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姓溯源说

    中华海氏网 2012年7月2日 容天摘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的封位,属于以神话传说封神之职为氏。
  相传,黄帝有个儿子叫禺阳,任职海司,后来他被封为东海之神。禺阳的儿子叫禺强,后来也被封为北海之神。
  在禺阳、禺强父子俩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海神封号为姓氏者,省称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臣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焉。”
  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灵公属下有大夫名叫春,他就居住在海边,指海给自己起名,时称“海春”。
  在海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海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薛郡海氏。
  海氏族人大多尊奉海春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海氏,主要源自经名首音。
  ⑴.元朝时期的海鲁丁,是元文宗孛儿只斤·图贴睦尔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庚午科的进士,曾任职于信州,其后裔子孙皆姓海,史称信州海氏。
  ⑵.据历史文献《回教民族说》记载,回族海氏大族当数海南海家族。海南海氏回族,其先祖名叫海答儿,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从军海南,落籍于琼山左所(今海南海口)。回族海氏的先祖大多一直从军行武,自从海答尔在落籍琼山后,全族弃武从文,杰出的文人学士辈出,且多为著名的政治家。在明朝时期,著名的海瑞便是该支海氏的第五世后裔。在明朝,仅琼山海氏一支就有举人、进士八人。至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海氏“一门之内,才德彬彬,为海内鼎族”。后来,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海南回族海氏家族大多已分散流失。
  ⑶.在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县韦州镇有回族海氏一百多户。这一支海氏为明朝末期伊斯兰教经师海东阳之后,现已传至第十世。今韦州海氏家族的老坟上还有为纪念海大师而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的石碑。
  ⑷.在今甘肃和新疆亦有少部分回族海氏,该支海氏源出元朝时期屯戍垦边的“西域亲军”和“探马赤军”之经名译音,与海南海氏、信州海氏、韦州海氏皆不同源。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海佳氏,亦称珂里叶特氏,世居科尔沁草原(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满语为Haigi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海佳氏多冠汉姓为海氏。
  ⑵.蒙古族沙查海氏,世居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cah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沙查海氏多冠汉姓为海氏、沙氏等。
  ⑶.蒙古族克勒德氏,亦称克里叶特氏,汉义“乌鸦”,世居巴颜乌喇(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lde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克勒德氏多冠汉姓为海氏。
  ⑷.蒙古族海勒图锡氏,世居科尔沁草原(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多冠汉姓为海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海拉苏氏,满语为Hairasu Hala,世居海拉苏台(内蒙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海拉苏台),后多冠汉姓为海氏。
  ⑵.满族萨克达氏,原本为巴雅拉氏,后改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部族认输众多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两岸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海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⑶.满族舒尔哈赤氏,亦称舒尔哈齐,先祖即为佟·努尔哈赤的同胞弟弟爱新觉罗·舒尔哈齐,以先祖之名为姓氏,满语为Sulhaqi hala,汉义“大海”,清朝初期即多有冠汉姓为海氏者。

  第六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藏族、裕固族、土族、土家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海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分享按钮>>海姓历代名人
>>中华回乡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