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世家吴江、兴化仲氏世系注

    中华仲氏网 2012年12月13日 万家姓


【卞里仲氏第五十六世 仲子世家第四十九世 横坊仲氏第三十三世 苏州杭州扬州仲氏始迁祖】

基 大宗主,主盛泽镇御赐河内公庙祀事。字址生,号益庵。父讳爽,本生父讳潔。性刚直,有勇力,篤厚而靖夷,端莊而和裕,蔚有大儒之风,靖康丁未,中兴皇帝次济州,公以河内公嫡裔,率宗人父老自请出战保国。帝甚褒之,授高邮州判,遂遣公如维扬。有胞弟曰白庵、履庵,皆依倚播迁。五月,帝登坛受命于应天,改元建炎。至帝自扬抵浙,公与白庵扈跸南渡,履庵不以家累随,久之遂为扬民焉。以功升台州知府,擢江南东路安抚司参议,历官至秘书学士兼节制军国检校。配张氏、王氏,俱封夫人,诰制附于编末。绍兴初,侨寓秀水天字圩,后迁吴江膳字圩,子孙因家焉。享年六十有八。诰封中宪大夫,配享河内公庙。卒葬小口圩普福桥北堍,傍有御赐河内公庙。明万历间裔孙大绩重修。环以石城,建坊,墓门前华亭陈继儒题“中山古茔”四字,旁有两行小字云“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十一世孙大绩重修云间陈继儒题”,至今定期三月初十日,合族子姓备物祭祀。是为仲氏南渡始祖。国朝钱云《谒中山古茔》“人来泽畔始诛茅,地择牛眠卜近郊。鼻祖已占椒衍实,耳孙重见凤扬苞。”自靖康罹难,二圣北狩,北国故土为寇所据,横坊旧庙沦为瓦砾,荒草凄凄,中兴皇帝感公忠勇,遂赐复庙于吴越分歧间,以续河内公祀。庙方一顷有余,雕梁画栋,其规制不逊于衢城。《元至正十二年济州横坊村仲氏族谱》载有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亲撰陈康伯誊写之《御赐河内公庙记》济宁仲德懋所撰《谒大宗祖庙》宁阳仲正琮所撰写《之盛寨祭庙怀祖二首》

 

编者按:

吴江盛泽镇大宗谱注“字址生,号益庵。潔公长子,爽公嗣子。主奉祀事。皇宋钦宗靖康间,以武功授高邮判。高宗建炎戊申间,偕胞弟白庵、履庵随孔端友扈跸南渡,出知台州,擢江南东路安抚司参议,封秘书学士兼节制军国检校。元配张氏(享年三十八)封“二品夫人”;继配王氏(享年八十二)封“南国二品夫人”。侨寓秀水天字圩,后迁吴江膳字圩,合葬小口圩。墓旁有御赐河内公庙。子三:世登、世第、世资。”

沭阳谱注“基,洁长子,出嗣爽,字址生,号益庵。以武功授高邮判,宋高宗建炎戊申间,扈跸南迁,遂籍吴江。累官秘书正学士兼节制军国检校,配张氏,封夫人,继王氏,封大夫人,诰制附于编末,为江南一派共祖。生世登、世资”

《盛湖志》二卷本、十四卷本载:

……读厥祖闇师公序知,益庵西历世变扈从临安爰家于吴,有弟曰白庵、履庵皆依倚播迁。中有天可往,无地能居,方其南也,皆止于维扬。及乘舆诣浙,益公又与白公从,而履公不以家累随,久之遂为扬民焉。当是时南北既分,干戈未息,四世周甲,邈焉闻问……陈宣《仲月溪(编者注:仲曙字明发号月溪,天章之子)先生重修谱序》(《盛湖志》十四卷卷十三“集文”之“土著”,页三十三,另注:《盛湖志》二卷本载“仲胤文:字闇师,基曾孙。宋理宗辛酉嘉兴学贡。”)

仲基:字址生,号益庵,先贤仲子裔孙。世居山东济宁州,宋钦宗朝授高邮判,高宗南渡偕孔端友扈跸南渡,出知台州。建炎已酉,侨居浙江秀水天字圩。后迁吴江膳字圩,子孙因家焉。(《盛湖志》二卷本)

仲基:字址生,济宁州人,先贤仲子四十九世孙。钦宗靖康间,授高邮州判;高宗建炎时,由仲家浅偕衍圣公孔端友扈跸南渡,以功升台州知府,擢江南东路安抚司参议,历官至秘书学士。绍兴初,侨寓秀水天字圩,后迁吴江膳字圩,子孙因家焉。卒葬小口圩。(《盛湖志》十四卷本卷十一“流寓”页三,且此条下注“本旧志参仲谱”)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某善本,字迹模糊,其两则札记略谓:

“靖康罹难,卫公子路嫡裔流寓江南。行前告诸族众,以守庙相委。壬子,刘豫使人至浅,以儒林郎相许,命择其贤长者。众谓:‘番人屠我士民,以其胡俗变我华风。今康王承统,吾族正位飘零异所,何任尔佞诱哉?凡我族众,皆事中国。’微湖秉怀曰:‘壮哉!夫子路之赴卫难谓之忠;耳孙南扈乘舆谓之忠;留守族众不以利动亦谓之忠。’然则骚子南掠,竟有违祖训而事虏主祀者,实为前人所不视也。”

“仲氏,卫公之后也。祖籍泗水,世居济宁之横坊村。宋高宗建炎戊申间,四十九代代嫡长孙仲基益庵公,携胞弟仲琪履庵公、仲祺白庵公举家南迁,护高宗南渡至维扬、临安,遂家焉,占籍吴江。迄我朝初,济宁横坊村有唤仲虔者,称卫公四十九世嫡裔,世祖信之。然衍圣公孔治奏曰:‘昔臣先祖南北分宗,寄南者为嫡。蒙衢州族兄洙礼让,臣方报效吾主。仲氏实为大儒,吾主宜慎之。’仲虔曰:‘贱民实为卫公嫡裔,因宋昏君南逃,金人入侵,吾祖隐逸。今上继大统,实为吾族之幸也。盼遵旧制敕封。’孔治曰:‘吾祖为汝祖吾祖之师,故嫡长世系略同。然吾兄存斋为五十三世,汝为四十九世,何解?’仲虔辩曰:‘避难使焉’。世祖愤而逐之。”

查《盛湖志》十四卷本卷六页十一略云“北胜庵,在充字圩,即竹堂(见古迹),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里人仲世昌建。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远在宋高宗建炎戊申(1128年)之前,与旧谱“宋高宗建炎戊申间(1128年)偕胞弟白庵、履庵随孔端友扈跸而南,遂籍吴江……生子世登、世资”不合,姑且存疑。

又查《防护录》记载:“仲子四十八世孙仲基因宋南渡扈跸至杭,居仁和县东西璧里,建仲子祠,寻废”,按《防护录》误读《杭州二贤祠碑记》,详见《艺文志》。

琪 号白庵。随兄扈跸临安,遂居浙。

编者按:

新疆库尔勒前贤所藏《元至正十二年济州横坊村仲氏族谱》,白庵公生子世科,世科生爾儀、爾信。

祺 号履庵。籍扬州。

编者按:

新疆库尔勒前贤所藏《元至正十二年济州横坊村仲氏族谱》,履庵公生子世榜,世榜生爾儒。

 

【卞里仲氏第五十七世 仲子世家第五十世 横坊仲氏第三十四世 盛泽仲氏第二世】

世登 大宗主,主盛泽镇御赐河内公庙祀事。字长升,号蓼庵,别号耕云。性嗜学,同谢良佐师事程颢,累官鸿胪寺丞,荫授以资郎。子三:尔份、尔伸、尔任。今吴江、泰州、东台、海安、桐乡仲氏皆其裔也。尔份长子闇师于淳熙间倡修南北统谱,悉遵古法。

编者按:

以上谱注参阅海安《仲氏族谱》,海安族谱有云“尔份,世登长子。字诚斋。宋金吾卫参军。生子胤文、汝林。”“胤文,尔份长子。字闇师。编辑家谱悉遵古法。生子子宁、子发。”“子发,胤文次子,苏州府学生员,有文集行世。生子訚、诚、谦”“谦,子发三子,字光亭。生子象贤、景贤。”“象贤,谦长子。字克昌。庠生以孝行。生子子宣、子华、子成”“子宣,明建文时,燕王兵乱,偕弟子华公避居泰州富安场东海滨遂家焉。配周氏,继配顾氏,生子文汉、文和、文宾(又载:文实)(周出)、文渊(流寓他方)、文潮、文源、文洋(顾出)。合葬富安场。子华公徙居梁垛场,其裔传待查。”

世第 授殿前金吾卫参军。皇宋建炎四年,阻金兵,卒于东京。无嗣。

编者按:

新疆库尔勒前贤所藏《元至正十二年济州横坊村仲氏族谱》,“仲世第,授殿前金吾卫参军,济州人,建炎三年七月,杜充拒岳飞之谏,弃东京。明年一月,闻金人将入东京,公亲率将士出城与敌战,身中十余箭,立而卒,目犹如炬,不阖。敌斩其首,悬于城上。公父台州府君闻之,泣叹曰:‘此家国之忠義子也!’人谓其有仲由遗风焉。”与以上吴江盛泽镇大宗谱注合。

世資 字居易,号默庵,别号二王。宋乾道五年(1169年)八月十三日荫授承德郎,知安吉州。宋淳熙六年十月初三,追赠通奉大夫,妻钱氏(吴越王女)封郡君。(详见诰制)子三:尔修、尔侗、尔佾。籍吴江。今高邮、兴化、德清、桐乡、秀水、赣榆、沭阳、黄县、蓬莱、莱阳、沂水、沂南、日照、临沂、苍山仲氏皆其裔也。元翰林学士吴澄有象赞曰:“巍巍气度,肃肃衣冠,慎勤莅政,州郡同传。仁以泽物,廉足励贪,下民思感,帝眷优旃”。

编者按:

吴江盛泽镇大宗谱“字居易,号二王,别号默庵。皇宋乾道五年,荫授承德郎,安吉州知州。淳熙六年,追赠通奉大夫。娶钱氏,子三:尔修、尔侗、尔佾。居膳字圩。”

仲家浅《仲氏族谱》之赣榆支谱注,世资,字居易,号默庵。荫授承德郎,知安吉州知州,赠通奉大夫。妻钱氏,封淑人,子三:尔修、尔侗、尔佾。

《沭阳谱注》“世资,基次子,字居易,号二王,别号默庵。荫授承德郎,任浙江湖州府安吉州知州,赠通奉大夫,二次诰制附于编末,有万民颂,详吴江旧谱。娶吴越王女妻钱氏,封郡君,诰制并附。生子二:尔修入籍秀水,尔侗入籍兴化。”沭阳谱注误,据《元至正十二年济州横坊村仲氏族谱》记载,世资确有三子“尔修、尔侗、尔佾”。编者按:仲家浅《仲氏族谱赣榆支谱》、镇江姚桥镇仲家村《仲氏宗谱》“字居易,号默庵,荫授承德郎,知吉安州知州。赠通奉大夫。娶钱氏,封淑人。生三子:尔修、尔侗、尔佾。”,镇江姚桥镇谱抄自《赣榆县谱》,二谱与《沭阳谱》文字略异,“吉安州知州”云云,疑为鲁鱼亥豕之误。

 

【卞里仲氏第五十八世 仲子世家第五十一世 横坊仲氏第三十五世 盛泽仲氏第三世 嘉兴县兴化县仲氏始迁祖】

爾修 籍秀水。子一:佑。吴江松陵、师古桥、嘉兴王江泾皆其裔。详《桐乡县仲氏族谱》谱注。

编者按:

另查姜堰仲氏所抄吴江《仲氏族谱》“卞里仲氏六十六世,仲子世家五十九世讳朝迁松陵”,按:朝乃尔修裔孙。

爾侗 字愿夫,生子正相、正卿。官院判,生子正相、正卿。籍居吴江、兴化。

编者按:

仲家浅《仲氏族谱赣榆支谱》“尔侗为扬州府尹,遂留居兴化县平望湖。子二:正卿、七二。其子明斋迁居宝应,各处均有支谱。”据赣榆老人回忆,赣榆县旧谱记载尔侗生子正相、正卿,本无七二。伪谱“子二:正卿、七二”云云,系济宁仲家浅伪大宗博士篡改所致。

镇江姚桥镇前仲家村《仲氏宗谱》与仲家浅《仲氏族谱赣榆支谱》,只字不差。又镇江姚桥镇仲家村《仲氏宗谱》后出,则镇江姚桥镇仲家村《仲氏宗谱》抄自仲家浅《仲氏族谱赣榆支谱》。

七二公,明崇祯十四年宝应县《仲氏家乘》未注明来源,崇祯十四年辛巳仲春朔日十代孙在廷《世系序》“余族系自七二公而上不可考,阅旧谱知发源于山东,其后迁徙于秦邮昭阳而昌于八宝”崇祯壬午十世孙代勋《仲氏家乘代跋》“吾族之裔始于卞里,继迁于广盂。自卞里谱失于播越,广盂谱失于倭火,谱之废也几百年矣。”。七二公,以七字行二支,字派失考。查《沭阳谱注》“尔侗,字愿夫,官院判。生正相、正卿。”,长支为正相、二支为正卿,可知宝应“七二公”绝非尔侗公之子。

查赣榆县《仲集前村谱》“尔侗,世资次子,生二子正相、正卿。兴化通判。籍居吴江、兴化”按:通判一职设于州府。而江苏兴化素为县治,属扬州府高邮州。待考。《沭阳谱注》“尔侗,字愿夫,官院判。生正相、正卿。”今从沭阳谱。

另查姜堰仲氏所抄吴江《仲氏族谱》“卞里仲氏五十八世,仲子世家五十一世讳尔侗迁扬州”、“卞里仲氏六十七世,仲子世家六十世讳枚迁凤阳”(按:即安徽五河、灵璧仲氏)

爾佾 字象庭,号润公。庠生。为润州经历,居京口。

编者按:

兴化族人所藏《仲氏族谱》手写按语为“尔佾,字象庭,号润公。任润州(即镇江府)经历,遂居润”

镇江姚桥镇前仲家村《仲氏宗谱》记载“尔佾,字象庭,号润公。庠生。为润州经历,居京口。娶赵氏,生三子承九、时祥、德二”“承九,字持经,号光源。娶王氏,继娶艾氏,生一子开昌。”“开昌,字启文,迁居吴沙,行辛四(按:辛字行四支),生二子君孝、君忠。”

又镇江姚桥镇后仲家村《仲氏宗谱》记载始迁祖道原公,宋钦宗时徽猷阁学士,夫人尹氏。

又常州《仲氏宗谱》卷二记载:“始迁毗陵之祖,第一世:肇庠,字经世,号致祚。公好学博闻,不乐仕进。祖籍山东。聖门十哲先贤政事科历封河内伯宋真宗乾兴壬戌正月三日加赠河内公子路公传至四十九世,宋徽猷阁学士益庵公护驾南渡,始迁润东。益庵公传四世,辛四公肇迁润东之吴沙。公乃辛四公五世孙,因明嘉靖间矮寇扰乱,遂抱子路公诰敕一道,挈眷隐居于毗陵青山门外循礼乡,筑室而家焉。今子孙繁盛,以公为内纪一世祖。至于外纪宗支世考文传,俟后之用心贤裔者采辑之。生于明天顺元年丁丑二月初二日,卒于明嘉靖廿四年乙巳十二月初四日,享寿八十九岁,葬沉郎沟氏基南朝东向计坟地五分七厘七毫七丝。配万氏,生于明天顺二年戊寅八月十二日,卒于明嘉靖三十年辛亥正月二十日,享寿九十四岁。合葬,子二伯宽、伯实。

另查姜堰仲氏所抄吴江《仲氏族谱》“卞里仲氏五十八世,仲子世家五十一世象庭公迁丹徒”

 

【卞里仲氏第五十九世 仲子世家第五十二世 横坊仲氏第三十六世 盛泽仲氏第四世 兴化仲氏第二世】

正相 失考

编者按:

明崇祯十四年宝应县《仲氏家乘》“七二公,祖籍山东,先贤季路裔也。自汉中叶徙居江都,复迁高邮,今仲家寨即其故址也,详在卞里志,此志失而世系不可考也矣。元未张士诚据高邮,公避乱兴化平望湖,晦迹于医。明兴,平定寰区,遂迁宝应,入籍编氓焉。配李氏,子一:明斋”。乾隆二十三年宝应县《重修仲氏家乘》:“始祖七二公,祖籍山东,先贤季路五十二代孙也。宋南渡徙居扬州江都,复迁高邮,仲家寨今其故址,详载仲里志,有谱。元未张士诚据高邮,公避乱兴化平望湖,晦迹于医。明兴,平定寰区,遂迁宝应,入籍编氓焉。配李氏,子一:明斋。”

仲家浅有妄人称正相为尔修之子,且称正相有子二:仲先俊、仲先永,且以湖北武汉始迁祖仲光明、四川广元绵竹始迁祖仲德明为正相之孙,滑天下之大稽。

正卿 生子仕达,居扬州兴化县。或曰宝应县始迁祖“七二公”即为“正相”,倘若此说成立,则正卿公即七一公,当为长子, 属七字行长支,正字派。

编者按:

仕达公,居扬州府兴化县。或曰正卿子嗣颇多,又查今江苏兴化周奋乡仲家寨族裔甚多,传为尔侗后裔。

乾隆三十七年阮开景《扬州府兴化县三善堂仲氏宗谱序》“因念仲氏,遥遥华胄,猝被金乱,徙家于秦邮之东北郷名曰仲家寨。始祖承事公者,相传十余世。期间士农商贾,不一其术。”,按:承事公,名讳失考,所谓承事公者,当为承事郎之尊称。吴江谱载,高邮州兴化县仲氏始迁祖为尔侗。然现存兴化谱受济宁伪谱影响,昭穆紊乱,拼凑痕迹严重,不足为法。如第二世有“国雲公、配周氏”“横溪公,配刘氏房氏”“六九公,配张氏”“七二公,配李氏”。六次行与七字行,本为隔代,竟汇为一代,可谓荒诞悖谬至极。且“六九”公者,六字行九支之意也。“七二公者”,七字行二支之意也。在现存兴化谱中竟分列为三支、四支,殊悖情理常识。

 

【卞里仲氏第六十世 仲子世家第五十三世 横坊仲氏第三十七世 盛泽仲氏第五世 兴化仲氏第三世】

仕達 仕元为典瑞院判。生子叔诚。

编者按:

或曰仕达公子嗣甚多,叔诚系其三子。详见下文。

【卞里仲氏第六十一世 仲子世家第五十四世 横坊仲氏第三十八世 盛泽仲氏第六世 兴化仲氏第四世】

叔誠 行三,以奉训大夫官登州太守,遭绎骚之乱,卒于沂州,其子奉柩回扬,至沭,值张士诚据高邮州,南路阻绝,因葬于沭邑郭北之原(正德七年邑侯易公修城,遂属城内,今县体育馆东南角)。配王氏,封恭人,生子三:敏、哲、晰;女一,适赣榆进士匡公名虎,徙居胶州。其弟谦留居登州,守印信未归,沭阳、赣榆、登州三地叔诚祖后裔,于清光绪甲辰年续修合谱。

编者按:

《沭阳谱注》“子顺居莱阳,一说回籍,候序。”

查赣榆、胶州二地《匡氏族谱》,并无匡虎,仅有匡福,然年代、迁徙地若合符节,查其墓志,未言及仲氏,疑仲氏早卒,为作志者所遗漏。

 

【卞里仲氏第六十二世 仲子世家第五十五世 横坊仲氏第三十九世 盛泽仲氏第七世 兴化仲氏第五世 沭阳县赣榆县仲氏始迁祖】

敏 字子聪,号梧轩,一号碧梧处士。以子昌贵,封承德郎刑部主事,娶赵氏,封安人,生昌、蕃。公生于元至正十三年癸巳十一月二十二日,卒于明宣德八年癸丑闰八月初十,墓在县治东五十步。正统九年建碑,吏部尚书魏骥撰其文,缀于末后。长子昌,字显夫,一字希圣,举永乐二年进士二甲八十名,官至太仆寺卿,天顺三年十月己未卒,墓在县治东北,详见《人物志》,娶沈氏,封恭人,生子四:兴,恩贡生;贤,宣德初,以边储功授大河卫指挥同知;孝,以岁贡授慈利县知县,孙选,字思舜,举正德十六年进士三甲二一三名,墓志县治东北五里东流庙□,详见《人物志》;友。次子蕃,生子五:寿,子英以以岁贡授鄢陵县知县;良,天顺七年癸未岁贡,授鄢陵县知县;亨;泰;睦。是为沭阳九支。

编者按:

《沭阳谱注》“字子聪,以子贵,封承德郎刑部主事,娶赵氏,封安人,生昌、蕃。公生于元至正十三年癸巳十一月二十二日,卒于明宣德八年癸丑闰八月初十,葬奉训公墓侧。正统九年建碑,吏部尚书魏骥撰其文,缀于末后。二子九孙附葬,有墓田。”按:昌公系永乐二年进士二甲八十名。另正德十六年进士三甲二一三名仲选乃其后裔。

正统九年吏部尚书魏骥撰《封刑部郎中南京太仆寺正卿墓志》“公讳敏,字子聪,别号碧梧处士。年八十有一,以宣德八年(1433年)闰八月十日卒于家。是月二十日葬沭阳郭北之原,距今十有一年矣。其子太仆寺卿昌持太仆少卿王君荣状征予表其墓。惟公世惟扬之兴化人,曾祖正卿,祖仕达,父叔诚,累官至奉训大夫,山东登州府知府,母王氏,今居沭阳县。奉训公当元季绎骚时,避地山东之沂州,寻迁沭阳,子孙遂占籍为沭阳人。公端懿贞悫,性至孝,奉训公宦游南北,侍之未尝顷刻离膝下,左右奉承深得其欢心。迨当叙迁,遘疾京邸,昼夜扶持,不少辍。至卒,哭而欲绝者数四,暨扶柩归沭阳,生计落甚,而母氏在堂,能竭力营办,致甘旨之奉无或不备,且使不知其难焉。”详见《艺文志》

查明 史傑《襪線集》卷一“七言律”有《追挽先師沭陽梧軒仲先生》一诗,略曰:“碧梧清影尚婆娑,常憶髫年受教多。風俗至今興禮讓,詩書自昔賴磋磨。詞源滚滚知韓愈,氣象巖巖見孟軻。沭水一川流澤遠,忍看髙塚欝嵳峩。”

哲 字子明,赠征仕郎,自登州保家眷至赣邑,值兵乱不能行,遂居治之西关,是为赣榆一支。墓在城西金蟹泉东,光绪二十二年立有墓碑,碑趺下有墓志一方。城西玉带河南金蟹泉北计地二段拾亩有余,经邑令万公断,归入赣榆县仲子庙,永远勿替,内共有墓十四座。生子三:傑、艺、文。

编者按:

查姜堰仲氏所抄吴江《仲氏族谱》“卞里仲氏六十二世,仲子世家五十五世子明公迁海州”

赣邑故老相传,哲祖不慎遗失家谱,被木头沟王姓财主拾获。哲祖索谱,王财主以“招赘”为条件。哲祖未应,而求谱无望,遂留居赣邑。

查赣榆县《仲集前村谱》“哲:淑诚次子,字子明,自登州携眷旋里因元末兵乱不能回籍,遂卜居赣榆县之西关,入光源乡八图六甲民籍,葬于玉带河南,地名金蟹泉沿西里许,为赣邑仲氏之始祖,生三子傑、艺、文”

正统九年吏部尚书魏骥撰《封刑部郎中南京太仆寺正卿墓志》“公讳敏,字子聪,别号碧梧处士。年八十有一,以宣德八年(1433年)闰八月十日卒于家。以之推断,张士诚据高邮时,哲祖尚为幼童,断无只身迁赣之理。疑当长兄敏祖扶柩南归之际,哲祖道经赣邑,赴姊夫匡福家报丧。时兵燹不断,未能南行归里。及长,遂留居赣邑。

晰 叔诚三子,字子顺。其后裔一说回兴化,一说仍在登州,一说在淮安,未详其真。嘉庆二十一年查登州府尉蓬莱县黄县仲氏草谱,始祖名晰,存查。

编者按:

查赣榆县《仲集前村谱》“晰:淑诚三子,字子顺,其后裔一说回兴化,一说仍在登州未详其真,嘉庆二十一年查登州府尉蓬莱县、黄县仲氏草谱始祖名晰存查”

查新修赣榆谱注:蓬莱一支,子、孙、曾孙俱失讳。玄孙可查者有三:敖、收【按蓬莱谱注:(收之后裔)无所考,有谓已迁关外今奉天】、安【按蓬莱谱注:(安之后裔)无所考,有谓已迁关外今奉天。另:黄豆坎仲氏大户即属此系后裔,然而年代湮远不得而详矣】。敖所居之村名仲家疃,妻苗氏,生四子:好、瓒、岩、德,遂分为四支。其后裔详见蓬莱谱。

查蓬莱谱,嘉庆八年冬日,六十六代孙振兴所序“……至五十二代祖讳昔,元末因卞遭兵灾,东迁寄居登郡黄邑,遂家焉。迨五十九代祖讳敖,自黄邑迁于蓬邑住,居于八十里铺北”。查黄县谱系,五十九代无敖、收、安诸公,疑蓬莱仲氏非迁自黄县。

查黄县谱,黄县仲昔生均美、纯美,次子纯美迁章丘,长子均美居黄县。仲纯美生伯孝、伯顺;次子伯顺迁居平度。仲伯孝生谦。可知:仲谦系仲昔之曾孙。又查《黄县志》载“洪武二年(1369年)己酉科举人仲谦”。又查仲家浅《仲氏族谱》注,衒生惕、同;惕生子集、鹿;鹿生子符、昔,长子符迁宁阳。则知:仲昔为仲衒之曾孙。又查《仲志》卷三所载《至正九年济宁侯吕鲁重修庙记》,元至正九年(1349年)仲衒主持重修祖庙。依常理推断,二十年间,不可能繁衍六代以上。又查新疆所存元版旧谱 “(元)至正十一年犯族规沉湖者六人:鹿、模糊、淮宽、模糊、昔、模糊”。至正十一年乃公元1351年,与洪武二年(1369)仲谦中举人,期间仅隔18年。退一万步讲,黄县始祖仲谦假如和昔有直系关系的话,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第四代就中了举人呢?综上可知:黄县一脉显然非仲家浅衒之后。又查赣榆旧谱,有“查登州府尉蓬莱县、黄县仲氏草谱,始祖名晰。存查。”可知:黄县一脉或系南宗叔诚之后,然未敢遽定也。

赣榆、沭阳二地素有“老三”“登州守印信”之说。揆诸沭阳谱宣德八年(公元一四三三年)叔诚长子子聪公八十一岁,则洪武元年子聪公十四岁。则守印信者当另有其人,查吴江旧谱五十四代名讳皆为言字旁,则老三当或为“叔诚公”,“登州守印信”之人或为叔诚公之弟,查黄县始祖仲谦,洪武二年举人,且其地属登州府,且迁黄邑时间与叔诚公卒年相侔,且谦公年岁亦与叔诚公相近,故可知黄邑蓬莱一脉或为仕达公后裔。

 


分享按钮>>山东仲氏通行字辈
>>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仲氏旧谱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