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家谱源流】云南省宣威市侯氏家谱

    中华侯氏网 2014年9月15日 云南侯兴邦


    云南省宣威市侯氏家谱

    滇黔蜀侯氏家谱编撰委员会

    主编:云南省宣威市东山镇海那侯兴邦

    住址:云南省宣威市福临街45号(国家统计局宣威调查队院内)。

    本家谱为一本,共900余页,主要搜集编印了云南、贵州、四川大部分侯氏家族的来龙去脉,从明朝洪武十六年侯位、侯臣两弟兄随军来到云南宣威后,他们的子孙繁衍生息迁徙分布情况,至今已620多年,繁衍子孙25代。

    以下资料为《侯氏家谱》序言摘编

 序    言

    国有史,可知兴衰,水有源,可知来龙、家有族,必有谱之。有国、有家、才能兴旺发达,国史、族史、家史应是代代相传,江河万里,必有源头,尊祖敬祖,人之常伦,续谱收族乃宗族之盛事。续修家谱非一始一支之私,乃寻根觅源之举措,它可补正史之不足,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美德,尊祖睦族、启迪后人,乃爱其族而爱国之举。族谱是记载人类繁衍,研究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料,它与正史、地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中国的孔氏族谱早在2500多年前孔圣人时代就编撰流传,致使孔氏族人辈份不乱。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诏修谱,上世纪初孙中山有言,“寻根觅本、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新中国成立后,伟人毛泽东曾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拱宝贵的资料”。所以国家把修谱视为人心工程加以重视。

    侯氏宗族,从始祖到宣后、二至六世祖失传,家谱因战乱,先人避难无存,十世祖侯度口授于孙来享祖,来享祖又口授于孙侯师祖(十四世),于乾隆十四年(1749)冬月朔日叙撰。侯师祖是现存得知侯氏宗族撰家谱之第一人(至2010年已261年)。第二十代孙侯丕显搜集整理撰写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家谱和十八代孙允武、允才撰写于民国三十年孟春(1941年)的家谱,基本理清了宣威、威宁、盘县侯氏宗族世代顺序。新中国后,第十九代孙应超、应鹄编撰的侯氏字辈排行从应字辈后的四十代,在宣威范围从开字辈基本得到统一。以上三次族谱的编撰为这次侯氏族谱重修编撰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作为侯氏后人对先人留下的宝贵族谱表示深深敬意。

    在前人留下宝贵资料的基础上,为使族谱充实完善,便于查阅,规范保管,2000年由灰洞兴邦、开瑞等发起,集中推荐了26人的搜集整理编撰委员会,于2001年到2005年历时近五年时间,走遍滇东北的云贵高原,在资料、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005年10月编印成册,族人对她们的辛勤努力深表谢意。

    宣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汉代设宛温县、唐设麻州(石梁),唐天宝年后归南诏属磨弥殿部,元设沾益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南征云南,先谴精干将士为大部队南征探路设卫、站、所、铺,为后属大部队南征做准备,明洪武十四年末(1381年),先遣军经过鸟撒(今威宁)土麻腹地设卫,在沾益州土州府腹地(今宣威)设后三所,并设宣威关宣传朝廷威德(宣威由此而得名)。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筑后三所土城,朝廷设沾益州流官知州,开始土流官合治,同时在站益州(今宣威城)倘塘、可渡设三个驿站,在北路设有通南铺、来宾铺、南路设十里铺、虹桥铺、永安铺、来远铺、遵花铺,共七个铺,洪武十四年九月初一(1381年),南征大军从南京柳树湾分三路进军云南,先从水路坐船到湖北后从陆地行军,历时三个月到达云南。 

    侯氏始祖,侯位、侯臣祖籍仍属上谷(河北上谷郡)迁至江苏苏州府崑山县石狮子口,后又从崑山县迁往江苏南京应天府柳树湾竹子巷,从柳树湾随军来云南,首站进入宣威关,后到曲靖荷花塘,最后落脚于宣威,大祖公后代又迁往来远铺。据盘县清水扯扎的神主碑上资料记载,“我祖两弟兄于洪武初年,从江苏南京的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随军来到云南,落脚于曲靖府荷花村又迁至沾益黑桥,大祖公后代又迁到来远铺郝四村居住(现在的来远铺),二祖公落脚搓麻黑,又迁至威宁宣化(即现在的宣威)”。根据这一资料记载,来远铺、侯半坡、富源大栗树、富源居核、会泽待补、陆良等侯姓始祖属大祖公(侯位的后代)。宣威、威宁、盘县等支系始祖属二祖公(侯臣的后代)。宣威始祖后至六代子孙和来远铺始祖后八代子孙陆续迁往他乡生息繁衍。南征平定后,朝廷诏谕傅友德、蓝玉大将军搬师回京派往东北平定,留沐英镇守云南。从《朱元璋传》资料查阅,朱元璋于明洪武十四年开始南征云南,真正大军进入云南属洪武十五年末至十六年。侯氏始祖属洪武十六年初到宣威、来远铺(1383年)。

    侯氏始祖留守沾益州石梁(今宣威城),农耕生存繁衍已627年(2010年),从明朝初入宣到明末清初的290多年,侯氏宗族在宣威、来远铺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已成一个大家族,由于历史变迁,自然灾害频繁,明末清初的刀光剑影,在康熙十五年前后(1673—1678年),吴三桂在云南举兵反清,康熙派兵平定三藩,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平定。在这场交战中,使居住在宣威、来远铺的侯姓族人身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少数幸存者于兵荒马乱中四散逃难,从老家谱中查阅,康熙元年初,侯氏祖辈仍住在宣威来远铺,从十一世祖后大部分幸存者为躲避战乱四散逃难至今已330多年(至2010年)。从其它姓氏族谱和侯氏族谱代系推论,人类繁衍代系,每代在25年左右,按这一推论,良策祖应生于明正德至嘉靖年间,现已诞辰470年左右,其子国亨、国安祖后裔、现分布居住:国亨祖后裔主要在灰洞、小圩内,下街、爱茂、会泽、大桥、巧家等地,国安祖后裔主要在赤水、田坝、东山、宜良、盘县、威宁、东川、会泽、巧家、建水等地;侯位始祖后代主要居住地在来远铺、宗德、侯半坡、大栗树、居核、嵩林、玉溪、陆良、泸西、东川、宣威城、贵州扎青山等地。。其到各地落脚生息繁衍,主要是从十二世祖后陆续迁徙定居,时代应在康熙十五年前后(1675),迁徙后其后代再迁往他乡、由于居住分散、年代久远、无据查考。

    古人言:亲有三代、族是万年,族谱是一部家族史,寻宗觅祖、乃属天之大德也。620多年来,侯氏族人,心系家谱、情洒族人、虽居住他乡,但族人和睦相处,共谋发展;时至今日,人丁兴旺,始祖至今繁衍子孙24代,现有住户近万户,人口几万人。族人中人才辈出,县处级以上20余人,科局级以上100余人。中高级技术人员200余人。由于上次编撰家谱(2001—2005年)人力、物力有限,部分族人未联系上,少数支系原来没有收入族谱,后因未入谱支系的强烈要求,于2009年9月经族人推荐组成重编族谱委员会,主要是以上次版本为主要基础,把未入谱支系调查登记归谱,重新编印侯氏家谱。但在重新编印过程中,由于少数族人居住较分散,无法联系,可有遗编支系,望宗亲族人谅解和后贤志士完善。少数已联系上,不愿参与者不强求。

    谱书编修殊非易事,实乃集体心血,诚望宗亲族人细研、珍藏流传、告慰先祖,警启后人。愿族人奉公守法,礼义传家、勤奋为本、尊家族优、倡祖人之德、忠孝仁恕、为事以公、先义后利、友善乡邻;扶正祛邪、崇尚科学、坚忍不拔、开拓进取,为国家昌盛、民族振兴出力献策。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立、做顺时代前进、弘扬华夏文明、无愧于我侯氏宗族、无愧于中华民族之优秀公民。

在新家谱与族人见面之际,谨向热情支持和慷慨捐资赞助的族人表示诚挚谢意,向为修谱积极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的族人和关心支持的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但因年代久远,族人居住分散,支系较多、史料残缺,加之经验不足、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失误难免。尽管殚心竭智、务求真实、明晰准确,仍恐调查登记中有疏漏,编撰中有错误之不足,恭请全族宗亲斧正,诚望全体族人谅察为谢。 

    海 那:二十代孙兴邦

    二〇一〇年三月

浅析应天府(南京)柳树湾

    一、应天府的大概位置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洪武十四年末命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大将从南京率大军30万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很赏识沐英,又念其功劳无比,便派沐英留在云南镇守疆土。为了巩固疆域,促进云南的发展,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世居云南。

    世居云南的汉族人家,许多人都说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从家谱、族谱和祖坟石碑墓志可看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柳树湾大石坎”、“高石坎”等记载。“应天府柳树湾”成为云南人座谈祖籍提起最多的地名。应天府:宋为建康府,元为集庆路,朱元璋建明王朝定都于此,永乐年后定为南京。应天府(南京),但柳树湾在南京何处?就是到了南京询问,一般人也说不出来;南京的市、县地图也无此地址。 

    据资料记载:明故宫遗址内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1612)立的石碑,碑文中有柳树湾地名的记载。经察,位于午朝门区内的两块石碑。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加上碑面被灰浆涂抹,难以从头到尾通读。但是经仔细辩认,还能看到有“东城兵马司首下行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字样;碑末的立碑时间是:“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一建立。”碑文说明,在明代确有“柳树湾”这个地名。从碑文看,碑文内容讲的是水利建设中的“疏通沟渠”问题。把这两筒碑内出现的小地名连起来,再从南京的水道资料及《明应天府城内坊厢图》对照,判断出柳树湾在“标营”、“太医院”、“大中桥”一块弧形区域内,具体位置在当年太医院的上游,东城兵马司的下方,即今天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现在该处尚遗留有“石门坎”的小地名,云南流传的“高石坎”、“大石坎”均为石门坎。如果祖籍是应天府枊树湾、高石坎的云南人到南京“寻根”,只能到南京明故宫的东南角这一片,现在这里已经是繁华的闹市区。 

    二、应天府移滇汉民的原由

    明朝数以几十万移民来滇,都是南京人?并不一定全是。柳树湾位于故宫东南角,当年是皇城的禁宫要地,是中央行政机关所在地,六部除刑部以外,吏、户、礼、兵、工部都在这个地区,兵部的兵马司是部队集中驻地,还有个大校场是训练兵士和比武的地方。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云南,从南京出发的部队集中地就在柳树湾,随沐英征滇的皇家直属部队“羽林军”就驻扎在柳树湾。朱元璋的部队组成和兵源并非全部来自应天府一地,江苏、江西、安徽、两湖的都有,所以只能理解为征云南的军队系从柳树湾集中出发。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其后代就只知祖籍是“南京应天府”。其于来滇移民:一是因为洪武后期中央机关多建在柳树湾,官员中因“有罪遣戍云南者”不少,就是 “充军”;二是富商和令朱元璋认为“不放心”的人,被加上罪名强行发配来云南,连家属甚至家族都被“扫地出门”。这两类人的籍贯以江苏为多,并不光是指枊树湾。典型的如沈万三一案。沈是江苏“第一水乡”周庄人,他的祖上以躬耕垦殖为业,到他这一代善于“治财”,做外贸发财,“富可敌国”,“资巨万贯,田产遍于天下”,在南京置有大产烽,这就引起朱元璋的忌妒。沈万三不知道,竟然还出钱 “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这就犯了僭越之险。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要杀沈万三的头,后经皇后说情:“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沈被释放后,被“戍云南”; 三是又因柳树湾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属于皇城禁地。因此,在这一片驻扎的军队以及居住着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被发配充军到云南这块不毛之地。就这样,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对象。

    不论哪一种情况在明代来到云南的“应天府”人,他们在云南扎根,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云南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这些功绩不可没也。至今云南人到南京,或见到南京人有一种亲切感就不足为怪。

    三、南京柳树湾高石坎——云南人的故乡 

    南京柳树湾高石坎,是云南人说不完的话题,是云南人心里的牵挂,是云南人寻根的情结,中国人一向守礼义、重亲情,因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乡的山水永远是最动人的风景。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一种故乡情结。 

    走遍云南3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询问云南的汉族人来自哪里,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对于云南的汉族人是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的传说,虽然历史学家们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和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祖籍关系讲,现今居住在云南省内的汉族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古代吴越地区,即今天的江浙一带。因为从云南汉族人与南京人风俗习惯上的很多相同之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汉族灶台灼力样和装饰花纹,都和今天的南京郊区农民的锅灶相似。 

    南京柳树湾高石坎,是云南人说不完的话题,是云南人心里的牵挂,是云南人寻根的情结。 如今,柳树湾高石坎(即今石门坎)已经是处于南京城繁华的闹市区了,据说,每年都有不少云南人去南京寻根。而很多云南人从小就对“南京”这两个字很耳熟,见到南京人也自然地有一种亲切感。 

    作为今天的云南人,虽然可以寻根,但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去依恋南京。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无论是谁把我们的先祖带到这里,我们都应该看到: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云南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云南正在与发达的南京及中国东部地区一样,随着中国的改革前进方向,一步一步地走向繁荣。对于先祖居住过的柳树湾高石坎,我们可以为它今天的发展呐喊助威,并亲切地说一声——南京,你好!

 


分享按钮>>【刘氏网新闻】艾尔广告任务网
>>文物天地:别具一格的“缺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