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于民则祀之”的清官廉吏──晏安澜

    中华晏氏网 2013年3月25日 网络


“有功于民则祀之”的清官廉吏──晏安澜   

    

http://wx.za169.com   文:彩凤  2011-1-13 21:21:17 307   

   

     一百多年前,清光绪五年(1879)初夏的一天,在一艘上海至汉口的江轮船头上,一个年轻人在遥望西北的天际,并吟赋一副对联:“身行万里半天下,眼有千秋愧此生。”备异日归时勾勒悬置座右以励志。他叫晏安澜,陕西镇安人。两年前,他27岁时金榜题名,中三甲进士。时任户部山东司主事,主管各省盐政。这次他假请,由京城出发,经天津、烟台、上海、武汉回祖籍湖北咸宁祠堂祭祖,再顺道回镇安探亲。这副激情满怀的对联,表达了他报国忧民的远大抱负。

  晏安澜的一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本名晏文采,字海澄,号丹右,又名虚舟。咸丰元年(1851)三月十九,出生于镇安东南部的北阳山庙坪(今青铜关镇悦爱村)一家境较为富裕的农户。这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

  他天资英迈,聪颖好学,4岁识字,父母奇爱之。5岁便琅然上口,师甚叹异。就在这时,历时五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考中进士前,曾前往山阳、商州、旬阳、三原等地拜师十多人,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在县试、州试中均名列前茅,受到陕西督学吴清卿赏识。光绪元年省试中举。期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洋务运动兴起。他的故乡北阳山属喀斯特地貌,同湖北接壤。旧时,这里同镇安其他地区一样,由于山大路远,地域偏僻,自古就“斗米斤盐”,民众长期严重缺碘,“大脖子”(俗称“瘿瓜瓜”)患者很多。晏安澜从小就目睹了这种民间疾苦,对食盐的重要性深有感触。这对他后来一生敬业于盐务,不无影响。以后从仕的三十个风雨岁月里,他又经历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袁世凯窃国篡位、护法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位从终南奥区的大山里走出来的一介书生,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最后终于成为中国清末民初时期很有影响的经世济民的儒官。

  受父母的熏陶和教诲,晏安澜从小节俭,衣食简朴,做官后也是清风亮节,“起居简约,不改寒素”。他下有四个弟弟,其父生前留遗言与他:“尔诸弟皆不才,恐不能自立,尔需善养之。”故“禄俸所入”,“凡尺布斗粟簿录其出入,不敢稍费,悉以分给诸弟”。“服官数十年,租屋而居”。租住的地方,正是他资助建造的京城商山会馆。直到他病故的前一年,在众人的劝说下,才搬进新置的私人宅邸。他平日严于己,寬以人,好善行侠是其祖传家风。镇安老家,“家居僻地,往来孔道,在大河滨值夏涨,行者绕小径无旅社,薄暮有过其门辄止,宿且供食焉。”民国二年十一月,民国政府感其盐政功德,委任其四川盐运使。这时,他已六十三岁,不顾力疾和蜀道之艰险,由宜昌入川赴任。途径三峡时,因天气突变,由十多艘船只组成的护航船队遇险被淹,他毅然慷慨解囊,“斥私财加意抚恤失事官兵”。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陕西蒲城知县李体仁因仇视革命活动,借故捣毁县教育公会,捕押刑讯县立高等小学堂师生,制造了一起惨案。“蒲案”引起省内外民众的公愤,韩城籍京官吏部郎中、文选司掌印刘华会同晏安澜,在关中北会馆召集陕西在京官员同乡会。在同乡会上,晏安澜陈词严斥李体仁之劣行,并领衔执笔,具状恭呈都察院代奏朝廷。皇帝御批陕西巡抚恩寿查处,后李体仁“即于革职,不准援例捐复”。该事件,充分表现了晏安澜的正义感和进步思想的倾向。

  他一贯倡导“居官宜廉,服务宜勤,处事宜公”。备受人们称赞。有一天,他同一个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新属员李景铭谈话,问:“子日入直能以步代车乎?”答:“能。”又问:“新进之士能自抑其气以停辛茹苦乎?”答:“能。”他听后极为高兴,便委以重任。他推行新盐法,不可避免地触及了一些污吏奸商的利益,有人便造谣中伤。有一天,他收到一封诽谤信,随交于属员张茂炯看。张看后说:“所言公,谨待罪。所言私,不予修。私撼屏勿视。”安澜听后笑了,觉得张茂炯直言无私,是个好青年。之后,张亦受到重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晏安澜的用人之道和容人之量,其心胸之宽广、坦诚,令人钦佩。

  晏安澜“早岁好谈兵,覃精古今兵家言”。1984年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8月1日中国宣布正式对日作战。但清军节节败退,海战中方也接连失利,朝鲜平壤、我国丹东九连城、旅顺、岫岩、海城等地相继失陷。11月中旬 ,湖南巡抚吴大瀓自请率湘军出关,督师辽东。吴大瀓以晏安澜“耿介朴诚,实事求是”,奏调参戎幕。晏安澜以民族大义为重,投笔从戎,义无反顾地赴海城牛庄参加了对日作战,任湘军前敌营务处兼管办操事。但经过惨烈的巷战,牛庄最终也失陷了。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在内,乃至整个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割地赔款,归根结底,责在清廷,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卖国求荣所导致。战后,他著书《虚舟东行录》,将亲历的甲午战争海城牛庄之战如实记录下来。书中他痛心自责,毫无粉饰、推诿地做了自我反思。其光明磊落,严于律己的精神是难得可贵的。他的敬业精神和盐务政绩是有口皆碑的。从事盐政三十多年,历任户部度支部管榷司郎中兼司长、盐政院院丞、四川盐运使等职,官至四品。光绪二十八年(1902)“赏三品冠服”,光绪三十三年(1907)“赏戴孔雀翎”。是我国清末民初的著名盐务专家,对中国的盐业发展有着重大贡献。著作有《盐法纲要》、《两淮盐法录要》和《产盐州县地理志》等。当时有人评述:“清一代陕儒官户曹最有声绩者获二人,一三原王公宏祚手纂《赋役全书》,一镇安晏公安澜手纂《盐法纲要》。” 他历来注重调查,一丝不苟,不辞劳苦,精益求精;实行盐法改革,力求实现利国、利商、利民的统一。清朝末年,清廷腐败,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割地赔款,国库空亏。盐税成为清政府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财政收入来源。为了搞好盐务税改,宣统元年(1909)夏、秋,前往苏浙皖豫湘鄂赣作了六个月的考察,到达淮河北岸时正值盛暑,大雨滂沱,河水上涨。晏安澜不顾属员劝阻,冒着生命危险,毅然乘一小舟强度过河。过河后在荒祠废驿,或大树荫下访问地方父老,体恤民情。这次考察,了解到当时的盐务管理极为混乱,走私贩私猖獗,很多地方盐官勾结不法盐商,层层盘剥截流,甚至囤积居奇,抬高市价,盐中掺沙,欺行霸市,民众往往买不起盐,经常淡食,一片怨声载道。晏安澜经过长期调研、权衡,力主“一事权,明法令”,盐务集权中央。并与宣统二年出台了“归并盐厘,统收分拨”的办法,“综收价、并局所、严巡缉、定引界、清残纲、征关盐”。此法经清政府批准后,克服重重阻力,在全国实行。自此我国盐税统一。当时,食盐调剂配送,减少了中间盘剥,盐价便宜了一半。淮北汝光十四州县的民众,“行旅歌于途,商贾歌于市,农夫歌于野”,集会庆贺、赞扬晏安澜的功绩。民国初年,四川盐务管理之混乱尤甚,人们都说治理蜀盐比登蜀道还难。加上当时的时局混乱,盗匪丛生,兵燹不断,政令不通,更是风险重重。但他仍以国事为重,锐意整顿川盐。通过实地考察,他认为川盐的盐井分散,与淮北盐池及沿海滩盐不同,于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公垣集中散盐,设运盐公司负责专卖,改官运为商运,产运销并重,实现“产有所归,近无积盐,远无淡食”。并及时抵制了以英籍顾问丁恩为代表、妄图对川盐的控制,识破了一些不法盐商意欲钻进盐务机构的企图,坚持川盐改革,终获成功,川盐面貌一新。在川治理盐务期间,他坚持雷厉风行,一切从简的一贯作风,备受人们称颂。为避免迎送,他常在暮色或晨曦中赶路。他说:“何必为送我一人而让很多人劳神呢?”一次从云阳到奉节去,他的坐船早早就启航了。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江边燃放鞭炮,以示欢送。

  他的一身正气,高尚品质,感动过无数人。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南北兵争相持。次年正月,泸州城里流弹纷飞,城内官员多离城逃匿,而他仍坚持在城内料理政事。并大义凌然地说:“临难而去非夫也!”蔡锷将军得知后致电晏安澜,称赞说:“今日之民国非公不成,今日之蜀士非公莫治,今日之川盐亦非公不能复振。”直隶督军曹锟闻讯后也指示各军:“遇盐船,只准查验不准刁难”。

  晏安澜治理川盐近十载,积劳成疾,时轻时重,但仍然坚守日常盐务岗位。1917年7月,川滇两军战事方炽,晏安澜赴京述职时,旧病复发,但川督及绅商多次致电请他返任,于是10月他又带病赴川,但行至湖北,闻重庆不守,荆沙独立,欲行不能,只好返京。“然身虽留京,而其心实无时不以川事为念”。翌年末,病情恶化,拖至春节后,即1919年2月26日,卒于京邸,享年69岁。

  晏安澜谢世后,受到四川各界人士的无限缅怀。四川人民在乐山县牛华溪为他建了祠堂,上书“有功于民则祀之”七个大字。国史馆为他立了传,编写了《晏海澄先生年谱》。在京养病期间,他还编撰了一本诗词《方山唱和集》,诗文不但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如在《老云峰寺》中写道“宝相金姿原是幻,琼楼玉宇亦多寒;游人莫作炎凉态,只要登临眼界宽。”在另一首诗中写到:“神禹导江先北去,羲和鞭日自西征。衰年绝塞登高处,已望商山复望京。”则反映了诗人在花甲之年,不顾体衰身疾在西蜀大地为国事而奔波时,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一种忠孝难以两全的复杂心情油然而生。

  晏安澜一生,不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事业,还热爱故乡。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方便旅京的商洛学子聚会和商洛官员晋京住宿办事。晏安澜和山阳籍京官吴怀清筹划在在北京宣武区老城墙根41号设立了商山会馆。二人合捐3000金,又由商州知州李素在地方募捐6000金。他曾多次回镇安探视,镇安名胜塔云山,就是他改的名。“有功于民则祀之”。 晏安澜,不但是镇安人的骄傲,商洛人的骄傲,也是陕西人,乃至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其人其事,于今于后,意义深远。   

 


分享按钮>>【尚氏名人楷模】尚小林
>>【戴氏网新闻】中国100大姓,您排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