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永康姓氏志·应氏(一) 2002年08月06日..
第 16 楼
芝英五村 村内有六分厅。1994年192户,642人。
作者:应有芬 (2012/6/28 21:28:54)
回复此贴
回复:永康姓氏志·应氏(一) 2002年08月06日..
第 17 楼
芝英六村 村内有龙山、仰龙、西墀、云龙等公祠。龙山公祠,即性常祠堂(百集),奉祀应台,应台系应耀长子。自幼端庄,弱冠从叔芝田、石门学诗。所著有《通鉴前纪》、《史传节略》,所赋有《五峰》、《澹山》、《金陵》、《金台》、《龙山》诸稿。仰龙公祠即叔常祠堂。祀应台次子桃源县丞应元吉。1994年404户,1291人。
作者:应有芬 (2012/6/28 21:29:38)
回复此贴
回复:永康姓氏志·应氏(一) 2002年08月06日..
第 18 楼
芝英七村 村内除主姓应氏外,还有胡、吕、徐、李等户主姓氏。这个村人才辈出。明代有应恩、应耀。应恩是芝英文宗鼻祖。曾与王阳明共同讨伐宸濠之叛,在军中任大将,功勋显赫,王阳明曾赠其"王国懋勋"之匾。应耀,出身布衣,但笃学崇文,省身约己,而言行皆可师法,称号先生。精通脉诀,疗症如神,被誉为"真同叶法善"。清代有应道种、应德完。应道种即守常太公,任儒林郎、州司马、名高冀北,在乡里曾修造桐岭、岘岭。曾独建或合建石柱康济桥、古竹千秋桥、上杨望西桥、葛塘下江桥,修建众多路道,以便行人。"轻财若箨,务义如麻"众称盛德。应德完,字资补,号合芳,由廪膳生领光绪二十年乡荐,光绪廿四年中进士。殿试钦定三甲,朝考三等三名,签书直隶即用知县。因母老先逝,改分江苏。光绪二十七年(1901)海运苏抚聂保五品衔补缺,后以直隶州用。光绪廿九年(1903),海运京沽恩保四品衔俟归直隶州班后以知府用。光绪三十一年(1905)督解军饷,吏部核准尝加一级。民国前期有应毓兰、应爱莲、应业芳,均为早期中共党员。应毓兰,民国16年(1927)3月在杭州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中共中央杭州地委指派,回永康开展组党活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形势逆转,党的活动由县城转移到农村。
作者:应有芬 (2012/6/28 21:30:50)
回复此贴
回复:永康姓氏志·应氏(一) 2002年08月06日..
第 19 楼
座落芝英七村的天房,原培英小学分部成了中共在永康活动的中心。民国16年(1927)5月成立隶属中共杭州地委领导的中共培英小学支部,为中共永康县委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应业芳,历任中共永康县委第一届组织部长,第二届委员,第三届常委。在民国16年(1927)10月11日夜,组织永武农民联合暴动中,永康方面以其为首组织游仙区400多农民**军举行暴动。应爱莲,16岁时就坚决反对办婚姻,五四运动中,广阅进步书籍,接受新思想。民国15年冬北伐军挺进永康,她就与同事们一起组织妇女协会,出版妇女刊物,开办妇女夜校。剪去长发、放开小脚、走上街头、宣传反对封建礼教。民国16年(1927)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年(1929)上半年在东阳县城任教时,曾与进步同事一起捣毁城隍庙像轰动一时。曾以住家作联络站,开展**活动。
作者:应有芬 (2012/6/28 21:32:25)
回复此贴
回复:永康姓氏志·应氏(一) 2002年08月06日..
第 20 楼
近现代有百工出身的应飞,曾任浙东人民解放军支队长、中共金华临时地委书记、金华专署专员、上海市粮食局局长等职。应深泉,早年参加**,累任浙江省水利水电设计院党委书记、省水利局纪委书记等职。书法家有应宝容、应汉昌。应宝容曾主编《永康县志》、《永康风俗志》,担任《中华地方志大全》、《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编委,并参与《中国县情大全》、《浙江省名镇志》、《浙江省名村志》、《浙江省情地图集》的组稿与撰稿。
芝英七村历史上五金工匠多。如今五金机械企业多。1994年村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1994年全村327户,1065人。村内有思文、尚德、尚本、月邱、可生、粹庵、宪辅、鹤山、香亭、聘珍、渐逵等公祠、天房褒功祠、常平仓祠、懋勋坊祠和前楼厅、义信厅、留耕堂。
作者:应有芬 (2012/6/28 21:33:1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3 每页5条 当前4/7页 [
1
] [
2
] [
3
] [
4
] [
5
]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5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410.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