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府君圹志
应氏,自晋阳观阳侯而下,散居处、婺,以名显者,代不乏人。缙云之应,|其分支于小日(今为大集村),逮先君六世。先君性敏悟,自幼能属文,年未冠|失先祖,事先祖妣孺人郭氏以孝,□养不违,御事明审,□本宽厚。|伯父、叔父相尚,植立门户,刚柔相□,终始怡怡。无□过子侄,|严□有恩,延师乐教,岁无虚席。处宗族邻里,爱意尤笃。□□贫偻,多|□□贷,已责勿问。且复予平□,谨畏自守,未尝逾越,□□有犯不|校。必不得已应之,非所乐也。惟好诗,重于 作不嗜,每宴客,尽|欢而罢。然动静语嘿,终不为所移。家门多伯父叔父,相继殒殁,|先君手足宜重,痛伤成疾,越三月益甚,因屏左右,呼思齐言曰:|“吾平生为人,所逋甚多,我死,当焚其券,否使□出于我也。”|言讫整衣瞑目而逝。呜呼痛哉!此先君之美意也。思齐不肖未|能有光先业,以慰泉下,其敢掠美归己,以没先君之实乎?□是先哀事|二日,以蔬饭如逋者,示其券而焚之,从治命也。先君讳师舜(原字各避讳缺一竖笔),字舜|卿,终于嘉泰癸亥二月十九日,享年五十有八。先娶杨氏,生二|女,适进士杨进德,章大范。再娶陈氏,生一男一女,女适进士李楚|孙,男即思齐也。杨氏妣先先君二十九年卒。陈氏妣,□先君七年卒。今卜合陈氏|妣墓也。思齐不孝,不能求当世□人以发扬先君潜德,谨妨死泣|此以志。
墓志从前路乡大集村征集。志高77厘米,宽62厘米,文19行,满行24字。题额“应府群圹志”自右至左一行,字径7厘米,篆书。正文楷书,字径1.5厘米,其中"思齐"二字字径公1厘米。
墓志主人应为应师瞬,志石上各缺一笔,避讳使然。卒于公元1202年,生活于南宋绍兴与嘉泰间。宋故应文虎君墓铭
宋故应君墓铭(篆书)
宋故应君墓铭(楷书)
弟 □□生 光 述
甥国子学进士 丁□书
弟国子学免解进士 □篆盖
君讳文虎,字彪,仲孙应氏。自周武王封其子居河南,国曰应,晋之东。裔有偕至居婺之永康地,因曰诸应。緜于处,缙云亦盛。君,缙云人,曾祖讳暹,祖讳安仁,考讳良翰,俱隐讳。君六岁而孤,育于祖母杨夫人,稚□□□□笃问学,第惇然承先业,不获。一意求通,乃饬躬齐家,□□□命,言不敬发,尤重然诺。□至徐应,靡不曲当。力□□□□□□□□以谄附上,不以骄忽下。藉使获用,必能【缺8字】,放迹林泉,寓意□□,馆儒教子,敞轩【损泐10字】,以挺拔之姿,敦厖之气,其标志【损10字】承务郎致仕,渑之孙女。男五人,曰【损10字】即汤季父后,师文早卒。女四人,适【损10字】……贤,孙男女五人,尚幼。君终于乾道改元【损9字】,五十有二,葬于九月冬季,十有四日,先期【损8字】,君葬有日,为经久计者,不敢忘,愿有以计,贲于君同祀,弟不敢辞,乃泣而铭曰:
惟君之生,得气之厚。其蕴已丰,其施来究。
人皆憾焉,谓之中寿。天固翕之,以张其后。
此志征自前路乡大集村(旧为小集、小日),前路乡水口等地多应姓,源自永康之英,即墓志称诸应。
志原在大集村碾米厂,作为垫石使用,文字因此损泐。2000年某送此于文管会,2006年钞录。今以此,上传于此。前六字为篆书自右至左一行。其他为楷书。
8,江西萍乡应氏。出自河南汝南郡,清朝年间由应氏应昌凤携家迁至江西省萍乡市定居。迄今子孙人口众多。
金长同家治, 永久多刚强你报导的关于《淮南应氏简介》有出入。淮南应氏在洪武十四年山东曹县迁入凤阳府。祖上兄弟三人。大始祖留守老家侍候老人。二始祖在今应家台(解放时还称应家庙)落户。以打猎为生。位置在淮河南岸边距八公山和舜耕山十几里路。西边是朱家的地东边是陶家。南边是孟家坟(孟家无人)应家住宅下为老村落。汝南郡来德堂。字辈:金长德家治、永久多钢强。定国传千古、乾坤在宜仁。总人口三千。
三始祖在今凤台焦岗湖旁以捕鱼为生。现称应郢孜旧称应家庙。三始祖已是金身。汝南郡积应堂。字辈:文学立海克、振国传天下。人口二千。