这里所说的稷原意指种植稻,后人引申为江山社稷,是出于对农业的重视,是出于对世人生活本源考虑的。实际上炎帝立帝,后下传大约有120年至140年并不在帝位,直到临魁时始称帝天下咸归,号神农(即神农帝),炎帝时虽有帝号,却名存实亡。自临魁始称帝后,其炎帝氏族一分为二,出现东西分裂割据格局。西部为炎帝本部以华为中心,华山为冢,神农祭炎帝诸祖,但炎帝西部除部分居栖华山外,在今宝鸡、抉凤故都陈仓之地仍留有一小部羌姜氏族后裔居住,再往西还有隗氏,槐氏、石鬼 氏一部(注:这就是隗姓氏族的渊源一部)。这支由原居青海,甘肃东下的羌支中的一个集团首先发明舍牲畜和栽培牧草,并培植野生青稞。中原伏羲把舍饲畜牧带到中原,而中原人对此看到不顺,因而称隗姓先人为北狄。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隗氏的起源远在周朝时期,至迟隗氏的先人与神农称帝时期同在。至于趋于衰落,那又是后来的事。

神农称帝到榆罔传七世,共210年左右。如从柱为炎帝,炎帝管农的稷官算起,神农氏前后历史340年。实际上柱为盘瓠氏有硚氏之后的大典氏之次子名农。

可以肯定地说,虽然史称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史称五帝为炎帝、颛琐、帝喾、康尧、虞舜。但三皇五帝时至今日尚无定论。尽管人们对远古历史议论纷纷扬扬,但必竟燧人氏谱系无从查考,隗姓氏族源自盘古开天辟地后五皇五帝前也无法查究。据悉就连伏羲氏至其第5代顾相,神农氏至其第15代伯夷后均谱系中断,直到周朝武王时开始再封其裔祀祖。因此,作为一个受辱欺的氏族,怎轮得上国谱趟呢。故有关隗姓氏族作源自周朝隗国和赤狄隗姓一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四)商汤赐封禹之苗裔隗姓说

追根归追根,现实归现实。让我们还是回归自然,回到现实之中来吧。

隗姓源自商末周初时期的隗国,衰于楚人,其后隗国子民以国号为姓隗姓,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据中华姓氏源流资料库刊登的《中华姓氏起源概览》一文记载:在周朝时期,被封的诸侯国中后人以国姓为姓氏的共有37个之多,其序为:召、燕、阳、盛、榖、滑、息、巴、项、隋、鳞、宫、纪、遂、岐、郭、养、顿、徐、胡、肥、鼓、魏、谯、丽、觚、鲜、虞、极、隗、丹、睽、逢、翼、冥、主等。这些诸侯国,因战事频繁,经济实力不足,或被灭亡,或被融入其他诸侯阵营,或被他诸国吞并。起初,榖灭于齐,滑灭于秦,息灭于楚,巴灭于晋。随后,汉东之国随为大也被灭于楚、还有隋、少师氏、鳞灭于宋、宫灭于虞。纪遂灭于齐。岐、郭废于周。养、顿、徐、胡并于楚。肥、鼓、魏、谯入于晋。丽、觚入于秦。鲜、虞入于狄。极入了无骇。隗、丹、睽、载、逢、翼、冥、主各废除。而不振的诸侯国主要有鳞氏、宫氏、隗氏等27个姓氏。

现在,有一个地方隗姓其源于商汤(约前1675-1029年)赐封禹(约前2146-1675年)之苗后裔为隗姓说。这种说法就来自元代(公元1206-1368年)从江西饶州府迁徙湖北黄冈的隗氏一支说。

我们知道,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并逐渐扩大,世世代代延续。那么这支隗姓氏族究竟源于何方,始祖是谁呢。

据皇清嘉庆辛未岁(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小阳月编纂的《隗姓氏族墨谱·原序》载:“窃思乾坤定位,人列乎,是人与乾坤并列而为三者也。然,乾以资始坤以资生,而人不可忘所始所生哉。吾族自元季(笔者注:约公元1358年)德山公由豫章饶郡籍居楚齐安冈邑邾城,历明迄今数百年间子孙之蕃昌,宗党之富实,衣冠人物犹甲。邾城左右登三台而抚八景未尚不欢。我祖宗之落籍于斯者,其诒谋为最永也矣。但居滨大河递(注应为“处”)传以来,闻不免冲决之,虞而刊谱因之散失,昔吾夫子云:夏能方杞不足,殷能言,宋不足此中之,寄托何深而属望何远也。予先严□公□与族祖□公辑有手谱志,欲商之族众付梓示后。惜志未逮而族祖殁于官先严,就于颓其事遂寝后谨嘱之。予予以添附诸生未留心制艺未能之,嗟乎。天地逆旅,光阴过客,回忆先严之以手谱授予予,受而密诸筒夹中。忽忽者又三十余年矣。夫阅世生人阅人成世,予客岁已隐隐思遍,採胆(担)续慰我先志勿岁抄。□公因行派字样终而宜始问。予不胜伤感交集全抛故业上而之。山下而之湖远而不安之。豫之川採续胆帙越岁余始竣,并订行派字样二十言出示我,族倘一一胆(担)传焉。或可免予不克成先志之,胆(担)罪耳若携付梓鎸,谓可更传不朽,盖端看望诸族尊也,不敢喙。”

按照这支隗姓氏族的墨谱所记载的纪事,不知是否与现居北京房山的隗姓族人是否一宗,是否同属一个派行或一分支,或来自一家,但迁徙河南、四川的族人肯定是同宗且同族一派系这毫无争议。严□公清代居住什么地方,现又居住何方,看来这都还是谜。

从这份隗姓墨谱原序中我们得知,我们始祖德山公是从元朝时期由豫章饶郡(即江西)籍迁徙湖北黄冈县的,殊不知现居房山区蒲洼乡芦子水村的族人是否同宗同派源自一个始祖,请再往上推。也不知现居浙江余杭的族人与豫章饶郡的这一世祖有无联系,是否有派行联系。对于上溯事暂且搁一下后面再议。

就说居住在湖北新洲这一带的隗氏分支世祖吧。豫章饶郡在什么年代,设置又在什么地方?据考证,汉高祖六年,始命陈婴定豫章郡置南昌。到了宋代,设立豫章饶郡(即今江西饶州府)。北京房山芦子水的隗姓同胞现公认的始祖得胜公是不是和德山公为同胞兄弟,待查。

在未查清时,对于天下一个隗说暂不定论。倘偌日后如查有根据立即研讨商确。

我作为隗姓氏族山湖分支德山公二房二十二世孙,现今居湖北新洲,有责任追寻我们的共同原始祖宗。先按德山公支派系开始追寻吧。

根据上述隗氏墨谱记载,在我们隗氏先民居住之处是前367年(周显王二年)楚王徒邾君钦定的邾城。这里有“三台八景”,始建于明朝,距今1640多年历史。相传,约2600多年以前,这里就是十分繁荣的地方。前220年(秦始皇27年)置衡山郡,辖邾城(现为武汉市新洲区)。滨大河又是什么地方?不得而知。按照墨谱所述,“夏能言杞不足,殷能言,宋不足此中”看来隗氏世祖起源于殷商(约前1675-前1029年)是有根据的了。

“先严□公族祖□公编辑的手谱”志流落到何处?在新洲、红安两地查寻过,没有得到消息。若是有人寻到,我们隗姓氏族的始祖就一目了然。然而必竟已跨越了约650年的时空。

又据嘉庆十五年间(公元1810年)《隗氏墨谱》合族原序载:“从来人之有祖,犹水木之源本也,世代相承,若瓜瓞之绵绵也。稽隗氏之由来,自商汤封禹之苗裔于隗国。后子孙以国为姓之,由来不外是乎。稽我,德山公自江西饶州府迁居湖广冈邑后,子孙蕃盛迁于黄安(今红安)河南、四川、江夏者有之,居住虽散,是以祠未建而谱未修派亦尽矣。今后族众集公议续立派行庶先后有,长幼有序。我祖宗自霁颜于九原(泉)之下是为序”。根据这份墨谱合族序山湖两分卷,湖分二房德山公派行,所记载的基本上是仿效典籍的解释而来。“隗,①姓:②国。商汤封禹之苗裔于隗国,后子孙以国为姓隗姓”。由此看来,这与《隗氏联典》解释隗的起源中有两个是复合,确信无疑的。

关于商汤封禹之苗裔于隗国为国姓问题

根据古代的传说资料,从夏代(约前2070-1600年)开始,人类就进入了阶级社会。公元前十四世纪,即在商王盘庚(约前1300年)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以后,已经建立起一个种族奴隶制国家。一方面由一整体氏族所统治,如殷,就是子姓氏族所统治,另一方面所有奴隶都属于统治者氏族所有。到了殷代末年,纣王的统治非常残酷,奴隶制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危机。约到公元前十二世纪,殷奴隶制王国为居于今西北陕甘一带的周族所灭。周代殷后,政权的性质基本未变,仍然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是姬姓氏族。周朝(约前1029年-前771年)奴隶主的统治,自厉王(约前878年-前828年)后,国人、奴隶大暴动。不久又加上大戎族的侵迫,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不得不东迁到今河南洛阳,以后史称为东周时期(前770年-前221年)。

夏人起源和发展于今豫西、晋南、豫中地区,奉鲧、大禹为祖神。

商人始祖契、郊冥而宗汤。以舜为祖神。

商灭夏后,夏人与商人进一步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支区系融为一体。由于商朝建立以前,商人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部落集群一部已迁入古河济之间(即翼南、豫东北、鲁西北部地区,以太昊,少皞为代表的东系部落集群分布在以陇山—华山—嵩山—霍山—荆山为标志的广大地区)发展,而以漳水中游为中心。灭夏前夜,商汤的中心据说在今河南濮阳附近。当夏朝衰落以后,自称于天龟的周人(实为夏人的一支,笔者注)“自窜于戎狄之间,”周人灭商后,由于夏商王族之后人和周人融合一起,周武王(前1134年-1116年)就封大禹的苗裔担任赤狄人的首领去组建大隗国(今湖北秭归东南),让其自存自灭。实际上,在商朝,由于夏人商人周人混战,周人已经常窜到赤狄(隗姓)和戎氏居住领地骚扰,直到商人负于周人后,周武王这时大发慈悲,干脆将大禹王族子孙用来管理赤狄人,并封国号大隗国,由其禹后苗裔封当大隗国首领,其后子民都以国号隗为姓。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其历史一说是成立的。至此,隗起源于“国”和“姓”得到了印证。可以说,隗姓氏族山湖分支 始祖为德山公。

关于“得胜”与“德山”疑为隗氏同胞兄弟,疑为隗氏同一世祖问题

“得与德”同为谐音,疑为同胞兄弟,一个辈份,似乎有被误笔之嫌。

或许“树大开叉,儿大分家”的缘故,或许由于时势所迫的个因,然而分离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成因,哪怕你父子关系又何如,更何况还是兄弟情分呢!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农、牧民族二元一体化,以历代塞外游牧人口的南移和中原农耕人口的北移及农、牧人口的叠移为前提,以农、牧民族的经济共生关系特别是民间自由贸易关系的发展为动因,以古代长城文化带的演变,尤其是它的过渡性功能和内边疆形态的变化为脉络,以明末长城地带民族贸易市场的兴盛和清代“满汉一家”的政策领行为标志,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史时期整个亚欧大陆农牧世界二元一体化的历史缩影。

历代游牧人口之所以持续不断地南移,并成为一种规模性的现象,既有经济上的动因,也有环境上的根源,更有各民族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价值取向方面因素。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农、牧出现过3次大型的迁徒潮。第一次高潮是商周时鬼方人民南移。鬼方氏实质上疑为氏族社会先期隗姓的先人,(因为、鬼、隗互为通假、同音)。第二次高潮是春秋战国戎狄人口南移。东周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统称戎狄,其中狄族势力最大,分三个主要支系,即赤狄、白狄、北狄在春秋时曾建立国家,赤狄就在晋北建立潞国,与华夏诸国对抗。赤狄(隗姓),疑是本姓的先民。

在元明清时期,我国又发生过两次大型的移民高潮。若是从排序说法,元代时期蒙古人口南移从全国而言要算第9次高潮了。由于蒙古人在蒙古草原东部兴起,征服了整个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蒙古汗国,形成了人口迁移的高潮,在大蒙古国西征南侵的基础上,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大元帝国(1271—1368)。蒙古人南下,随着大元帝国统治的南下而占据了整个中国的版图,蒙古人作为一等公民散居全国各地,直到朱元璋建立王朝,才将他们赶回蒙古草原。但早已汉化的一部分蒙古人大都留在内地,成了明王朝的居民。

在元代(1206—1368年),我国疆城面积最大,开拓最广,其版地面积差不多占了半个地球。公元1358年,而在国土领域区内,又出现了一次小范围的迁徙。由籍居江西豫章饶郡右宦出身的隗始祖德山公就从饶州府瓦屑垻迁徙湖北黄冈县。祖妣喻儒人抚长子中仁公卜居慕义乡(今武汉新洲辛冲张隗湾)传三世道升公为三分支祖,道魁公为湖分支祖各分三房,后裔子孙椒衍其布,曾远迁黔、川、湘、陕、豫、江夏、应山、浠水、麻城各省县。抚次子中仕公迁红安县东门外八里况家垅居住至今。二世祖中仁公至笔者这一辈已传至二十二世。山湖分支始祖隗公讳德山大人携妻抚子定居新洲已650年左右。

顺便说一下隗氏的辈字情况。德山公(红安派)次子隗氏中仕字辈:

(仕)中均在学传、堂习良清金,

万步连尚春,枝思定宽正。

二十一世增为:

国胜敬宗义 家传孝友贤

克君先祖训 福禄永康绵

德山公长子中仁沿下的字辈以序是:

中道思玉天金希栱

学其世文 振起有象

随后续派:

齐家惟顺豫 训迪务端详

立志循先哲 前进效明良

笔者正是豫字辈,即德山公第22世孙。

关于隗氏宗谱史实推定问题

隗姓氏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650余年的历史,姑且不论无文字记载的衍变或图腾历史。根据推算,周朝由大禹的子孙担任首领封国号组建大隗国是前1052年,而周朝取得政权的时间是前1043年,隗姓来自隗国号之子孙一说,在时间上相隔9年,是说得通的。而周昭王(前995—前997年)实际在位19年,周穆王(前976—前992年)在位55年。自隗姓氏族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起,至笔者这一世止,其间推算应有98代。而在隗姓氏族山湖二分始祖德山公以前的近两、三百年间,据推算,先于隗氏始祖德山公的应有近十余代。如此向上推算,即隗姓氏族的原共同始祖出身年代应是前1099年左右。而隗姓赤狄人源自商朝(前1600—1300年)一说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值得质疑的。

商灭夏(前2070—前1600年)后的300年间,参加组建封号为隗国的夏王族后裔至少应有9代人,即是自大禹的第8世后的槐起至芒、泄、不降、扁、廑、孔甲、泉等九世夏王族子孙。而隗姓的起源以国姓隗姓之始至我们确认的始祖德山公为止,其间414年间,至少还上有二十一世祖,也就是说,先于德山公之前的二十一世祖方是隗姓氏族的共同始祖,或称原始祖。而在此阶段,据推结果应该是在西周的周武王执政时期。正好,与隗姓起源于封国号后以国为姓是吻合的。因此,现在我们公认的隗氏始祖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隗姓原始祖。

三、结论

纵观隗姓氏族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或文明、兴旺、辉煌或沉沦、衰败以至重新雄起的历史,我们深深感到——

隗姓氏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氏族,其历史久远,源远流长。

隗姓氏族是一个勤劳而智慧的氏族,尽管氏民们不被世人所奉举,但氏民们却无怨无悔的为社会的文明建设贡献着,默默无闻地生产着、劳动着。从众多隗氏氏民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那就是不图名利,不擅张扬,自觉认识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隗姓氏族是一个善战、不屈不挠的氏族。氏民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不畏施暴,久经沙场,是一个不轻易屈服而倒下的坚强氏族,其机敏、能屈能伸的融入社会、识大体、顾大局、处世风范为世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隗姓氏族还是一个崇高科学、不畏科学险阻、不怕挫折、勇于实践,勇攀科技高峰的氏族。他们不畏天命,破除迷信。不断洗刷唯心思想,坚持唯物史观,鼎新革故,既尊重儒家思想学说,又遵循法自然规律,开创了人类涉及众多领域的学科新纪元,为世人尊儒守道、墨守于规、倡导了严谨的治学之风,成绩斐然。

隗姓氏族既是一个朴俭、守节的氏族,也是一个礼貌懂孝、恪守族规、奉法遵纪的氏族。隗姓氏族氏民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关爱同仁、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言谈举止为世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精神食粮。

综上所述,对于“隗”字的释义,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或者叫词条):

隗(wěi委,亦作葵、归)唐韻,五罪切,集韻五贿切。《说文》阝隹隗也。①高峻貌。汉书八七上杨雄《甘泉赋》:“骈交错而曼衍兮,山妥 山皋 隗虖其相婴”。注:“ 山皋 隗,犹崔巍也”;又李白诗:“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②商代国名,商灭夏,由商汤封禹之苗裔号隗国后子孙以国为姓隗姓,“由来不外是”,为楚国同姓国,公元前634年,被楚兼并。又;楚人灭隗。《公羊传·僖二十六年》楚人灭隗以隗子归。《郑语》西有虞虢晋隗霍揭魏芮。《左传》榖梁传作“葵”、“归”,湖北秭归县东有葵子城故址。又,通于隗《国语》翟隗姓也(注翟国)③姓。《左传·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隗姓。又《左传·僖二十四年》“昭公奔齐王复之”。④氏。姓氏。注:王圻《续文献通考氏族典》第十一卷:少典氏之前,自大隗氏至无怀氏等十九氏间衍生姓氏,隗氏约公元前6210—前5770年。⑤人名。《史记·秦始皇纪》“丞相隗林”。注:隗姓林名。又人名《战国策》欲将报仇故往见郭隗。⑥山名。《字汇》按庄子《徐无鬼篇》“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具茨既为山则大隗必非山也。注:大隗山即以隗姓而命名的山名。

 


分享按钮>>隗氏春秋探源之绪论
>>商汤赐封禹之苗裔隗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