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氏家谱源流】弘氏姓氏渊源

    中华弘氏网 2013年4月23日 万家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弘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上古时期,姜姓部落联盟的首领共工氏有一支后裔食采于弘邑(今河南灵宝函谷关一带),子孙遂以地名为姓氏,称弘氏。到了周幽王姬宫涅执政时期(公元前781~前771年),属下有弘献为诸侯,世居弘农(今河南灵宝),即为该支弘氏后裔。后来周幽王为讨妃子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数次后诸侯不复至,独弘献率兵而至,且犯颜直谏。周幽王重之,以烽有敦煌之义,遂封弘献为敦煌公。敦煌公后徙居毗陵郡(今江苏常州)。

春秋时期,卫国在卫懿公姬赤执政时期(公元前668~前661年),有个大夫叫弘演,是敦煌公的孙子。弘演是一个行事认真、被卫懿公器重的人。

卫懿公嗜好养鹤,在宫廷定昌、朝歌西北的鹤岭、东南鹤城(今河南长垣鹤寨)等处,均大肆养鹤。其鹤如官,有品位俸禄:上等竟食大夫禄,较次者士禄,他外出游玩,必带鹤,载于车前,号称“鹤将军”。由鹤乃人:凡献鹤者给以重赏。卫懿公好鹤成瘾,不理朝政,漠视民疾,民怨沸腾,国势衰弱。

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卫懿公八年,公元前660年)冬,北方翟狄人从邢国的夷仪(今山东聊城)进攻卫国,一直攻至到荥泽(今河南荥阳古荥)时,卫懿公方仓促发兵抵抗。属下臣子们却说:“君好鹤,鹤可令击翟”;卫懿公又向国人“受甲”,国人们也都说:“叫鹤去抵抗敌人吧,它们有高官厚禄,应当去战斗,我们哪里能够打仗呢!”

卫懿公愧悔不及,无奈之下便亲自带少数亲信赴荥泽迎敌,结果兵败被杀。翟狄人一拥而上,生吃了卫懿公的肉,丢弃了他的肝脏。

当时,恰逢奉命出使陈国的弘演回国,见此情景,呼天抢地对着卫懿公的肝脏哭道:“臣请为表”(请听臣下向您汇报),然后将出使陈国的情况向那只肝脏毕恭毕敬的作了汇报。汇报了出使事情之后,弘演用剑剖开自己的肚子,掏出自己的五脏,把卫懿公的肝纳入腹中,说:“我来做主公的躯体。”说完而亡。

后来,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听说此事之后很受感动,同时卫懿公之妹许穆夫人从许国赶来援助,并向诸侯大国奔走呼号,最终说动了齐桓公。齐桓公派公子无亏率兵击败翟狄人,并在楚丘一带(今河南滑县)重建了卫国。

弘演,成为后来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忠君之臣”的典范,位历朝历代帝王国君所推崇。

在弘演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弘氏、演氏,世代相传,兴旺发达,是为毗陵弘氏、丹阳弘氏、豫章弘氏。

到了唐朝早期,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儿子叫李弘,母亲就是武则天。李弘在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被封为代王,到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原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天下皆避其名讳,弘氏族人遂改为洪氏。

到了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李弘与唐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卒,时人多认为是武后毒杀了他。但也有学者认为是他因本来就病弱,因而早夭。当时唐高宗悲痛万分,将他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而且使用皇帝之礼举办后事。因为造陵费用太高,工程浩大,工人们苦不堪言,最后乱丢砖瓦,一哄而散。

唐中宗李显在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位后,将李弘祔于太庙,号为唐义宗。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大臣姚崇与宋璟进言,表示唐义宗并不曾即位,不应该与先帝们同列太庙,于是唐睿宗李旦将李弘之位移到东都祭拜。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以后,唐玄宗下诏,不再称李弘为唐义宗,从此只用“孝敬”称之。

其后,一些原弘氏改洪氏的族人纷纷改回弘氏,旦仍有许多人不再改回弘氏,从此称洪氏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初期楚国学者馯臂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馯臂,姓馯,名臂,字子弘,亦字子弓、子肱,他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在史籍《汉书·儒林传》中被称作“子弓”,实为同一个人。

著名的典籍《易》,其“经部”就是由馯臂撰著于战国初年的不朽之作。

据国学大师郭沫若的考证,馯臂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是商瞿(字子木)的弟子。

商瞿喜好《易》,孔子就根据其爱好传授《易经》给他,在《易》学上,商瞿的造诣远胜过子夏,是孔门传道者之一。后来,商瞿又传《易》给楚国人馯臂,因此馯臂也就是孔子的再传弟子。

馯臂当时把楚国的《易繇阴阳卦》带到了鲁国,并在商瞿的指导下,将《易繇阴阳卦》改编为《周易》。

《易经》,是古人由生殖崇拜的祭祀文化走向为趋吉避凶的占卜文化的经典,从鱼祭祭坛上的布局图到河图(八卦母图),再经过夏、商、周、春秋漫长的历史时期,诸多卜筮官以及方士们长期的积累,到战国时期,馯臂子弓终于将占卜文化构建形成六十四卦的卜筮术,并创作了相应的卦辞、爻辞等内容。后来,荀子的弟子们发扬了馯臂之著,将其发展为《易传》,也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周易》。

馯臂,是有序地将自然逻辑现象、自然辨证法术整理为经典理论的第一人。

在馯臂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弘氏、弓氏、肱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公孙氏,出自汉朝时期大臣公孙弘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公孙弘,公元前200~前121年,字季,一字次卿,淄川国薛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

公孙弘少年时,家贫寒,曾为富人在海边牧豚(放猪)维持生活。年轻时,他曾任过薛县的狱吏,因无学识,常发生过失,故犯罪免职。为此,他立志在麓台(望留镇麓台村)读书,苦读到四十岁,又随老师胡母子始著修《春秋公羊传》。

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下诏访求为人贤良通文学之人。当时,公孙弘年已六十岁,他以贤良的名分去应征,被任命为博士。

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7年),汉武帝公孙弘他出使匈奴,归来后陈述的情况不合帝意,汉武帝认为他无能,被免职。于是,公孙弘便称病辞官,在家赋闲。

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又诏书征求文学儒士,淄川国依然推举年已七十岁的公孙弘应诏,他一再推辞,不肯前去应诏。他说:“我出使匈奴,因没有才干被罢归,请大家另举贤者。”但最后,他还是应选。

公孙弘到了太常寺,所征百名儒士各写对策,公孙弘处为下策。后来,上奏天子,天子却拔升公孙弘的对策为第一名,待入见天子是,公孙弘鹤发童颜、丰仪魄伟,深得汉武帝喜爱,又被拜为博士。当时,西汉朝廷注重与西南夷的沟通,并在巴蜀设立了郡县,由于赋役酷虐,百姓为之叫苦不迭,汉武帝便派公孙弘去视察。公孙弘归来奏对,又不合汉武帝之意,公孙弘为此大骇。可是,时过事转,汉武帝并未深究其事。

公孙弘长相恢弘奇伟,美姿容。由于晚年力学,所以广见博识。平时,善于辩论,通晓文书、法律,又能以儒家的学说,对法律进行解积阐述,汉武帝非常赏识他。公孙弘常说:“人主的毛病,一般在于器量不够宏大;而人臣的毛病,一般在于生活不够节俭。”于是,他在家中,能身体力行,“夜寝为布被”,“食一肉脱粟之饭。”后母去世,他视为亲生,服丧三年。在朝廷议事,他常提出要点,陈明情况,供皇帝自己取舍,从不固执己见和违逆圣意,汉武帝非常喜欢他这种驯良守礼之德,其认为他口行敦厚,善于言词,有文彩,熟悉法令与各种公务,便升任他为左内史(京畿地方长官,掌治京师)。

公孙弘在任,所奏朝事,都一一符合帝意,起因是他开始巧用“心计”。有一次,他和主爵都尉汲黯商议,为一事二人分别上奏。面见汉武帝后,他等汲黯上奏完,窥伺上意,据上意再取决自己的立场态度,然后才上奏章。因此,他奏对之事深合帝意。凡奏陈条,也都采纳。他这种表里不一,前后矛盾的做法,遭到了一些王公大臣的非议,特别氏主爵都尉汲黯尤其反感。

有一次,汲黯当庭诘责公孙弘:“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背之,不忠。”汉武帝随即问公孙弘,公孙弘回答说:“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汉武帝听后,认为公孙弘说得有理,更加“益厚遇之。”

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欧免官,汉武帝任命公孙弘为御史大夫。当时,朝廷方通西南夷,又东置沧海郡(今朝鲜),北筑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公孙弘认为,这样做是“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因此屡次谏言停办,汉武帝不采纳,并领朱买臣等人去砭责公孙弘,当面陈说设朔方郡的好处一一摆明十条理由。公孙弘无理反驳,心亏词穷,无一言相济,忙低首悔过,改言谢罪说:“我是山东的乡鄙之人,见识短浅,实在不知道设朔方郡的好处,经众位陈明其利害关系,我已明白了。敬望朝廷停止经营西南夷与沧海郡,专力经营朔方郡。”于是汉武帝恩准了他的请示。

历史记载,公孙弘的才干并不在他人之下,当时也不可能一条理由也没有。他之所以这样做,憾事恐违皇命与己不利,顺应皇主才是上策。

公孙弘矫饰善变,朝廷上下众所周知。有一次,汲黯实在看不惯他的矫情做作,直言对皇帝说:“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很高,却盖一床布被,这不明摆着在骗人吗!”汉武帝就以此事问公孙弘,公孙弘说:“实有此事,不过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我记得管仲做齐国之相,有三归之台,奢侈豪华超出了一般国君;齐桓公做霸主,也僭越了礼数。晏婴为齐国之相,一顿饭从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妻妾也不穿丝织品,齐国不也治理的很好吗?我身为三公,而盖布被,实在是有损汉官威仪。汲黯对我的忠告很对,他真是个大忠臣,要是没有汲黯对皇帝的忠诚,陛下您哪能听到这样的真话呢?”经过这件事,皇帝愈发认为公孙弘谦恭礼让,对他更为厚待。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薛泽免相,汉武帝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封他为平寿侯(今山东潍城区望留镇)。中国历史上对丞相封侯者,就是从公孙弘开始的。

公孙弘为人,表面十分宽和。他位高禄重,节俭律己,不奢华,以人为先,所以时时被人称道。他的故旧,宾客,亲朋挚友生活困难,公孙弘全力助之,因而家无余财,世人夸他贤明。但公孙弘内心并非如此,他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设计“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就是他这种心理的写照。

公孙弘与中大夫主父偃在建立朔方郡一事上有分歧。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意见;主父偃又常常当天子面与其争论,争得面红耳赤,使他难以下台。于是,公孙弘表面上与主父偃往来,暗地里寻机报复。

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为齐相,有人上书告发他受诸侯重金,因此,诸侯子弟多以得封。后来,齐王刘次昌自杀,汉武帝认为是主父偃索金所逼,大怒,严予审治。主父偃承认受过诸侯贿赂,但不承认齐王自杀与己有关。公孙弘乘机进言,说齐王自杀的首恶是主父偃,如不处死,将无以服天下。汉武帝本想不杀他,给与其免职归里的处罚,但听了公孙弘的进言后,信以为真,便下令灭了主父偃的全族。

公孙弘最忌惮的就是博士董仲舒。董仲舒为人廉直,是当时的大学问家。他曾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他各家的思想,排斥以外。汉武帝便大力推行儒教,在长安兴办太学(西汉最高学府),同时下令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国家级教育系统。在董仲舒的辅佐下,汉武帝的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公孙弘在研治《春秋》方面的成就逊于董仲舒,公孙弘心知肚明。正巧胶西王刘端矫纵无赖,数害官吏,肆行不法,公孙弘便乘机谏言:“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于是汉武帝便把董仲舒徙到胶西(今山东胶州)去,遂了公孙弘的愿。

后来,淮南王、衡山王造反,汉武帝严察两王党徒。公孙弘意识到自己身在相位,但未能辅佐君主治理好国家,现在有蕃王造反,自己难脱不称职之责,最好远避为上。恰好当时公孙弘正染病在身,便顺势上书皇帝,请求辞掉丞相,归还侯印,以避位让贤。但汉武帝没有应允,虚惊了一场。后公孙弘病渐好转,再度入廷办理政务。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农历3月,公孙弘以八十岁高龄卒于相位。他逝世后,汉武帝以青铜铸棺,将其葬于麓台(今山东潍坊符山),甚是显赫。至今墓址尚存。

公孙弘为汉相数年,曾建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著作有《公孙弘》十篇,可惜已佚。

公孙弘起身于乡鄙之间,后居然为大汉帝国之相,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对他推崇备至。尤其他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精神,已成为历史长卷中最醒目的一章,永垂后世。

在公孙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弘氏,是为潍系弘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拓拔弘,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拓跋弘,公元448~471年,原名拓跋·邻,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长子,即北朝时期北魏王朝第六位皇帝显祖献文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65~471年为期七年,终年二十三岁。

北魏和平六年(公元465年),北魏文成帝逝世之后,十六岁的拓跋·弘以皇太子嗣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尊文成帝皇后冯氏为太后。

北魏献文帝非冯太后所生,在听政期间诛除了冯太后的内宠李奕。坐龙七年,在北魏皇兴五年(公元471年),传位于五岁的太子拓拔·宏,自称太上皇,但仍过问大政,并统兵南征北伐。

在北魏献文帝诛杀了冯太后的宠臣之后,使冯太后感到了威胁,于是她在北魏承明元年(公元476年)毒死了北魏献文帝。

在北魏献文帝的支庶子孙中,有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以先祖汉化名字为姓氏者,称弘氏,逐渐融入汉族、靺鞨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弘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唐朝时期魏博节度使田兴,属于以帝王赐改名字为氏。

唐肃宗李亨乾元初年(公元758年),在魏州寻置魏博节度(今河北大名东北部),以原安禄山部下、河北卢龙人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统治今河北南部、山东北部一带地区,当时田承嗣部下号称“天雄军”。几年后,田承嗣见安史之势已经衰落,遂准备反叛。

唐朝宗李豫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农历1月,唐朝大军包围了魏州城,史朝义在莫州城内大阅诸兵,准备做最后殊死一战。田承嗣劝他说:“陛下,您不如携精锐将卒还至幽州,与李怀仙的五万兵相合,再掉头来战。为臣我替您死守此城,等你带兵来我们内外夹击。”

史朝义轻信了他的鬼话,当夜带精兵五千突围。临行时史朝义握着田承嗣双手,以存亡为托。田承嗣叩首流泪,样子极其“忠义”。史朝义上马后又回头说:“全家百口,老母幼子,全托付给将军您了!”田承嗣深深下拜,泪眼不干。

史朝义刚出城,田承嗣就立即召集诸将,说:“我们起事以来,攻破河百一百五十余城,毁人坟墓,烧人房屋,掠人金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事已至此,大军围城,但自古祸福不常,或能转危为安。明天我准备出降,诸位以为如何?”诸将知大势已去,都连忙称是。

黎明,大家一起在城头上高喊:“史朝义半夜跑掉啦,赶快去追!”围城的唐军不信,田承嗣就把史朝义老母及妻子儿子全都绑上押送到仆固处瑒,诸军才知田承嗣是真降,赶紧轻装纵马追杀史朝义。

唐大历十年(公元775年),田承嗣悍然引兵攻陷相州(今河南安阳),唐朝宗遣使晓谕诸镇各守封疆,但田承嗣置若罔闻,相继夺取了洺州(今河北永年)、卫州(今河南汲县)。正当朝廷震恐、百官束手之际,历来与田承嗣有隙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却主动上表讨之。

唐朝宗遂命成德李宝臣、淄青李正己、幽州朱滔等八道兵马会攻田承嗣。田承嗣见大兵四合,一边分道抵御,一边上表请罪;同时暗中结纳李正己,愿以境内户口、甲兵、谷帛归附。李正己遂按兵不进。田承嗣又以计离间李宝臣和朱滔,致使两方相攻。一场声势浩大的围剿战就此瓦解。田承嗣再假惺惺上表,请求归朝,李正己屡屡为之担保,唐朝宗只好不了了之。

田承嗣逝世后,其侄田悦接承其职。到了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农历5月,李宝臣之子李惟岳、李正己之子李纳、梁崇义等进行联合叛乱。唐德宗派兵平叛,田悦几乎彻底失败,后由于惬山会战李怀光战败,田悦侥幸存活。在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农历11月,田悦自封魏博节度使、称魏王,从此正式割据魏博地区。

唐宪宗李纯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农历8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逝世,魏博将士们拥立步射都知兵马使田兴为留后。在四周蕃镇夹击下,田兴毅然归顺唐朝,唐宪宗特赐改其名为“弘正”。为了稳定魏博军民的情绪,当年的农历11月,宰相裴度受命去魏州宣谕。裴度在魏州对田兴“极陈君臣之义,使田兴奉上益谨”。同时,奉命“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宣布魏博“六州百姓给复一年”。他又遍至魏博所辖州县,“赦见囚,存问高年、茕独、废疾不能自存者”,以致魏博的军士和各阶层人民都非常感悦。

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河北卢龙发生兵乱,将士们囚禁了朝廷派去的新节度使张弘靖,尽杀其幕僚。接着,原史朝义的成德军将杀了自魏博移镇成德的节度使田弘正(田兴),唐朝廷命裴度统兵讨伐,又命新的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之子田布出兵助讨成德。但是,将士们皆不肯出力,要求田布行河朔故事(恢复独立状态),田布无奈自杀。“河北三镇”又脱离了中央控制,被裁的士卒纷纷投奔其下。新的割据者朱克融﹑王廷凑﹑史宪诚还是实行原先的旧传统,裴度的讨伐军无功而还。

在田弘正遇害身死之前,魏博六州政权始终忠于唐王朝,并在唐朝中央政府进行的一系列平叛战争中屡立奇功。魏博六州自田弘正归顺朝廷至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也一直是唐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区。

在田弘正遇害、田布自杀后,唐穆宗对其家人以及族属抚恤之,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受赐之名“弘正”为姓氏者,称弘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卢龙弘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唐朝时期西部鲜卑吐谷浑部乌地也拔勤豆可汗诺曷钵,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诺曷钵,鲜卑族人,吐谷浑氏,公元?~688年待考,为唐朝初期世居青海地区的西部鲜卑吐谷浑部大酋长。

唐武德二年~唐贞观八年(公元619~634年),吐谷浑部与唐朝交往密切,一方面,吐谷浑部首领不断遣使至唐都长安,并在承风戍(今青海贵德千户庄一带)等地互市;另一方面又乘唐朝政权初立之机,频繁扰犯唐朝西部边境。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不断挑起边境争端的吐谷浑部首领伏允被唐军大将李靖击败,西逃至突伦碛(今新疆且末与于阗之间),吐谷浑部众不堪李靖的持续追击,伏允为左右属下所杀。从此,吐谷浑部分成东、西两部:西部吐谷浑以新疆鄯善为中心,由伏允的次子达延芒波结率领,后降附于吐蕃王朝;东部吐谷浑则由伏允的长子慕容顺继位,驻居于伏俟城(今青海湖以西七公里处),后杀了权臣天柱王,率部归降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以其为西平郡王、封为趉胡吕乌甘豆可汗,但不久又为属下所杀。唐太宗又扶持其子诺曷钵为河源郡王、封为乌地也拔勤豆可汗,并为其特置一个安乐州(今宁夏灵武),任命其为安乐州刺史。从此,东部吐谷浑使用唐朝年号,奉唐朝国号,并坚持批派遣子弟唐廷入侍,成为唐朝的一个蕃属国。

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诺曷钵向唐王朝献牛羊一万五千头,唐太宗大喜,指认其为驸马,可是当时未有适龄公主。到了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待淮阳王李道明之女长大,封其为弘化大长公主,将她嫁予慕容·诺曷钵,双方结成甥舅之国。

到了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继位,再加封乌地也拔勤豆可汗为驸马都尉。

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进攻吐谷浑部,乌地也拔勤豆可汗战败,偕弘化大长公主及残部逃至凉州,弘化大长公主向武则天求救,武则天乘机改其姓氏为武氏,再改封为西平大长公主。

在乌地也拔勤豆可汗的后裔子孙中和部分族人中,有以先祖母弘化大长公主的名号为姓氏者,称弘化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弘氏,融合为汉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陇右弘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弘吉刺氏,亦称广吉剌氏、翁吉剌氏、弘吉烈氏,是十分古老的蒙古氏族部落,源出翁吉剌惕部的分支斡勒讷兀惕氏部落。

宋、辽时期,弘吉刺部原游牧于蒙古高原的阿尔山与呼伦贝尔草原交会处,与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把阿秃儿为郎舅关系。也速该把阿秃儿在铁木真九岁时,就为其到乌尔逊河西畔呼伦湖的弘吉刺部说亲。

据说弘吉刺部世出美女,美艳善良,身如玉树,尤如草原上的杜鹃花,因此多为蒙古各部王公贵族的妃子。成吉思汗的母亲月伦(诃额仑)和妻子孛儿帖、元太宗窝阔台的皇后、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哈敦察必、元成宗铁穆耳的皇后、元武宗海山的皇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皇后、元英宗硕德八剌的皇后等,都出于舅族弘吉刺部。

蒙古语“弘吉刺”的汉义就是“杜鹃花”。《金史》称之为“广吉剌”,《蒙古秘史》中称“翁吉剌”,《元史》中则称“弘吉剌”,《明式》中称“弘吉烈”。

蒙古汗国时期起,弘吉刺部被成吉思汗敕封于水草肥美的应昌(今内蒙古克什腾旗达里诺尔西南部达尔罕苏木),元朝时期世封鲁王。元末明初,弘吉刺部归附于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曾娶弘吉刺氏族之女为嫔妃,在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生下了四皇子朱棣,十一岁即被封燕王,就是后来以“靖难”名义兴兵,自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起,经过四年内战,从侄儿建文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大明江山的永乐大帝明成祖。

在明朝时期,有海西女真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giri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汉译为洪吉哩氏。

蒙古族弘吉刺氏、满族洪吉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弘氏、洪氏、杜氏、翁氏等。

本书按:

弘氏家族的“莫阿嘎帖海日门”,是蒙古族的传统名肴,已经有八百三十余年的历史了。其做法是:将新鲜的牛肉切成薄片,把各种野菜(野葱、野韭、野蒜、苜蓿、蓝盆、杜鹃根等等)夹在肉片中间,一般是三片肉夹两层菜,然后用铁钎、或竹签别起来,放在炭火上烤到七、八成熟,撒上精盐巴、胡椒粉什么的,之后大嚼即可。若再淋上少许用锡拉特别兀儿浸泡的汁水,就更好吃了,还能驱寒祛痛,治疗绦虫病。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夕阳西下后大家围坐在蒙古勒格日旁的篝火边,头上是繁星闪耀的洁默苍穹,足下是青漫似毯的无边乌思塔拉,身边是豪爽真挚的蒙古安答,当乌日娜优美真诚的歌声回响起来时,喝一口额速吉,咬一口莫阿嘎帖海日门……那个阿木尔呀,歪歪的,会让任何人都留恋往返。

汉语称这道传统名肴为“巴尔虎馅饼”,如今大多置于铁板上烧烤,那滋味远不如在炭火上烤的香美,不过仍然非常好吃。

简要注释:

莫阿嘎帖海日门:肉片夹菜馅饼、夹菜牛排;

锡拉特别兀儿:黄婴粟、土婴粟;

蒙古勒格日:蒙古包;

乌思塔拉:草原;

安答:兄弟;

乌日娜:灵巧的姑娘;

额速吉:马奶酒;

阿木尔:爽、安逸、舒适。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乌扎库氏,亦称乌札库氏,满语为Ujaku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延吉朝阳川以西嘎呀河)、倭济石(今吉林图们与珲春之间)、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弘氏、阿氏、吴氏等。

该支满族弘氏始祖,出自乌扎库·弘尼牙喀,满洲镶红旗人,原为建州女真乌札库部首领。明朝末期后金政权建立之初,乌扎库·弘尼牙喀即率氏族归附于佟·努尔哈赤,被任命为佐领,后官至工部尚书、议政大臣,加世职二等轻车都尉。

在乌扎库·弘尼牙喀的后裔子孙、一等侍卫乌扎库·回色的后代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弘氏,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弘氏家族在古代一直是比较昌盛的氏族,但在历史上有数次被迫改为他姓:

汉高后吕雉四年(公元前184年),汉惠帝逝世后,吕后立刘强为帝,改名为刘恭,史称汉前少帝,得知自己并非张皇后所生,而生母已被杀害后,小孩子口无遮拦,竟口出狂言,宣称长大后一定要报仇!吕后得知,先把他关进永巷,对外佯称皇帝生病。随后宣布废去前少帝刘恭的帝号,然后将他秘密杀害,接着立已封常山王的刘义为皇帝,更名为刘弘,即汉后少帝之后命天下弘氏改姓,弘氏族人被迫改为洪氏。

东汉朝末期汉灵帝刘宏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逝世,汉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其曾为弘农王,令天下弘氏改为弓氏,幸亏其很快垮台,影响不大。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和平六年(公元465年),北魏文成帝病逝,拓拔·弘继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北方弘氏族人为了要避其字讳,又改姓氏为洪氏、闳氏、赵氏等。

在唐朝时期,由于唐高宗李治废了先太子李忠,在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农历1月,武则天将年方四岁的儿子代王李弘立为皇太子,诏令天下要避讳“弘”字,于是弘氏族人大部分改为李氏,一部分改为洪氏,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高宗太子弘卒谥孝敬皇帝讳”,即“宣祖庙讳”。数几代人之后,弘氏被允许恢复,但大多数人已经习惯沿用改姓后的李氏、洪氏。本书提请注意:此非唐明皇李隆基之名讳,许多姓氏文献和弘氏、洪氏家谱都错!

到宋朝初期,弘氏族人又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名讳,再次改姓氏为洪氏、巩氏。

到了宋末元初的大蒙古国薛禅汗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继承蒙古汗国大统,在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立大元帝国,由于其大斡耳朵(皇后)为弘吉剌·察必,因此强令规定按汗制,天下汉族弘氏族人不得再用“弘”字,一律改为他姓,且不得使用赵、洪、金、包、鲍、李这六个字,弘氏族人又一次被迫改为萧氏。

到了清朝时期,爱新觉罗·弘历在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继位,是为乾隆大帝,弘氏族人又要避其字讳,再次被迫改为洪氏、李氏、庞氏等。

可叹弘氏一族,就因为姓氏用字“弘”之字义特别好,“含弘光大”,因此也就在历史上被迫改姓次数最多。在今天,弘氏已经成为罕见姓氏。

另外,近有人说古代少数民族中有“曲阿弘氏”、“巫溪弘氏”,后汉化省称弘氏。这有待商榷和需要进一步考证。

本书考证的结果是:“曲阿弘氏”不是姓氏,是指籍贯为“曲阿”的弘氏族人,而非为复姓或氏族称谓。曲阿,就是古代位于长江右岸的丹阳,今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的县级城市。而“巫溪弘氏”则查无所以,有待进一步考证,因此在本书中暂不予以采纳。

在朝鲜、韩国、日本倒是有“城弘氏”,但不在本书研讨之列。

得姓始祖:弘演、子弘(馯臂)、公孙弘、拓跋·弘、田兴、吐谷浑·诺曷钵、乌扎库·弘尼牙喀。



分享按钮>>【弘氏家谱源流】弘氏郡望堂号
>>【弘氏家谱源流】弘氏郡望堂号与宗祠通用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