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胡公大帝诞生地
第 6 楼
再是《方岩民间故事》也收集了一个与上述缙云各地传说极其相似的故事。故事说,宋初建隆四年(963)八月十三日,胡则母亲应氏从缙云岩坑出发,途径鼎湖峰时,仙气冲动胎气,至靖岳胡塔地,肚子疼痛,小孩“呱呱”坠地,应氏自己咬断脐带,抱小孩至岩湖中洗身,三洗两洗,塘水变成红汤,而且把小孩的脸也洗红了,这个小孩就是胡则。据说这个岩湖小塘,至今还是半口水红、半口水清呢? 另据溶江乡岩坑村《胡氏宗谱》有明确记载:胡则父名承师,娶妻应氏(永康胡库《胡氏宗谱》对胡则父母姓名的记载也相同)为永康人。应氏怀孕将生,于八月十三日一早前往永康娘家做产。“不意行至靖岳胡塔地时,遂诞生一子,就洗两头塘,抱至母家养育”,此儿即胡则。 对胡则的父亲胡承师,康熙二十三年《缙云县志·山川·潭》有这样的记载:“大圣,县东南七十五里,胡则父承师修炼于此,后尸解,古其潭名大圣云。”胡则父亲胡承师在缙云县东南七十五里的大圣潭修道,而且在那里尸解成仙,可见胡则是缙云人的传说,应该说绝非空穴来风
作者:13506501080 (2012/11/28 13:30:29)
回复此贴
回复:胡公大帝诞生地
第 7 楼
与胡则同朝为官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与胡则私交甚深,在胡则辞世后曾为之写了《墓志铭》。据缙云岩坑《胡氏宗谱》收录的《墓志铭》题为:《正奉大夫上柱国开国公钦赐紫金鱼袋赠吏部尚书前兵部左侍郎致仕胡正惠公墓志铭》,并写道:“公讳则,字子正,谥正惠,栝之缙云人也。”而《永康县志》收录的《墓志铭》题为《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并载明“……,婺之永康人也。”孰真孰假?不得而知。反正,缙云人民相信胡相公的根在缙云,生在靖岳“胡诞地”。不过他自幼在永康长大,后又以永康学子之名考中进士,所以声名赫赫都说胡则——胡相公是永康人。为此在缙云的靖岳一带还流传着一句“木樨花远处香,胡相公显外洋”的民谚呢。可尽管“胡相公显了外洋”,缙云一带的村民却始终没有忘记胡相公是缙云人民的乡里乡亲,靖岳附近各村的男女老幼至今保留着逢年过节到“胡诞地”的胡相公殿祭祀、每年秋天步行上方岩朝拜胡相公(一去就要连去三年)和胪膛、靖岳附近二十多个村八月初九迎胡相公庙会等传统。 后记:本故事作者的老家就在东方镇靖岳村,自幼常在胡塔地一带玩耍或劳动。葱郁的龟山,清澈的岩湖,以及优美的胡相公诞生传说耳闻目睹,历历在心,遂写此文以存。
作者:13506501080 (2012/11/28 13:31:0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7 每页5条 当前2/2页 [
1
] [
2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3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392.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