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初以贤良征为吉水知州。宽惠得民,升为汉中知府。岁遇灾荒,盗贼四起。费震发仓粟十余万斗贷民,到秋收时还仓,盗贼闻知,皆来归正。
其叔祖、父亲均善画,自幼天资聪颖,能诗文书画,曾流寓江浙、上海等地,以画为生。擅仕女、人物,尤精肖像。多作群像,精于布置,人物形象逼真,生动传神,所绘仕女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笔墨松秀,格调淡雅。有《东轩吟诗图》、《姚燮纤绮图像》、《果园感旧图》等传世。著有《依旧草堂遗稿》等。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毕业于北京法文高等学校。曾任校学生会主席。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进天津《大公报》工作,翌年“九一八”事变时,担任《大公报》驻沈阳通讯员,对日本侵占沈阳的经过作了及时报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春任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法文翻译。
抗日战争期间,为保管大公报馆的资财留沪,先后为“孤岛”时期抗日报纸《文汇报》、《译报》、《中美日报》撰写社评。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上海版《大公报》副经理兼社评委员,兼任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广州岭南大学董事。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香港《大公报》复刊后任经理,1952~1988年任社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