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应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应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缙云文献
第 41 楼
黑龙潭应氏
漯河市郾城区黑龙潭镇老应村地处漯河,颖水,嗤水三河交汇和伏牛山区向黄河平原过渡地带,与平顶山市水路,陆路相互交织,是平顶山至周边地区相互联系最为广泛的应姓人口聚居地,也是河南境域应姓的主要发祥地。在黑龙潭镇,老应村周边分布着老应,小应,西营和后营四个村庄,这是距应姓发源地不足80公里,最近也是最大的应姓古村落。清未民初,这里人口鼎盛时达五,六千余。由于地处我国南北大通道之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战争频仍,百姓民不聊生,生活较为贫困。历代及各时期都有不少应姓人口外迁。家谱早已淹没于兵荒马乱之中,如今,这里有应姓人口4000余人。村里上年纪的老人大多对祖上迁徒情况知之甚少,资料中又鲜见宋代之前的相关记载,故而这些村落的应姓人口迁徒情况也仅凭老年人口耳相传为主。值得称道的是,明清时期以后,这里不乏文武良才,扬名乡里。明洪武年间应和志及其长子应龙,次子应茂相继授封镇国将军,怀远将军,振国将军。如今在老应村村南的应氏墓地仍在有应氏三将军墓碑。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2006年清明节(残碑)先后重立。明成化间,应得时钦任纳粟义官。应可选清康熙九年(1670)拔贡。应大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进士任山东汶上(今以东)知县。1920年出生在老应村的应荣华,十几岁投身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极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成为新中国的功臣。
作者:13506501080 (2013/2/4 17:02:5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1 每页5条 当前9/9页
首页
上一翻页
[
6
] [
7
] [
8
] [
9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2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应氏论坛
执行时间:4,375.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应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