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氏文化古迹】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十)

    中华艾氏网 2013年4月8日 万家姓


附录10  我国各历史时期人口数
(1)、《中国姓氏》(袁义达主编)介绍了我国各时期人口数和汉族姓氏数:
      朝  代    年      份   人口数(万) 汉族姓氏估计数
西  汉    公元前87年     3200         1800
西  汉    公元前02年     5790         2000
东  汉    公元188年      5960         2020
西  晋    公元300年      2240         1680
隋  朝    公元609年      5140         1960
唐朝初    公元752年      6000         2020
唐朝中    公元813年      3840         1860
北宋初    公元980年      3530         1830
北宋末    公元1102年     8200         2140
南宋中    公元1210年    10820         2250
元朝初    公元1279年     5520         1990
元朝末    公元1351年     8760         2160
明朝初    公元1381年     6720         2060
明朝末    公元1626年    10000         2220
清乾隆    公元1762年    21040         2540
清道光    公元1835年    40800         2850
民国初    公元1912年    40660         2850
解放后    公元1953年    60200         3050
二普查    公元1964年    72300         3150
三普查    公元1982年   103200         3360
四普查    公元1990年   116000         3420
五普查    公元2000年   129600         3490
抽  查    公元2006年   130000         3100

(2)、《中国人口通史?先秦卷》(焦培民著)介绍了先秦各时期人口数
? 中国的史书没有商代人口的记载,《帝王世纪》记有西周初的人口数为1371万,夏代为1355万,其间的商代当在1300万左右。
? 春秋中后期各诸候国人口之和约1400万。
? 战国中期12国人口总数约3030万。
? 秦统一全国后人口3000—3400万。

(3)、《中国人口通史?东汉卷》(袁延胜著)介绍了东汉有关年代人口数
? 光武帝中元2年(公元57年): 2100万。
? 汉顺帝永和5年(公元140年):4915万。
? 汉桓帝永寿3年(公元157年):5649万。

(4)、《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第二卷,葛剑雄主编,冻国栋著,2002年出版)介绍了隋、唐、五代时期的户口数和人口数:
隋平均每户5.17人,唐和五代平均每户6人。
? 隋初(581年),690万户,约2900万人。
? 隋大业5年(609年),约907万户,约4600万人。
? 唐贞观13年(639年),3041871户,约1825万人。
? 唐天宝11年(755年),91877548户,约5998万人。
? 唐会昌5年(844年),4955151户,约2873万人。
? 五代末期,约4646746户,约2788万人。

(5)、《中国人口史?辽宋金元时期》(第三卷,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2000年出版)介绍了辽宋金元时期的户口数和人口数:
宋朝平均每户5.4人,辽、金平均每户6.5人,元朝平均每户4.5人。
?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约4166万人。
?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约9866万人。
?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达到北宋人口峰值,约10481万人。
? 南宋初年人口相当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南方人口约6098万人。
? 南宋灭亡前夕约6343万人。
? 辽约901万人。
? 西夏约300万人。
? 金约6421万人。
? 其他小国的人口:大理500多万人;吐蕃约56万人;回鹘、西辽等约60万人。
? 北宋、辽、西夏、大理、吐蕃等国峰值人口之和约12300万人。
? 南宋、金、西夏、大理、吐蕃等国峰值人口之和约13430万人。
? 元世祖至元7年(1270年),约873万人。
? 元至元27年(1290年),达到元朝人口峰值,约7500万人。
? 元至顺元年(1330年),约6040万人。
? 明崇祯3年(1630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约19300万人。
? 明末清初,在战争、灾荒和瘟疫三重打击下,大约减少了4000万人,仅存15250万人。

(6)、《中国人口史?清时期》(第五卷,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2001年5月出版)介绍了清时期和1953年各省和全国的人口数(万人):

省  份  1776年   1820年    1851年    1880年    1910年    1953年
直  隶  1779.9     2308.2     2705.5     3158.7     3732.8     4191.5
河  南  2315.0     2740.7     3077.1     2621.8     3108.7     4324.0
山  东  2790.2     3232.6     3558.5     3897.8     4388.1     4926.6
山  西  1226.2     1433.0     1583.8      882.7     1186.7     1621.4
陕  西   796.5     1213.4     1326.9      707.5      954.5     1583.4
甘  肃  1591.8     1781.6     1899.0      495.5      716.1     1411.0
(含宁夏)
新  疆    86.2      110.5      136.3      139.2      216.9      476.2
青  海    28.0       30.0       31.4       32.9       34.4       36.7
西  藏   114.0      119.0      123.1      127.0      131.2      137.4
内蒙古   185.5      229.0      265.6      305.2      349.7      425.0
辽  宁    61.0      175.7      258.2      409.0     1069.6     1854.5

省  份   1776年    1820年    1851年    1880年    1910年    1953年
吉  林     29.4       56.7      123.8      256.9      547.7     1129.0
黑龙江     10.8       16.8       37.0       77.5      198.1     1189.7

江  苏   3243.6     3943.5     4471.9     2949.1     3235.5     4129.3
安  徽   2585.7     3206.8     3738.6     2139.2     2519.7     3058.8
浙  江   2236.5     2733.5     3027.6     1602.9     1849.0     2282.5
江  西   1878.3     2234.0     2428.6     1331.6     1496.3     1661.4
湖  南   1526.5     1898.1     2180.9     2251.2     2632.0     3322.6
湖  北   1617.3     1948.2     2218.7     1896.5     2207.7     2745.3
福  建   1287.9     1475.8     1840.7     1416.7     1547.1     1314.4
广  东   1844.5     2140.5     2385.9     2644.7     2946.1     3447.0
广  西    741.6      946.1     1096.2     1259.2     1453.5      766.2
云  南    788.4     1029.9     1267.5     1164.5     1346.8     1762.8
贵  州    567.2      747.8      879.4     1025.4     1204.8     1523.7
四  川   1681.1     2356.6     2946.5     3646.1     4563.3     6510.8

全  国  32113.1    35908.0    43508.6    36438.8    40636.3    56231.2

(7)、《中国人口史?民国时期》(第六卷,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2001年11月出版)对1912年—1948年期间的大量人口数据,主要运用人口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尽可能完整的研究,得出了几个年份的人口统计数(人):

省  份     1912年     1928年     1936年     1946年     1948年
江  苏     32282781    34125857   36469321    36160417    36080123
安  徽     16229052    21715396   23354188    21842039    22462217
江  西     23987713    20322837   15804623    12836619    12506912
湖  北     29590308    26699126   25515855    21271862    20975559
湖  南     27616708    31501212   28293735    26171117    25557926
四  川     48129596    47992282   52706210    47088591    47437387
山  东     30988852    28672419   38099741    36289177    38865354
山  西     10081896    12228155   11601026    14725102    15247059
河  南     35900083    30565651   34289848    26994209    29654095
河  北     26657683    31232131   28644437    28529088    28719057
陕  西     12363860    11802446    9779924     9649168    10011201
浙  江     21440151    20642701   21230749    19657551    19958715
福  建     15849296    10071136   11755625    11084333    11143083
广  东     28010564    32427626   32452811    29128924    27209968
广  西      7789480    13648200   13385215    14543528    14636337
云  南      9467696    13821234   12042157     9284579     9065921
贵  州      9665227    14745722    9918794    10528293    10173750
辽  宁     12133403    15233123   15253694    18581884    17627350
吉  林      5580030     7634671    7354459    11322291    10877255
黑龙江      2028776     3724738    3751109     4131956     6505183
新  疆      2097763     2551741    4360020     3730051     4047452
省  份     1912年     1928年     1936年     1946年     1948年
宁  夏       303042     1449869     978391     737536      759002
甘  肃      4318228     6281286    6716405    6765744     7090517
青  海       367737     6195057    1196054    1317364     1307719
热  河      4629790     6593440    2184723    6546591     6196974
察哈尔      1622458     1997015    2035957    2032994     2185774
绥  远       629732     2123768    2083693    2057753     2233226
西  藏      1160756     3722011     3722011    3722061    1000000
蒙  古       340257     6160106     6160106  
北平市       725035                 1550561    1688335    1772840
其  他                             16393209   10836579    7426207
合  计    419640279   474787386   479084651  455592065  463493418
作者修正数                                   507635540

综上所述,中国人口变迁经过几个梯级:西汉至唐代,在6000万人这个梯级上下徘徊;宋朝至明朝末期,在10000—20000万之间变化;清中叶突破20000万,然后节节攀升,不断刷新3亿、4亿人口纪录。

注:一直未借到《中国人口史?明时期》(第四卷),因此,明朝各时期的人口数不得而知。从第三卷获悉,明崇祯3年(1630年),明朝人口数达到峰值,约19300万人。

附录11、两代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代差
近日拜读了杨承志先生在《历史文化研究》2009年第四期上发表的“关于‘代差’之管见”,颇受启发。杨先生认为“代差”是编纂家乘谱牒的重要数据,是衡量家谱真实性的指标之一。杨先生为“代差”给出的基本定义是:N代人越年除以代数N所得的商(N≧10),如某宗族第一代始迁祖于公元1000年迁某地,第20代长孙生于公元1540年,则该宗族的“代差”为:(1540-1000)/20=27年。杨先生依据此定义得出了27年繁衍一代人的结论,并给出了6个实例加以佐证。
本人自2008年3月以来,致力于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也经常遇到杨先生所说的“代差”问题,本人称之为“两代之间平均间隔时间”。本人对“两代之间平均间隔时间”的基本定义是:某支宗族始迁祖出生年份至第N代长孙出生年份的间隔时间除以(N-1)所得之商。如某宗族第一代始迁祖于公元1000年迁某地,约生于公元980年或更早,第20代长孙生于公元1540年,则该宗族的“代差”为:(1540-980)/(20-1)=560/19=29.5年。这一参数属于数理统计范畴,代数越多越有意义,对于5代以下的宗族来说,几乎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本人同意杨先生的见解,N≧10才有意义。
本人对“代差”的定义与杨先生的定义有两点差别,一是第一代与第N代长孙“越年”的认定,本人认为应从第一代的出生年份算起,而不是从始迁祖迁徙年份算起,即本人比杨先生认定的越年多20年以上;二是除数为(N-1)而不是N。用本人对“代差”的定义计算杨先生给出的6个实例所得出的平均“代差”为29年而不是27年。
上面提到的“代差”仅仅是一种特例,即是某宗族中繁衍最快的一个分支的“代差”,而不是该宗族的平均“代差”。我对多支艾姓宗族进行过统计,不同越年的宗族,其最高辈分与最低辈分之差不同,600年以上的宗族高低辈分之差为8-10代,400-600年的宗族高低辈分之差为6-8代,200-400年的宗族高低辈分之差为4-6代。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除了繁衍最快的一个分支的“代差”外,还有繁衍最慢的一个分支的“代差”。本人以为,求出某宗族这两个“代差”的平均值作为该宗族的平均“代差”,这个平均“代差”可能更能反映该宗族的平均繁衍速度情况。而且,这个平均“代差” 所对应的世次往往是这个宗族当今人数最多的世次之一。例如,本人所在的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宗族始迁祖生于公元1306年前后,最低辈分为第27世,最高辈分为第18世,最快一分支的“代差”为:700/26≌27年,最慢一分支的“代差”为:700/17≌41年,平均“代差”(27+41)/2=34年,平均“代差”所对应的(N-1)=700/34≌20.6, N=20.6+1=21.6,即对应于第21世至第22世。换一种算法也可以,平均繁衍速度所对应的世次为:(18世+27世)/2=22.5世,即第22世至第23世。实际情况是,竹溪艾氏宗族目前人数最多的世次正好是第21世“上”字辈、第22世“如”字辈和第23世“可”字辈。
本人也找了6支700年以上2500年以下的艾氏宗族作为实例,计算出这6支宗族的最快“代差”的平均值为29.9年,与杨先生6个实例得出的平均值29年相差无几。本人以为,对于700年以上的宗族,各宗族中最快繁衍速度平均值为每代29-30年,最慢繁衍速度平均值为每代40年左右,平均繁衍速度为35年左右。
有人提出,帝王将相及殷实家族的“代差”小于多个普通宗族的平均代差。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家族经济条件允许他们的子孙一到成年(或成熟,即有生育能力的16岁)之时即可婚配生子,而贫困家族的子孙很难做到这一点,有的甚至终生不能成婚。因此,帝王将相及殷实家族繁衍速度快,几百年后,比贫困家族要多出若干代,故其代差小于多个普通宗族的平均代差。这里提及的代差无疑是指最快代差。如果讲另一个代差,即最慢代差,则正好相反,帝王将相及殷实家族的最慢“代差”比多个普通宗族的平均代差大得多。何以如此?因为在1949年以前,允许一夫多妻,帝王将相及殷实家族的男子能续娶继配或副配,直到男子没有了生育能力时(72岁左右)为止,均有儿子出生,长子与末子年龄之差最大可达(72-17=)55岁左右。经过几百年以后,最高辈分与最低辈分会相差很大,最快代差与最慢代差之差也会很大。而贫困家族娶一妻都很难,其长子与末子相差的年龄最多不会超过女人的生育年龄(49-14=35岁),因而贫困家族的最快代差与最慢代差之差要小得多。举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山东省济阳县艾氏宗族,在明清两朝出过几十位官宦人家,有几位先辈生子十来名,该宗族自从1407年至今600来年,最高辈分与最低辈分相差13辈,比其他宗族多出3—5辈。综合起来,最快代差与最慢代差的平均值,帝王将相及殷实家族与贫困家族可能相差无几。这就是本人提出用平均代差表示一个宗族繁衍速度的用意所在。

(写于2010年6月16日)

注:有资料称,女人于7*2=14岁成熟,即有生育能力,到7*7=49岁时绝经,其生育年龄为49-14=35年;男人于8*2=16岁成熟,到8*8=64岁绝精,其生育年龄为64-16=48年。这是一般规律,对于一些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者,其生育能力可后延几年,本人见到过51岁生育的女人,也听说过72岁得子的男人。


附录12、西安碑林与《开成石经》
2010年7月1日在网上查阅《西安碑林》,该文详细介绍了西安碑林和其中的《开成石经》。现摘录于下:
西安碑林于北宋元祐2年(1087年)为保存唐朝《开成石经》而建立。后来不断扩展,增存其他碑刻。现有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陈列展出了1087方碑石,其数量为《开成石经》114块石碑的9倍。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的石经是碑林中重要的古代文献资料。《开成石经》是唐文宗太和4年(830年)接受国子监陈覃的建议,由艾居晦、陈玠等4人用楷书分写,花费了大约7年时间,到开成2年(837年)刻成一部石经,因成于开成年间,故名《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共12部经书。计114石,文刻两面, 228面,每面字列8层,共650252字。刻成后列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同时也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此经是我国古代7次刻经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部,它俨然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这在我国印刷术发明以前,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开成石经》现存西安碑林一室中。
编者按:依愚之见,要成为《开成石经》的书石者,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应是当时精通12部经书经义的明经中的佼佼者,即今天所谓的最高学术权威,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照猫画虎般地书写,而首先要透彻理解和正确掌握12部经书的经义,确保书写出一部正确无误的石经,以作为后来学子们学习经义的范本;第二,应是当时知名楷书书法家中的佼佼者,具有上乘的楷书功力和无可争辩的地位,因为不仅仅要书写出一部正确无误的石经,以作为后来学子们学习经义的范本,而且要书写出一部字体漂亮的楷书石经,以作为后来学子们练习楷书的范本。居晦公既是精通12部经书经义的明经,又是工书法的书法家,成为《开成石经》书石者之首选,应是众望所归。居晦公付出7年辛劳和心血,既为保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立起了一块块永不磨灭的丰碑,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筆宝贵的财富,也为我们艾姓在千万个中华姓氏之林中树起了一块历经一千一百多年风雨沧桑仍熠熠生辉的丰碑,为艾氏子孙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居晦公因书写唐《开成石经》而名扬天下,对于他本人来说,名至实归,在立起114块《开成石经》石碑的同时,也为自己立起了一块万世流芳的丰碑;对于艾姓后人而言,无不为他的丰功伟绩引以为自豪,感到无尚荣光。

附录13、关于家谱的基本知识
   1、家谱的定义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统(或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态。
家谱的名称约有80种,最常见的名称有族谱、宗谱、家乘等。

2、家谱的起源
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已有约4000年历史。
现存最早的谱牒资料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五帝本纪》。
家谱一词出现在南北朝以前,即公元420年之前。

3、家谱的作用
不同时期的家谱有不同的作用。汉朝以前,主要是保持和证明血统(或血缘),为袭爵和财产继承服务;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用于选官和婚姻;至隋、唐,家谱在政治和婚姻中仍有相当作用;宋朝以后,纂修家谱的主要目的由政治目的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睦族,提高家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国有国史,省市地县有地方志,家族应该有家谱。家谱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历史文献,是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家谱与正史、地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的三大支柱,家谱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4、 家谱的编修状况
由于家谱在选官、婚姻、尊祖敬宗、收族睦族、提高家族凝聚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历代政府对编修家谱都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宋朝以前,政府设置谱局,专门编修谱牒,首先是编修皇族家谱—玉牒,其次是编修名门望族的族谱。谱局不编写一般姓氏的族谱,所以在宋朝以前,一般姓氏鲜有族谱者。宋朝以后,政府只编修皇族玉牒,不再编修其他姓氏的族谱,各姓氏、各家族的家谱,各自编修。据邹华享于2001年5月撰写的《湖南家谱简论》介绍,湖南省图书馆收藏了1500多种湖南省内各姓氏族谱,全国各地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湖南省各姓氏族谱共约3500种,湖南省共有约5000种族谱,其族谱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经考证和不完全统计,湖南省刊刻最早的族谱是新化县的《陈氏族谱》(宋朝政和—宣和年间,即1111—1125年),但没有保存下来;至今没有发现一种宋元时期纂修的族谱;明朝时期创修的族谱至少8种,可能有20来种,其中有我们零陵县的《蒋氏家谱》(蒋向荣撰);90%以上的族谱创修于清朝道光以后,即1850年以后,而又主要是清末民国时期创修的。本宗族的族谱创修于民国初年(1914—1919年)。
编修家谱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南北朝(420—589年)。隋唐时期(581—907年)是谱牒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北宋的欧阳修和苏洵在编修本宗族族谱时创立了图表式谱式—欧苏谱例,使各姓氏、各家族编修家谱时有所遵循。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家谱编修达到了最高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禁止编修家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修谱和续谱活动又悄然兴起,政府采取默许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历史学界取积极态度,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百家姓和家谱知识访谈节目多次,对修谱续谱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九十年代中期后,长江流域的修谱续谱活动达到了又一个历史高峰。本宗族今日开始续谱,动作稍慢了些,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5、 家谱的内容与结构
由于各时期家谱的作用不同,故其内容的侧重面也有所不同。上古时期证明血统;先秦只记世系;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的家谱内容包括郡望、源流、家族世系,具体包括姓名(字、号、小名、别名等)、生平、官爵、生卒年月、婚姻状况(包括岳家门第)、坟墓等;宋朝以后的家谱去掉了岳家的内容,重点放在祖先、世系、恩荣、祠堂、居住、田产、坟墓等方面。
家谱的结构或格式在不同时代也不尽相同,到明清两代,基本定型,大致排列如下:谱序—题辞—凡例—谱论—恩荣—图—节孝—像赞—考—宗规家训—祠堂—祠产—墓地—派语/字辈/班行—世系/世表/世系表/世系图/吊图—世系录/齿录—传记/墓志铭—仕宦录/缙绅录/名人录—志—杂记—文献—修谱姓氏—余庆录—领谱字号。共24项。
以上内容和格式,并不是每部家谱都完全具备,由于时代、地域和家族的差异及首创谱主编的水平高低,所修成的家谱的详略程度不会完全一样,其格式及其排列次序也不会完全相同。
从家谱的定义可知,家谱的基本内容或最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家族世系,主要体现在五代世系图和世系录中;二是名人录和家族中重要人物的传略。除了两项基本内容外,谱序、凡例、宗规家训、字辈、修谱姓氏等项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与两项基本内容相比,其他内容,如序言(含源流)、凡例、考证文章、宗规家训等等,均处于次要地位,都要服务于这两项基本内容。当然,不能因此而说,只要将世系图、世系录和名人录、名人传略写好就行了,其他内容则可有可无。基本内容和次要内容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编好基本内容至关重要,写好次要内容则可使整个族谱有血有肉、锦上添花。打个比方说,基本内容和次要内容的关系,就好比树干和树枝、树叶的关系,只有树干粗壮,而且枝繁叶茂,才能成为一棵苍天大树;只有树干,而缺少树枝和树叶,形如即将凋萎的枯木,不能再称其为树。

6、 郡望、堂号和字辈
6-1、郡望,详见本文《艾姓传统文化?郡望》。
6-2、堂号,详见本文《艾姓传统文化?堂号》。
6-3、字辈,详见本文《艾姓传统文化?字辈》。
因在艾姓传统文化一节中对郡望、堂号和字辈作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7、 宗规家训
宗规家训是家族自己规定,要求家族人员共同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家训包括后人记载下来的非文献的训诫活动和文献形式的训诫文书两类。最著名的首推南北朝顔之推的《顔氏家训》,明末清初朱用纯的《朱子家训》也很著名。不少家族的族谱都转载这两个家训或其中之一。家训起教育、训诫和规劝作用,没有强制性。
家规可以说是家训的扩大化,即由对一个家庭子侄的训诫扩大到整个家族之中,同时,还增加了许多需要共同遵守和强制执行的规定性内容。为了确保族人遵守家规,还配套制订了处罚条例。
宗规家训的内容涉及到家属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管理、蚕桑、生产、婚姻、教育、医疗卫生、日常生活、衣食分配、行为规范、违法处理等多方面。孔氏家训特别强调有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内容。
历代宗规家训的作用在于加强同族宗亲的认同感,维持家族秩序,从而维持家族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大而言之,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地方治安,宣传民族美德,打击陈规陋习等作用。封建宗规家训也有大量的封建糟粕,如宣扬封建伦理,践踏人权等。
我看了本宗族的首创谱,有10条家规和与之配套的20多条处罚条例,对不同程度的违规者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方式,轻者训斥,重则开除族籍,乃至处死。10条家规的基本内容,积极因素为主,消极因素是次要的。配套的处罚条例显然不合时宜了。因此,我们这次续谱中,要与时俱进,改“家规”为“家训”,吸纳首创谱家规中的积极因素,摒弃其中不合时宜的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以教育、训诫和规劝为主,激励后辈积极上进,在校争做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踏入社会后争做文明公民。

8、 家谱的纂修
宋朝以前,家谱的政治作用明显,以标榜门第为特征。为了保证家谱的权威性,家谱往往由政府纂修。宋朝以后,家谱的政治作用削弱,但记录家族史,纯洁家族血统,团结家族人员,教育家族后人增进家族荣誉感、凝聚力和归属感,以及提高本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声誉和地位的作用增强。政府只纂修皇族家谱—玉牒,其它家谱均由各家族自己纂修,政府不再干预,但大都采取支持和鼓励态度。
家谱续修的间隔年限没有统一规定,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续修,以保证家族血缘延续记录的完整。一般规定30年续修一次;有的15年一小修,30年一大修;孔氏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不管多少年一修,应该到时即修。到 时不修,子孙会被人视为不孝。
家谱的创修和续修,通常由家族中负有文名或职务最高的退休官员倡议和主持,也有少数家族请外族硕儒主持。修谱时,一般应成立一个临时机构,如编修委员会。
修谱的经费来源:家族公产;家族人员公摊;按入谱条目、字数或领谱数量摊钱;自愿捐赠。
不准入谱的几种人:义子(指抱养的异姓人);私生子;11岁以下夭折者;再醮妇带来之子;不肖子孙(不孝不悌、大逆不道、犯法受刑、背信弃义者等);僧人、道士等。
续修家谱的内容:民间家谱的续修是在原本基础之上,增加新的资料,重新增删,修成一部新谱。新谱、旧谱详略不一,同时并存。皇家玉牒的续修,旧本不动,另作新谱,每次续修,均将前谱再抄一份,然后用红筆在末尾添上新生者,用黑筆将上次修谱后死亡者改为黑色,并增加适当内容。
本宗族家谱创修于1914年,至今91年了,到了必须续修的时候了。编修《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历史责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应迎难而上,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挑起这副重担,而且要充分发挥出我们的聪明才智,心甘情愿地付出我们的辛劳和心血,一定要编修出一部高质量的《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以便上对得起列祖列宗的恩德,中不辜负宗亲们的重托,下对后辈有一个圆满的交待。本宗族续谱时间虽晚了点,但也有好处,外姓先行修谱,客观上对本宗族族人起到了发动作用,而且能够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在我们续谱中可以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我们要倍加努力,一定要编修出一部高质量的《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力争实现超越,后来居上。

9、 家谱的体例
家谱体例,即家谱修撰的方法。有两种:小宗之法和大宗之法。
小宗之法:家族世系只上溯到始迁祖或知其生平且其下世次明晰的那一代祖宗或五世祖(高祖)。按小宗之法编修的族谱中,以宋朝欧阳修编修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洵编修的《苏氏族谱》最为著名。(详见附录17)
大宗之法:家族世系一直上溯到血缘始祖乃至于得姓始祖。明清两代多采用此法。
两种体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各家族应根据本家族的实际情况和老谱书的基础以及所掌握的历史资料的多寡,确定选择哪种体例。本宗族仍依首创谱选择的体例,采用小宗之法,从始迁祖癸二公写起。(详见本文《艾姓传统文化?家谱》)

10、 家谱的价值
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对于我们了解过去有重要作用,它的价值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古代人物的研究具有相当权威的资料价值。
第二、对人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第三、为封建时代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
第四、为移民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五、是联系、团结海外华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第六、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反对台独的有力工具。
第七、为地方史、家庭结构与功能、社会结构、妇女地位、优生学、民俗学、经济史、科技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可信资料。

注:我在2005年应会长寿元公的邀请,回老家—湖南省永州主持编修《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之初,对40多名参加续谱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本文是培训内容和讲义之一,写于2005年6月,于2005年10月25日讲授。首先讲授关于家谱的基本知识,其目的是用谱牒学的理论武装参与续谱者的头脑,使大家对家谱的定义、起源、作用、体例、内容、格式、纂修等等有些初步了解,便于在尔后讨论凡例、体例、内容、格式、名人标准、名人传略、家训、从何处续写等等具体问题时,有所遵循,易于形成共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议而难决甚至议而不决。实践证明,对参加续谱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这样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为保证尔后的续谱活动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引用时,基本保持原貌,略有增删。仅供有志于创修、重修或续修家谱的宗亲们参考。
撰写《关于家谱的基本知识》的主要参考资料:徐建华著《中国的家谱》。


附录14、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凡例
1、基本原则
? 尽量沿用首创谱的凡例,以保持二修续谱与首创谱风格的一致性。
? 对于首创谱中已不适用的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应予摒弃。
? 打字、排版、编辑、打印等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使用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
? 五代世系图(首创谱称五代垂丝图)和世系录(首创谱称齿录)均采用横排,版面采用29*19mm型纸。
? 采用标准的简化汉字。

2、 家谱体例
采用小宗之法,即家族世系只上溯到竹溪艾氏始迁祖癸二公。癸二公原籍为南京马船埠,艾氏郡望是甘肃省天水郡,寄希望于后来有志者穷源溯流。

3、 家谱格式
参用欧、苏两种格式。前用五代世系图,每图最多谱5世,后接写图中5世的世系录。前一级五代世系图和世系录编写完毕后,接着编写下一级五代世系图和世系录,直到刚出生的最后一代为止。最后一个世系图若只有一代,则可免画图,直接写世系录即可。但不可将其与前一个五代世系图合二为一,弄成6代世系图,因为这样做不符合五代世系图规范。我们要一丝不苟,不要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首创谱为竖排,两代间联线为垂线或垂丝,故形象地称之为“五代垂丝图”。续谱采用横排,两代间联线为横线,若仍称“五代垂丝图”,则名不符实了,故改称为“五代世系图”。首创谱的世系录为表格式,从第一代至第五代的人数,上少下多,其排列形如锯齿,故形象地称之为“齿录”。续谱改为段落式,其排列不会再出现锯齿形状,为与世系图名称对应,故改“齿录”为“世系录”。

4、 世系录标题
某公派下世系录
其中“某公”为上一个五代世系图最后一世(即第5世、第10世、第15世、第20世、第25世)之一者。
标题注明“接上某公房系”(注:某公为第5世、第10世、第15世、第20世、第25世之一者),并注明前五代某公生某公。

5、 世系录内容
依次为某公第几子、姓名(先谱名,即按班辈取的名字,后字、号、筆名或曾用名、小名)、生殁时间[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者采用公历纪年,并省略“公元”二字,年月日均采用阿拉伯数字0、1、2……9表示,月日为农历时,在其后加(农)]、埋葬地、最高学历和专业职称、主要职业和最高职务等。
后接写配偶,结发妻书妻或配,妾书副配或又配,续娶书继配。为体现男女平等,配偶世系录的内容同上,另加上所生子女的名字。子女排序,男按男排,女按女排,先男后女,先长后幼。女儿只书学名,名后注明出生年月日及适(嫁给)某公;若为高学历、高职称、高职务或获得高荣誉称号者,可详书。配或副配或继配未生育孩子者,书“无出”。若有子过继给某公,则在孩子名后注明出承某祧。配偶为外县、市、省者,可注明其原籍;女儿远嫁他乡,可注明其居住地。
6、 排列次序原则
世系图和世系录均以祖宗嫡庶或长幼为先后,不以同辈长幼为先后;世系图左为长辈,右为晚辈,上为兄,下为弟;世系录先长子,后次子。世系图和世系录中的代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0、1、2……9表示,如第5世、第16世。

7、 两类继嗣或继子的写法
一类是家族内同班辈过继的继子,另一类为外姓继子或随妻带来之子或赘
婿。两类继嗣或继子的写法不同。对前者,在其母名下注明“某某出承某祧”(或过继给某公),在其继母名下注明“抱某公第几子某某为嗣”。对后者,改姓为艾姓入谱者,在姓名前不加歧视性的“O”标记;不改姓者原则不上不书;赘婿不改姓,但其子姓艾者,母子均入谱,可在艾姓女儿的名下注明赘婿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等。

8、关于避讳
高祖以下不得同名。若有同名者,宜改之。原则是改存不改殁,改幼不改长。另外,某人的名字中第一字若与上下班行相同时,也必须改之。改法为:改字不改音,或偏旁加减,或用古字别之,或改为本班辈。

9、出仕他乡或远迁异域者的入谱问题
知其所居地名者,详书徙某处,不知者书“远出”。

10、关于从何处续写问题
? 缙绅录:照抄首创谱《缙绅录》,在其后加上1914年修谱后的名人姓名及事迹(按《名人标准》审定)。
? 五代世系图:在每卷谱书之首放置表明自始迁祖癸二公至第20世传承关系的4个五代世系图,第一个五代(即癸二公至第5世)世系图各支房公用,自第6世起,各支房各自编制五代世系图。
? 世系录:一般应从已入首创谱、但当时还健在者续写。考虑到各支房支谱的一致性,续谱一律从第16世“本”字辈续写。已入谱者的原有内容照抄,只加上新的内容(如婚嫁、死亡日期和埋葬地等)即可。
? 传记:首创谱中的《家传》和《墓志铭》照抄;再加上1914年后的名人(从名人录中优中选优)传记,数量不宜过多;遵循首创谱的规矩,不为健在者立传。
? 家规家训:因为当代的族规已难以强制族人遵照执行,故将首创谱中的《艾氏家规十则》改为《竹溪艾氏家训十则》,对族人起教导和训诫作用。首创谱中的10条家规条目基本不变,但其条文即内容要作适当修改和增删,对其中已不适用的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予以摒弃,并适当加些符合当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内容。

11、关于是否以谱名入谱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未按班辈取名者即无谱名者大有人在。在入谱时,鼓励按班辈取名入谱,原名作为字保留,但不强求。
12、 族谱的管理
族谱是本宗族的重要文献,建立收发制度,编号分发。保存者需妥善保管,不准外借,不得损坏和丢失,违规者酌情处罚。详见《关于艾氏族谱的发放和管理细则》。

                        《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编委会
2005年10月25日

注1、本凡例由本人起草,由《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编委会审定,作为各支房编写人员编撰草稿时的依据,人手一份。
注2、本凡例主要依据是首创谱的凡例,另参考了在辽宁省图书馆所能查到的几部族谱的凡例,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编写而成。
注3、其中的一些名称是本地的习惯称呼,如“乳名”称“小名”,“字辈”称“班辈”,“仕宦录”称“缙绅录”等。
注4、世系图有多个名称,如本宗族原称垂丝图,今称世系图,江西省东乡县称吊图,也有称世系、世表、世系表的。
注5、关于男女平等问题,本宗族内有一些争论。有的人认为,计划生育的推行,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50%的可能是女孩,如果仍按老传统,族谱只写男不写女,则有一半的人将失传。这些人认为,应该改变传统写法,既写男,也写女,不仅世系录中要详写女儿,而且世系图中也应该有女儿的名字,世系录中女儿同儿子一样写,在女儿的名下还要写女婿及其子女,这才是真正体现男女平等。本人以为,族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形态,主要记录血统,即以男为主。因此,在族谱中体现男女平等要适度。如果男女绝对平等,则有违族谱这种文献的特殊性。本凡例主要在世系录中体现男女平等,名人录也有体现。各姓氏、各宗族对此的意见也不一,做法也有异,充分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状。
注5、关于续谱从何处续写的问题,本宗族内也出现过争论。本人以为,续谱与老谱书应该有所区别,续谱对老谱书既应有增,也应有删。对于增加新的内容,意见统一;对于删除有关内容,则意见不一。有的人认为,老谱书的内容应该全部照抄,再增加新的内容。本人以为,应该删除老谱书中的一些内容,一是已不合时宜的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二是前15代的世系录。因为前15代世系录中除了名字和埋葬地外,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全部照抄,意义不大,何必多费纸墨,徒增开支?!再者还有十多套老谱书,有人要了解前15代人的情况,可以查阅老谱书。是否对老谱书有所删除,各姓氏、各宗族可根据本宗族的实际情况决定,没有统一的规定,也没有可以遵循的明确原则。
注6、关于世系图和世系录的关系。可以说,世系图是纲,世系录是目。世系图将五代世系传承关系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依据世系图所给出的传承关系,世系录按次序详细地写明各人的生平事迹、婚姻、殁葬等。现在一些宗族的族谱省略了世系图,本人以为,这样做不大规范,不仅每五代的传承关系不能一目了然地呈现给读者,而且世系录的次序是否正确无误,也难以检验。
世系图和世系录摆放位置,各地不同。江西省将世系图汇总成一大本,与世系录是分离的;湖南省则前面一个五代世系图,在此图后接着写这个图中人物的世系录。本人以为,湖南格式较优,便于查阅,能很快弄清五代的传承关系及图中各人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校对是否遗漏了世系图中人物的世系录和世系图中人物世系录的次序是否正确无误。

附录15、竹溪艾氏家训十则
修谱和续谱的目的是为了收族睦族,继承和发扬先辈的艰苦创业精神、光辉业绩和优良家风,团结全族人士继往开来,开创竹溪艾氏家族更加美好的未来。若不立规矩,则无所遵循,将导致家不齐,族亦不振,败坏先辈开创的基业,后辈将无顔面对祖宗。兹根据首创谱《艾氏家规十则》,并参阅有关资料,制订《竹溪艾氏家训十则》,列于《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之端。凡我族之人,应认真学习,并身体力行。

1、敬祖宗
人有祖宗,犹水有源,木有本。水无源则竭,木无本则枯。人不敬祖宗则忘记根本,则会悖逆无道,不敬祖宗之人不可能成为爱国爱民之士。我族人应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来表达对祖宗的尊敬,如修葺家庙或神龛,为已逝长辈树碑立传;培护先辈的坟塋;清明节参加祭扫先辈坟墓等祭祀活动;及时续修族谱并认真阅读,以了解家族发展史,并继承和发扬先辈的艰苦创业精神、光辉业绩和优良家风等等。

2、孝父母
父母之隆恩,天高地厚,终生报答不尽。纵观古之后嗣繁昌、家世显耀者,多出于孝子之门;忠臣良将,多是孝子。本族先辈中不乏可歌可颂的孝子贤孙。令人遗憾的是,在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有些人只讲个人价值,贪图自己享受,视年老的父母为累赘,动则横眉怒目,恶语相加,甚至不尽赡养之责。重钱财,薄父母,不成人子;羊犹跪乳,乌且返哺,不孝之人禽兽不如。须知,不孝之人难成国家有用之材;不孝之人得到报应的不乏其人。我族子弟,应尽心竭力,嘘寒问暖,使父母精神愉快,身体健康,生活舒适,安度晚年。

3、爱兄弟
兄弟姐妹,同母共乳,分形同气,手足之情,痛痒相关。但常见一些兄弟因些小事而生意见,起矛盾,甚至阋墙启衅,同室操戈,骨肉转为仇敌,伤父母之心,违亲朋之意,令亲者痛而仇者快,可悲可叹!须知,因小事,乖骨肉,不是丈夫。我族兄弟,应各尽友恭,即使有些微嫌隙,当互相宽容和忍让。伯仲叔季应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须分多润寡”。族人每见兄弟相争,当动之以血情,晓之以大义,务使双方悔悟,重归于好,以无愧于天伦。

4、和夫妇
常言道,亲莫过于父母子女,近莫过于夫妻。又将结婚成家说成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可见夫妻般配、相亲相爱,对于人生是何等的重要。不仅如此,夫妻和睦对于一个家庭,乃至亲朋邻里和社会,都十分重要。夫妻和,则家和,父母长辈心悦,兄弟姐妹和气,子女心身健康,亲朋邻里相安。家和万事兴。纵观古往今来有作为、有成就之人士,都离不开贤良内助的扶植。且看今日之风俗,似有江河日下之趋势。钻穴踰墙、眠花卧柳者累见不鲜;喜新厌旧、朝三暮四、轻率离婚者越来越多;得“妻管严”的丈夫为数不少,惧内而疏母,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过去只讲妇道,将夫妻不和、家庭不和的责任都归于妻子,有失偏颇。目前的不良现象,有的责在妻子,有的全怪丈夫,有的夫妻都有责任。奉劝我族子女,在谈恋爱、择对象时,要重品德,重才能,轻相貌,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只图美貌,不顾德行;要“娶妻求淑女,勿计厚奁”;“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不要嫌贫爱富,须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结婚成家后,夫妻要相亲相爱,相敬如宾,互相体贴,互相帮助;与此同时,要自尊、自重、自爱,在与异性朋友交往中,要用理智约束感情,不做越轨之事,不伤配偶感情。夫妻之间发生矛盾
时,要相忍相容,互谅互让,须知相骂无好语,覆水不可收,破镜难重圆;当矛盾加深、濒临婚姻危机时,当思“一夜夫妻百日恩”,要上对得起父母,下无愧于子女。
不赞成竹溪艾氏家族内,即使是出了五服的男女之间,尤其反对不同班行的男女之间恋爱和结婚。

5、教子孙
家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为父母者,当知身教重于言教,你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知礼义廉耻,懂文明礼貌,形端表正,在赢得孩子尊敬的同时,也为他(她)们作出了表率;本人偷鸡摸狗,寻花问柳,髒话连篇,好吃懒做,孩子在嗤之以鼻的同时,可能效仿之。奉劝本族为父母者,要检点言行,率先垂范,为孩子做出良好榜样。
当今之世,实行计划生育,孩子数量少,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伯叔舅姨,均视为掌上明珠,往往偏于溺爱。须知长辈溺爱会使孩子娇生惯养,任性自私,自小养成许多毛病。奉劝各级长辈,在生活上关爱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打下孺子可教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个人的知识,主要靠读书得来。不读书将是文盲。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不读书或少读书,不仅是文盲,更将是科盲,姑且不说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恐怕连谋生都难上加难。所以,为父母者,要尽到自己的义务,及早积攒资金,确保孩子上学不缺经费。在孩子上学后,不能一切交给学校,不闻不问,而应在确保孩子生活所需的同时,关心孩子的品行和学业,配合老师督导孩子,使其好学上进,品学兼优。
为了将天资聪颖而家庭贫困的青少年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人才,并为家族增光添彩,除了父母加倍努力外,倡议族人捐资,设立竹溪艾氏家族助学基金,给予贫困孩子以必要的资助,使其得到应有的教育。
父母、亲友、老师和社会提供良好的条件是一个人成材的物质基础,但这是外因,不是一个人能否成材的决定因素。一个人能否成材,尤其是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关键取决于内因,即个人的先天资质和后天勤奋。勤能补拙,勤奋比天资更重要。纵观古往今来有作为、有成就之士,无不天资聪颖,从小就有凌云之志,且刻苦读书。民族英雄岳飞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本族中也不乏刻苦求学、品学兼优者。期望我族后辈以先贤为榜样,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刻苦学习,在学校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自学,继续深造,把自己造就成博学多才的学者或精通某门学科的专家。无论是从政、从军、从教或者从事科学研究,都不甘居人后,要敢为人先。一个民族能否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全民族提高素质,各方面涌现出世界级杰出人才;一个家族能否成为名门望族,也靠全家族人努力奋斗,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崭露头角的出色人才!

6、慎交遊
俗话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尤其是有作为、事业有成的人,一生都离不开朋友的帮助。又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门在外,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将对一个人心术品德的形成、事业功名的成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交友一途成为人生善恶清浊的关键。良朋好友,学习中能互相切磋,工作中能取长补短,生活中会劝善规过,遇到困难时会出谋划策,遇到危险时会“拔刀相助”。酒肉朋友则投其所好,唯吃喝嬉戏为交友之目的。须知“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我族子弟不可不三思而行。奉劝我族子弟,在交遊中谨之慎之!

7、睦宗族
今天宗族虽众,往日同一祖宗。根本既同,虽枝叶有荣枯之别,其气脉相通。各房之间,族人之间,当相亲相爱,缓急相济,有无相通,休戚与共。以往有一种不良倾向,强者恃强凌弱,财大势大的支房欺侮势单力薄的支房,兄弟多的家庭欺压孤男寡母的家庭。恃强者一味蛮横,自以为得计,致使族人侧目重足,视若异类。我辈看来,目前房派有亲有疏,而祖宗观之,皆其子孙,无亲无疏。况且今日祖宗之子孙,将是异日子孙之祖宗,今日我恃强欺侮族人,他日子孙必效我,家族何日得以和睦和友爱?须知势无常态,欺人太甚者鲜有不自取灭亡。奉劝我族人,勿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8、崇勤俭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的一种美德。勤则不匮,俭以养廉,互为表里。勤而不俭,则其源虽开,其流不节,必穷;俭而不勤,则吝啬有余,劳动不足,亦必穷。唯有克勤克俭,才能丰衣足食。我族先辈将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作为传家宝。成为富翁者,均由勤俭起家。
与勤俭对立的是怠奢,不勤则怠惰,不俭则奢侈。怠惰者必好逸恶劳,奢侈者必好吃懒做,怠奢者纵有万贯家财,终有花光之日。所以,怠惰和奢侈是败家之道。奉劝我族有家者,勤俭二字不可须臾忘记,不可须臾偏离,而要终生身体力行。

9、重法律(代替“息争讼”)
首创谱《艾氏家规十则》的第9条家规是“息争讼”。之所以提出“息争讼”,原因之一是,90年前,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范围小,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无非是家产、田产、地产(包括屋场地和山林等)、地租、水利、婚姻等项;矛盾双方多是兄弟、族人、邻里、同事、姻亲等。所以,当时解决纠纷的办法,提倡个人忍让,双方互谅互让,或者请当地有威望者调解。原因之二是,90年前尚处在法制不健全,主要靠人治的时代,加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腐败风气,写状子,打官司,不管有理无理,往往均弄得倾家荡产,两败俱伤。所以,90年前的先辈们提倡“息争讼”。在提倡“息争讼”的时代,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特别能忍让的谦谦君子和善于调解纠纷的德高望重者,首创谱中不乏其人。
今天,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范围较90年前大大拓宽了,一些人在政界、军界供职,一些人从事教育或科学研究,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有的还当了老板,人际关系范围宽了许多,人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的社会,已从人治社会开始进入或即将进入法治社会,法律、法规、条例数以百计,而且提倡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而个人忍让、双方互谅互让,或者由有关机构调解已退居为解决纠纷的辅助手段。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我族人,尤其是青年人要立即改变观念,努力学习法律,懂得必要的法律(如经济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财产继承法等),并在遵纪守法的同时,学会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鼓励后辈有志者报考大学的法律专业,培养出本家族的法律专家。

10、戒为非
这里的“非”是胡作非为或为非作歹的非。“戒为非”即是劝诫族人不要胡作非为或为非作歹。非为的范围甚广,如不务正业,赌博,鼠窃狗盗,酗酒渔色,吸毒贩毒,挑拨离间,惹事生非,加入邪门左道,违害社会治安,诸如此类,不一一赘述。
人的不良习气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恶习一旦养成,实难改正。恶习多的人便成为不良之人。不良之人必由惹事生非而至胡作非为,最后至恶积灾生,祸国殃民,害人害己,悔之晚矣。奉劝我族之人,父戒其子,兄戒其弟,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当出现不可救药者时,不可包庇,更不得纵容,而应大义灭亲,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奉劝我族后辈子孙,要自尊、自重,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将自己培养成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主  编  东尧执筆
                      《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理事会  审    定
2006年5月8日


注:原文第9条是“学法、懂法、用法”,因为其余9条标题都是动宾结构的3个字,为了实现一致性,本文引用时改为“重法律”,意思仍为“学法、懂法、用法”。


附录16、《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特点
我在《参加续修族谱历程回顾》一文中提出了评价族谱质量的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对《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质量作出了评估:与我见到过的多部异姓族谱相比,《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总体质量属于上乘,堪与首创《艾氏族谱》相媲美,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何以见得?本文试图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较详细地阐述《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特点,以证明对《竹溪艾氏族谱(二修)》质量的上述评价并非妄语虚夸。
首先从形式上看,《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具有以下特点:
一、体例清楚。《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凡例》明确规定,本族谱采用小宗之法,即家族世系只上溯到竹溪艾氏始迁祖癸二公。
二、首卷内容完备,包括《国家领导人对族谱的论述》、《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凡例》、《序言》(包括首创谱的主修序)、《家训》、《名人标准》、《名人录》(包括首创谱中的《缙绅录》)、《名人传略》(包括首创谱中的《家传》和《墓志铭》)、有助于了解家族史和阅读《家传》的有关文章(如源流考证文章、清朝科举制度等背景资料)、《竹溪艾氏班行》、《坟山图》、《续谱工作人员名单》、《捐款人员名单》、《编后语》等,满足族谱基本内容的要求。
三、世系图规范,一图最多谱五世;世系录的内容在适当程度上体现了男女平等,与首创谱相比,不仅加大了信息量,而且更加合乎情理;世系录的格式由首创谱的表格式改为段落式,既能确保传承关系清晰,又能节省大量(近2/3)纸张,应是各种世系录格式中的佼佼者。我所见到过的异姓族谱无一例外地采用老格式—表格式。因为改为段落式后,能节省近2/3纸张,从而能节省可观的印刷出版经费。在节省纸张和经费的同时,又能确保传承关系清晰,应该说改表格式为段落式是一项重大创新。对于那些人口众多、族谱篇幅巨大的宗族而言,本项创新意义非凡。
四、对首创谱中用文言文和繁体字撰写且没有标点符号的《序言》、《家传》和《墓志铭》等进行了句读和注释,增强了其可读性。这也是有别于我所见到过的异姓族谱的地方。
五、采用横排和标准的简化汉字,并用标准的简化汉字替换首创谱《序言》、《家传》和《墓志铭》中的繁体字或异体字,适应当代人的阅读习惯,也便于打字和编辑。我所见到过的异姓族谱均仍采用竖排,所引用或转刊的旧谱内容仍原封不动地采用繁体字或异体字,仍然没有标点符号,不敢越雷池半步。
六、九卷世系录的卷首均有目录,便于查阅。与首创谱相比,这是一个小小的改进。
七、每卷之首均有《竹溪艾氏班行》,便于不少购买了二修族谱中本房系卷的族人随时查阅班行,在给新生儿取名时多有方便,尤其是可以避免因不知前代或后代班行而导致所取的名字犯讳。与首创谱相比,这也是一个小小的改进。这也是我所见到过的一些异姓族谱所欠缺的。
更重要的是,从实质内容上,即从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或从其广度和深度上看,《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均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遵循族谱这种特殊图书形态的要求,在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力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首创谱中已不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使《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内容符合当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要求。《竹溪艾氏族谱(二修)》摒弃了首创谱中的以下内容:(1)、对违规族人的几十条处罚法规;(2)、节妇传,不提倡妇女遵守“三从四德”和丧夫守寡等“贞节”之道,使妇女享受到充分的人权;(3)、对于外姓继子或赘婿改为艾姓入谱者以及轻微违反家训者,在其姓名前不加惩罚性的“O”标记,使其子孙不受歧视,有利于加强家族的亲和力。
二、力求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家规》为《家训》;(2)、《家训》第9条,将首创谱《家规》中的“息争讼”改为“学法、懂法、用法”; (3)、《家训》第5条“教子孙”中,强调了个人勤奋是能否成材的关键所在,要求艾氏子孙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刻苦读书,做品学兼优的学生;(4)、提倡自学成材;(5)、提倡并实行男女平等,在世系录和名人录中均有适当体现。
三、《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凡例》既继承了首创谱凡例的基本内容,又吸纳了多家族谱凡例之长,使其内容更全面、更具体、更缜密,能够确保《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体例、内容和格式等符合族谱规范,能确保不同编写人员起草的各房系支谱在内容和风格上趋于一致,能够确保《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与首创谱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从而确保《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质量达到上乘标准。可以说,高质量的《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凡例》是确保编纂出高质量的《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关键所在。
四、《编后语》试图揭示家族的创业史和发家史及其途径和经验,阐明先辈的道德观念,赞扬先贤的嘉言懿行,在肯定近300年来人才辈出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之所以撰写上述中心思想的《编后语》,其目的是想给后代以启迪,寄希望于子孙后代在继承并发扬先辈的光辉业绩和优良家风的同时,正视家族的不足之处,通过后辈的不懈努力,超越前人,开创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崭新局面。这是《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在内容方面有别于首创谱和我见到过的当今异姓族谱之处,应是一项创新。本人以为,各姓氏、各宗族族谱应该增加此项内容,加以推广。期望本宗族后来续谱者总结自上次续谱至下次续谱几十年间的家族发展史及其经验教训,给后代以启迪,催人奋进。
五、《竹溪艾氏族谱(二修)》所刊登的新文章,如《序言》、《家训》、《名人标准》、《名人传略》、《编后语》及其他有关文章,一是符合相应类型文章的体裁;二是力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而具体;三是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四是遣词造句力求准确,不望文生义,无胡编滥造,经得起推敲;五是做到古为今用,尽量保留首创谱的优秀内容,但不能原封不动或生搬硬套,而是要尽量做到符合时代要求,且通俗易懂;六是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大道理与本宗族实际相结合,尽量避免空泛和言之无物;七是体现积极向上和朴实无华的文风,不无病呻吟,不哗众取宠,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务使文章可读性强,并能激发族人奋发上进。
综上所述,《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与首创谱和我所见到过的当今异姓族谱相比,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敢于标新立异,有所创新或推陈出新,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有其独到的特点。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总体质量堪称上乘,达到了我们“力争实现超越,后来居上”的预期目标。。


                                 (写于2007年6月)


注:本宗族内个别持不同意见者先是在族人中散布说,东尧肯定不如赞薰先生(首创谱主修),他那班人马根本编不出族谱来;等到《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出版发行后,自觉预言失准,脸上无光,又说二修族谱的质量远不如首创谱;在印刷厂里遇见一位唐姓编谱者,他粗略地翻看本宗族二修族谱打印稿后,很激动地对我说:你编得再好,新谱书也不如老谱书。我听后一笑了之,出于礼貌,未置可否。说实在的,对于这些人对《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无端否定言辞以及厚古薄今、迷信古人、妄自菲薄的观念,本人既不敢苟同,也难以释怀。因为他们不仅仅在贬低主编一个人,而是在贬低30来人的编写班子,实质上在嘲笑竹溪艾氏后继无人。本人认为,后辈一方面在思想上应该尊敬先贤,另一方面在学业和事业上,要敢于超越前人;同时,还应该不甘人后,敢为人先。为了让与我并肩奋斗过的志同道合者对《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质量心中有数,以便在必要时奋起与非难者辩论,据理予以一一驳斥,捍卫《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荣誉,进而捍卫竹溪艾氏的荣誉,经酝酿多时,便于2007年6月28日写成了这篇文章,分寄给几位主要续谱者。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是本文将《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与首创谱和我所见到过的当今异姓族谱相比较的原因所在,并无贬低首创谱和我所见到过的当今异姓族谱之意。
本文引用时,基本上保持原文原貌,稍有增删。


附录17、欧苏谱例简介
   所谓欧苏谱例,指的是北宋欧阳修和苏洵在编修本宗族族谱时所创立的族谱体例、内容和格式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和苏洵不仅是同时代人,而且是同龄人,都为谱牒学理论和编修族谱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总结前人编修族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有所创新,创立了图表式族谱—欧苏谱例,为后世修谱者树立了范本,对后世各姓氏和各宗族编修族谱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大多数编修族谱者仍以欧苏谱例为范例。
欧阳修生于1007年,殁于1073年,1030年进士,庆历初召知谏院;嘉祐(1057—1063)年间拜参知政事;熙宁(1068—1077年)初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以太子少师致仕。青少年时喜读唐宋八大家中第一大家—唐朝韩愈的文章,得韩文精髓,以文章冠天下,被尊为北宋文坛宗师,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5 人均出于其门下。欧阳修编撰了《欧阳氏谱图》。1055年撰写了《欧阳氏谱图序稿》(详见附录17-1),1059年撰写了《自述世系文》,后人题为《文忠公谱图序》,761字。他订立了编修家谱的原则:“图谱之法,断自可见之世。上自高祖,下止玄孙,而别自为世。五世为一图,五世以后,格尽另起。” 图内之人“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凡诸房子孙,各纪其当纪者,使谱互见,亲疏有伦。宜视此例而审求之。”可见欧阳修采用的族谱体例为小宗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我们所说的始迁祖或知道其生平且其下世系传承关系明晰的那一代祖宗。所选用的格式为:五世为一图,上自高祖,下止玄孙;第一世(高祖)上承其祖,第五世(玄孙)下系其子孙;世系图后写图中人物的世系录,上一图写完后,“格尽另起”,再另起下一级五代世系图和世系录。高祖的兄弟,再另行别自为世,即另画五代世系图,并编写图中人物世系录。上下推而广之,则知源流之所自;旁行而列之,则见子孙之多少。他主张宗族内各分派/支系自成体系,编修本房系的分谱,但各分谱要相互照应,相互衔接。各分派/支系编成的分谱,合而为一部全宗族的总谱。
苏洵生于1008年,殁于1066年。于1056年携二子苏轼、苏辙出川赴京师,拜见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欧阳修,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荐。苏洵在谱牒学领域贡献巨大。他编撰了《苏氏族谱》,创造了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极大,时至今日,仍是许多姓氏和宗族修谱的范例。其体平列,世系直陈,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其谱例以五世为表(图),以宗法为则,详近略远,尊近贬远。先画出五代世系表(图),接着写表(图)中人物的世系录。在世系录中各人名下注明其功名、仕宦、行迹、配偶、生殁、埋葬地,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代标明辈分。主张睦族、恤族、化俗。他所创谱式的特点是篇幅大,记载的内容多。
《欧阳氏谱图》与《苏氏族谱》的相同之处,一是他们所采用的体例都是小宗之法;二是他们所采用的格式都是一图谱五世,先画五代世系图,后写五代世系录,即“一图一传”的图传体;三是族谱的内容都包括谱序、凡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5项;世系录的内容包括:第几世,名字,功名,仕宦,行迹,配偶,生殁,埋葬地等。两者的区别在于,苏洵不是从始迁祖或知道其生平且其下世系传承关系明晰的那一代祖宗写起,而是从高祖写起,是更加彻底的小宗之法;《欧阳氏谱图》在世系图和世系录之外,还列有本宗族历代重要人物的传略。欧阳修“断自可见之世”的谱例与苏洵从高祖写起的谱例一道,被世人称之为“欧苏谱例”。
从二人生平可以看出,他们编修族谱并创立图表谱式的时间大约在1055—1066年间。有资料称,欧阳修编修《欧阳氏谱图》在先,苏洵编修《苏氏族谱》稍晚些。欧阳修于1055年撰写了《欧阳氏谱图序稿》,说明他最迟从1055年起编修族谱。苏洵于1056年到京师,可能见到欧阳修编修族谱后方开始着手编修《苏氏族谱》。
参考资料:
? 邹华享撰《湖南家谱简论》
? 《百度百科》文章《苏洵?谱学贡献》
? 《欧阳氏谱图序稿》          

(写于2010年9月16日)


附录17-1、欧阳氏谱图序稿
自唐末之乱,士族亡其家谱。今虽显族名门,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而唐之遗族往往有藏其旧谱者,时而见之,而谱皆无图。岂其亡(忘)之?抑前世简而未备欤?因采太史公《史记》表郑玄诗谱,略依其上下、旁行作为谱图。上自高祖,下止玄孙,而别自为世。使别为世者上承其祖,为玄孙(者)下系其(子孙)。为高祖凡世再别,而九族之亲备。推而上下之,则知源流之所自;旁行而列之,则见子孙之多少。夫唯多与久,其势必分,此物之常理也。故凡玄孙别而自为世者,各系其子孙,则上同其出祖,而下别其亲疏。如此则子孙虽多而不乱,世传虽远而无穷。此谱图之法也。


                          (欧阳修写于宋朝至和二年,即1055年)

注:标点符号和()中的字是本人依据上下文意添加的。

                                 
附录18、孔嘉父之名字考究
查经阅典,历史和我们开着无数玩笑,而这一个一个的玩笑却又成为一个又一个的迷案,在此仅引经据典对经史文集所载宋大司马之名字作以小论,纰漏之处待考。
《礼仪?士冠礼》关于字的阐述:“伯某父,仲、叔、季,唯其所当”,此语阐述古人亦先表出其人所在兄弟中排行次序字眼,再列和名儿相配的“表字”(字为名的表述或同意、相近、相反),最后缀上一个男性最美好的称呼字眼“父”。          
例如孔子名丘,字仲尼父,其先人也有如此字称呼:其祖上有名何,字弗父;名周字宋父,名嘉字孔父,其为殷人之后子姓。微子启在宋主持政治,他去世后其弟仲衍继位,生子名何,字弗,称何弗父或弗父,其曾孙正考父历任戴公、武公、宣公三朝大臣,其子名嘉,字孔,在宋为大司马,华督作乱将其杀害,其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到鲁国,皇帝不再赐姓,木金父弱冠后以父亲的字为姓,称孔姓氏,定居鲁国,故其后代以其字孔为氏,即有了孔姓始于孔嘉父。
此取名字在春秋时最盛行,为了方便也有省略,体现为“某父”如鲁国开国君为周公之长子,字叫伯禽父《左转?昭公十二年》称为禽父,鲁公子仲庆父《左转?庄公八年》称庆父。孔子字仲尼父,鲁哀公称之为尼父等等省去行次字只称“某父”。
另有称“伯某”略去“父”如伯禽父又称伯禽,除见于《左传?定公四年》外,文献古籍中多用此称,周之内史叔兴父,《左传?僖公十六年》又称之为叔兴。孔子除《哀公十六年》鲁哀公称之为尼父外,其它典籍称其为仲尼,《论语》中涉及孔子时多称为仲尼。也就是说古人在春秋战国时多称字的形式为“伯某父”或“伯某”,此称谓也就有了“孔嘉父”为正确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而其它史料所载的“孔父嘉”为笔误或称谓错误,因为“孔嘉父”本子姓,字孔,名嘉。
后世取字记录时“伯某”“某父”较常见,但“伯某父”较少,但却于著作、作品或某庄重场合才用此,举例说明为:“伯某”在三国志中,孙权字仲谋,马超字孟起,姜维字伯约、曹操字孟德,马良字季常,嵇康字叔夜……而“某父”又如宋代孔文仲字经父,孔武仲字平父,孔平仲字义甫(甫同父)、刘敞字原父,多为博雅好古之文人雅士所采用,而“伯某父”典型为魏学洢在《核舟记》中记述微雕艺人在舟的背面刻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此“叔远甫”就是“伯某父”的再现。汉代以“甫”带“父”读三声,先秦时期“伯某父”不仅用于贵族男子,也衍生贵族女子尊称。其构成为“伯+姓+某母”如春秋时代铜器铸公簠铭文中有:“孟妊车母”,前秦重视同姓不通婚,形成了“男子重氏,女子重姓”即张姓女子嫁到王姓人家便成“王张氏”等等,古人取字或称呼常有前饰后缀,无论前饰后缀都有一定的含义或行次或褒贬,此饰后缀多用“伯、仲、叔、季、父、甫、老、叟、村、堂、斋、子等等”,周人也有将“伯、仲、叔、季”后缀的特殊称谓,因周人习惯男子二十弱冠以字:名为父所起供内称唤,不为外人所知,冠字后即不称名称字,在父母面前亦如此或称伯、仲、叔、季。《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以字”《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礼仪?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五十而后称伯仲为敬仰,故此类文献典籍也常有出现,应正确根据特定时期称呼习惯来对待同一人物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
故以此而言经史典籍中“孔父嘉”实际称谓应为“孔嘉父”,也只有孔嘉父才应为宋大司马,名嘉,字孔,符合当时民众和文化习惯,虽《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称:“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但《史记》也必定晚于当时文化数百年,代代相授,礼誉甚广,故有所批错,而《史记》又为众多专著所旁征博引,故后世常误以“孔父嘉”代称孔嘉父。我们对待相互转引所带来的称呼错误应予以辅正,还其本称“孔嘉父”。


艾秋颖  2010-8-18
庚寅年七月初九于广东深圳


编者按:秋颖下了很大的功夫,考证了自周初到春秋战国直至宋朝以后各时期男人名和字的习惯称呼或写法,对于我们弄清艾孔先祖的名字究竟是“孔嘉父”还是“孔父嘉”有很大的帮助。征得本人同意,将《孔嘉父之名字考究》作为附录18附于附录中。
由《孔嘉父之名字考究》一文可知,自周初到春秋战国时男人的字由三部份组成:一是本人在兄弟排行中的次第—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二是字的主要成份;三是后缀—父、甫等,如孔子的字为“仲尼父”。对字的称呼或写法有三种形态:一是全称,如“仲尼父”;二是省去在兄弟中的排行次第—伯、仲等,如“仲尼父”可称为“尼父”;三是省去后缀—父、甫等,如“仲尼父”可称为“仲尼”,即孔子的字既可以是“仲尼父”,也可以是“尼父”或“仲尼”,这三种称呼或写法都是对的。
文献中涉及春秋时期人的姓名时,往往省去其中的姓氏,也不指出名某、字某,而是将名和字叠加起来,成为字—名或名—字连称。名—字连称时,既可以名在前,字在后,也可以字在前,名在后,如微子之孙名何,字弗父,既可以称之为“何弗父”,也可以称之为“弗父何”。由此看来,“孔父嘉”是符合当时名字称呼习惯或名—字连称规则的,其字“孔父”在前,名“嘉”在后。而“孔嘉父”是不符合当时名字称呼习惯或名—字连称规则的,因为既不是名“嘉”在前、字“孔父”在后,称之为“嘉孔父”,也不是字“孔父”在前、名“嘉”在后,称之为“孔父嘉”,而是将名“嘉”插在字“孔父”的两个字之间,成为“孔嘉父”。
从《孔嘉父之名字考究》所举历代“字”的例子(如周初鲁国开国之君伯禽父或伯禽或禽父,春秋时仲尼父或仲尼或尼父,三国时孙权字仲谋,宋朝孔文仲字经父)可以看出,以“伯某父”或“伯某”或“某父”形态为字的规则,至少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87年)的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后)应该熟谙这种取字的规则以及名—字或字—名连称的规则。因此,本人相信,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中“孔父嘉”的称呼应该不会出错。《史记志疑》也没说“孔父嘉”的称呼不对。
秋颖的这篇文章更坚定了我以前的看法,即“孔父嘉”是正确的,名嘉,字孔父,名字全称孔父嘉,或曰字—名连称孔父嘉;而孔嘉父是孔父嘉之误。(详见注4-14)

注:秋颖看到我的“编者按”后,对原文作了两处修改。我已将其发来的修改稿替换掉原文。

                                 (2010-8-19)

又注:为了增加有关古代人的名、字、号的定义和取名、取字、取号的规则以及字—名连称或名—字连称等方面的知识,几天来上网查阅了几篇这方面的文章,并写了一篇学习心得,详见注36:《关于中国古代人的名、字和号》。

                                 (2010-8-24)

附录19、关于姓氏图腾
什么是姓氏图腾?图腾产生于何时?远古人为什么崇拜图腾?图腾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等等,我同多数宗亲一样,对这些问题处于朦胧状态。为了弄这些问题,我上网查阅了《什么是图腾?》《中国姓氏图腾解释》等文章,现摘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1)、《什么是图腾?》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中华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传说炎帝、黄帝、尧、舜的诞生及形貌都与龙有关,是龙种、龙子。直至今日,我们还常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或“龙的子孙”,这些都是图腾祖先观念的残余。

(2)、《中国姓氏图腾解释》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人与图腾有什么关系?有以下3种认识:
①、 图腾是自己的血缘亲属,并以图腾名称作为群体名称;
②、 图腾是群体的祖先,认为群体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
③、 图腾是群体的保护神。
图腾产生于何时?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到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也逐渐形成了独立意识,从而否定了自己同动植物的亲属关系。此时,图腾的信仰接近尾声了,但并未销声匿迹,还在文化、艺术、生理等方面产生着影响。
“图腾”一词最早见于1791年英国人类学家龙格所著的《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一书中。
图腾不仅存在于中国,还存在于世界各地,包括埃及、希腊、阿拉伯地区、以色列、日本等。
图腾的基本特征是:①、每个氏族都有图腾;②、认为本氏族的祖先与氏族图腾有血缘关系或某种特殊关系;③、图腾具有某种神秘力量;④、图腾崇拜有某些禁忌,如禁止同氏族成员结婚,禁杀图腾物;⑤、同一图腾集团的成员是一个整体。
关于图腾的社会习俗,有图腾节日,有图腾日历,如鸟历、兽历、水历、木历、干支历。汉族有12生肖年: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辛猴、酉鸡、戌狗、亥猪。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与汉族完全相同;维吾尔族仅将“龙”换成“鱼”;印度仅将“虎”改成“狮”。

附录20、从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起因/目的、过程和体会
我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主持编修《竹溪艾氏族谱(二修)》期间,不仅学习和钻研了谱牒学,而且对姓氏学也产生了兴趣,尤其想弄清楚本宗族—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的源流。当时囿于姓氏学知识的匮乏,加上还在从事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只好暂时作罢。
2007年底,年届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的最高时限,结束了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研究课题从此可以提上实施日程了。2008年3月初,我到沈阳市北方图书城浏览姓氏学方面的书籍,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主编、2007年11月出版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急切地想了解在北宋初年编纂出版的《百家姓》中排在第334位的艾姓是否名列当今三百大姓之中。在第三册中查到了名列第215位的艾姓,令我大喜过望。我一口气读完了关于艾姓的全部内容,并将其抄录下来,拿回家作进一步研究。通过学习和研究,对艾姓的起源、发展、现状、分布、迁徙、传统文化、历代先贤和当代名人等等,有了初步了解,并从中悟出了对艾姓源流进行更深入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受益匪浅。仅管这部书有4大本,100多万字,但由于该书要介绍300个姓氏的情况,以致对艾姓的介绍显得过于简明扼要。研读后,我对有些老问题仍不甚了了,并产生了一些亟待弄清的新问题,从而激发了我对艾姓源流进行更深入研究的欲望和热情。
带着我想要解决的新老问题,怀揣我久欲达到的远近目标,我于2008年3月初至5月初,到辽宁省图书馆和沈阳市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为了了解艾姓的起源,查阅了《中国姓氏辞典》等6部古今姓氏书籍;为了搜集艾姓历代先贤和当代名人,查阅了《中国人名大辞典》等十多部古今名人辞典和《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为了搜集更多的艾姓历代先贤,查阅了《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等7部史书人名索引资料;为了弄清从人名索引资料中查到的历代艾氏先贤们的生平事迹,查阅了《晋书》、《魏书》、《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宋史》、《明史》和《清史》等史书的有关部份以及其他相关典籍。为了弄清先贤们所成就的功业,查阅了《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等7部官制辞典;为了弄清与艾姓起源和历代先贤相关地点的衍变过程及当代名称,查阅了《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等4部地名辞典;为了弄清与艾姓起源和历代先贤相关的年代,并将其换算成公元纪年,查阅了《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等4部年表,《两千三百年中西历谱》则是常用工具书。凡是有关艾姓源流和先贤的内容,均作了详细摘录。
在查阅、综合和研究艾姓源流过程中,发现不少书籍对艾姓的起源、迁徙和先贤等方面的介绍很不全面,如各部姓氏辞典介绍艾氏起源时,多为3—4支,遗漏了几支重要的艾姓起源;又如在所有姓氏辞典中基本上见不到关于艾姓人口迁徙情形的介绍;再如《中国历史人物辞典》仅仅收录了2位艾氏历史名人,遗漏了大量艾氏先贤。更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姓氏辞典和资料关于艾姓的起源等内容有重大错误,如《辽沈晚报》2007年2月25日介绍艾氏时,说艾氏“出自于夏后氏,禹王之后,以祖字为氏。”后来发现,一些网络文章也有类似的提法。经查证,到目前已知的十多支艾氏起源中,没有任何一支艾氏出自于禹王之后。又如《姓氏词典》称“北魏去斤氏、俟斤氏改为艾姓”;《中国姓氏辞典》称“北魏鲜卑族复姓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经查阅《魏书?官氏志》,北魏鲜卑族118个姓氏(宇文氏和慕容氏除外)中根本就没有俟斤氏和艾斤氏,何来北魏鲜卑族俟斤氏和艾斤氏改为艾姓一说?!再如,有的资料将云南邓川州明代贤儒艾自修说成是河南邓州人,一字之差,差之数千里。四如,《中国姓氏辞典》将“受<左传>而擢甲科”典故的主人公山东艾颖写成浙江艾预,实属“张冠李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后来在查阅各宗族的《艾氏族谱》时也发现了一些错误之处。主要错误有:一是年号错误,如唐元和年号到元和庚子(公元820年)止,公元821年(辛丑)应是长庆元年,却写成元和辛丑。二是年份错误,如宋朝庆元辛未,查《两千三百年中西历谱》,宋朝庆元年号中根本没有辛未年。三是母子年龄相差55岁以上,不符合女性生理规律。四是所取得的功名或所任官职名称与相关史料或史实不符。究其原因,一是筆误或印刷错误;二是重嫡轻庶,副配或继配所生子女写为原配所生;三是对年号、年份、功名或职务等的记录有误或口口相传过程中以讹传讹;四是在编修族谱时用当朝官职名称替换前几朝相当官职名称时出现差错;五是可能不清楚也可能有意将岁进士(即贡生的别称)说成进士;六是虚荣心驱使,为提高本宗族的社会地位,杜撰几位先辈为进士甚至大官等等。更为严重的错误是,一些宗族的族谱序言对艾姓源流的追溯错误颇多,将别的宗族的历史名人列为本宗族的祖先,或者将别的宗族的后裔纳入本宗族族众之中。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将本宗族的源流弄得混乱不堪,而且将某些艾氏先贤的生平事迹弄得面目全非。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艾孔,有的说他是汝艾的第49世孙;有的说他是周初齐国国君姜尚的后裔;有的说他是孔子之后;有的又说他是吴公子庆忌之子;有的说季梁因不满于鲁国三家僭乱、君弱臣强的现实而去国隐于齐国艾陵,以隐居地名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有的说他在田氏篡齐时避难于艾山之中,见艾叶可爱而改姓艾,取名艾孔;还有的说他在战国时为避秦乱躲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于是以艾为姓,取名艾孔,等等。对艾孔身世和来历的追述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主要是谱序作者秉承“天下艾姓是一家”的理念,不大清楚艾姓属于同姓多源姓氏的现实,加上以历史名人提高本宗族社会地位的虚荣心驱使,便将自己所知的艾姓历史名人都列入本宗族祖先之中。由于他们不完全了解这些名人的生平及某些同一宗族名人之间的确切世次关系,他们往往将外宗族历史名人的世次弄得混乱不堪,或者将一些典故弄错了,往往造成“张冠李戴”。至于有的谱序作者将本宗族始祖说成是一省乃至全国艾姓之始祖,或者说本宗族或本地艾姓人口之多为全国之最,不免有坐井观天之嫌了。造成上述种种错讹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谱序作者治学态度不严谨,历史知识匮乏,又无相关历史资料可查,使得他们对本宗族历史的追溯违背历史事实,杜撰的故事也漏洞百出。
为了正本清源,还艾姓源流以本来面目,我根据以往所积累的有限艾姓资料和本次获得的大量艾姓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和研究,于5月初撰写成《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草稿)》(约13000字);随着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常经补充和修改。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对以往介绍艾姓源流的有关资料(包括各艾氏宗族的族谱)的错误之处或相互抵牾的地方,主要依据史书,经过多方考证、印证和辨析,凡我认为有把握之处,在本文中均予以订正;一些存疑处,因无从考证,只好保留原议,或者避而不提;一些艾姓先贤,只知其名及功名或某一任官职,生平事迹很不全面,因辽宁省图书馆和沈阳市图书馆没有相关资料,他们的详细生平事迹尙无从查证,只好先将其姓名和已知的功名或某一任官职列出,不详尽处留待日后有机会时作进一步研究,并及时补充他们的生平事迹。寄希望于这些先贤的后裔提供他们的详细生平事迹,以彰显这些先贤们所建立的功业。
为了进一步弄清艾姓的源流和更多先贤的事迹,我于2008年5月中旬专程赴北京,到国家图书馆查阅与艾姓有关而辽宁省图书馆和沈阳市图书馆所没有的历史资料。共查阅了《姓氏考略》等5部姓氏书籍、《至顺镇江志》等10部记载了艾姓先贤生平事迹的地方志或民间典籍,对艾姓的起源又有了新的认识,并更详细地掌握了14位艾姓先贤的生平事迹。根据新掌握的历史资料,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草稿)》进行了认真修改,订正错误,补充遗漏,删除冗余,于5月20日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一稿)》(约18000字)。尔后又进行了适当补充和润色,于6月20日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二稿)》(约20000字)。但这是依据正史、野史或古今姓氏书籍写成的综述性文章,尙缺乏足够的实证材料加以佐证,而且,虽然名曰《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实际上仅是艾姓源流综述,涉及艾姓现状的内容很少。为了搜集艾姓源流实证材料和现状情况,我向艾姓名人比较多的十余个市县的地方志办公室发信求助,请他们介绍本地艾姓情况和名人,并帮助寻找当地的艾姓宗亲。感谢江西省抚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范茂芝主任和江西省东乡县、修水县、陕西省米脂县地方志办公室各位同志的帮助,分别为我找到了东乡县艾顺才、修水县艾德彬、米脂县艾有为等宗亲。根据修水县征村艾军来信提供的信息和米脂县有为寄来的《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我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二稿)》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于9月1日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三稿)》(约25000字)。
为了搜集更多的关于艾姓源流的实证材料、艾姓名人及其事迹和各宗族现状情况,特别是想弄清楚本宗族—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与江西省东乡艾氏宗族的渊源关系,受江西省东乡县顺才和修水县德彬的邀请,我于2008年10月10日—16日赴江西省进行实地调研。认真地查阅了东乡县段墟(又称段溪)艾家《礼洞艾氏宗谱》和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基本上弄清了东乡县礼洞和修水县征村及其祖籍地浙江省金华县两支艾氏宗族的来龙去脉,并通过修水县征村艾氏宗族于明崇祯4年(公元1631年)修成的《艾氏宗谱(四修)》转载的《艾氏原始》一文,顺便弄清了江西省永丰县一都滑石滩艾氏宗族自宋朝初期至明朝晚期(约公元974—1591年)的概况;通过东乡县段墟艾家《礼洞艾氏宗谱》和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及其转载的《艾氏原始》,新搜集到40多位艾氏先贤,并充实了此前已知的某些先贤的事迹;查明了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始迁祖癸二(号北辰,印澄清)公的祖籍是江西省抚州临川县(今东乡县)礼洞,南京只是其原籍或出生地,非常圆滿地实现了预定调研目标,令我兴奋不已。出于意料之外的是,通过查阅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发现了一支重要的艾氏起源—以商朝修水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令我大喜过望。
在修水县调研期间,在德彬和艾军陪同下,还到修水县渣津镇拜访和请教了《渣津镇志》和《古艾寻踪》的主编熊耐久先生。熊先生从事修水龙岗坪古艾研究已有多年,有较高的造诣。熊先生引用大量史料和实例,认定商朝时期在修水流域(包括铜鼓、修水、武宁和永修等县)封建了艾侯国,都城为渣津镇龙岗坪;春秋时(公元前504年),以艾侯国都城龙岗坪为中心的地域即今修水县境改称艾邑,秦汉时在此设置艾县,直到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除艾县,并入建昌县,在长达近2000年间,此地域一直以艾为名,说明以修水县为中心的修水流域有大量艾姓人口居住,是艾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
根据在这次调研中获得的丰富资料和信息,决定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三稿)》从结构到内容进行较大的调整和修改,一是增加40多位先贤名录及其生平事迹,补充某些已知先贤的生平事迹;二是将起源于修水县龙岗坪的这支艾氏宗族的起源始祖由春秋吴公子庆忌改为商朝艾侯;三是对艾姓人口的迁徙情形加重筆墨,以便为各地艾姓宗族提供追根溯源的线索,进而使他们弄清本支艾氏宗族的源流。为此,将原文“三、艾姓人口的增长、分布与迁徙”一分为二,分为“三、艾姓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情况”和“四、艾姓人口的迁徙情形”;四是在“五、艾姓传统文化”一节中增加“5、字辈”,以便于各宗族的外迁后裔通过字辈认祖归宗,并在“4、族谱”中简单介绍各宗族族谱编修情况;五是针对有关问题写几篇专论性的文章作为注释或附录,如《以龙岗坪为中心的江西省修水流域是艾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含“山东省泰安市东南—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一带是艾氏的又一重要发祥地”)、《“东乡堂”指引我追根溯源,弄清了永州竹溪艾氏的源流》、《谁是“受<左传>而擢甲科”者》、《汝艾辅佐夏少康帝复兴家国》和《〈艾氏原始〉考证》等,供读者参考。在各节中,注重增加各宗族的现状情况,并用各宗族的源流来证实艾姓中某一支的起源和发展。于2008年11月30日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四稿)》(约40000字),并将此稿先后发送给江西省东乡县、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吉安市、湖南省永州市、平江县、陕西省米脂县、重庆市大足县等地艾姓宗亲,征求他们对本文的修改意见。
基于到修水县和东乡县实地调研的收获和体会,于2008年11月初又做出了一项决定:给凡出过艾氏名人和与艾氏有关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及艾氏宗亲发函调研。先后共发出一百多封信函。陆续收到了江西省武宁县施仪、永修县振云、湖南省平江县奇志和隆辉、重庆市大足县显文和四川省内江市才安、江西省吉安市新东、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仲邦、河南省商城县金山、湖南省邵阳县顺东等宗亲的回应;河南省洛阳市、江西省金溪县、贵州省麻江县、甘肃省通渭县、江苏省高邮县和金坛县、云南省洱源县、湖北省江陵县、洪湖市、重庆市大足县、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也发来了信息、打来了电话或寄来了资料。根据各地地方志办公室和艾氏宗亲提供的新信息,随时对本文进行修改和充实。到2009年2月22日,本文已达60000字。
受江西省吉安市外侨办主任艾新东和东乡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艾顺才的邀请,我于2009年4月15—24日二赴江西省调研,先后到吉水县、永丰县、泰和县、东乡县、进贤县和新建县,按照调研提纲,或查阅县志,或查阅各宗族族谱,不仅弄清了几个萦绕在脑海中多时的疑问,查清了几位先贤的生平事迹,而且又搜集到19位先贤名录和事迹,还基本上弄清了4支艾氏宗族的源流。在顺才、振邦和益群等10多名东乡宗亲的陪同下,于4月22日到石羊市祭扫了东乡艾氏宗族始祖宰(行九,字希周,号沧洲)公陵墓,实现了我多时的夙愿。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如还没有在东乡县和进贤县艾氏族谱中查到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宗族始迁祖癸二公的名字,也没能在吉安市/吉安县找到千六公的后裔,但是又发现了两支迁南京的东乡艾氏宗族后裔,增加了彻底弄清永州竹溪艾氏宗族源流的可能性;又如在族谱世系录中也没有查到10多名东乡艾氏宗族先贤的详细生平事迹,但是同顺才等宗亲想出了不埋没这些先贤功业的办法。总的说来,基本上实现了本次调研的预期目标,不虚此行。根据本次调研中所获得的信息,又对本文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于4月30日完成了《艾氏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五稿)》,达74000多字。
本文题目原为《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于2009年6月15日改为《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所谓“综述”,意为综合叙述,没有考证、辨析、探讨和研究之意。而事实上,我对艾姓的起源、发展、迁徙、传统文化、历代先贤和当代名人事迹、与艾姓有关的多个地名、历史事件及典故等等,不仅仅是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后加以“综合叙述”,而且在综合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较深入的考证、辨析、探讨和研究,本着尊重历史、去伪存真的原则,大胆地指出并订正了一些姓氏书籍、网络文章和艾氏族谱中的错误之处,新增了各部姓氏书籍和与艾姓相关的资料中所没有的内容,使艾姓源流的表述更加接近历史事实,使艾姓现状的介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故觉得《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能较确切地反映一年多来的调研工作实际。
为了更快捷地从电子网络上获取各地艾氏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并及时地与宗亲们交流和探讨,于2009年5月初学会了上网查询信息、接收和发送邮件。从5月初至2009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发出联系函135件,收到回函45件;2010年4月25—28日,又发出43件。应部份宗亲要求,先后发出《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研究》100多人次。从宗亲们在网上发表的资料和回函中,获取了不少关于艾姓源流信息及各支艾氏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尤为可喜的是,一是与回族艾氏宗亲德捷建立了联系,二是找到了春秋吴公子庆忌的后裔,三是找到了4支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的外迁后裔,五是找到了满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和柯尔克孜族等5支少数民族艾姓,六是查到了145位当代艾姓人士,其中不乏名人。美中不足的是,一些宗亲在电子网络上公布的电子邮箱或qq号是无效地址,公布的电话号码也是空号,以致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三分之二的宗亲至今未予回函;一些宗亲虽回了函,但没有提供有用信息;少数宗亲基于保密原因,不大愿意提供本宗族的相关信息。我尽最大努力搜集各宗族的相关信息,尽量在《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中全面地反映艾姓源流和现状。但是,本人不勉强任何宗亲为我提供本宗族的信息,完全出自各宗族自愿。如果拙作没有反映出某些宗族的详细情况,也请这些宗族的宗亲们知情见谅。
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观测到了四百年一遇的壮丽的日全食奇观。巧合的是,《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五稿)》在这一天首次超过10万字。到9月29日,篇幅达125000字。
为了解决几个疑难问题和了解更多信息,于2009年10月13日启程赴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湖南省等地调研,历时42天,途经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上海市;河南省商城县、潢川县、光山县;湖北省红安县、浠水县、武汉市江夏区(原纸坊县);四川省达县、泸县;重庆市大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湖南省邵阳县、零陵区、冷水滩区,共8个省市、17个县市区,查阅了《镇江志》、《至顺镇江志》、《常州市志》、《金坛县志》4部志书和上海市川沙、河南省商城县、湖北省红安县、浠水县、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四川省达县景市镇、泸县立石镇、重庆市大足县、湖南省邵阳县、永州市零陵区马回村和冷水滩区竹溪等地共13个宗族的族谱。这次调研收获颇丰,基本上澄清了四川省泸县立石镇《艾氏族谱?科第录》和《艾氏族谱?仕宦录》中存在的不实问题;又找到了几支艾氏宗族,如重庆市大足县一支庆忌公的后裔;基本上查清了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外迁后裔—四川省达县艾氏宗族的源流;又查到了7位历史先贤和当代名人;与此同时,发现了几个值得探讨和澄清的问题,如上海市川沙艾氏宗族不仅认定本宗族是犹太人后裔,而且宣称整个艾氏出自犹太,都是犹太人后裔。显然这是绝大多数艾氏宗亲所不能接受的观点,本人也不敢苟同,决定写一篇专论性文章讨论这个问题(详见注27:《艾氏并非出自犹太人》)。于2009年11月25日起修改《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五稿)》,除了根据这次调研获取的新信息增添新的内容外,还对“当今艾姓各宗族大致人口数”、“艾姓人口微观迁徙情形”和“字辈”三节的结构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随意排列改为按省归纳和排列。12月22日基本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六稿)》,篇幅达145000多字。自2009年12月23日起,重点对“注释”进行修改,一是对一些尚不大明晰的历史事件、与各支艾氏起源相关的历史人物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尽量搞清各支艾氏起源始祖经历的各个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与相关历史人物的关系;二是对篇幅过长的注释进行结构性调整,化整为零,按事件或人物分成若干个子注释,使得文章层次更分明,条理更清晰,以便于阅读和记忆。于2010年2月13日基本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篇幅达16万字。2010年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园日,篇幅超过17万字。5月14日,篇幅超过18万字。
浙江省丽水市宗亲碧波于2010年3月10日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和《艾姓源流和现状调研工作小结》发表在网络上。4月份以来,陆续收到了一些宗亲发来的反馈信息,也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宗亲的阅后感。这些宗亲中的大多数对本人的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说,《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立论严谨,论点鲜明,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论证充分,内容翔实。他们还提供了本宗族的信息,在此谨致谢意。
2010年5月17日,偕廷隽兄赴山东省济阳县、莱芜市、泰安市(含东平县)、汶上县,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等地调研,廷隽兄因有事于5月21日由邯郸市返沈,本人独自继续前往河南省封丘县、伊川县、嵩县,陕西省西安市、米脂县,甘肃省甘谷县,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等地调研,于6月2日返沈,历时17天。在山东省查阅了《莱芜市志》、《泰安市志》、《泰安区志》、《东平县志》;河南省封丘县艾坟村宗亲庆社陪我到其工作的郑州文物出版社查阅了湖南省《临湘县志》、《麻阳县志》、《辰溪县志》;江西省《乐安县志》、《临川县志》、《高安县志》、《武宁县志》;陕西省《安康县志》;河北省《枣强县志》;山东省《梁山县志》;福建省《长汀县志》;浙江省《丽水县志》。遗憾的是,山东省汶上县档案馆正在搬家,未能查到《汶上县志》。虽然查阅了16部志书,但是收获不大,从中获得有关艾姓源流的信息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令我大失所望。究其原因,一是地市县志最早修于中古时期,大多始于近现代,对于在远古和上古时期发生在本地的历史事件和活动于本地的历史人物记载甚少。二是志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宗教、山川、河流、气候、物产、姓氏、人口等等,无所不包,姓氏和历史人物仅仅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编纂者无暇对古老姓氏起源和远古、上古时期人物进行深入研究,纵然涉及一二,都是在史书中易于查到的。基于查阅《莱芜市志》、《泰安市志》、《东平县志》等志书的经验,决定取消到河南省汤阴县、洛阳市、甘肃省天水市、陇西市等地查阅志书以获取有关艾国艾侯、去斤氏改艾姓和汝艾信息的计划,将主要精力放在对现有各个宗族的调研上。本次调研中,对山东省济阳县、河北省广平县、河南省封丘县、伊川县、嵩县、甘肃省甘谷县、陕西省米脂县“老艾”和“小艾”等8个艾氏宗族进行了采访,查阅了济阳县、广平县、伊川县、嵩县、米脂县“老艾”和“小艾”等6个宗族的族谱,对这些宗族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伊川县还找到了第一支回族艾氏宗族。在西安碑林一室观瞻了唐朝明经居晦1公书写的《开成石经》。这次调研虽未完全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意外地得到了预想之外的收获,如基本掌握了明朝进士维新公的任职情况,并找到了他的后裔;在山东省济阳县除了弄清了进士庆澜公的任职情况外,还增加了4名古今名人;在查阅《临川县志》时获悉了2 名当代名人。总的看来,不虚此行。根据本次调研获得的信息,对《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进行补充和修改,于6月16日(端午节)完成了第八稿,篇幅超过19万字。
于2010年7月2日,陪同廷隽、红军父子到河北省乐亭县寻根问祖。由于廷隽的祖籍马头营镇石碑村和更早的祖籍阎各庄镇后艾庄艾氏宗族都没有族谱,无法弄清这一支艾氏宗族的迁徙经历了;廷隽虽然找到了石碑村一位年龄相近的同宗守智,但由于不知字辈,无法弄清二人间的世次关系,只好以兄弟相称。这不能不给廷隽、红军父子留下些许遗憾。3日到滦南县调研,基本上弄清了滦南县艾氏宗族的迁徙情形,其祖籍为唐海县艾庄子村,与当代名人、石家庄市市长艾文礼是同宗。7月6日,滦南县国印发来信息,通过查阅户籍统计数据,唐山市7区8县共有艾姓人口12431人。2010年7月5日,《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八稿)》达到20万字。
考虑到不少宗族因无族谱而影响到外迁后裔的认祖归宗,便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姓氏传统文化和艾姓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族谱的研讨上。本想将我一直认为质量最高的永丰艾氏族谱作为范本加以推广,但经认真研究后,发现该族谱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详见注33—35)。为了给有志于创修、重修或续修族谱的宗亲提供些许帮助,便将本人以前根据工作需要撰写的《关于家谱的基本知识》、族谱凡例和家训的实例以及对族谱质量的评介性文章略加增删后,附于附录中(详见附录13—16)。于2010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九稿)》,篇幅达到23万字。8月28日,篇幅达到24万字。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于9月16日又撰写了一篇《欧苏谱例简介》,作为附录17。9月18日,篇幅达到25万字。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79周年的国耻纪念日。“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牢记百年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让那些曾经侵占过我国神圣领土、掠夺过我国无数财宝、屠杀和奴役过我国人民、逼迫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迫使中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世界列强和新老殖民主义者们不敢再觊觎已经站立起来、逐步富强起来了的伟大中国。
在上述各次实地调研中,所到之处,受到了艾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各宗族有地位、有威望、有影响的宗亲或者负责编纂族谱的主要人员大多出面会见或宴请了我,将我待为上宾。对我的调研工作则给予了大力支持,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他们想我所想,急我所急,鼎力相助,一一化解;每当我解决了一个疑难或有了新的发现时,他们与我共同分享快乐。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他们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谨致衷心的谢意。
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文章无止境,大至文章结构和立论,中及形式逻辑和前后呼应,小到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均需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几乎每次认真审阅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找出一些不足之处,一经作出适当修改后,文章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一股快意便不觉涌上心头。我越来越敬佩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宗师—欧阳修对写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文章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不仅在写作文章的当时字斟句酌,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务使文章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才发表,而且到了晚年,还将早已发表过的文章统统拿出来加以润色,以免被后人取笑。欧阳修为文留下了两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不留一字”和“怕后生笑”。我们应该切切实实地学习他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和对读者负责、对后人负责的可贵精神。
通过两年多来的研究实践,不仅仅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文章无止境,而且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的研究,更是无止境。历史资料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描述往往极其简明扼要,看似只言片语,其实在这些只言片语中隐含着丰富的内涵。只有认真思考,反复查证,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通过查阅资料和考证,解决了一个老问题,往往随之产生新的问题。通过查阅A资料纠正了B资料的某个老错误,往往A资料可能又带来了一个新错误。不同资料可能选取了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侧面,乍看起来,似有联系,又似有矛盾。例如,A资料可能选取了某历史人物去国隐居、更姓改名前的名字和活动,而B资料可能选取了同一历史人物去国隐居、更姓改名后的名字和活动,一时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只是孤立地将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这些不同侧面罗列在一起,往往难以看清他们的本来面目。如果采用逻辑思维方式,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这些不同侧面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他们的本来面目可能会比较清晰地显现在你的眼前。一些看似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事情,如古代人取名、取字、取号的时间先后和规则以及名—字或字—名连称的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弄清一些似是而非、令人莫衷一是的历史问题,如艾孔的六世祖究竟名孔父嘉还是孔嘉父?又如艾孔之名是何时取的,到底是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还是齐景公的大夫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取名艾孔?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各个侧面以及其名、字、号等进行认真研究后,一些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的难题,“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却又立即展现在你的面前。研究越深入,越来越认识到不能迷信权威和任何书本,即使是司马迁的《史记》也有诸多脱漏或错讹,需要查阅《史记志疑》加以补正。所以,每当发现新的问题,就要寻求解决的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怕发现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要发现了问题,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将一个又一个问题予以解决,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研究成果。一旦解决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获得了重大突破,一种莫名的成就感顿时令人欣喜若狂,心旷神怡。发现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研究就会越深入,对艾姓源流的表述就会越来越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至于本人无法解决的一些疑难问题,本着“疑者传疑”的原则,在本文中列出,作为后来研究者的课题,寄希望于他们有所突破,完成本人未竟的事业。
我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研究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并能写出这篇文章,除了本人付出大量心血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现代科技和快捷的交通工具。如果没有电子网络,我就不可能获得如此之多的信息,也不可能与宗亲们进行及时交流;如果没有电脑打字设备,要写出现在这样的文章,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若用筆在稿纸上书写,删改或增补只言片语不算困难,但要添加大段文字就难了,要进行不同页间段落的移动和结构调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使用计算机打字,这一切操作均易如反掌,使得在修改文章中,小则字斟句酌,大则进行结构调整或大段文字的前后移动都能得心应手,更使得原先用筆在稿纸上修改文章时的痛苦变成了今天在电脑上修改文章时的快乐。如果说我的文章处于日新月异之中的话,那么首先得感谢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首推电子信息技术,其次是电脑打字、编辑技术。无庸讳言,若用筆在稿纸上书写,我的文章完全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水平。我先后6次对15个省和直辖市,共43个市、县、区中的34个艾氏宗族进行了实地调研,共花费81天。如果没有当今如此便利和快捷的交通工具,81天是根本不可能对如此之多的地方和艾氏宗族进行实地调研的。我们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和交通十分便捷的时代,这是我们的荣幸和福气。我们不要辜负时代的眷顾,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条件为家族、为社会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近日有一位宗亲问我,“两年多来,你既花金钱,又费心血,不辞辛劳,从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动力从何而来?”我的答复是:源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熏陶,源于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源于弄清本宗族源流的渴望,源于为整个艾氏家族做出小小贡献的意愿。水有源,木有本,中华民族历来尊崇自己的祖宗。我之所以勉为其难地从事艾姓源流研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追根溯源,搞清本宗族—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的源流,认祖归宗。东乡县的宗亲对我说,你不能只搞清本宗族的源流就算完成任务,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地研究下去,力求搞清整个艾姓的源流和现状,出一本书,以便让更多的艾氏宗族也能搞清本宗族的源流,实现认祖归宗的愿望。宗亲们的殷殷期望和嘱托既令我难以推辞,又令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东乡宗亲的重托,写出一本对各地艾姓宗亲有一定阅读和参考价值的《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务必付出不赀的金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本人学的是理工,干的也是理工,60岁以前很少涉猎文史,而今从事艾姓源流研究,属于历史研究范畴,实在是勉为其难。为了不贻笑大方,我必须花费比内行多数倍的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新的专业,摸索新的研究方法。但即使这样做了,由于水平所限,谬误还是在所难免。我将这篇拙作送艾姓有关人士审阅,后来又同意浙江省丽水市宗亲碧波发布于电子网络上,其目的是请宗亲们给予斧正。企盼更多的艾姓有心之人和有识之士对本文加以校勘,订正错误,补充遗漏,充实各地艾姓宗族的实际内容。我愿与艾姓志同道合者共同努力,使该文成为一篇迄今为止内容最全面、最翔实、最准确、最符合实际的艾姓源流和现状文章,以便上对得起艾氏列祖列宗,下无愧于子孙后代,并用以激励艾姓后辈继承和发扬先贤们刚正不阿的品德、勇于进取的精神、廉正爱民的情怀、孝悌忠信和耕读勤俭的家风、令后人景仰的功业,从而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崭新局面,涌现出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材,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光耀艾氏门楣。这是我勉为其难地从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最根本目的,也是激励我坚持不懈地从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动力源泉。
2010年10月15日,将廷隽兄撰写的《序言—寻根问祖》放入本文之首,将原来的“前言”作为附录20放到本文末尾,并改名为:“从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起因、目的、过程和体会”,作为备忘录。自今天起提交《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十稿)》,作为11月13日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研讨会的正式讨论稿。篇幅达26万字。
本文中涉及的夏、商、西周年代大多参考张习孔著《中国历史大事编年》,也有参考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和沈长云著《中国历史?先秦史》之处,因而在有系统而准确的纪年—公元前841年之前,对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地方的时间表述难免有互相抵牾之处。特此说明。(详见注27)


九、主要参考资料
?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袁义达主编          2007年出版
? 《中国姓氏》                   袁义达主编
?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慕容翊编撰          1985年出版
? 《姓氏辞典》                   王万邦著            1991年出版
? 《中国姓氏辞典》               陈明远、汪宗虎主编  1995年出版
? 《中华姓名辞典》               柴玉文编            2002年出版
? 《通志?氏族略》                宋朝郑樵著
? 《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研究》       陈连庆著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魏嵩山主编          1993年出版
? 《中国历史地名词典》           顾廷标主编
? 《中国地名词典》               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等12个单位合编
? 《中国市县大辞典》             閰崇年主编           1991年出版
? 《中国人名大辞典》             臧励龢等编
? 《中国历史人物辞典》           吴海林等编           1983年出版
? 《中国人名大辞典?古代人物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中国人名大辞典?当代人物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谭正璧编             1981年出版
? 《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张品兴等主编         1992年出版
? 《中华文化名人录》             中外名人研究中心著   1993年出版
? 《中国美术家大辞典》           孙濌著               1934年出版
?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俞剑华编
? 《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龚继先主编           1990年出版
? 《中国中医人名辞典》           史宇广主编
? 《中医人名辞典》               李云主编             1988年出版
? 《中医人物词典》               李经纬主编           1985年出版
? 《中国军事人物大辞典》         吴如嵩主编           1985年出版        
? 《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
? 《北朝四史人物索引》
? 《唐五代人物资料综合索引》     傅璇琮等编           1982年出版
? 《旧五代史人名索引》
? 《宋史人名索引》               俞如云编
?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台湾大学昌彼得等人编
?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文史哲出版社编辑室    1982年出版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汪庆柏编              2005年出版
? 《中国近现代人物传记资料索引》 王继祥主编
?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马迁
? 《史记志疑》                   梁玉绳撰
? 《登科记考》(唐朝及五代)
?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晋书》
? 《魏书》(南北朝北魏史)
? 《旧五代史》
? 《宋史》
? 《图绘宝鉴》
? 《宋诗纪事补遗》
? 《明史》
? 《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
? 《清史》
? 《至顺镇江志》
? 《嘉定镇江志》
? 《躬耻斋文钞》                   宗稷辰著
? 《中国历史年表》                 柏杨著               2006/11
?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张习孔主编           1985
?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冯君实主编
? 《中国大事典》                   何兹全主编
? 江西东乡《礼洞艾氏宗谱》         艾文叔等人主编       1274
? 江西修水征村《艾氏宗谱》                              1375
? 湖南永州《竹溪艾氏族谱》         艾赞薰主编           1914
? 江西《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     艾子安主编           1996
? 福建建宁《官庄坊艾氏族谱》       艾培生、美文编       1996
? 江西进贤《艾氏族谱》                                  1999
? 《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         艾有为编著           2004/11
? 湖南邵阳县《艾氏族谱》           艾传超主编           1993
? 上海川沙县《艾氏家谱》           艾民言主编           1992
? 河南商城县《艾氏宗谱》           艾金山主编           1994
? 湖北浠水县《艾氏宗谱》           艾耀东主编           1994
? 湖北红安县《艾氏族谱》           艾长照主持           1992
? 重庆大足县《艾氏家谱》           艾方绪主编           1992
? 四川安岳县《艾氏族谱》           艾昌锡主编           1863
? 四川泸  县《艾氏宗谱》           艾泗儒倡导           1999
? 贵州独山县《艾氏宗谱》           艾锡和主编           1994
? 江西高安县《栎山艾氏宗谱》       艾枢等编著           1421
? 《艾氏原始》                     (注23)       1583—1591
? 《中国历史?先秦史》             沈长云著             2006/6
? 《中国人口通史?先秦卷》          焦培民著             2007/2
? 《中国人口通史?东汉卷》          袁延胜著             2007/4
? 《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     葛剑雄主编 冻国栋著  2002
? 《中国人口史?辽宋金元时期》     葛剑雄主编 吴松弟著  2000
? 《中国人口史?清时期》           葛剑雄主编 曹树基著  2001/5
? 《中国人口史?民国时期》         葛剑雄主编 侯杨方著,2001/11
? 《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       孙晓芬编著           2005/10
? 《两千三百年中西历谱》           戴兴华编             2008/1
? 《春秋大事表》                   顾东高编 清乾隆13年(1748)
?  《南宋科举制度史》              何忠礼著             2006/5
? 《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           邓洪波 龚抗云编著    2005/6
作者简介
艾东尧,1942年12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竹溪,196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工程与自动控制系,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高工、主任,1990—1995年任沈阳市和平区政府副区长,2002年12月退休。湖南省永州市竹溪艾氏宗族第22世孙,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担任《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主编。
电子邮箱:ady121@163.com;
电话号码:024-24826042;
通 讯 处:沈阳市东陵区文富路17-1楼251号。



分享按钮>>【艾氏文化古迹】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九)
>>【艾氏家谱源流】四川泸县立石镇艾氏世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